运动控制卡简介
控制卡介绍

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是基于PC总线,利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如DSP)及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实现多个伺服电机的多轴协调控制的一种高性能的步进/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包括脉冲输出、脉冲计数、数字输入、数字输出、D/A输出等功能,它可以发出连续的、高频率的脉冲串,通过改变发出脉冲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速度,改变发出脉冲的数量来控制电机的位置,它的脉冲输出模式包括脉冲/方向、脉冲/脉冲方式。
脉冲计数可用于编码器的位置反馈,提供机器准确的位置,纠正传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数字输入/输出点可用于语限位、原点开关等。
库函数包括S型、T型加速,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多轴联动函数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需要精确定位、定长的位置控制系统和基于PC的NC控制系统。
具体就是将实现运动控制的底层软件和硬件集成在一起,使其具有伺服电机控制所需的各种速度、位置控制功能。
这些功能能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调用。
插补(interpolation)定义:机床数控系统依照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的过程。
也可以说,已知曲线上的某些数据,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已知点之间的中间点的方法,也称为“数据点的密化”。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的信息,将程序段所描述的曲线的起点、终点之间的空间进行数据密化,从而形成要求的轮廓轨迹,这种“数据密化”机能就称为“插补”。
插补计算就是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把工件轮廓的形状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脉冲,对应每个脉冲,机床在响应的坐标方向上移动一个脉冲当量的距离,从而将工件加工出所需要轮廓的形状。
直线插补:直线插补(Llne Interpolation)这是车床上常用的一种插补方式,在此方式中,两点间的插补沿着直线的点群来逼近,沿此直线控制刀具的运动。
一个零件的轮廓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直线,有圆弧,也有可能是任意曲线,样条线等. 数控机床的刀具往往是不能以曲线的实际轮廓去走刀的,而是近似地以若干条很小的直线去走刀,走刀的方向一般是x和y方向. 插补方式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抛物线插补,样条线插补等所谓直线插补就是只能用于实际轮廓是直线的插补方式(如果不是直线,也可以用逼近的方式把曲线用一段段线段去逼近,从而每一段线段就可以用直线插补了).首先假设在实际轮廓起始点处沿x方向走一小段(一个脉冲当量),发现终点在实际轮廓的下方,则下一条线段沿y方向走一小段,此时如果线段终点还在实际轮廓下方,则继续沿y方向走一小段,直到在实际轮廓上方以后,再向x方向走一小段,依次循环类推.直到到达轮廓终点为止.这样,实际轮廓就由一段段的折线拼接而成,虽然是折线,但是如果我们每一段走刀线段都非常小(在精度允许范围内),那么此段折线和实际轮廓还是可以近似地看成相同的曲线的--------这就是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圆弧插补(Circula : Interpolation)这是一种插补方式,在此方式中,根据两端点间的插补数字信息,计算出逼近实际圆弧的点群,控制刀具沿这些点运动,加工出圆弧曲线。
运动控制卡

运动控制卡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运动控制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
专门用于控制机器人、机床、自动生产线等设备的硬件设备,它能够实现运动控制、位置控制、速度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运动控制卡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
运动控制卡的基本原理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集成了运动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算法等功能的硬件
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外部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不断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调节执行器的运动状态,以实现特定的运动控制任务。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方式
运动控制卡通常由运动控制芯片、控制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
当外部传
感器检测到物体位置或速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会向运动控制卡发送信号。
运动控制卡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执行器需要调整的位置或速度,然后通过输出接口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的运动状态。
运动控制卡的应用领域
运动控制卡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在工业
机器人中,运动控制卡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准定位、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数控机床中,运动控制卡能够控制机床的进给运动、主轴转速等参数,实现加工工件的精准加工。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运动控制卡可以实现生产线设备的协调运动、同步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运动控制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期待未来运动控制卡在更多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是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是运动控制卡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机器人及其他类似设备的电子控制系统。
它主要由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执行器、编码器等组成。
运动控制卡能够通过对执行器的控制来实现运动控制,从而完成特定的动作。
控制器是运动控制卡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控制执行器的转速、转向以及位置等参数,来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
控制器一般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技术,以实现对控制程序的灵活调整和改变。
输入输出模块负责将外部的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并将控制器产生的信号输出到执行器中。
输入输出模块一般包括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输入输出模块两种,数字输入输出模块主要负责传输二进制数据,而模拟输入输出模块则可以传输连续的模拟数据。
执行器是运动控制卡的输出端,它们可以是电机、液压或气动系统等。
执行器接受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转速或力度等物理信号,从而实现运动控制。
编码器则是对执行器运作过程中的位置信息进行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码器会将执行器的位置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与编码器进行数据比对和同步,以确保执行器在设定的位置和速度下运动。
在运动控制卡中,还需要进行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设备的运动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运动规划会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任务要求,对设备的运动轨迹进行优化。
路径规划需要对设备的移动路径进行设计和规划,来实现高效的运动控制。
总之,运动控制卡通过将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执行器和编码器等多种组件相互协调,实现对机器人和运动设备的精细控制和管理。
它具有灵活、高效、精密等优点,是现代工业和服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运动控制卡原理

运动控制卡原理运动控制卡是一种用于控制运动设备的电子设备,它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电动机或执行器进行相应的运动。
运动控制卡通常由控制芯片、接口电路、输入输出电路、时钟电路等组成。
运动控制卡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进行通信。
接口电路将计算机或控制装置发送的指令解析成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控制芯片。
其中,控制芯片是运动控制卡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解码控制信号并生成相应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通过接口电路传送给电动机或执行器,从而实现运动设备的控制。
在具体实现中,运动控制卡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不同的运动控制功能。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脉冲方向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控制芯片生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频率和方向决定了电动机或执行器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和方向,可以实现运动设备的加速、减速和定位运动。
另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模拟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控制芯片生成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大小表示电动机或执行器的运动速度或位置。
通过改变模拟信号的大小,可以实现运动设备的连续运动和定位运动。
模拟控制通常使用PID控制算法来实现,可以根据实际运动状态和目标运动状态的差异,自动调整模拟信号的大小,使运动设备达到期望的运动效果。
除了脉冲方向控制和模拟控制,运动控制卡还可以支持其他的运动控制方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伺服电机控制、位置同步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式需要运动控制卡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运动控制卡的性能主要由其控制芯片的性能决定。
控制芯片通常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多路输入输出接口,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和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同时,控制芯片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保证运动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总结起来,运动控制卡是一种用于控制运动设备的电子设备,通过与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的通信,将控制指令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实现对电动机或执行器的驱动和控制。
运动控制卡概述

运动控制卡概述∙∙主要特点∙SMC6400B独立工作型高级4轴运动控制器功能介绍:高性能的独立工作型运动控制器以32位RISC为核心,控制4轴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完成各种功能强大的单轴、多轴运动,可脱离PC机独立工作。
●G代码编程采用ISO国标标准G代码编程,易学易用。
既可以在文本显示器、触摸屏上直接编写G代码,也可以在PC机上编程,然后通过USB通讯口或U盘下载至控制器。
●示教编程可以通过文本显示器、触摸屏进行轨迹示教,编写简单的轨迹控制程序,不需要学习任何编程语言。
●USB通讯口和U盘接口支持USB1.1全速通讯接口及U盘接口。
可以通过USB接口从PC机下载用户程序、设置系统参数,也可用U盘拷贝程序。
●程序存储功能程序存储器容量达32M,G代码程序最长可达5000行。
●直线、圆弧插补及连续插补功能具有任意2-4轴高速直线插补功能、任意2轴圆弧插补功能、连续插补功能。
应用场合:电子产品自动化加工、装配、测试半导体、LCD自动加工、检测激光切割、雕铣、打标设备机器视觉及测量自动化生物医学取样和处理设备工业机器人专用数控机床特点:■不需要PC机就可以独立工作■不需要学习VB、VC语言就可以编程■32位CPU, 60MHz, Rev1.0■脉冲输出速度最大达8MHz■脉冲输出可选择: 脉冲/方向, 双脉冲■2-4轴直线插补■2轴圆弧插补■多轴连续插补■2种回零方式■梯型和S型速度曲线可编程■多轴同步启动/停止■每轴提供限位、回零信号■每轴提供标准伺服电机控制信号■通用16位数字输入信号,有光电隔离■通用24位数字输出信号■提供文本显示器、触摸屏接口技术规格:运动控制参数运动控制I/O 接口信号通用数字 I/O通用数字输入口通用数字输出口28路,光电隔离 28路,光电隔离,集电极开路输出 通讯接口协议。
运动控制卡概述

运动控制卡概述∙∙主要特点∙SMC6400B独立工作型高级4轴运动控制器功能介绍:高性能的独立工作型运动控制器以32位RISC为核心,控制4轴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完成各种功能强大的单轴、多轴运动,可脱离PC机独立工作。
●G代码编程采用ISO国标标准G代码编程,易学易用。
既可以在文本显示器、触摸屏上直接编写G代码,也可以在PC机上编程,然后通过USB通讯口或U盘下载至控制器。
●示教编程可以通过文本显示器、触摸屏进行轨迹示教,编写简单的轨迹控制程序,不需要学习任何编程语言。
●USB通讯口和U盘接口支持USB1.1全速通讯接口及U盘接口。
可以通过USB接口从PC机下载用户程序、设置系统参数,也可用U盘拷贝程序。
●程序存储功能程序存储器容量达32M,G代码程序最长可达5000行。
●直线、圆弧插补及连续插补功能具有任意2-4轴高速直线插补功能、任意2轴圆弧插补功能、连续插补功能。
应用场合:电子产品自动化加工、装配、测试半导体、LCD自动加工、检测激光切割、雕铣、打标设备机器视觉及测量自动化生物医学取样和处理设备工业机器人专用数控机床特点:■不需要PC机就可以独立工作■不需要学习VB、VC语言就可以编程■32位CPU, 60MHz, Rev1.0■脉冲输出速度最大达8MHz■脉冲输出可选择: 脉冲/方向, 双脉冲■2-4轴直线插补■2轴圆弧插补■多轴连续插补■2种回零方式■梯型和S型速度曲线可编程■多轴同步启动/停止 ■每轴提供限位、回零信号 ■每轴提供标准伺服电机控制信号 ■通用16位数字输入信号,有光电隔离 ■通用24位数字输出信号 ■提供文本显示器、触摸屏接口技术规格: 运动控制参数运动控制I/O 接口信号通用数字 I/O通用数字输入口 通用数字输出口28路,光电隔离28路,光电隔离,集电极开路输出通讯接口协议控制器电源与尺寸主要接口插座定义:2 3 4 5 6 7 8 9 10EGNDINPUT9INPUT10INPUT11INPUT12INPUT13INPUT14INPUT15INPUT16121314151617181920OUT15OUT14OUT13OUT12OUT11OUT10OUT9COMEGND2345OUT23OUT22OUT21OUT2078910OUT18OUT17EGND软件:提供PC模拟触摸屏软件;PC G 代码编译软件。
运动控制卡是什么?有什么优点?

运动控制卡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基于PC机及工业PC机、用于各种运动控制场合(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上位控制单元。
利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及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运动控制卡可以实现对伺服电机的高性能多轴协调控制,能够发出连续且高频率的脉冲,并通过改编脉冲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作为基于PC机的上位控制单元,运动控制卡在专机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此基础上,程序员也能开发出功能强大的运动控制系统。
正因为以上的特点,专业运动控制卡不仅在机床行业得到大量推广使用,而且在在许多小型专机系统中也得到广泛地应用。
运动控制卡的优势
界面友好:运动控制卡是基于PC平台而制作的,由此而制作的软件界面通常都会比较直观便捷,可以让没有或者基础薄弱的初学者,也能在简单培训之后快速上手,学会如何操控机床。
拓展性强:除去本身已具备的功能之外,客户拿到运动控制卡后,还可以利用底层的函数数据库对运动控制卡进行二次开发和编程,以更好的适应加工需要。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运动控制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均有大规模使用。
成本更低:除了运动控制卡外,还有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纯软件PLC等其他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比如德国倍福这类外国企业就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这类控制方式虽然性能更好,但销售上捆绑较多,价格也十分昂贵,性价比并不高。
运动控制卡的劣势
环境影响大:由于运动控制卡是通过板卡+电脑的组合式使用,所以在遇见现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稳定性不足的情况。
比如粉尘或油污会导致连接线路失效等问题,又或者是振动导致连接松动,在强电强辐射环境,则更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
运动控制卡工作原理

运动控制卡工作原理
1 核心原理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控制器,可以对运动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运动控制卡可以将电脑的数字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器对电动机驱动,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从而实现一系列的运动控制功能。
2 运动控制卡的组成
运动控制卡通常由芯片、驱动电路、I/O接口、时序控制器、程序存储器、交互接口等组成。
其中,芯片是运动控制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成了运动控制的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功能,并且控制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3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流程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流程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它与上位机的通讯接口,第二部分是它与驱动器的通信接口。
具体流程如下:
1. 上位机控制:
运动控制卡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如以什么速度、方向、加速度运动,然后将这些指令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通过I/O口输出到驱动电路。
2. 电机控制:
驱动电路负责将数字输出信号转换成电机控制信号,从而将运动指令传送到电机。
根据驱动器的控制算法和电机类型,电机控制信号被进一步转换成电势信号,在电机内部驱动转子来实现转动。
3. 反馈机制:
在运动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电机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和反馈,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反馈机制实现。
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使用光电编码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电位器等不同的装置。
4 运动控制卡的应用领域
运动控制卡通常用于各种精密机器设备上,如数控机床、印刷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
熟练掌握运动控制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可以大幅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基于PC机及工业PC机、用于各种运动控制场合(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上位控制单元。
运动控制卡是基于PC总线,利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如DSP)及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实现多个伺服电机的多轴协调控制的一种高性能的步进/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包括脉冲输出、脉冲计数、数字输入、数字输出、D/A输出等功能,它可以发出连续的、高频率的脉冲串,通过改变发出脉冲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速度,改变发出脉冲的数量来控制电机的位置,它的脉冲输出模式包括脉冲/方向、脉冲/脉冲方式。
脉冲计数可用于编码器的位置反馈,提供机器准确的位置,纠正传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数字输入/输出点可用于限位、原点开关等。
库函数包括S型、T型加速,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多轴联动函数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需要精确定位、定长的位置控制系统和基于PC的NC控制系统。
具体就是将实现运动控制的底层软件和硬件集成在一起,使其具有伺服电机控制所需的各种速度、位置控制功能,这些功能能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调用。
现国内外运动控制卡公司有美国的GALIL、PAMAC,英国的翠欧,台湾的台达、凌华、研华,国内的雷赛、固高、乐创、众为兴等。
运动控制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1)为了满足新型数控系统的标准化、柔性、开放性等要求;
(2)在各种工业设备(如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国防装备(如跟踪定位系统等)、智能医疗装置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制和改造中,急需一个运动控制模块的硬件平台;
(3)PC机在各种工业现场的广泛应用,也促使配备相应的控制卡以充分发挥PC机的强大功能。
运动控制卡通常采用专业运动控制芯片或高速DSP作为运动控制核心,大多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一般地,运动控制卡与PC机构成主从式控制结
构:PC 机负责人机交互界面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例如键盘和鼠标的管理、系统状态的显示、运动轨迹规划、控制指令的发送、外部信号的监控等等);控制卡完成运动控制的所有细节(包括脉冲和方向信号的输出、自动升降速的处理、原点和限位等信号的检测等等)。
运动控制卡都配有开放的函数库供用户在DOS或Windows系统平台下自行开发、构造所需的控制系统。
因而这种结构开放的运动控制卡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中设备自动化的各个领域。
上位控制:
在一个运动控制系统中“上位控制”和“执行机构”是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两个组成部分。
“执行机构”部分一般不外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以及直流电机等。
它们作为执行机构,带动刀具或工件动作,我们称之为“四肢”;“上位控制”单元的方案主要有四种:单片机系统,专业运动控制PLC,PC+运动控制卡,专用控制系统。
“上位控制”是“指挥”执行机构动作的,我们也称之为“大脑”。
随着PC(Personal Computer)的发展和普及,采用PC+运动控制卡作为上位控制将是运动控制系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这种方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用于运动过程、运动轨迹都比较复杂,且柔性比较强的机器和设备。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基于PC机的运动控制卡主要是功能上的差别:硬件接口(输入/输出信号的种类、性能)和软件接口(运动控制函数库的功能函数)。
按信号类型一般分为:数字卡和模拟卡。
数字卡一般用于控制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模拟卡用于控制模拟式的伺服电机;数字卡可分为步进卡和伺服卡,步进卡的脉冲输出频率一般较低(几百K左右的频率),适用于控制步进电机;伺服卡的脉冲输出频率较高(可达几兆的频率),能够满足对伺服电机的控制。
目前随着数字式伺服电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卡逐渐成为运动控制卡的主流。
PC+运动控制卡:
采用PC+运动控制卡作为上位控制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用于运动过程、运动轨迹都比较复杂,且柔性比较强的机器和设备。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基
于PC机的运动控制卡主要是硬件接口(输入输出信号的种类、性能)和软件接口(运动控制函数库的功能函数)的差异。
运动控制卡是基于PC机各种总线的步进电机或数字式伺服电机的上位控制单元,总线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由于计算机主板的更新换代,ISA插槽都越来越少了,PCI总线的运动控制卡应该是目前的主流。
卡上专用CPU与PC机CPU构成主从式双CPU控制模式。
PC机CPU可以专注于人机界面、实时监控和发送指令等系统管理工作;卡上专用CPU来处理所有运动控制的细节升降速计算、行程控制、多轴插补等,无需占用PC机资源。
同时随卡还提供功能强大的运动控制软件库C语言运动库、WindowsDLL动态链接库等,让用户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运动控制问题。
运动控制卡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使用简便,功能丰富,可靠性高。
若采用PC机的PCI总线方式,卡上无需进行任何跳线设置,所有资源自动配置,并且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均用光电隔离,提高了控制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软件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运动控制函数库,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用户只需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编制人机界面,并调用控制卡运动函数库中的指令函数,就可以开发出既满足要求又成本低廉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函数库为单轴及多轴的步进或伺服控制提供了许多运动函数,如单轴运动、多轴独立运动、多轴插补运动等等。
另外,为了配合运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还提供了一些辅助函数,如中断处理、编码器反馈、间隙补偿,运动中变速等。
正是由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结构,强大而丰富的软件功能,对于使用者来说进行二次开发的设计周期缩短了,开发手段增多了,针对不同的数控设备,其柔性化、模块化、高性能的优势得以被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