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师打招呼
关于到校碰见老师和老师打招呼前一篇作文

关于到校碰见老师和老师打招呼前一篇作
文
早上去学校,刚走进校门,就看到王老师迎面走来。
我心里一喜,急忙迎上去,笑着说:“王老师,早上好!您今天看起来气色
真好。
”王老师笑着回应:“早上好!你也一样,精神饱满。
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哦!”我们俩相视一笑,然后继续各自的步伐。
今天一早到校,无意间撞见了李老师。
我心头一喜,立马迎了
上去,笑着打招呼说:“老师早!您今天看起来精神真不错呢!”
李老师笑眯眯地回应我:“早啊同学!你也来得很早啊,加油学习哦!”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早上到校,我匆匆忙忙赶往教室。
无意间,碰到了王老师。
我
一下子愣住了,心想得赶紧打招呼。
我蕴酿了下,赶紧走上前去,
笑嘻嘻地说:“王老师,早啊!今天是个好天气,希望您的课也能
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收获!”说完,我就跑进了教室。
早上到学校,一抬头,就看见数学老师笑盈盈地站在那。
我赶
紧上前,笑嘻嘻地打招呼:“老师好!”老师点了点头,眼神里满
是温暖。
啊,新的一天,从一声问候开始,感觉心里都亮堂了,充
满了上学的动力呢!
今天早上我到校时,恰巧和老师迎面碰上。
我心里咯噔一下,
立刻调整表情,笑着跟老师说:“老师,早上好!”老师看我一眼,
点点头微笑着回应:“早上好,同学。
”哈哈,打招呼这事儿,流畅又顺利,感觉一天都充满干劲了!。
“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不理我”

“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不理我”张晖晨会课上,我与学生讨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提了很多建议。
我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观点。
我微笑着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从现在开始,从你们与老师的问候开始,我们一起努力!”这时,我班的杨阳同学站起来,看上去有些激动,认真地说:“张老师,我们每天跟老师打招呼,很多老师都不理我们的。
”“哎,是的。
”有不少学生附和着。
他们肯定与杨阳有过同样的冷遇。
听着孩子的话,我的心猛地一颤。
是啊,我们每天进校时,孩子们见了我们就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呢,是无暇顾及呢?还是不屑一顾呢?总是习惯的骑着车子径直冲到了校内,忽视了回应孩子甜甜的问候。
孰不知,孩子们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受?最近我看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面对98.6%和9%这样悬殊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醒。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关怀备至、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些稚嫩的心灵。
第二天早晨,我骑车到校门口看见值日的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大门两边。
他们正等着向我问好呢。
我赶紧下了车,推车进入校园。
孩子们端端正正地给我行了个队礼,甜甜地问了声:“老师早!”我冲他们点点头,微笑着回敬了一句:“你们早!”这本来微不足道的颔首一句话,竟然会让学生们很感动。
他们冲我一个劲儿地笑。
有个小女孩凑近同伴的耳旁说:“老师跟我们问好呢!”我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靥如花的小脸上,读出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
看着孩子们,一种愧疚油然升起,孩子,老师太大意了。
从此,我见到学生都要主动地与他们问好,因为我想留住美好,留住幸福。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
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一个生命。
和老师怎么打招呼英语作文

和老师怎么打招呼英语作文How to Greet Your Teacher in English。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greet your teacher properly. A good greeting can set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class and help you buil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your teacher. Here are some common ways to greet your teacher in English:1.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Mr./Ms./Mrs. [Last name].This is a formal greeting that shows respect for your teacher. Use it when you first see your teacher in the morning or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2. Hello, [First name].If your teacher has invited you to call them by their first name, you can use this casual greeting. It is stillpolite and respectful, but it shows that you have a more informal relationship with your teacher.3. How are you, Mr./Ms./Mrs. [Last name]?This is a friendly greeting that shows you care about your teacher's well-being. It is a good way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teacher and show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m as a person.4. Good to see you, Mr./Ms./Mrs. [Last name].This is a warm greeting that shows you are happy to see your teacher. It is a good way to start the day or class on a positive note.5. Hi, [First name].This is a very casual greeting that is best used with teachers who have invited you to call them by their first name.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formal or professional situations.When greeting your teacher,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eye contact, smile, and speak clearly and confidently. Remember to use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formality and respect based on your teacher's preferences and the situation. A good greeting can help you buil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your teacher and set the tone for a successful class.。
三个小朋友放学和老师打招呼的看图写话

三个小朋友放学和老师打招呼的看图写话
今天,我和小王、小赵上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见了老师,我们就主动上前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上好”并给老师敬了礼。
老师对我们笑了,然后,我们就背着书包进了教室,开始早读。
老师进了教室后表扬我们,她说我们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一切都是那样的思念,一切都是那样熟悉。
与同学、老师一-起生活的日子历历在目。
曾记得,6年前,我们拉着爸妈的手,怀着对知识的向往,怀着对童年的幸福快乐走进校园。
忘不了,和数学老师一起研究习题是的情景;忘不了,和语文老师在辩论会上唇枪舌剑时的情景;忘不了,和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做英语游戏时的情景;忘不了,和体育老师一起打球时的情景。
放学后,周老师最后一次送我们出校门,我们依依不舍的和她们再见。
望着老师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老师!我永远爱你们!”。
一个小朋友去上学见到老师打个招呼编一个一百字作文

一个小朋友去上学见到老师打个招呼编一个一百字作文
1、第一篇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在绿茵茵的草坪边,遇见了老师。
“老师,您好!”小明跑过去,向老师打招呼。
“小明,真乖!”老师点点头,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像春风一样温暖人。
老师很辛苦,教室的讲台上,撒满了老师的汗水。
在老师的关心下,我们愉快地成长。
教师节那一天,老师收到了小红送的鲜花。
老师感动地对小红说:“谢谢!”
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像天边的云彩。
2、第二篇
在春天里,小明在去学校的路上,看见了老师。
小明马上跑过去,打了一个招呼:“老师,您好!”“小美,你也好!”老师和蔼可亲的答道。
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站在讲台上,不坐一下。
下课了的老师也很温柔,脸上总是带着甜美的微笑。
教师节那一天,小美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对我们的关心,这是我们班送给您的大鲜花。
”
老师很感动地接过鲜花,脸上色彩斑斓,像鲜花一样美丽。
校园礼仪-见到老师要打招呼

见到老师要打招呼
作为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不应该。
遇到老师不打招呼,一方面会被认为是故意躲避、赌气或胆小、害怕老师,另一方面会使他人觉得这对师生之间有矛盾。
如果老师面带微笑地迎向学生,学生却马上别过头去并加快脚步远离,换作任何其他身份的熟人都会被这样的反应“打击一下”。
温馨提示:
□在校园里或其他公共场合遇到老师应该礼貌地打招呼。
□如果距离老师很远,并且对方没有看到自己,可以不打招呼。
□当老师正在与别人交谈或正在繁忙地处理事务时,可以不打招呼。
早晨进校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

早晨进校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们早”。
2. 在升旗、集合等正式场合,奏国歌时应立正致意。
3. 早自习或其它自习课,不应高声说话,以免打断别人的思路。
4. 听到上课钟响应立即进课堂,静候老师来上课。
5. 老师进教室授课,全班同学随班长“立正”口令,同时起立,保持立正姿势。
6. 上课迟到应在教室外稍候,待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就座。
7. 上课专心听讲,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时,先用笔记下来,待老师讲授后举手提问,或课后请教老师,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授。
8. 下课时待老师先离教室,再有秩序地下课,不要抢在老师前面走。
9. 在较狭窄的地方与老师相遇,要让老师先通行。
10. 到老师办公室去,要先打招呼,喊“报告”,得到老师同意后再进办公室。
11. 对老师批改的作业本,如有不同的意见,可及时与老师一起讨论或写纸条夹在作业本里,向老师请教,不能擅自涂改或撕掉老师的批改。
12. 学校集会,发言者走上讲台或发言结束时,参加集会的同学要鼓掌致意会议执行主席宣布散会后,大家方能起立,并有秩序地离场。
13. 不要随便翻他人的书包,未经同意,不能随意翻阅他人的书刊和日记本。
14. 男女同学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对女生不要随便开玩笑。
15. 早晨起身时第一次遇见长辈,应招呼一声,表示请安。
16. 离校后,学习或工作取得成绩时别忘告诉你的启蒙老师。
17. 离家以前,一般应向家庭成员道别,以便家长知道你的行踪,在家时间也应对长辈招呼一声。
18. 在家里用膳时,最好等家里人到齐后再吃,如果因故先就餐,应该照顾后用膳的人。
19. 对于家里的老人或丧失能力的人,都要格外尊敬,对自己的娣妹要关心爱护,不要打骂他们。
20. 有客人敲门或招呼问询,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1. 客人进屋,主人应放下手中的工作,起立热情迎接,一般要向家庭成员一一介绍给客人。
22. 待客应让座,敬烟,敬茶时应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的手上。
23. 送客人应送到大门外,主人要为客人开门,让客人出门后,在门口相送。
跟新老师打招呼句子幽默

跟新老师打招呼句子幽默1. "您好,老师,请帮我解答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数学老师总是拿红笔改错题,而语文老师却总是用红笔改论文?难道是因为数学老师更喜欢扎心,而语文老师更喜欢扎心情?"2. "您好,老师,我对于您的课程有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给我们放一首音乐,比如《学习进行曲》?这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带劲一些,还能练习一下音乐节奏感!"3. "您好,老师,我最近在学习历史,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为什么古代的老师都有长长的胡子和白发呢?是因为他们太厉害,学问太深,所以头发都被知识压成白色了吗?"4. "您好,老师,我听说您的课堂氛围非常自由活泼,那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我丢了一个课本怎么办?是直接罚站还是给我一份‘捡课本’的作业呢?"5. "您好,老师,我有点不好意思问,您说我们好好学习会变成大人物,那如果我选择变成猫或狗,您会不会很失望呢?毕竟它们也挺大的!"6. "您好,老师,听说您的课程对学生成绩有神奇的提升作用,那我让您的课程对我的长相也发挥一下魔力吧,变得更好看点,怎么样?"7. "您好,老师,我听说您很喜欢讲笑话,那我给您讲个冷笑话吧:为什么数学老师的嘴巴总是很准确呢?因为他们从小嘴巴就被数学公式控制了!"8. "您好,老师,我最近喜欢上了魔术,能不能在课堂上给我一个魔术表演的机会?这样就能把错题变成正确答案,一下子全班都会觉得数学变魔术了!"9. "您好,老师,我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无法抵挡困意,这个问题需要一个严肃的解决方案,比如将我的椅子用火箭座椅代替,每次昏昏欲睡的时候都有点小冒险!"10. "您好,老师,我的英语发音有点怪怪的,身边的同学总是笑我,您能不能给我开设一个特别的课程,比如‘模仿外星人口音大赛’,这样我就不再是孤独的异类了!"以上是一些幽默有趣的跟新老师打招呼的句子,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轻松愉快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不理我”张晖晨会课上,我与学生讨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提了很多建议。
我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观点。
我微笑着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从现在开始,从你们与老师的问候开始,我们一起努力!”这时,我班的杨阳同学站起来,看上去有些激动,认真地说:“张老师,我们每天跟老师打招呼,很多老师都不理我们的。
”“哎,是的。
”有不少学生附和着。
他们肯定与杨阳有过同样的冷遇。
听着孩子的话,我的心猛地一颤。
是啊,我们每天进校时,孩子们见了我们就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呢,是无暇顾及呢?还是不屑一顾呢?总是习惯的骑着车子径直冲到了校内,忽视了回应孩子甜甜的问候。
孰不知,孩子们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受?最近我看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面对98.6%和9%这样悬殊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醒。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关怀备至、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些稚嫩的心灵。
第二天早晨,我骑车到校门口看见值日的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大门两边。
他们正等着向我问好呢。
我赶紧下了车,推车进入校园。
孩子们端端正正地给我行了个队礼,甜甜地问了声:“老师早!”我冲他们点点头,微笑着回敬了一句:“你们早!”这本来微不足道的颔首一句话,竟然会让学生们很感动。
他们冲我一个劲儿地笑。
有个小女孩凑近同伴的耳旁说:“老师跟我们问好呢!”我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靥如花的小脸上,读出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
看着孩子们,一种愧疚油然升起,孩子,老师太大意了。
老师不理我主持人:王宝祥班主任:夏树铭、李媛王宝祥:看了这个展示以后,肯定两位老师都有一定的想法。
我当初看这个文字案例的时候就想,打招呼这件事在学校是非常平常的事,但是确实存在问题,我想跟两位讨论一下。
夏老师,您看,在您的学校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
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夏树铭:其实案例中说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恐怕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营造一个校园文化的大问题,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这样一个大问题,如果把它都归到班主任身上,确实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王宝祥:这应该是全校性的问题。
夏树铭:对,这应该是全校性的问题,我觉得学校首先要有所作为。
应该在教师中进行一种教育,就是全员德育教育。
让每位老师应该作为德育工作的参与者,不只是班主任的事。
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我觉得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要求的更加平等、和谐,学校应该对老师要加强这方面教育的引导。
该有制度得有制度,该有措施得有措施。
该引导得积极的引导。
第三,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说不能有所作为,都是学校的事。
其实作为班主任老师,有很大的作用,在教育学生中他是主力,是主角。
所以,我觉得他能够有所作为的。
比如像张老师这样,发现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
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把这个案例交给学校,作为所有老师反思的素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另外一个,我觉得这个打招呼案例,要我处理的话,跟老师打招呼了,老师不理,班主任老师应该非常坦诚地承认,这是老师的不对。
我们老师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建立和谐的关系,不是老师永远站在教育别人的角度,他也应该受教育。
所以,我觉得坦诚地承认我们教师自身的不足很重要。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然后,同学、老师之间相互提醒,我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我觉得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王宝祥:对,夏老师刚才讲的,我觉得主要是强调了这是一个学校的问题,不是每个班主任跟学生的问题,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可不可以理解为是校风的问题?夏树铭:对,校风的问题。
王宝祥:而且,你还提到,这还涉及班主任、教师,提高素养的问题。
李老师,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师生打招呼这件事,它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渠道,是一种表现形式,其实,学校里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去做的,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您有什么体会?李媛:其实说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我首先想到的是两个词语,一个是尊重,一个是理解。
首先说尊重,一位教育学家就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碰撞过程。
当我们老师与学生真正产生共鸣、碰撞出火花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是完美的。
就打招呼这个案例来说,我觉得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们更应该热情。
第二个我想到的是理解,有的时候,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应该理解;有的时候,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和老师打招呼,有的时候是不认识这位老师,不给自己任课,不知道这位老师姓甚名谁,所以不敢和老师打招呼。
所以,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和老师打招呼的原因。
第三点,我想说,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也应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我觉得这样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王宝祥:李老师主要强调了一个尊重问题,尊重实际上就是互相尊重人格。
我觉得两位老师讲的都很好。
打招呼一方面是学校整体的校风问题,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全校要有思路,有一些措施,不单纯是班主任的问题,但是班主任起很大的作用。
因为班主任直接跟学生接触,班主任如何跟学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打招呼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讲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想跟两位讨论,也想跟电视机前的老师讨论,学校里不光有老师,也有校工,有其它服务人员,比如说厨工,作保卫工作的,打扫卫生的等等。
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那么在校园里就不只是师生关系了。
见到这些人应该怎么办?这些人是为我们服务的。
工作也很辛苦。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都在讲师生关系。
从幼儿园到大学就不仅是师生之间的问题,既然要培养文明礼貌行为,既然是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那就不仅是师生问题,关于这一点,我想,听听你们有什么看法。
李媛:您说完这个现象,我就想到两句话,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提倡教育无痕。
再一个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校园里的一分子,作为一位老师也好,作为一位学生也好,见到了校园里的人,无论是职工还是教工,我们自己率先垂范,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我想这样能够带动整个校园的风气,带动身边的学生。
夏树铭:其实我觉得这些职工、工友或者职员,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是能够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就会特别的满意。
当然我们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的辛勤、不容易,在学校中起到的作用,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下。
王宝祥:刚才您讲到一个校风的问题,这是真正培养人的文明行为,真正要尊重人的人格,校园里的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很多人是为咱们服务的。
我看到有些值得思考的现象,有的小学生进门的时候,那儿站着门卫,或者站着一个负责的老师,开始还打招呼,但是,慢慢地就不打招呼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人可以不打招呼。
走过以后,见到老师说:老师好。
看到这个现象,我就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话题就提出来,校风是为了真正培养人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打招呼这个事情还应该扩大了思考,您说是不是?刚才咱们这个讨论很有意思,不仅讨论师生打招呼问题,还把这个打招呼问题扩大了。
我觉得咱们的讨论有几个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夏老师讲的问题,打招呼问题涉及到整个学校,不是一个班主任去做工作就行了,涉及到整个学校的良好的风气,班主任当然要以身作则。
对自己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那么,李老师强调的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尊重的问题。
尊重就是尊重人格,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校园的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互相尊重。
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所有的人在校园里经常见面,都应该有礼貌的问候,打招呼。
至于打招呼的形式,我想二位老师还可以说一说,一般的学生说老师好。
小学生要敬礼,中学生当然不一定敬礼了,有的要鞠躬。
我到有的学校去,有的要鞠躬。
在打招呼的形式方面你们还有些什么想法?李媛:其实打招呼我觉得完全就是一种生活习惯,从小培养孩子一种跟别人打招呼的习惯。
至于说称呼什么,张老师,李老师,我觉得这都不重要。
在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在早晨见到老师还用英语打招呼:good? morning!然后,晚上放学了,bye,一句话。
或者有的时候,他们会和老师说:teacher,Miss? LI,所以我们回应学生也是这样。
王宝祥:夏老师有什么建议?夏树铭:其实有时候遇到特别熟的学生,他可以跟你笑一笑,我们点点头也可以。
甚至有的人跟你开个玩笑,我觉得这更和气。
遇到学生跟你开个玩笑,只要是友善的,我觉得都可以。
王宝祥:我觉得刚才二位老师说的挺好的,其实这个打招呼不要太死板。
也不要学校里明确规定了见了老师以后一定要说老师好,敬礼,不一定。
可以以各种方式打招呼。
关键是发自内心的表示尊重,表示一种亲切。
有时候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孩子见面以后,不打招呼,他就躲开了,可能有多种原因。
小孩子,他胆子小,胆怯。
大孩子,他可能有很多心理问题,正不高兴,恨不能躲着所有的老师呢。
这不要勉强。
见到以后也不要批评,你怎么不打招呼,该怎么怎么样。
至于关系熟了以后,就像你刚才说的,见面以后,击个掌,拍拍肩膀,都可以。
我想,这件事学校里可以研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思考,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真正地表现出尊重,真正地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好了。
老师不理我主持人:王宝祥专家:史静寰、刘翔平、査有梁王宝祥:各位老师,刚才咱们就打招呼这个专题,跟一线的老师、班主任进行了讨论。
现在呢,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
现在有几位专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刘翔平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方面的专家。
这位是史静寰教授,是清华大学教育学方面的教授。
这位是査有梁教授,是四川社科院方法论方面的专家,欢迎几位专家。
这个案例,几位专家也都看过了,老师也都看过了,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听听专家的看法。
先从史教授开始。
您从教育学的角度谈谈打招呼这个案例你是怎么想的?史静寰: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老师是一个很民主的老师,用很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级的这样一个老师,因为他让学生各抒己见,才有学生站起来谈到了学生对老师打招呼不回应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首先我认为老师是用一个民主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他从学生的反映当中,他很敏感,马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接下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看到有一个环节我认为很重要,第一个,为什么学生跟我打招呼我不回答,第二个我不回答学生会有什么感觉呢?第三,我以前看过一个研究,居然有那么高比例的老师对学生跟他打招呼他没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