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的建设与管理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网络 环境 校 图 书馆 文献 资 源建 设 下高
白力 杰 , 桂 华 周
( 大连 海洋大 学 ,大 连 16 2 ) 03 1
摘
要 :针 对 网络 环境 下高校 图书馆文 献资 源建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 了应坚持 为用 而藏 、以用定 藏 的原则 ,加 强 了图
i hs p p r h rn ils o tr g o s n soa e d tr ie y u e n t i a e,te p icpe f soa e fru e a d trg eem n d b s wee rp s d n h u lt o to flb ay r po o e ,a d t e q aiy c nr lo irr
书馆 质量控 制。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 图书馆 ;文献 资源建 设;质 量控制
中图分 类号 :G2 0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码 :1 7 — 2 12 1 1 — 0 2 0 6 2 6 5 (0 0)2 0 6 — 2
Un v r iy Li r r i e s t b a y Do u e Re ou c c m nt s r e Co s r c i n n e he Ne wo k Env r n e t n t u t u d r t o t r io m n
都 用无 线胶 黏 订 ,但 由 于热 溶胶 质 量 没 有 相应 行 业标 准 或 国家 标 准 ,使 用 方 法 还 不规 范 ,胶 黏 订 书籍 的 质
量 很 难 达 到 令 人 满 意 的程 度 ,很 多 图 书经 过 加 工 ( 分
的 重 视 程 度 ,因 此 ,各 高 校 的 购 书经 费 差 距 非 常 大 。 图 书文 献 建 设 形 成 的 馆 藏 是 逐 l 积 累 的 缓 慢 过 程 ,其 渐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

上 面 花 了相 当大 的功 夫 , 取 得 了 一 定 的成 效 。 以如 中国 知识 资 也 在 源 总 库 ( 国知 网 ) 龙 源 期 刊 网 、 普 期 刊 网 、 星 数 字 图 书 馆 、 中 、 维 超 书
的基 本 变 化 的 主 要原 因 , 也成 为数 字 图书 馆 实 现 的重 要 推 力 。 会 社
、
高 校 图 书 馆 的馆 藏 管 理 情 况
图 书 馆 管 理 是 图 书馆 与 图 书馆 、 图书 馆 与 员 工 、 书馆 与读 者 图 之 间 的一 种 特 殊 ” 动 ” 互 的关 系 。在 网络 的 环 境 之 下 , 校 图 书馆 建 高 设 管理 水 平 的高 与低 、 量 的 好 与 坏 , 直接 影 响数 字 化事 业 的 建 质 会
图 书馆 的 馆 藏 、 类 、 日 、 询 、 递 、 源 共 享 等 固 有 模 式 为 数 分 编 查 传 资 字 冈书 馆 产 生 发 展 提 供 坚 实 基 础 , 如果 没 有 传 统 图书 馆 . 不 会 就 有 现 在 的数 字 图 书馆 。 适 应 社 会 的信 息 化 的发 展 , 需 要 充 分 地 要 就 利 用 高 速 发 展 的 信 息 技 术 和 网 络 环 境 来 实施 一 场 前所 未 有 的 技 术 革 新 以及 高 校 图 书馆 的服 务 创 新 。只有 这 样 , 高校 的 图 书馆 才 能 脱
1 数 字 化 图 书 馆 的 建 设 , 够 实 现 传 统 图书 馆 与 数 字 化 图 书 、 能
图 书 馆 建 设 的 存在 问题 , 出数 字 图 书 馆 建 设 与 管理 的对 策 建 议 。 提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数字化资源建设,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本文将从数字化资源建设、智能化设施应用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对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进行浅析。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推动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首先是图书的数字化,将图书馆的实体收藏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图书馆,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图书。
其次是期刊文献的数字化,建立期刊文献数据库,集中管理和提供高校学术资源,方便师生查阅和使用。
还可以建设学位论文库、学术成果数据库等,以便更好地服务师生教学科研需求。
数字化资源建设也需要加强与外部数字资源共享和合作,可以通过购买数据库、参与数字资源共享项目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
二、智能化设施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设施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首先是智能化的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通过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可以自主办理图书借阅和归还手续,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借还效率。
其次是智能化的图书定位导航系统,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图书的定位和导航,帮助读者快速找到需要的图书。
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空间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为师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
还可以引入智能图书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系统等,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服务创新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从传统的文献资源服务向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转变。
首先要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平台,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基本服务外,还应该开展数字资源利用指导、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学术科研培训等拓展性服务,帮助师生更有效地利用数字资源。
其次是推进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精准预测和个性化推送,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体验。
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建设

1 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
1 显著扩 大馆藏资源 . 1
目前 ,随着全 球第 三 次科技 革命 的 日益深 入 ,全球科 技 界 已经步入信息爆炸 的时代 ,知识 与技术 的更新极大 加快 ,传 统的馆 藏模式 已经难 以满 足当前需求 。一方面表现在 :传 统的 纸质馆 藏模式受到空 间和 时间的双 重限制 ,因而难 以涵盖海量 的信息 ;另一方面表现在 :读 者的阅读模式 已随网络技术 的发 展发生很大变化 ,电子 阅读者 的比重正逐渐增加 ,传 统的纸质 馆 藏的有限资源 已经难 以满足读者 的需求 。但在 网络 背景下构 建 的虚拟馆藏可使 图书馆 的信 息资源容量显著增 加。虚拟馆藏 可以 由原有纸质馆藏资源通过 人工加工 ,如人工输 入、图形扫 描 、镜 像编译等建立 ,也 可以直接 由电子书籍 或网络 文献材料 构成 ,其馆藏容量极大地 突破了传统馆藏模 式的限制 ,以近年 我 国刚刚研制 的 “ 天河一 号”计算机为例 ,其存储 量就相当于 4 个藏书量为2 0 万册 的国家 图书馆 。 70
图书馆建设对 高校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 的作 用 ,许多高校 已经把 图书馆建设与 招生、人才引进并列 ,成为 高校建 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 当前 网络 日益普及 的时代 背景 下开展图书 馆建设 ,这 已经成为 当前任一高校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网络 图书馆 电子资源得 以迅速 共享的重要前提 。但 目前我 国各 高校 图书馆的 网络共享标准 不一 ,为了实现资源 的有效共享 , 各个 网络图书馆显然必须建立统 一的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众 多电子信息通信技术 ,包括 :信 息检 索、文献编码、 网络共享 协议 等等 。虽然 目前有T P I、DAS 、S C /P L GML 3 5 等 或Z 91 0 主 要标准 ,但 以何为准还没有一 致的意见 。正是 目前 由于标准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50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图书馆论坛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信息资源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知识和信息资源[1]。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传递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同时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也是衡量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中医药学术研究、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文化交流及知识传播的学习基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临床、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导航器。
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在学校几代领导的支持、关怀下,经过几代图书馆人拼博奋斗,历经四次搬迁建设,规模不断壮大、功能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开放式、多功能、综合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1 特色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开展一切读者服务工作的信息保障。
图书馆应合理调整馆藏结构,努力提高馆藏质量,优化资源体系,充分开发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逐步形成本馆的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是图书馆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是针对本校的重点专业学科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具有独特风格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是图书馆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重点研究方向。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依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坚持以专业文献信息资料为主,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增专业倾斜。
经过多年的建设,图书馆已建立了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护理学为主的藏书体系,随着学校专业的增加,图书馆也不断加强对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图书的建设。
目前,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137.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83.5万余册,电子图书54万余册,期刊2719种,古籍3466种,共2万余册。
高校图书馆工作

高校图书馆工作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的重要传播和管理中心,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和借阅服务,更是与时俱进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现代化工作。
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1.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其馆藏建设是其核心工作之一。
馆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学习和科研水平。
图书馆需要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发展需求,采购各类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并注意馆藏的更新与完善,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2.数字化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正在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可及性,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检索和使用体验。
二、读者服务1.借阅服务借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最基础的服务之一。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助借还书设备、电子借阅平台等方式,简化借书流程,提高借书效率。
2.参考咨询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解答读者在图书检索、文献查找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学术咨询和引导服务,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三、学术研究支持1.学术培训图书馆可以开展学术写作、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
2.学术交流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为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增光添彩。
四、信息技术支持1.图书馆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需要建设和维护一套高效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数字化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开发移动App等方式,提供数字化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既是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和借阅服务,又是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支持。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下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各种数字化处理、网络技术、数据采集、集成和服务等方面。
在数字化方面,高校图书馆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数字化图书、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出版等各种建设。
在网络方面,高校图书馆建设了不少数字Library,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现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都采取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首先,在资源管理方面,除了了解学科分类的特征外,还注重从中培养人才,使馆员成为行业里的专门工作者。
其次,在资源整合方面,结合高校学科体系和专业特长,构建起各学科资源导航。
再者,在用户服务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制订有策略性的服务规划、改进馆员的服务态度等等。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的挑战1.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更新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存在较大的瓶颈。
馆院需要不断探索技术难点,做好技术攻关,以保证数字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2.图书馆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使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
这就需要图书馆更加注重内容服务,针对用户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
3.资源共享的挑战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的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版权、网络安全等许多问题,相当复杂。
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思路1.注重服务,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要着眼于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以更好的服务迎合用户需求。
2.构建数字化能力高校图书馆要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能力的提升。
通过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开展更多的文献资源共享和文化推广。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如今数字化资源已成为信息时代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首先,要优先购买电子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其次,要建立高校自有数字化资源库,将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等进行数字化储存和分享,以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最后,要开发并推广数据库检索系统,方便师生查找和利用数字化资源。
二、拓展外部合作渠道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其他图书馆、研究机构以及出版社等建立合作渠道,以拓展文献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立联盟,共享资源和资讯。
还可以与各类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图书馆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或讲座,增加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同样,与出版社合作,加强订购和收集优质图书、期刊等资源,以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质量。
三、注重特色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点,建设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
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科发展方向,提前规划馆藏资源的建设。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将学术研究成果、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等作为首选馆藏内容,以满足师生对高质量资源的需求。
此外,注重收集与学校特色相关的稀缺文献,增强馆藏品的独特性。
四、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其次,要改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和便利的借阅服务。
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使用指导和咨询服务,使师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另外,要鼓励师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和改进服务质量。
五、加强文献资源推广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师生的推广和利用工作。
可以开设培训课程,教授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展览等活动,向师生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3年第23卷第2期Discussion on the Subject Service of Hospital Library underthe Environment of Evidenced-based Medicine ———Taking the Library of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ZHANG Yan-fen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 in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nd introduc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mode of subject servi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evidenced-based medicine .KEY WORDS :medical university ;subject librarian ;subject service ;evidenced-based medic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J ].CIM Bulletin ,1999,87(3):322-328.[2]张艳芬,蔡力民,王普清.以学科馆员为基础设立医院兼职临床馆员[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28-30.(实习编辑:刘伟)────────────────第一作者简介:张艳芬,女,1974年9月生,199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图书馆学专业,馆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图书馆,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健康路12号,05001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竞相发展网络信息通信,加入网络信息联盟,已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信息社会。
作为网络文献信息交换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完善网络文献馆藏,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1网络文献发展状况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高速积聚的阶段,大量网络文献涌进读者的现实生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过程中的诸多学习与事务都离不开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文献与网络技术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学生的生活已经网络化,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文献与网络技术系统养成了一定的依赖性。
由于学生读者网络文献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和网络文献需求依赖性的增强,多数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文献量不能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造成现实存在的网络文献供给量不足。
少数高校图书馆甚至还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网络文献编制与管理方案。
从实际考量,高校图书馆的业务经费是不足以支持大量学术数据库采购的。
如何满足学生读者日益增长的网络文献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2网络文献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进程2.1网络文献管理对象在研究网络文献管理方法之前,本文有必要对网络文献管理对象本身作一个界定。
本文所指的网络文献管理对象不仅仅是网络上直接使用的各种文档、网页、音频、视频、数据库,还包括可能上传为网络文献的磁带、微缩胶卷、磁盘、光盘、图片等文献,以及支持网络文献服务的技术系统。
2.2网络文献特征文章编号:1005-6033(2013)02-0046-03收稿日期:2012-09-01论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的建设与管理殷作贵(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讨论了网络信息文献的整序、信息文献载体形式、信息文献管理服务模式等信息文献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46与纸质文献相比,网络文献具有空间占用小,馆藏成本低,信息容量大,一次性投入大,后续费用高等特征。
网络文献主要以虚拟空间的形式存在,查询、传递、下载方便快捷,一张光盘可以记录100万条左右的书目数据,一个携带方便的硬盘可以装下一个小型阅览室的图书,1s的联机检索可以超过上万的人工工时。
为适应网络文献特征要求,高校图书馆已经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以纸质文献管理模式与网络文献管理模式相结合的过渡模式为主。
2.3网络文献对图书馆功能的推进网络文献的大量使用,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思想从“藏书楼”向“文献信息交换中心”的转变,加速了传统图书馆职能改变的步伐。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能力、信息流动渠道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从封闭、半封闭到完全开放式服务模式沿革后,仍然不能满足扩招后高校学生的文献需求。
只有以大量信息化、数字化的网络文献为支撑的信息交换中心才能实现文献资料多通道、全天候的快速传播,满足当下高校快速发展的文献需求。
实际上,新的管理模式在适应网络文献服务模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3网络文献的建设与管理高校图书馆实施网络文献管理的意义在于保证“文献信息交换中心”开放系统高效、准确地运行。
充足的网络文献供给,有效匹配的技术支持系统,合理的管理模式是保证这个系统高效、准确运行的主要因素。
网络文献的管理方案应围绕这三方面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划。
3.1网络文献的供应问题“网络文献的供给”是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重大难题,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文献需求,基本做不到充足的网络文献供给。
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供给只能立足于“采购与自建”相结合。
3.1.1网络数据库的采购与供给管理高校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的采购必须坚持“先试用后评估再采购”的原则。
适合本校学科发展与建设需要的专业数据库,必须在试用期内对其完成价值评估。
不能先买后用再评估。
对已经采购、使用率低的数据库应及时停止采购,以确保经费使用效率。
数据库的采购,要照顾使用面,不能为少数读者采购,不能为少数项目采购。
少数读者、少数项目的网络文献需求可以通过联盟单位的网络文献传递来满足。
3.1.2联盟合作与自建数据库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可以建立或加入文献共享联盟,如苏中地区文献中心。
在区域联盟内,原则上不重复采购相同数据,而是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此外,建立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联盟,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统一安排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坚持“不重复开发,开发后共享”的原则。
没有能力开发数据库的单位可以会员费的形式加入联盟。
3.1.3Web文献优化整序Web上存在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如免费数据库、免费学术期刊、免费报纸、免费会议文献等。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对相应的免费文献进行采集、分类、标引、编辑,将分散的、无序的文献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将其开发成为读者方便使用的二、三次网络文献。
3.1.4重视读者纸质文献使用习惯的培养绝大多数网络文献源于纸质文献,纸质文献有网络文献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特别是各种专业工具书、画册、学术专著等,因版权问题而没有网络化。
培养读者纸质文献的使用习惯,既是学术研究的需要,又可以减轻网络文献供给的压力。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培养学生纸质文献的使用习惯。
3.2技术支持系统的管理集成管理是一种最节约的管理方式,它能使各个子系统在充分享用公用数据的基础上,独立地、有机联系地运行。
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文献的集成管理就是利用相同的书目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的支持,在共用的OPAC检索系统上,实现采编、阅览、流通、检索、办公的一体化管理。
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以及时进行中央数据检索信息,实现子系统的功能。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技术支持系统基本成熟,需要建立与规范技术支持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服务模式,如制定网络文献信息安全管理条例,建立馆际文献传递的结算制度与服务规范等。
3.3网络文献服务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图书馆以纸质文献管理模式与网络文献管理模式相结合的过渡模式为主,并没有突出网络文献服务的管理模式。
本文就网络文献服务的特点进行初步解析。
自“网络文献”进入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就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全天候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器可以实现24h对读者开放。
受传统服务模式思维的限制,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只能算是一个初级的全天候服务模式。
网络文献赋予图书馆的“读者与馆员间的实时互动”“文献即时传递”“网络专题研讨”“网络论坛”等深度功能并没有被开发。
尽管当下高校图书馆并没有突出网络文献服务的管理模式,但是在未来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应坚持以网络文献服务的管理模式为导向。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文献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索过程中,应准确把握网络文献及其技术支持系统的发展方向,明确“网络文献服务的管理模式”的导向性,坚持采购与自建相结合的原则,开发自己的特色数据库,通过文献联盟,形成网络文献建设合力,形成“多、快、省”的网络文献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1]高敏,廖志江.论现代远程教育与高校数字图书馆支持服务[J].河北科技图苑,2010(5):19-21.[2]孙萍.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馆与现代远程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8):69.[3]袁明刚,刘艳,申哨宏.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殷作贵论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的建设与管理本刊E-mail:bjb@sxinfo.net图书馆工作研究47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3年第23卷第2期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s in University LibraryYIN Zuo-gui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relevant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tures such a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ture unscrambl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ture carrier format ,and information literatur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 ,etc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network literature ;management and service[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1(2):85-87.[4]卢石,杨红英,王会寨,等.高校图书馆体育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9):35-37.(实习编辑:曲磊)────────────────第一作者简介:殷作贵,男,1961年6月生,现为扬州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2004级本科成教在读生,技师,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225002.党员是高校图书馆的先进分子,也是各业务工作中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