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参考课件1

2、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
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CO2 0.89L,则此 醛是( CD )
A、乙醛
B、丙醛
C、丁醛
D、2-甲基丙醛
返回
【知识拓展】
四、乙醛的制法
1、乙炔水化法:CH≡CH + H2O
催化剂
△
CH3CHO
2、乙烯氧化:2CH2=CH2 + O2
催化剂 △
O
R CH
c.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 银镜反应
Ⅱ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巩固练习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溴乙烷 、乙醇 、乙醛(1)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重铬酸甲酸性溶液 (2)苯、甲苯、乙醇、1-己烯、甲醛、苯酚
(2)用溴水、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叫银
镜反应
注意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6)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银镜反应有什么应用,有什么工业价值?
应用: 检验醛基的存在, 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3-6 ]
a、配制新制的Cu(OH)2悬浊液:
Cu2++2OH-= Cu(OH)2
b、乙醛的氧化: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Cu(OH)2+CH3CHO △ Cu2O↓+CH3COOH+2H2O 注意:氢氧化铜溶液一定要新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参考教案

书
设
计
第二节醛(aldehyde)
一、乙醛(ethanal)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投影]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板书]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讲]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板书]一、乙醛(ethanal)
[投影]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
[讲]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讲]分析—CHO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本教案是为高二下学期化学课程中的《醛》部分,进行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展开教学。
教案中将涵盖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一、课程内容本次课程主要探讨醛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包括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醛的还原性、羰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以及醛的氧化和加成反应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醛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掌握其还原性、氧化性和加成反应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羰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比如醛和酮的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环化反应等,掌握其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实践和探究化学知识,提高其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板书法:通过板书展示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相关公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参考和记忆。
2.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精神。
4.互动教学法: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学生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及课堂表现等,以体现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本次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的编写,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促进教师们在化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学习和使用本教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质量。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认真听讲和思考,积极参加实验和讨论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醛 精品

高二化学选修5 第三章第二节醛江门一中谢肇明一、【教材分析】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通过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延伸。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尚不扎实,理解能力有所欠缺,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让学生较直观理解反应的历程。
且学生在第二节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初步知道有机化学中用氧原子或氢原子数目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开始建构“结构决定给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模式,知道学习一类物质通过学习一种典型代表物质,总结同一类物质的通性。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乙醛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醛基是醛的官能团,紧紧抓住醛基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特点,掌握并从结构上理解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2.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有关实验要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五、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学生活动【温故知新】回顾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复习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断。
1.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什么产物(用方程式表示)2 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回顾,思考观察、回答观看视频,总结信息思考回答【展示】展示实验室中的乙醛溶液,学生总结其物理性质[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醛【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教学重点】乙醛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过程】一、乙醛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OHC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CH3。
注意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而不能写成—COH。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 8.20。
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由于醛基比较活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注:此处可借助flash 帮助学生理解乙醛的加成反应(2)乙醛的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 的氧气氧化成乙酸: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高中化学教案人教版醛

高中化学教案人教版醛
化学《醛》
二、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醛的概念和性质;
2. 理解醛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 掌握醛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 能够解决相关的练习和问题。
三、教学重点:
1. 醛的结构和性质;
2. 醛的物理性质;
3. 醛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1. 醛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 醛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举例引入醛的概念和性质。
二、讲解:介绍醛的结构和命名规则,展示一些醛化合物的结构式。
三、实验:进行醛的制备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加深对醛的认识和理解。
五、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醛的应用和重要性,拓展对醛的认识和思考。
六、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醛的理解和掌握。
八、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
醛
1. 概念和性质
2. 结构和命名规则
3. 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 应用与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醛的相关知识。
在实验和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拓展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

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自己整理的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乙醛的结构以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介绍了银氨溶液的制备方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乙醛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境意识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和还原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上课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介绍】老师:之前学过乙醇的知识。
乙醇在加热和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老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醛第二节1.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简单结构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显示乙醛的分子尺度模型)【问题】乙醛的简单结构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回答】因为乙醛的分子结构不含羟基。
【板书】2。
乙醛的物理性质(拿出一瓶纯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颜色和状态,闻闻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刺鼻的气味。
乙醛的物理性质指导学生比较分子量、沸点和与丙烷和乙醇的溶解度。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可溶于水、乙醇*、氯仿等。
【过渡】划分:从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乙醛分子含有官能团-—CHO,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试猜乙醛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
【板书】3。
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加成)【问题】哪位学生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么发生的?【学生活动】思考和描述当加入乙烯和氢时,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入两个氢原子。
【问题】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应该如何进行?让一个同学把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总结加成反应规律:C=O中的一个双键打开。
催化剂[板书] CH3CHO H2CH3CH2OH老师:根据有机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醛[选修5]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醛[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2f503a126fff705cd170a42.png)
第二节 醛【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 【教学重点】乙醛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一、乙醛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O H C 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 CH 3。
注意 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 而不能写成—COH 。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8.20。
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 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由于醛基比较活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注:此处可借助flash 帮助学生理解乙醛的加成反应(2)乙醛的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 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 Cu(OH)2 氧化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 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CH3OH
HCHO + 4Ag(NH3)2OH → (NH4) 2CO3 +4Ag↓+6NH3+2 H2O
HCHO+2Cu(OH)2 →CO2 + 2Cu2O↓ + 5H2O (4)用途 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
总结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题】
例 1 某
答案:A
例 2 对有机物
的化学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B.与 H2发生加成反应,必定得一种纯的新有机物 C.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D.能使 Br2的水溶液褪色,1 mol 该有机物恰好与 1 mol Br2反应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个不同的官能团:
和
,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学
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 C=O 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CH3CHO + H2 →CH3CH2OH (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 基的存在。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醛类的主要性质: 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 H2 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 Cu(OH)2 反应。 3.甲醛 (1)甲醛的结构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解析:因 1 mol 一元醛通常可以还原得到 2 mol Ag,现得到 0.4 mol Ag,故醛为 0.2 mol,该醛 式量为 3/0.2=15,此题似乎无解,但 1 mol 甲醛可以得到 4 mol Ag,即 3 g 甲醛可得到 43.2
g(0.4 mol)Ag,符合题意。
第二节 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 结构式:
官能团:—CHO 或
(醛基)
结构简式:CH3CHO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 CH3COH? 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沸点 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性质,要全面分析、综合应用该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由其所决定的主要性质的异同。
、
都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尽相同,反应产物不同。
能与 Br2发生加成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答案:BD
能被 Br2的水溶液氧化。
分子式:CH2O 结构简式:HCHO 结构式:
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 基。
(2)物理性质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 液称为福尔马林。
(3)化学性质
①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HCHO+H2 ②具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