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试卷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试题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物纹样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为主,下列不属于几何纹样的是( c )。

A 乳钉纹 B重环纹 C 连珠纹 D垂鳞纹2丝绸上的连珠纹最早出现在(A)朝代。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宋代 C唐代 D春秋战国3在新石器时代里良渚文化制作特别精良,外方而中有圆形空洞,是良渚玉器中的典型器物。

这一玉器物是指( b )。

A钺 B 琮 C 壁 D环4不属于原始陶器制作方法有( c )。

A 捏塑 B泥条盘筑 C堆塑 D轮制5汉代铜镜中出现的四神纹样,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其中象征南的是( b )。

A青龙 B朱雀 C玄武 D白虎6秦汉时期的织物与丝线染色基本用的是植物性染料,染蓝主要用(d )。

A皂豆 B绢云母 C 红花 D靛蓝 E栀子7中国最原始的瓷器出现在(b )。

A商代中期 B 商代晚期 C商代早期 D西周早期8秦汉时期的泥质灰陶明器中,有三种装饰引人注目,其中有一类为彩绘陶,装饰模仿( A )。

A漆器 B 金银器 C青铜器 D青铜礼器9秦汉时期,丝绸纹样中出现最多的是( B )。

A几何纹样 B云气纹样 C动物纹样 D人物纹样10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 D )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A 马家窑 B半山 C马厂 D半坡11商周时期青铜器有()道制作工序。

A 五 B六 C七 D四12下列不属于青铜礼器范畴的是()。

A酒器 B食器 C水器 D兵器13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及其以前丝绸种类的是()。

A绢、缣 B绮、锦 C纱、觳 D缎绦14下列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漆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有()。

A犀皮 B戗金 C 漆绘 D 嵌错15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青铜器装饰的技法有()。

A戗金银 B模印制范法 C鎏金 D 失蜡法16清代苏州盛产的锦通常被称为:()。

A蜀锦 B壮锦 C宋锦 D云锦17明末,中国科技史上出现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b )。

A明代的《鲁般营造正式》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计成的《园冶》18两宋漆器的装饰技法有:()A雕漆、刻丝、堆漆、螺钿B雕漆、戗金银、堆漆、螺钿C雕漆、戗金银、堆漆、刻丝D 雕漆、戗金银、刻丝、螺钿19毡罽在元代有很大的发展,毡是羊毛或驼毛经湿、热、挤、压等工序制成的片状材料,罽指的是()。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工艺美术是以下哪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音乐2. 哪个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期?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3. 以下哪种工艺美术形式属于金属工艺?A. 刺绣B. 刻瓷C. 铸铁D. 陶瓷4. 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B. 中世纪C. 文艺复兴D. 现代5. 著名的工艺美术学院"黑山学院"位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中国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工艺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工艺美术是一种将实用性与美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手工艺制作、材料处理和创造性设计,创造出具有美观和功能的物品,如陶瓷、玻璃、银器等。

它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体现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2. 请谈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特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以传统技术与独特审美观念为基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其中,景泰蓝、瓷器和丝绸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而著名。

同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追求和谐的整体效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3. 谈谈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工艺美术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

例如,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和家居饰品制作,使得工艺美术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此外,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兴起也影响了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以及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三、论述题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更反映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审美观念。

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在古代,工艺美术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载体。

例如,中国古代的陶瓷和丝绸制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闻名于世。

《中国工艺美术史》(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与室内设计合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连同工艺美术在内的艺术起源,一般有(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2、(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

陶器的制坯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

3、黑陶是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里烧成的。

烧成温度一般高于(红陶)和灰陶。

4、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于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

按矿物学标准,玉是坚硬的(角闪石)或(辉石)。

5、古代青铜器铸造一般利用(陶范),也有少数用(石范)。

春秋晚期,出现了以(失蜡)法为代表的新铸造方法。

6、青铜器中鼎、鬲、簋、豆等都属于(食器)。

7、《考工记》是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8、隋唐五代是陶瓷大发展时期,如(邢窑)、巩义窑、定窑的白瓷,(越窑)、瓯窑、黄堡窑的青瓷,都极富盛名。

9、元代陶瓷最大的贡献是(青花)瓷的成熟。

它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10、宋代五大名窑为(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1、丝绸的(刻丝)工艺特点是通经断纬。

12、明朝丝织作坊大量兴起,(南京的内织染局)和(苏州织染局)可视为官府织造的代表。

的漆器达到了巅峰,进入东汉中期以后,漆器盛极而衰,数量减少,装饰趋于简素。

这与陶器的进步与瓷器的崛起有关。

13、清代的刺绣十分繁荣,出现了(粤绣)、(蜀绣)、(湘绣)、(苏绣)等,称四大名绣。

14、战国中晚期铜镜发现已多,在湖南(长沙)一带及安徽(寿县)一带出土尤多。

那时(山字)纹铜镜特别流行。

15、战国漆器装饰以彩绘为主,着色以(黑)漆地上绘(红)花最为常见。

16、(汉)代的璧出土很多,碾琢精致,被视为玉璧的艺术高峰。

17、河南安阳1939年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大青铜器。

二、选择题【20分】:1、中国古代所称“琉璃”是( D )。

A陶器B瓷器C玉器D玻璃2、1955年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的时期是( B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第一题: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简述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类物品、技艺、工艺、材料等。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涉及到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演变。

例如陶瓷、金属器、漆器、纺织品等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等。

其次,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需要对传统工艺技艺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传统工艺技艺丰富多样,如陶瓷的制作、漆器工艺、金属器的铸造等。

对这些技艺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简述陶瓷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陶瓷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红陶、灰陶到青铜器时代的青瓷,再到宋代的钧窑、汝窑、官窑等各类名瓷,都代表了中国陶瓷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其次,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

中国陶瓷制作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体系。

从原料的选取、配比到繁琐的制作工序、烧制过程,都需要工匠们精心设计和细致操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着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2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注重材料的选择,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3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起源于商代以前,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

4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

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

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

5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7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8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入清,又称“料器”。

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

9《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着作。

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第一章〔1〕原始社会的彩陶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特点:半坡陶器早期是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装饰花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在半坡型彩陶的文饰中,人面形花纹很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

庙底沟彩陶是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色,还消灭了带白衣的彩陶,彩陶图案都画在陶器的外外表,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繁复连续的带状花纹为主,也有带状方格纹、涡纹和圆点纹构成的成组图案。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局部地区,器形与文饰接近于庙底沟类型,器形以壶罐为主,也有盆钵碗和平底瓶等,盆钵碗中盛行内彩。

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外表打磨的相当精细,常用黑颜色绘,一般多用线条的平行、弯曲、穿插、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正雅致的图案,绚丽对称,美丽流畅。

田自秉先生总结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半山型的彩陶文饰华美堂皇,荣耀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带锯齿形的变化,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旋涡纹、水波浪、格花菱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多饰于高颈贯耳壶、大口圆腹瓮、小口鼓腹瓮和内彩的盆碗上,这种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器,是半山类型的盛行风格。

这类彩陶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的绚丽华彩。

马厂型彩陶以黑红两色,也有用单黑色的,先涂红色或施红、白色陶衣的彩陶,是马厂型彩陶的彩绘方法,他主要是始终线构成的,因此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

其次章:〔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3〕商代的青铜器有六大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

第三章〔4〕周代为什么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答:周代可以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时期。

佩玉的风气大为盛行,一切服饰之物,也都有玉石所取代。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所以君子常佩玉,除了服饰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朝聘所用的礼器和符节器的进展,符节器是传达王命的信号,无论用途和名称如何,其根本的形制都是玉刀和玉斧的化身。

自考006851410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及解答

自考006851410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及解答
39.窃曲纹:西周中后期出现的主要纹样,《吕氏春秋》云“周鼎有窃曲纹,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从其形制来看,主体为卧制的S形,两端有回钩。实则是由动物纹抽象演变而来,似乎是由两条龙供一头部而成。
五、简答题
40.简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答:①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普通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高岭土作坯。
37.唐三彩:唐三彩是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在器皿上绘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但所谓三彩,不能理解为只是三种颜色,实际上可多可少。
38.法华:又称珐华或法花。是一种具有独特装饰效果和民间工艺特点的釉陶制品,创烧于元代,明中期盛行于山西晋南地区,因釉中少见红色,故也称“山西素三彩”。
A.辫绣 B.锁子绣 C.信期绣 D.长寿绣
15.两宋色漆的颜色以下列哪色居多(C)
A.紫色 B.朱红 C.黑色 D.大红
二、填空题
16.明代在铜铁、金银等金属方面发展最有特色的是宣德炉、景泰蓝两个品种。
17.夏商周时期的石刻艺术以武官村商墓出土的石馨为代表。
18.隋唐时期烧造白瓷较著名的瓷窑是北方的邢窑,南方烧造青瓷的著名瓷窑是越州窑和岳州窑。
6.明代能够将所嵌螺钿漆器花纹加工如细发,被公认为镶嵌螺钿漆器的名匠是(A)
A.江千里 B.张德刚 C.包亮 D.张成
7.魏晋南北朝时的佛塔中,至今能唯一保存密檐式佛塔的是(A)
A.嵩岳寺塔 B. 白马寺 C.宏佛塔 D.海宝塔
8.将对称的动物纹样通称为“陵阳公样”的朝代是(D)
A.明朝 B.清朝 C.宋朝 D.唐朝
9.明中期青花瓷的代表是(C)
A.永乐青花 B.宣德青花
C.成化青花 D.嘉靖青花
10.以下不属于宋代铜镜代表的是(A)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二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二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二判断题1、瓦当四神纹中的“玄武”代表夏天、南方、赤红。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俑都留有胡须。

()3、宋代工艺美术的整体风格为清雅、透逸。

()4、布达拉宫重建于康熙二年。

( )5、民间有“青花贵宣德”之说。

()6、宋官员的时服是自己做的季节服装。

()7、我国从五代开始有窑名。

()8、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做人要圆滑。

()9、苏离麻青是一种青花颜料。

()10、宋代贵族女人中流行穿胡服。

()1、原始社会玉就很珍贵,它不代表人的财富,不表示人的等级。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宋朝时期我国进入陶瓷时代。

()4、西周的青铜器出现了长篇铭文。

()5、战国时期齐国流通鬼脸钱。

()6、定州花瓷器,颜色天下白。

()7、沈子蕃的缂丝强调绘画性。

()8、明代绵缎有汝花、本色花、织金银三种装饰。

()9、唐铜镜制作的高峰期是高宗一德宗年间。

()10、留园原名“避暑山庄”。

( )1、玉琮是祭祀天地神灵的法器。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中国铜镜制作的高峰期是唐高宗一德宗年间。

()4、清代景泰蓝新工艺就是铜胎画珐琅。

()5、玉琀是放在死者嘴里的明器,雕刻成蝉形,象征蜕蝉再生。

()6、北宋时期京城中流行着胡服。

()7、“堆朱杨成”是日本人尊称我国元代著名缂丝大师张成和杨茂的。

()8、东周青铜器装饰纹样以狰狞的饕餮纹为主。

()9、我国宋朝的陶瓷以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10、“尖、齐、圆、健”是对上品湖笔的赞美。

()1、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做人要圆滑。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都在苏州。

()4、苏离麻青是一种青花颜料。

()5、玉琀是放在死者嘴里的明器,雕刻成蝉形,象征蜕蝉再生。

()6、故宫太和殿的屋顶为重檐庑殿。

()7、“堆朱杨成”是日本人尊称我国元代著名缂丝大师张成和杨茂的。

()8、商朝青铜器装饰纹样以狰狞的饕餮纹多见。

()9、宋代钧瓷以“冰裂开片”闻名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1)从整体上看,清代的工艺美术虽然在技术得到飞跃的发展,但是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学境界;虽然作到了技术精绝,使人赞赏,但不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

2)清代的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繁缛、精巧;绘画式的装饰占主导地位,但这种装饰手法不论在和工艺品用途的结合方面还是在和器物的协调上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3)清代工艺美术不仅品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也具有时代特色。

4)在清代工艺美术领域形成了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前者淳朴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后者矫饰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

5)清代中期以后,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生搬硬套,全盘接受。

吉祥图案是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类图案,所占比重极大。

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大部分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象征、谐音、寓意、比拟、表号、文字。

2.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1、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摆脱了以前古朴的风格,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

2、从工艺美术的题材内容看,出现了大量的植物纹样,主要以花草作为装饰内容。

3、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如陶瓷金银器的造型近于球体。

4、从色彩看,多运用多彩,用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

5、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多以牡丹为主题,花卉纹组成S形波浪的卷草,层次丰富,线条流畅,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6、从器物看,最后的陶器唐三彩虽存世时间短,但影响不小。

有传奇色彩的秘色瓷的成功烧制为后来的宋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银器称为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金属器物。

7、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以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绪化,也可以用‘情’字来形容。

同时还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外国风格的影响,熔铸南北,柔和中外。

3.汉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1汉代初期,由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汉代前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青铜器时代已经过去,许多铜器被漆器陶瓷代替。

2汉代儒学的宗教化,厚葬之风的流行,反映在工艺美术的装饰题材上,羽化升仙,祥瑞迷信等内容占极大的比重,画象石,画象砖,陶塑明器得到了突出的发展。

3在工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

4汉代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来概括。

质,有古拙、质朴的特点。

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

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劲健的生命力。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

味,这里指的是装饰味,纹样具有独特的风格。

装饰图案的表现方法特点. 1变形的处理,剪影法. 2构图的处理,分割法,多用线做分割处理.3装饰的处理,填充法. 4材料的处理,减地法。

填空题:
1、初期的陶器基本上都是烹煮用的深钵形造型。

2、周代开始将鼎定制度化,来象征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并分级别。

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设计制作以仰韶文化为标志。

4、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而上面的纹饰设计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所处自然环境的区别,反映出不同文化来源和设计特征。

5、在青铜器时代,凤鸟纹事情铜礼器上另一种出现最大的图案。

6、在青铜器时代,鼎是政权的象征,是贵族祭祀、朝娉、宴飨、丧葬各种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用器。

7、夏商周三代号称青铜时代。

8、中国古代贵族在行礼或祭祀仪式之前必须洗手,以示清洁虔诚,所以在青铜礼器中还有水器一类。

9、钟是中国古代石金之乐的主体。

10、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是新石器晚期陶器制作中最杰出的作品。

11、兵马俑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12、明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宣德炉,这是中国治金历史上自青铜时代结束后又一次辉煌。

13、以青花瓷为代表的瓷器设计改变了宋以来的含蓄美学观,开始由素瓷向彩瓷转变。

14、唐代时期的金银器物在中国众多制作金银器的朝代中,最有代表性。

15、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陶器,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

16、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7、汉代漆器在设计构思上,考虑到使用方便和空间容器的最大利用的同时,还考虑到装饰纹样与器物的协调统一。

18、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的内容图像,是佛教传入中国但还未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图像资料,具有纯净的原创文化特征。

19、玉器在清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是我国玉器史上一个巅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的巅峰时代。

简答题
1.圈椅
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有交椅发展而来。

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

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2.元青花
元青花是元代瓷器设计中一个典型代表。

元青花以白和蓝两种色彩为主,白为底,蓝为图,蓝色的使用是受西亚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设计造型以盘、罐、瓶为主题,体量多硕大,还有一些事酒具、壶、高脚杯、梅瓶、玉壶春瓶等。

纹饰设计追求满画图案,内容有花卉、鱼藻、动物、人物、戏剧故事、神话故事等。

元代瓷器设计结合汉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追求奔放。

强调人工美,以青花瓷为代表的瓷器设计改变了宋以来的含蓄美学观,开始素瓷向彩瓷转变。

3.饕餮纹
有学者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图像所表达的日神、火神和朱鸟,还有商周时代的最高神“帝”即为青铜器图案中经常出现的饕餮。

饕餮纹是青铜器设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纹饰。

他们之所以形如一巨大的怪物,在灵感思维中时隐时现,他瞪着两眼,张着血盆大口,好像随时都会从黑暗深处出现,饕餮之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

宋以后,对青铜器上的兽面用饕餮来命名的情况连续不断,影响至今。

他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有如何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现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

4.汉代漆器
漆器在中国是一种很独特设计,是利用漆树的汁液涂刷在灰坯上,干燥后制成的器物。

黑、红两色成为汉代漆器纹饰表现的主要用色,并影响了后世漆器用色。

纹饰设计上更加程式化、图案化、强调装饰效果。

汉代漆器极为发达,制作精,数量大,品种多。

在设计构思上,汉代漆器体现了当时人们卓越的设计创新才能。

从实用功能出发,在考虑到使用方便和空间容器的最大利用的同时,又考虑到了装饰纹样与器物造型的协调统一。

汉代漆器工艺技术的进步,让比较复杂的漆器装饰技术得到普及。

漆器不仅是生活工具。

更是暗喻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工具。

5.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规模巨大且丰富的陪葬物,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兵马俑是中国自春秋战国开始出现祭祀陶俑以来陶制兵马俑设计制作的巅峰。

因人物雕像是等身制作。

等身雕像之弊端是与真人的视线平齐从而断绝了想象空间,当熟悉的人变成相等大小的人像后立即显得苍白无力,血肉全无,古人深谙其中奥秘。

但秦兵马俑一反常态,在设计上极力模仿实物,力求与真人、真马同大且真实。

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有较好的的理解,对细部的设计也融入了解剖学的原理,尽量做到真实合理。

面部长相差异的刻画,体现了士兵不同地域的特点,秦人为何将兵马俑塑成真人大小,历史无解。

6.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色。

唐三彩不是瓷器,属于釉陶,唐三彩是中国最后出现的有名的陶器,是专门为死人废物的工具,是明器,专为殉葬烧造。

唐三彩吸取了中国画,雕塑等艺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代表作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等,最著名的是三彩骆驼。

唐三彩在唐代初出现,盛唐达到高峰,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弱。

从出现到凋零,不过百年,可谓昙花一现。

在中国陶瓷史、雕塑史、工艺史上都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