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工技术答案艾永乐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电工学 电工技术答案 艾永乐主编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 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 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 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2-1 求习题2-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并求电流I 5。
ΩΩ解:电路可等效为题解2-1图由题解2-1图,应用串并联等效变换得5.1)6//)12(2//2//(3ab =++=R Ω由分流公式3136********=⋅+++⋅+=ab R I A 2-2 题2-2图所示的为变阻器调节分压电路。
50=L R Ω,电源电压220=U V ,中间环节是变阻器。
变阻器的规格是100Ω 3A 。
今把它平分为4段,在图题解2-1图题2-1图上用a 、b 、c 、d 、e 等点标出。
试求滑动触点分别在a 、b 、c 、d 四点是,负载和变阻器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来说明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L解:1)a 点: 0L =U 0L =I 2.2100220ea ea ===R U I A 2) c 点:75eq =R Ω 93.275220eq ec ===R U I A 47.121ec L ==I I A 5.73L =U V3) d 点:55eq =R Ω 455220eq ed ===R U I A 4.2L =I A 6.1da =I A 120L =U V4) e 点: 2.2100220ea ea ===R U I A 4.450220L ==I A 220L =U V 2-3 试求习题2-3ab 之间的输入电阻。
电工学 课后习题解答精品文档13页

第1章 习题解答(部分)1.5.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 W ,额定电压U N =50 V ,内阻只RN =0.5Ω,负载电阻R0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分析 电源的额定值有额定功率P N 。
额定电压U N 和额定电流I N 。
三者间的关系为 P N =U N I N 。
额定电压U N 是指输出额定电流I N 时的端电压,所以额定功率P N 也就是电源额定工作状态下负载所吸收的功率。
解 (1)额定电流 负载电阻 5.12450===N N I U R Ω(2)开路状态下端电压U 0 等于 电源电动势E 。
U 0=E =U N +I N R0=50+4×0.5=52 V1.5.6 一只100V ,8W 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380V 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应选用多大瓦数的?分析 此题是灯泡和电阻器额定值的应用。
白炽灯电阻值随工作时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但可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电阻值。
电阻器的额定值包括电阻值和允许消耗功率。
解 据题给的指示灯额定值可求得额定状态下指示灯电流I N 及电阻只R N串入电阻R 降低指示灯电压,使其在380V 电源上仍保持额定电压U N =110V 工作,故有该电阻工作电流为I N =0.073 A,故额定功率为 可选额定值为3.7k Ω,20 W 的电阻。
1.5.7在图1.03的两个电路中,要在12V 的直流电源上使6V ,50 mA 的电珠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哪 一个联接电路? 解 要使电珠正常发光,必须保证电珠 获得6V ,50mA 电压与电流。
此时电珠的电阻值为120506==R Ω。
在图1.03(a)中,电珠和120Ω电阻将12V 电源电压平分,电珠能获得所需的6V 电压和50mA 电流,发光正常。
在图1.03(b)中,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再串联120Ω电阻。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1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P39 习题二
2-1
题2-1图题2-1等效图
解:
①
②
,
①
,
, ,
代入 ①
另外,戴维南等效图
回归原图 ,所以
2-2答 由并联输出功率400
所以每个R获得功率
改串联后:
2-3
题2-3等效图
,
2-4
题2-4 △-Y变换(一)图
题2-4 △-Y变换(二)图
题2-4 △-Y变换(三)图
解: ,闭合后,为零输入响应。
,
3-4
解: , ,为零状态响应。
3-5
解:本题为零状态响应。
,
3-6
解: ,
所以:
3-7解:
,
所以
3-8
解:
,
所以:
3-9 如图所示电路中,t=0时,开关S闭合,试求 时,
(1)电容电压 ;
(2)B点的电位 和A点的电位 的变化规律。假设开关闭合前电流已处于稳态。
习题3-9图
题4-11图
解:由已知有: ,则 ,
又
解得: ,
两表的读数均为 。
4.12 已知题4-12图所示电路中 ,电流表A的读数为2A。电压表 的读数均为200V。求参数R、L、C,并作出该电路的相量图。并写出 的瞬时值表达式。
题4-12 图
解: 同理
,整理得: , ,即
由相量图可知电流超前端电压 ,
4.13 求图4-13两图中的电流 。
时
所以电流表的读数约为1.43A
2-13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1Ω电阻的电流。
解: 由于1 为研究对象,所以与电流源串联的2 和理想电压源并联的5 每个电阻对1 不起作用,因此电路图为(b)图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03 电子技术基础题目解析
半导体器件题目解析
半导体材料特性
二极管与三极管
解答涉及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热敏 性和光敏性等特性,以及其在电子器 件中的应用。
针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符号、工作原 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进行深入解 析,并讨论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PN结形成与特性
详细解析PN结的形成过程、工作原理 和特性,包括单向导电性、击穿电压 等概念。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 过参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可以拓 展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
05 电机与变压器基础题目解 析
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
变压器工作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电 压和电流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 配。主要构件包括铁芯和绕组, 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特性参数计算
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 容量、变比、空载电流、空载损 耗、短路阻抗和效率等。这些参 数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使用具有
02 电路基础题目解析
直流电路题目解析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掌握元件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串并联公式进行计算。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理解定律原理,能够准确运用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中。
电源的等效变换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理解定理条件,能够运用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电工学上册课件》艾永乐第三章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思想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KCL和KVL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选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列写KCL和KVL方程;求解方程得到 支路电流;根据支路电流求解其他电路参数。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思想
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KCL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节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
功率因数的意义
反映电路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是评价电 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的定义
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用cosφ表 示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采用同步电动机、电容器等设备进行无功补 偿,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
THANKS
是任意的,选定后可作为计算中的依据,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的正负再确
定电量的实际方向。
电功率与电能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 功率,表示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的 速度。
电能
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称为电能, 它是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转换 的量度。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是体现电路中将电能转换为 其他形式能量的二端元件。
《电工学上册课件》 艾永乐第三章
REPORTING
•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电路的暂态分析 • 正弦交流电路 • 三相交流电路
目录
PART 0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 律
REPORTING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 的装置,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中间环节起传输、控制、分配与保护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I2= I1 +4=-2 A,
IX + I2=5A,IX =7A,
U=- U1+ I1 R1+ I2R2 =-73V
1-18 求 1-49 图中各电流源
的电压。
3A
1A
10Ω
U2
5Ω
U1
2Ω
5Ω
4Ω
1A U1
4A U3
10Ω
I1
I5
I2 5Ω
3A
U2
5Ω
I3
2Ω I4 4Ω
U4 2A
U4 2A
上
4A U3
3A 2A5Ω3V 源自ΩA 6V 3ΩB
图 1-41 题 1-10 图
解:将 3A 电流源变为电压源与 3V 电压源串联得到 12V 电压串 6Ω 电阻,再将其变为 2A 电流源并 6Ω 电阻与 2A 电流源并联,得到 4A
电流源并 6Ω 电阻①, 将 6V 电压串 3Ω 电阻变为 2A 电流源并 3Ω 电阻②
思考与习题
1-1 1-35 图中,已知电流 I=-5A,R=10Ω。试求电压 U,并标 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IR
U
IR
U
a)
b)
图 1-35 题 1-1 图
解:a)U=-RI=50V b)U=RI=-50V。
1-2 在 1-36 图所示电路中,3 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 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1=-4A,I2=4A,I3=4A, U1=140V,U2=-90V,U3=50V。试求
为的 4V 电压串 2Ω
2Ω
I
7Ω
I=(9-4)/(1+2+7)=
7V
1-12 图 1-43 所示电路中,试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电工技术答案艾永乐主编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2-1 求习题2-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并求电流I5。
解:电路可等效为题解2-1图题解2-1图题2-1图由题解2-1图,应用串并联等效变换得5.1)6//)12(2//2//(3ab =++=R Ω由分流公式3136********=⋅+++⋅+=ab R I A 2-2 题2-2图所示的为变阻器调节分压电路。
50=L R Ω,电源电压220=U V ,中间环节是变阻器。
变阻器的规格是100Ω 3A 。
今把它平分为4段,在图上用a 、b 、c 、d 、e 等点标出。
试求滑动触点分别在a 、b 、c 、d 四点是,负载和变阻器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来说明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解:1)a 点: 0L =U 0L =I 2.2100220ea ea ===R U I A 2) c 点:75eq =R Ω 93.275220eq ec ===R U I A 47.121ec L ==I I A 5.73L =U V 3) d 点:55eq =R Ω 455220eq ed ===R U I A 4.2L =I A 6.1da =I A 120L =U V 4) e 点: 2.2100220ea ea ===R U I A 4.450220L ==I A 220L =U V 2-3 试求习题2-3ab 之间的输入电阻。
题2-2图Ωa)b)解: a )图为两个Y型并联,都将其等效为△连接,如题解2-2图a ),并且利用公式计算出图示结果。
269.14//5//)5//2//45.2//8(ab =+=R Ωb )图,3Ω电阻被短路,如题解2-2图b)5.221//2//2ab =+=R ΩΩa)b)2-4 已知某线性无源网络,测得其电压为5V 时,电流为5mA ,试画出其最简等效电路。
解:等效为一个100Ω的电阻,图略。
2-5在图2-53中,已知电压源U s =27V ,电阻 R 1=R 2=6Ω,R 3=R 4=R 5=2Ω,R 6=R 7=6Ω。
试求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题解2-3图题2-3图5、6R和73RR2-4图所示电路。
由欧姆定律,得由分流公式得A8936312=+=II,A4936613=+=II2-6一个电源模型的电流为12A、内阻为Ω,试分别画出它的电流源模型和电压源模型(标出参考方向和参数),并求出它的开路电压U oc和短路电流scI。
解:由题意刻画出题解2-6图a)、b)所示结果。
开路电压U oc=6V即为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短路电流I sc=12A为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2-7一个电源的外特性如图2-47所示,试求其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标出参考方向和计算参数)。
题解2-6图题解2-5图US题2-5图US/A9b))解:由题图给出的直线,建立其方程容易知,其开路电压U oc=10V,等效电阻R eq=1Ω可画出其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解2-7图a)所示结果,再由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到b)图所示的等效电流源模型。
2-8试将图2-8中电压源模型等效变换成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成电压源模型。
b)c)解:由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将4个图分别化为题解2-8图题解2-7图题2-8图题2-7图b )a )c )注意c 、d 图中的电阻不起作用。
2-9 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图2-56所示的各电路化简。
解: 将原电路逐步等效变换,最终化简成最简电路,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2-10 电路如题2-10图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题解2-8图c)d) ad)b ab+a b ab a+2或解过程如题解2-10在最简的等效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2-11 一个实际电源的内阻为Ω,在不接负载时,测得其开路电压为24V 。
试求:1)电源的短路电流;2)当外接负载电阻为Ω时,负载的电流和功率。
解:1)由题意可知该世界电源的模型如题解2-11图a)所示短路电流2) 当外接负载电阻为Ω时,电路如题解2-11b )所示易得 25.115.024=+=I A负载电阻的功率 =⋅=225.11R P 46W2-12 支路电流求题2-12图所示电路的支路电流。
39V Ω 题2-10图 ab题解2-11图3 10Ωa)3Ωb)解:a)该电路三条支路,需3个方程3①3Ω3Ωb)①10对结点①列写KCL选网孔列写KVL联立,解得A6.11-=I,A4.02=I,A2.13=Ia)该电路三条支路,按理需3个方程,但观察电路发现有一条无伴电流源支路,因此支路电流方程已知,只需列写两个方程。
对结点①列写KCL选大回路列写KVL题解2-12图题2-12图联立,解得A 33.11-=I ,A 33.33=I2-13 在题2-13图中,已知电压源U s =20V ,电流源I s1=2A ,I s2=3A ,电阻 R 1=3Ω,R 2=2Ω,R 3=1Ω,R 4=4解 对1、2、3结点可列出3个独立的KCL 方程为对中间回路列写KVL 方程为联立方程,代入数据,可解得支路电流为41=I A ,12-=I A ,23=I A ,24=I A电阻消耗的功率为W 483421211=⨯==R I P R ,W 22)1(22222=⨯-==R I P RW 41223233=⨯==R I P R ,W 164224244=⨯==R I P R20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2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3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发吸P P =,故电路的功率平衡。
题2-13图题解2-1332-14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图2-60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2k AΩ解 题2-14图为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简化画法,将其改画为题解2-14图。
指定电流的参考方向。
对结点1列写KCL对网孔列写KVL 联立,解得m A 61-=I ,mA 3142-=I , mA 343-=I 2-15 在题2-15图所示电路中,U s1=9V ,U s2=4V ,I s =11A ,R 1=3Ω,R 2=2Ω,R 3=6Ω。
试求A 点的电位和各电源的功率,并指出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为题2-14图题解2-14图题2-15图题解2-15代入数据,解之,得 V 12=A U由结点电压和支路电压的关系可求得各支路电流为9V 电压源吸收功率 W 919111=⨯==I U P s U s 4V 电压源发出功率 W 3284222=⨯==I U P s U s 11A 电流源发出功率 W 1321112=⨯==s A I I U P s2-16 在题2-16图所示电路中,设U s1=10V ,U s2=9V ,U s3=6V ,I s =1A ,R 1=2Ω,R 2=3Ω,R 3=3Ω,R 4=3Ω,R 5=6Ω。
⑴以结点4为参考点,求结点1、2、3的结点电压;⑵求支路电流I 1、I 2、I 3 、I 4和I 5。
解(1)以结点41n U 、2n U 、3n U ,可列结点电压方程为代入数据并整理方程,得解之,得 V 61=n U ,V 62=n U ,V 93=n U(2)由结点电压和支路电压的关系可求得各支路电流为2-17 在题2-17图所示电路中,设U s1=45V ,U s2=8V ,I s1=6A ,I s2=5A ,R 1=2Ω,R 2=10Ω,R 3=1Ω,R 4=2Ω。
⑴试求各支路电流I 1、I 2、I 3 、I 4和I 5;⑵求电流源的端电压U 1和U 2。
题2-163解 选参考结点如题解2-17图,得3个结点电压1n U 、2n U 、3n U ,列结点电压方程为代入数据整理,得 ⎪⎪⎪⎩⎪⎪⎪⎨⎧=-+--=-=62123524523V 8321213n n n n n n U U U U U U 解之,得 V 291=n U ,V 262=n U ,V 83=n U(1)由结点电压和支路电压的关系可得各支路电流为由KCL 方程可得(2)电流源的端电压为由31222n n s U U I R U -=+-,可得V 112-=U 。
2-18 在题2-18图所示电路中, 列写结点电压方程,求u 1。
u 1u 1解 指定结点1、2,得2个结点电压1n U 、2n U ,列结点电压方程为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因此需要增补方程题解2-18图题2-18图代入,整理得解之,得 V 21=n U ,V 42=n U而 V 2n11==U u2-19 试计算图2-65所示电路在开关S 断开与闭合时A 、B 点的电位。
解 开关S 闭合时,电路可改画为题解2-19图a )的常规画法。
由分压公式610233=⋅+=B V V 由KVL开关S 打开时,电路可改画为题解2-19图b ),此时不构成回路,因此由KVL2-20 在题2-20图 a )、b )所示电路中,已知4=s U V ,3=s I A ,4=R Ω。
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
题2-19图 题解2-19b)sa)解 a )由叠加定理,题2-20a )图可分为两个电路如题解2-20a )-1和a )-2,a )-1为左边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的分电路,a )-2为右边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的分电路。
a)-1sa)-2b)-1b)-2在a )-1图中,应用分压公式,34////=⋅+='s U R R R R R U V题2-20图题解2-20在a )-2图中,应用分压公式,34////=⋅+=''s U R R R R R U V叠加,得总电压38=''+'=U U U V b )题2-20b )图可分为两个电路如题解2-20b )-1和b )-2,b )-1为左边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的分电路,b )-2为右边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的分电路。
在b )-1图中,应用分流公式,4=⋅⋅++='R I RR R RU s V在b )-2图中,应用分流公式,4-=⋅⋅++-=''R I RR R RU s V叠加,得总电压0=''+'=U U U V2-21 电路如题2-21所示,试分别计算开关S 合在a 点和b 点时,各支路电流I 1、I 2和I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