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
名人爱国故事荟萃_热爱祖国的名人故事5篇

名⼈爱国故事荟萃_热爱祖国的名⼈故事5篇热爱祖国、热爱⼈民,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名⼈爱国故事荟萃,供⼤家参考。
名⼈爱国故事1⾼志航⾼志航⾸创⼋⼀四空战⼤捷的空军战神⾼志航⼤队长⾸战击落⽇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敌”的神话。
芦沟桥事变后,⽇本⽴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规模攻击作战,⽇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歼灭刚刚培训成⽴的中国空军。
事实上,⽇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
因为就两国兵⼒⽐较,⽇本拥有⾃⾏⽣产的先进战机三千⼆百架,⽽中国只有购买拼装⼆⼿各国杂牌战机三百架,训练与后勤均落后于⽇本许多。
⼀九三七年⼋⽉⼗四⽇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军盛怒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更津联队与⿅屋联队战⽃机,企图⼀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
不料当天⼊侵的⽇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队长⾼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零击落⽇机,⾸开中⽇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播⾥知道这⼀消息后,欣喜若狂,⼀泄屈辱之⽓。
国民政府宣布⼋⽉⼗四⽇为“中国空军节”,⾼志航⼤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志航,⼀九0⼋年出⽣于东北⼀个农户家庭,⼗七岁获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的⼀位,但他精⼒充沛,好学不倦,基本飞⾏技术掌握很快,继⽽专修驱逐机专科。
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事变后,⾼志航不愿在东北当顺民,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关南下投效中央,定下了抗⽇复仇的决⼼。
⼀九三三年,⾼志航进⼊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级班学习,毕业后以上尉阶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九三六年底,⾼志航调任第四⼤队队长,他⼀贯严于律⼰律⼈,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五分钟,加油⾃⼰动⼿,不假⼿于他⼈,⽣活上亦与部属同⽢共苦。
爱国人物及其爱国事迹简短5篇

爱国人物及其爱国事迹简短5篇爱国人物及其爱国事迹简短1爱国故事:溥儒不为名利所动溥儒,字心畲,书画家,清宫宗室。
为人清室。
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
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
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
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四周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平凡家夫。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与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
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爱国人物及其爱国事迹简短2爱国故事:从小就有爱国的士气1910年,瞿秋白进常州中学读书这所中学的校长和一些老师,常常对学生叙述清朝政府_的事实,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少年瞿秋白在校长、老师的教育下,特别关心国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来勉励自己。
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雄魄”,表达他救国的理想。
他曾指着脑后那条长辫子对同学说:“这尾巴似的东西,我们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发辛亥革命,他马上把自己的辫子剪掉。
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残酷_革命力气,中国人民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年10月10日,常州城内家家要挂红灯笼庆祝“双十国庆节”,瞿秋白却把用黑墨写有“国丧”两个字的白灯笼挂在门口。
他说:“这个‘民国’就要名存实亡了,哪有什么国庆,明明是国丧!”始终挂到第二每天亮。
爱国人物及其爱国事迹简短3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
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33岁。
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
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抢救。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制造。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动上。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爱国励志故事,我们⼀起来看看吧!爱国励志故事1著名的抗⽇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军创建⼈和领导⼈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尽是枯草、树⽪和棉絮,竟⽆⼀粒粮⾷,也⽆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于河南省确⼭县。
1926年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参与领导确⼭农民暴动,同年5⽉转⼊中国共产党。
⼤⾰命失败后,组织确⼭起义,任农民⾰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命⼯作。
曾5次被捕⼊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农红军第三⼗⼆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红⽯砬⼦为中⼼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任东北⼈民⾰命军第⼀军第⼀独⽴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联合17⽀抗⽇武装成⽴抗⽇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联军第⼀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军第⼀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武装表⽰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带,最后只⾝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23⽇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队改名为杨靖宇⽀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爱国励志故事2中华民族是⼀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的伟⼤民族,有着与敌⼈⾎战到底的英雄⽓概。
每当遇到外敌⼊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出,共赴国难,不惜⽤鲜⾎和⽣命,维护祖国的独⽴和领⼟完整。
中国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中国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爱国,是⼀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民所崇尚的。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名⼈爱国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家!名⼈爱国故事1我国有许多华侨,居住在世界各国。
他们和祖国关系密切,也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为了⾰命和⼈民解放事业,华侨做出过很⼤贡献,有的捐款,有的提供⾰命者的活动基地。
还有不少⼈回国亲⾝参加了⽃争,为国为民流⾎牺牲。
出⽣在福建的李林,很⼩的时候被⽗母卖给了⼀位姓李的华侨,出国到了印度尼西亚。
李家没有亲⽣⼦⼥,把李林视作掌上明珠。
她很有条件过舒适安逸的⽣活。
可是她忘不了祖国遭受的苦难,⽴志与祖国⼈民共患难。
后来她回国上学,投⾝⾰命,⼜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定的⾰命者。
1937年抗⽇战争爆发。
正在⼭西参加⼲部训练班的李林坚决要求上战场杀敌。
上级说她是个⼥的⼜是华侨,让她留在后⽅。
她说:“我有⼀⾝武艺,为什么不能像男⼦那样上前线呢?”不久,她来到⾼寒贫困的雁北,在贺龙领导的⼀⼆○师当骑兵营教导员。
⼈们看到她骑着菊花青马,⾝背步枪,腰别⼿枪,作战时双⼿射击,⼗分勇敢,都很敬佩。
有⼀次,她带领机枪班进攻敌⼈据点,⼜打机枪,⼜冲进炮楼打⽩刃战,取得了胜利。
贺龙称赞她是⼥英雄。
1940年,在⼀次战⽃中,李林被敌⼈包围。
她连毙敌兵数名,在寡不敌众的时候,为不受侮辱,开枪⾃尽,年仅24岁。
这位华侨⼥青年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命。
名⼈爱国故事2抗⽇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部队——回民⽀队。
这⽀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攻不克,⽆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队”。
马本斋就是这⽀英雄的回民⽀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于河北省献县的⼀个回族农民家庭。
早年投⾝奉军当兵,逐级升⾄团长。
1931年九⼀⼋事变后,⾯对国⼟沦丧,报国⽆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政府的对⽇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庄。
经典的中国名人爱国故事五篇_名人爱祖国的故事

经典的中国名⼈爱国故事五篇_名⼈爱祖国的故事爱国故事,歌颂了他们的⾼尚情操。
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激励读者,特别是⼉童少年的爱国热情,分享了爱国的故事, ⼀起来看看吧!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经典的中国名⼈爱国故事五篇,供⼤家参考。
名⼈爱国故事1郝梦龄:就是剩下⼀个⼈也要守这个阵地武汉胜利街上有⼀条⼩路,名为“郝梦龄路”;伏虎⼭西北侧⼭腰间,是“郝梦龄烈⼠墓园”。
94岁的郝慧英曾⽆数次徜徉在郝梦龄路,回忆⽗亲的⾳容笑貌,也曾⽆数次到郝梦龄墓祭奠⽗亲的英魂。
“此次北上抗⽇,吾已抱定牺牲。
万⼀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关于你等上学,我个⼈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1937年,郝梦龄北上抗⽇,途经武汉,在家⼩住。
离家前,写下了这封遗书。
“3天后,我们到车站送⽗亲北上,从此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郝慧英说。
对于⽗亲急于奔赴抗⽇战场的⼼情,郝慧英是理解的。
卢沟桥事变后,郝梦龄两次上书请缨,要求北上抗⽇:“我是军⼈,半⽣光打内战,对国家毫⽆利益。
⽇寇侵占东北,⼈民⽆不义愤填膺。
现在⽇寇要,我们国家已到⽣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拼。
”1937年10⽉11⽇,忻⼝保卫战打响。
郝梦龄任中央兵团长,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九军、第三⼗五军、第六⼗⼀军等,坚守忻⼝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南峪线的主阵地。
他视察阵地,部署兵⼒,指导抢修⼯事,夜以继⽇地奔波在最前沿,⿎舞官兵奋勇作战。
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
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存,哪有官长。
”10⽉11⽇拂晓,⽇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派5000名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西北侧南怀化阵地。
当时援助忻⼝的军队⼤部分还在途中,郝梦龄赶到前沿阵地指挥。
⽇军⽤飞机、⼤炮轰炸阵地时,他指挥着部队躲⼊掩蔽处;炮⽕⼀停,便果断出击,⽤步兵狠狠打击⽇军。
双⽅多次展开⽩刃⾁搏,近距离互掷⼿榴弹。
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5篇

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5篇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5篇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11、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
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
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药,比西方的麻*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邓亚萍:苦练球技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爱国名人个人杰出事迹15篇

爱国名人个人杰出事迹15篇爱国名人个人杰出事迹篇1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
当时,两人因为平常的一些误会,积怨很深,感情很不好。
平常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
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
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
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忧,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
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李光弼产生了更大的误会,心想郭子仪这次肯定不会放过他了。
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找到郭子仪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听后,很是诧异,忙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险,我们应当同心协力,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李光弼见郭子仪心胸如此坦荡,便带队请战。
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爱国名人个人杰出事迹篇2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
汉朝的大将军。
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
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
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
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
汉武帝很喜爱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筑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
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
武帝非常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爱国故事名人5篇分享

爱国故事名人5篇分享没有国就没有家,我们应该学习名人的爱国精神,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国的精神。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5篇名人爱国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名人爱国故事1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名人爱国故事2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
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
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名人爱国小故事,欢迎阅读~
名人爱国小故事一:⑴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困难场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赏。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决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名人爱国小故事二:⑵华罗庚决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决然率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名人爱国小故事三:⑶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
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名人爱国小故事四:⑷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名人爱国小故事五:⑸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
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开展而奋斗。
”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及全国23个盛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习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