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专篇

合集下载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摘要:1.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的定义与关系2.消防设计专篇的内容3.消防设计文件的内容4.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的重要性5.结语正文:一、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的定义与关系消防设计专篇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针对消防系统进行的专门设计,包括消防设施的布局、消防设备的选型、消防系统的运行等内容。

而消防设计文件则是包含消防设计专篇在内的一系列与消防设计相关的文件资料。

消防设计专篇是消防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关联,共同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二、消防设计专篇的内容消防设计专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消防设施的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合理布置消防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救援。

2.消防设备的选型:结合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泵、消防水箱、灭火器等,保证消防设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3.消防系统的运行: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运行方案,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泵房、消防管网等方面的运行管理,确保消防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

三、消防设计文件的内容消防设计文件除了包括消防设计专篇外,还包含以下内容:1.消防设计方案: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消防设备的选型、消防系统的运行等内容。

2.消防设计施工图:详细表示消防设施的布置、消防设备的安装位置等信息,以便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消防设计说明书:对消防设计方案、施工图等内容进行详细解释,以便相关人员了解消防设计的具体要求。

4.消防设计计算书:对消防系统进行计算,验证消防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的重要性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消防设计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提高火灾应对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结语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在建筑消防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一)建筑设计1、总体设计(1)建筑物耐火等级按国家规范规定,本工程除主建筑群中塔楼总高度为70.9米,功能为办公楼,属一类公共建筑,耐火等级设为一级外,其它建筑均为不超过24米的多层公共建筑,按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多层建筑设计。

(2)防车道设计整个校园区内以7米宽的环通车道作为消防车进出校区的主要车行路线,消防车能顺利地靠近每栋建筑单体,为其实施消防救援,在每段消防车道的尽端都设有15m×15m的回车场地。

(3)防火间距主建筑群下建筑分为餐饮楼、会议中心、教学中心、图书馆、办公楼共五个单体设计,其中除办公楼为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外其它均为不超过24米的多层公共建筑,餐饮楼与会议中心之间距离为2米,两座建筑相邻的外墙均为防火墙,仅较低一座墙上有开门,且开门处均设置为甲级防火门。

会议中心、教学中心、图书馆与办公楼(办公楼无裙房)之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9米,教学中心、图书馆与会议中心之间间距分别为11米和9米,符合防火间距要求。

Vip俱乐部和各宿舍楼以及体育中心之间的间距亦均大于多层建筑之间消防间距的要求。

(4)消防扑救vip俱乐部、体育中心和各宿舍楼均有无障碍物的消防扑救场地,且消防车均可直达。

主建筑群中,每个单体之间一层及二层平台均有大于7米可供消防车通过的通道,建筑物前的扑救场地也均大于9米,高层塔楼(办公楼)也有大于其周长1/4的周边作为消防扑救面,且空中无障碍物。

2、单体设计(1)餐饮楼整个餐饮楼总建筑面积为4166平方米,均设置消防自动灭火设备,且共设置三个封闭楼梯间作为消防疏散口。

整个建筑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安全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要求。

(2)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为8350平方米,均设置消防自动灭火设备分别以1199人大礼堂的上下层范围和500人音乐厅,200人报告厅的上下层范围作为两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之间以防火墙分隔,开门处均设以甲级防火门(详见防火分区图)完全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条文设计。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火灾、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消防设计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消防设备的选择与布置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选择适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烟感、温感、气体感应等设备。

1.2 灭火系统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合理布置灭火系统,包括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带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2. 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设计2.1 疏散通道的规划: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和楼层高度,规划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2 安全出口的设置: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包括应急楼梯、安全门等,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离开建筑物。

3. 防烟设计与通风系统3.1 防烟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制定合理的防烟设计方案,包括防烟分区、防烟门窗等。

3.2 通风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选择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建筑物内部空气流通,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的危害。

4.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4.1 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测: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

4.2 消防通道的畅通: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不得堆放杂物,确保人员疏散的通道畅通无阻。

5. 消防演练与培训5.1 消防演练的组织: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5.2 消防培训的开展:开展消防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意识和知识水平,增强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消防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消防设备,规划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计防烟和通风系统,并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此外,消防演练和培训也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科学的消防设计,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
消防设计专篇是指一篇关于消防设计的专门文章或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或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估、防火安全措施、灭火系统设计、疏散通道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讨论。

消防设计文件是指对于某个具体的建筑物或场所而言,经过消防工程师或设计师编制的包含详细消防设计内容的文件。

该文件通常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图、消防设施配置图、消防设备和材料的规格、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疏散通道的布置等。

消防设计专篇一般是对一类建筑物或场所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和研究,而消防设计文件则是具体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文件。

消防设计文件通常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或场所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并提供应急处理和疏散的指导建议。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1. 概述消防设计是建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建造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防火和疏散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设计的相关要求、标准和流程。

2. 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综合防火设计原则消防设计应考虑建造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使用特点,综合运用被动防火措施、主动防火设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确保消防安全的综合性和持续性。

2.2. 防火分区原则建造物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火灾危(wei)险性,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控制火势蔓延,保护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安全。

2.3. 安全疏散原则建造物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和数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2.4. 消防设施配备原则建造物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火灾危(wei)险性,配备适当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泵、消防报警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消防设备和器材。

3. 消防设计的流程3.1. 初步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消防设计师应与建造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密切合作,根据建造物的使用功能和火灾危(wei)险性,确定合理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的布置。

3.2. 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消防设计师应根据初步设计的要求,绘制详细的消防设施布置图纸,并与建造施工单位进行协调,确保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和合规性。

3.3.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消防设计师应对消防设施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验收测试,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3.4. 竣工验收阶段在竣工验收阶段,消防设计师应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消防设施的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惟独通过验收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建造物才干正式投入使用。

4. 消防设计的标准要求4.1. 建造设计规范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的建造设计规范,如《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等。

该规范对建造物的结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消防设计专篇一、背景介绍消防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规模,结合消防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消防设施的布置和设计,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消防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提高火灾应急救援能力。

二、消防设计的重要性1. 保障人员安全:消防设计合理布置消防设施,提供逃生通道和安全疏散设施,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

2. 防止火灾蔓延: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防火分隔、防火门窗等措施,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区域,减少火灾损失。

3. 提高灭火效果: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灭火设备和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减少火势蔓延。

4. 保护财产安全: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和灭火,保护财产免受火灾损失。

三、消防设计的基本要素1. 建筑物消防隔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窗等,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2. 逃生通道设置:根据建筑物的人员流量和使用要求,合理设置逃生楼梯、疏散门、疏散指示标识等,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3. 灭火设备和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特点,合理设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4. 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要求,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以便进行紧急疏散和灭火。

5.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和指引,帮助人员快速撤离。

四、消防设计的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规模,确定消防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 方案设计:根据消防法规和标准,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制定消防设计方案,包括防火隔离、逃生通道、灭火设备等。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一、概述消防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规模,结合消防法规和标准,进行的关于消防设施布置、消防通道设置、灭火器材配置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疏散人员、控制火势,并提供必要的灭火条件,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消防设计要求1. 建筑物分类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消防等级,从而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要求。

例如,高层住宅楼应满足防火分区、防烟楼梯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要求;工业厂房应配置防爆电气设备、防火卷帘门等。

2. 灭火器材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面积,合理配置灭火器材。

常见的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等。

例如,公共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材箱,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疏散通道设置: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和布局,合理设置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通道宽度、门的数量和位置、疏散标识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4. 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配置适当的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发现火灾,并通过声光报警设备将信息传达给人员,以便及时疏散。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物的消防等级和防火要求,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灭火或控制火势的蔓延。

6. 防烟排烟系统:根据建筑物的防烟要求,配置防烟排烟系统。

防烟排烟系统应能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疏散通道的通畅。

7. 防火分区和防火门窗:根据建筑物的消防等级和防火要求,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配置防火门窗。

防火分区和防火门窗应能有效隔离火势的蔓延,保护人员的疏散通道。

8. 消防设施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消防要求,合理布置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带等,应能满足消防灭火的需要。

三、消防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规模,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消防设计方案,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疏散通道的设置、灭火器材的配置等。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1. 引言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有效的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设计的相关要素和流程,以及常见的消防设施和措施。

2. 消防设计要素2.1 火灾风险评估在进行消防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考虑建筑物的用途、人员密度、火源潜在性、燃烧特性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消防设施和措施。

2.2 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是指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迅速、安全地从建筑物内部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通道系统。

消防设计应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位置、宽度和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便尽快疏散人员。

2.3 灭火系统灭火系统是保护建筑物免受火灾侵害的关键设施。

常见的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消防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灭火系统,并确保其布置和操作符合相关标准。

2.4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向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

消防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合适的火灾报警设备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并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2.5 防烟措施烟雾是火灾中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威胁之一。

消防设计应包括防烟措施,如设置烟雾探测器、排烟设备等,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的影响。

3. 消防设计流程3.1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消防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预期人员密度,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消防设施和措施,并进行初步布局。

3.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消防设计师将具体确定消防设施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并进行系统布置。

需要与建筑结构、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其他工程师进行协调,确保消防设施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一致性。

3.3 安装阶段在安装阶段,消防设施将被安装并接入建筑物的电力、供水等系统。

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设计专篇(建筑部份由设计院补充)机电系统设计规范消防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6)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7)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暖通消防设计1)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电气消防设计1)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2008)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3)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48-2008)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12)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14)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15)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1.给排水消防设计设计范围本项目消防设计范围为本建筑物红线内室内外消防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室内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水喷雾系统、消防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水源本工程消防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按0.2Mpa计。

市政进户管分两根引入,在基地内连成环网供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本项目属一类超高层建筑综合楼,本工程所有建筑物同一时间内只考虑一次火灾,各消防系统用水量按消防规范计算如下:室外消火栓系统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标准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则一次火灾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24 m3,由室外消防环网供水。

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且满足距离消防水泵接合器15~40米的要求。

室内消火栓系统本工程按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密集水柱能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任何部位的原则于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及地库全面布置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设供消防人员使用的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处静水压力不小于15米,如不能满足需设置增压稳压设备。

裙房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合用消防水池,分别设置消防泵房,消防水泵从地下三层合用消防水池吸水后供应各自功能区。

商业消火栓系统设置如下:商业:裙房商业及地下三层为一个区。

地下三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裙房商业及地下车库消火栓加压供水;裙房商业屋顶设18 m3消防水箱及消火栓增压稳压装置以保证消防初期用水要求。

办公消火栓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办公地下三层至四层;二区:办公五至二十层;三区:办公二十一至三十四层;四区:办公三十五至屋顶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办公消火栓一区、二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消火栓转输泵,为办公二十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二十一层避难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办公消火栓三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消火栓转输泵,为办公三十四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设置消防转输水箱,水箱容积为60m3.三十四层避难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办公消火栓四区加压供水;设置消防转输水箱,水箱容积为60m3.办公屋顶层设18 m3消防水箱及消火栓增压稳压装置以保证消防初期用水要求。

公寓消火栓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公寓地下三层至四层;二区:公寓五至十九层;三区:公寓二十至屋顶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公寓消火栓一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消火栓转输泵,为公寓十九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酒店消火栓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酒店地下室及裙房;二区:酒店五至二十一层;三区:酒店二十二至三十六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为酒店一区加压供水;地下三层设置两台消火栓转输泵,向酒店屋顶层消防水箱供水,屋顶消防水箱容积为252 m3,二区由屋顶消防水池重力供水。

屋顶层设两台消火栓加压泵、两台消防稳压泵供三区用水,酒店屋顶消防水箱可同时提供酒店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初期一小时灭火用水及维持消火栓给水管网平时所需压力。

消火栓转输水泵及加压水泵均为一用一备,流量均为40l/s,地下消防水池及中间消防水箱、屋顶消防水箱均为消火栓及喷淋共用。

消火栓将按规范要求安装于各楼层及其消防电梯前室、地下室和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两个室内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同一楼层的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m。

每个室内消火栓箱内均配置长25m直径为65mm衬胶水带、喷嘴口径为19mm水枪、消防启泵按钮及30m长栓口直径25mm的消防软管卷盘。

火灾时启动消火栓箱内消防紧急按钮,信号传送至消防控制中心(显示火灾位置)及泵房内消火栓加压泵控制箱,启动消火栓加压泵,并反馈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及消火栓箱(指示灯亮),消火栓加压泵还可在消防控制中心遥控启动和在水泵房手动启动。

塔楼消防时,先启动避难层消防水泵,再启动地下室消防水泵。

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整个项目均在室外设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管网相连。

裙房商业、办公及公寓酒店共设置15套SQS-150型消防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设在消防车便于选用地点,具体位置与建筑协商确定。

消火栓管网构成环状。

消火栓出水压力≥0.5Mpa者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本建筑商业、地下停车库属中危险(Ⅱ)级,其它部位包括办公、公寓酒店区域、酒店属中危险(I)级。

喷水强度按中危险(Ⅱ)级设计,设计为8L/min. m2,作用面积按160 m2计;地下车库采用泡沫喷淋灭火系统。

由于地下车库设有机械停车位,本大楼总的自喷水量按48l/s计,火灾持续时间1小时,地下三层消防水池内储存有173m3自喷用水量。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本工程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全面布置喷水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为68°C,厨房动作温度为93°C。

本工程自喷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裙房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合用消防水池,分别设置消防泵房,喷淋水泵从地下三层合用消防水池吸水后供应各自功能区,消防水泵房位于地下三层。

商业自喷系统设置如下:裙房商业及地下三层为一个区。

地下三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裙房商业及地下室自喷系统加压供水;裙房商业屋顶设18 m3消防水箱及自喷增压稳压装置以保证消防初期用水要求。

办公自喷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办公地下三层至四层;二区:办公五至十五层;三区:办公十六至二十九层;四区:办公三十至屋顶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办公自喷一区、二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自喷转输泵,为办公二十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二十一层避难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办公自喷三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自喷转输泵,为办公三十四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设置消防转输水箱,水箱容积为60m3.三十四层避难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办公自喷四区加压供水;设置消防转输水箱,水箱容积为60m3.办公屋顶层设18 m3消防水箱及自喷增压稳压装置以保证消防初期用水要求。

公寓自喷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公寓地下三层至四层;二区:公寓五至十三层;三区:公寓十四至屋顶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公寓自喷一区、二区加压供水;设置两台自喷转输泵,为公寓十九层转输水箱加压供水;十九层避难层设置两台自喷加压泵,为公寓自喷三区加压供水;设置消防转输水箱,水箱容积为60m3.公寓屋顶层设18 m3消防水箱及自喷增压稳压装置以保证消防初期用水要求。

酒店自喷系统设置如下:系统分区:一区:酒店地下室及裙房;二区:酒店五至二十一层;三区:酒店二十二至三十六层。

水泵、水箱设置:地下三层设置两台喷淋加压泵,为酒店一区加压供水;地下三层设置两台喷淋转输泵,向酒店屋顶层消防水箱供水,水箱容积为252 m3,二区由屋顶消防水池重力供水。

屋顶层设两台喷淋加压泵及两台喷淋稳压泵供三区用水,酒店屋顶消防水箱可同时提供酒店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初期一小时灭火用水及维持喷淋给水管网平时所需压力。

喷淋转输水泵及加压水泵均为一用一备,裙楼商业喷淋加压泵流量均为48l/s,办公、公寓、酒店喷淋加压泵流量为40l/s,喷淋转输水泵及塔楼加压水泵流量均为30l/s。

地下消防水池及中间消防水箱、屋顶消防水箱均为喷淋及消火栓共用。

喷淋系统竖向分区,枝状布置,按照楼层及防火分区设置水流指示器及监控阀,并保证配水管道压力不大于1.2Mpa。

本工程自喷给水系统报警阀按每个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设置。

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水流指示器,各层配水管入口处压力大于0.40Mpa时,设减压孔板进行减压。

地下汽车库采用泡沫-喷淋联用系统,根据规范在车库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泡沫罐及比例混合阀。

火灾时喷头动作,由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将火灾信号传至消防控制中心(显示火灾位置)及泵房内自喷加压泵控制箱,启动自喷加压泵,并反馈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

自喷加压泵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遥控启动和在水泵房内手动启动。

本设计报警阀前后及水流指示器前所设置的阀门均为信号阀,阀门的开启状态传递至消防控制中心。

本设计每个报警阀均于显眼处设置水力警铃;每层每区最不利喷头处均设置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每个报警阀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成套装置。

整个项目均在室外设喷淋水泵接合器与室内喷淋管网相连。

裙房商业、办公及公寓酒店共设置18套SQS-150型喷淋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设在消防车便于选用地点,具体位置与建筑协商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