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确定型决策分析
决策理论与方法-大纲

《决策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424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64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4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高等数学、运筹学一、教学目标决策理论与方法是管理科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仿真技术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关的决策模型和仿真模型并求解,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1、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其中,决策原理涵盖: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序贯决策分析、竞争型决策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仿真原理涵盖:蒙特卡洛仿真、基于Matlab随机数的产生、离散系统仿真、连续系统仿真、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等。
2、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型。
本课程主要包含决策模型和仿真模型两部分。
其中,决策模型包括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多目标决策、序贯决策,仿真模型包括离散系统仿真、连续系统仿真。
3、掌握本课程主要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和操作各种相关的决策软件和仿真软件。
决策软件包括Eviews、SPSS、Excel等,仿真软件包括Vensim、Matlab等。
通过实验,巩固课程所学的概念和原理,训练学生对软件的熟练操作和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决策理论、模型方法和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5、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导、理论阐析、模型教学、实践强化”的教学设计理念;重点: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和序贯决策分析;系统仿真的概念、离散和连续系统仿真;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和方法。
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max{甲,乙,丙} =30
乙!
24
2.2.2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⑤ 拉普拉斯标准(Laplace)
也称之为等概率标准,贝叶斯-拉普拉斯法则。 按等概率原则估算各方案的期望净现值,比较以期望净现 值最大者为优选方案。
先根据分析对象的样本数, 确定每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概率相加等于1。 以概率为权数, 对每一方案的各种可能的状态进行加权平均, 获得方案的平均期望净现值值。
25
2.2.2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例子
某企业有三种新产品待选,估计销路和损益情况如下表所 示。试用等可能性准则选择最优产品方案。
损 益 表(万元)
状态 销路好 销路一般 销路差
甲产品 40 20 -10
乙产品 90 40 -50
丙产品 30 20 -4
甲产品:40×1/3+20 ×1/3+ (-10) × 1/3=50/3
乙产品:[90+40+(-50)] ×1/3 =80/3
丙产品:[30+20+(-4)] ×1/3 = 46/3
max{50/3,80/3,46/3}
=80/3
乙!
26
综上,用不同决策准则得 到的结果可不同,处理实 际问题时需看具体情况和 决策者对自然状态所持的 态度而定。
下表给出该例 在不同准则 下的决策结果。
12
TC(总成本) F(固定成本)+Cv (每件可变成本)Q(产品规模)
TC甲 800 10Q TC乙 500 12Q TC丙 300 15Q
可根据总成本结构分析图分析不同范围的生产 规模下总成本最低的方案。
13
TC(总成本) F(固定成本)+Cv (每件可变成本)Q(产品规模)
管理学第二章决策与计划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2、个人能力;3、个人价值观;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7) 决策的基本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P94)
定义决策方法:集体决策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2) 决策的依据:(P85)适量的信息。因为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 决策理论:(P86)
一、古典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其主要内容:
明星: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最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投入必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二)政策指导矩阵。从市场前景吸引力和经营的竞争能力两个角度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P98)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 2、非线性规划 3、动态规划。
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是不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
(3)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的概念。(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划分)
战略决策:涉及组织长远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决策,具有长远性和方向性,如:组织目标、仿真的确定。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P116)(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标准)战略性计划:是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战术性计划:是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波斯顿矩阵是美国波斯顿咨询公司(BCG)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投资 组合分析方法。该矩阵是用两次衡量标准构成的矩阵,它把需 求数量 的增长率作为战略经营领域的预期衡量标准,把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 率作为竞争地位的衡量标准。在预测未来的增长率和相对的市场 占有 率被计算出的情况下,都能在这一矩阵中标出本企业产品相应的位置。
在计算机上产生的随机表
5 90 47 50 97 15 94 91 60 23 88 54 27 71 50 50 5 68 84 42 38 3 23 32 53 43 38 55 3 48 52 34 65 75 24 67 74 93 6 40 52 30 84 9 88 3 13 46 34 49 20 60 23 41 46 59 5 96 75 41 40 97 35 44 58 80 85 26 5 78 9 32 71 3 98 8 1 85 64 33 17 95 100 50 92 85 88 67 4 78 65 22 93 99 82 18 21 57 59 68 57 85 85 100 39 56 30 45 53 67 10 50 25 38 51 31 99 33 14 74 23 11 75 53 1 44 76 80 43 8 99 53 8 3 43 23 51 9 89 47 17 78 43 85 43 74 96 2 46 26 19 7 41 31 40 29 65 40 81 92 31 17 59 33 29 3 76 54 17 76 73 53 33 78 94 73 38 41 12 52 43 68 87 15 26 10 81 8 89 47 47 66 96 13 50 2 21 36 89 44 51 86 43 81 4 57 81 36 51 4 71 5 51 53 18 71 43 22 15 29 43 24 18 57 22
决策理论与方法2

决策变量的期望值包括三类: 损失期望值(成本、投资等) 收益期望值(利润、产值等) 机会期望值(机会收益、机会损失等) 把每个方案的期望值求出来加以比较选优的方法, 即为期望值决策准则。
2、案例分析
例:某化工厂为扩大生产能力,拟定了三种扩建方案以供决策: (1)大型扩建,如产品销路好,可获利200万元,销路差则亏损60万元; (2)中型扩建,如产品销路好,可获利15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20万元; (3)小型扩建,产品销路好,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60万元。根 据历史资料,为了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试做 出最佳扩建方案决策。
(3)折中准则 折中准则既非完全乐观,也非完全悲观,其基 本思路是假设各行动方案既不会出现最好的条件结 果值,也不会出现最坏的条件结果值,而是出现最 好结果值和最坏结果值之间的某个折衷值,再从各 方案的折中值中选出一个最大者,对应的方案即为 最满意方案。
(4)遗憾准则(min-max准则) 遗憾准则也称为最小遗憾值准则或最小机会损 失准则。通常人们在选择方案的过程中,如果舍优 取劣,就会感到遗憾。所谓遗憾值,就是在一定的 自然状态下没有取到最好的方案而带来的机会损失。
三、风险型决策准则
(一)期望值准则
1、基本原理
一个决策方案aj的期望值,就是它在不同自然状态 下的损益值(或机会损益值)乘上相对应的发生概率之 和。即E(aj) =∑p(θi)vij E(ai) ——方案aj的期望值 vij ——方案aj在自然状态θi下的损益值 p(θi)——自然状态θi发生的概率
例:某企业拟定了3个生产方案,方案一(a1)为 新建两条生产线,方案二(a2)为新建一条生产线, 方案三(a3)为扩建原有生产线,改进老产品。在 市场预测的基础上,估计了各个方案在市场需求的 不同情况下的条件收益值如下表(净现值,单位: 万元),但市场不同需求状态的概率未能测定,如 何进行决策分析? 收益(万元) (a1) (a2) (a3) 需求大 需求中 需求小
(补充)二、定量决策:确定型决策

盈亏平衡:(量本利分析法):研究决策方案的销量,生产成本与利
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2、盈亏平衡分析法
S P Q C F VQ
S 收入 C 成本
P 价格 F 固定成本
Q 销量 Q 产量
盈亏平衡点表示方法: ①以产量Q0表示:PQ0=F+VQ0,
2、盈亏平衡分析法
总结
1、平衡点的产量越高,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越高,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 用率越高,盈亏平衡点价格越高,变动成本越低,项目风险就越大,安全 度越低;反之,安全度越大,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强,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越 强。 2、固定成本占总成成本的比例越高,平衡点产量就越高,平衡点单位变动成 本就越低。意味着项目的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对决策问题的未来不能确定的情况下, 通过对决策问题的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估计 有几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计算其损益值, 按一定的原则进行选择的方法。
三个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后悔准则、 折中法、等概率法
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乐观准则 大中取大法,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 态下,最大损益值,取其中大者,所对应的方 案即为合理方案。 2、悲观准则:(例3:P86) 小中取大法,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 态下最小损益值,取其中大者所对应的方案即 为合理方案。
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3、后悔值准则: 大中取小法,计算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 后悔值,列出后悔值表,然后找出每一方案在 各种自然状态下后悔值的最大值,取其中小最 值,其所对应的方案为合理方案。 后悔值:机会损失值,在一定自然状态下由于 未采限最好的行动方案,失去了取得最大收益 的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例3:(例4:P87)
第二章 确定性决策分析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 •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 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 金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 (一)复利终值 • 已知期初一次投入的现值为P,年利率为i, 则n年末的终值为:
A F
i F ( A / F , i , n) (1 i)n 1
n G 1 i 1 F n =G F / G, i, n i i
G
P
1 i n in 1 P G 2 =G( P / G, i, n) n i 1 i
第三节 盈亏决策分析
• (一)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条件 • (1)项目分析期的产量等于其销售量,亦即假 定其生产的全部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 (2)项目的变动成本与产销量成正比例变化; • (3)项目分析期内的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产销量 的变化而改变; • (4)项目的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即 产量变化时,假定销售价格不变,从而销售收入 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 (5)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和产品结构在一定时期 内保持不变。否则,随着产品品种和结构的变化, 收益和成本会相应变化,从而使盈亏平衡点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难以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 • • • • P1=100000(P/A , 15%, 8) =448730(元) P2= (A/G , 15%, 8) (P/A , 15%, 8) =3000×2.78×4.487=37422(元) 因此P1-P2 =448730-37422=4113089(元) A= (P/A , 15%, 8) =411308×0.2229=91680 (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通论-第2章-决策

电池寿命
3 7 5 7 8 3 7 10
携带时的重量
10 7 7 7 7 6 8 4
质量保修
8 8 10 8 8 10 6 8
图像显示质量
5 7 10 7 7 8 7 10
27
第三节 决策过程
对所有备选方案的评估
内存和存储量 电池寿命 携带时的重量 质量保修 图像显示质量 总分
HP ProBook
HP Pavilion
HP ProBook
Toshiba Satellite
Sony VAIO
Sony NW
Lenovo IdeaPad √Dell Inspiron
Apple Macbook
HP Pavilion
Dell Inspiron
25
第三节 决策过程
重要的决策标准
内存和存储量 电池寿命 携带时的重量 质量保修 图像显示质量
3、决策者
8
四、决策的类型
按例行性分类
1、程序化决策
定型化决策,指涉及经常重复发生的例行性事物,能按一定 的制度、方法和标准予以处理的决策。 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接受订货、购买原材料、选择运输路线 等 政府公务员的离退休、国家机关法定节假日的值班等。
2、非程序化决策
非定型化决策,指与某些新出现的、其结构尚未被认识的一 次性、突发性事件有关,无常规可循而必须按非程式化方法 进行处理的决策。 依赖于决策者的专业技术经验、直觉、智慧和创造性,同时 需辅之采用定量决策方法开展测试、模拟和敏感性分析。9
第二步,明确目标。
目标的概念、内容 注意的问题 目标的时间要求 明确各分目标的关系 决策目标的约束条件 决策目标尽量用数量表示
19
第三节 决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净现值法
即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考察一个项目的盈利能力,
其盈利能力通过净现值来表现。
NPV(i)
假设:F0<0, Ft>0
N
NPV Ft (1 i)t t 0
决策准则:
当NPV为正值时,投 资方案可以接受,反 之,则应放弃方案;
若有两个以上投资方
案时,当NPV均为正
值,则取NPV较大的
现金流的净现值
N
NPV Ft (P / F,i,t) t 0 F0 F1((P / F,i,1) F2 ((P / F,i,2) ... FN ((P / F,i, N )
二、货币的终值、现值及年金
年金 一定期间内固定时间间隔的一系列等额付款
N
P A(1 i)t t 0 A 1 (1 i)N i i
现值P 年金A A= P×{i/[1-(1+i)-N]} 投资回收系数 (A/P,i,N)
2.2 现金流及其时间价值
三、名义利率、期间利率、实际年利率 名义利率:银行、经纪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利率 期间利率:出借人每期收取或借款人每期支付的利率 实际(有效)年利率:当按给定的名义利率计算或期间
利率每年复算m次实际产生的年利率
(i1 ) NPV
(i2 )
(i2
i1 )
NPV(i1)
i
NPV(i2) F0
i1
i*
i2
例6
某投资项目在寿命期内净现金流如下表,求此项 目的内部收益率
计算期 净现金流
建设期
经营期
0 1 2 3 … 8 9 10 11
-100 0 36 36 … 36 25 25 35
解 折现率i
净现值NPV(i)
第二章 确定型决策分析
2.1 盈亏决策分析
一、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思想 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 当这些因素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影响方案的取舍。 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个临界值,判断投资方 案对不确定因素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基本方法:通过研究产销量、成本、利润三者的关系, 找出使盈亏平衡的产销量水平,从而得到盈利区间和亏损 区间。因此也称为盈亏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 图示法和解析法。
贡献收益总额:设某企业生产n中产品,第i种产 品的价格和单位可变成本分别为pi和vi,贡献收益 和边际贡献分别为gi和mi,销售量和销售额别为qi 和bi,i=1,2,…n。n种产品的贡献收益总额为G,则:
n
G R Cv gi i 1
且 LGF
二、多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
综合边际贡献率:贡献收益总额G与销售总额B之比,
方案
-1
i*
i
F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7500 5100 5100 5100 5100 5100 5100 5100 5100 5100 10100
解: 10
NPV Ft (P / F,5%, t) t 0 F0 F1(P / F,5%,1) F9 (P / F,5%,9) F10 (P / F,5%,10) 27500 5100(0.9524 0.6446) 10100 0.6139 14951(元) 10 NPV Ft (P / F, 20%,t) 4689.35 t0
C
1.5
200
100
3/50
二、多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
经营杠杆系数:产品的产销量相对变动百分之一而导致的销 售利润变动的百分比,即经营杠杆系数r是销售量对利润的 弹性
单一产品结构下:
r EL dL / L g Eq dq / q L
多种产品结构下:
ri
EL Eqi
dL / L dqi / qi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价格 生产能力
老方案 10 5.5 18 2
新方案 15 3.0 18 2.5
课堂练习
某工厂目前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90%,共生产甲、 乙、丙三种产品,有关售价和成本资料如下表:
项目 产品
甲 乙 丙
售价
36 39.6 10.8
变动成本(元) 单位固定成本(元)
14.4
10.8
缺点:
计算复杂,可能有多个解。
NPV(i)
第t年末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量 -1000 800 800 -200 350 -100
i1=0.380, i2= -0.727, i3= -1.915
i4=i5为虚数 i
i= -0.727 F0
i= 0.380St t Fj (1 i*)t j 0, (t 0,1, 2,..., N 1)
解
内销产品的边际贡献为: m1=90-50=40 销售6万台可获利: L1=m1q1- F=40*60- 230=10万元 则外销目标利润为: L2=L-L1=130-10=120万元 且因为固定成本已在内销产品中摊销,所以
120=(p2-v2)q2=(p2-40)*3 则: p2=80
二、多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
A P 1 (1 i)N
2.2 现金流及其时间价值
常用货币等值换算关系表
已知 求 现值P 终值F
公式 F=P(1+i)N
系数名称
系数符 号
整付复本利系数 (F/P,i,N)
终值F 现值P
P=F (1+i)-N
整付现值系数 (P/F,i,N)
年金A 现值P P={A×[1-(1+i)-N]}/i 年金现值系数 (P/A,i,N)
解析法
贡献收益: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记为g
g R Cv pq vq ( p v)q
边际贡献: p v m
q FL pv
q0
F pv
q FL m
F q0 m
பைடு நூலகம்
例1
产品价格决策。 某厂生产一种小型收录机,年生 产能力10万台,固定成本为230万元,单位变动成 本50元。现已落实国内订货6万台,单价为90元。 最近,一位外商提出,如降低价格,可订货3万台, 并承担其运输及推销费用,因而外销产品的单位变 动成本降为40元。该厂的目标利润为130万元,试 确定外销价格,并作出是否接受外商订货的决策。
k ig 或 ikg
课堂练习
某房地产公司准备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房 屋,每套售价20万,首期付款10万,以后每年付 款1.2万,按年利率3%计算,需多少年收回全部 售房款。
第三节 无约束确定型投资决策
基本假设条件 投资项目是独立的 资金来源不受限制 投资结果确定 项目不可分割
确定型决策分析与运筹学
gi L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说明销售利润对销售量变动的反应越灵敏
例3 设备更新决策
某电子原件厂原来自动化程度较低,年最大生产 能力为20万件。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现准备购 进全自动化设备,这样将使生产能力提高一倍,同时 固定成本增加,单位可变成本降低,有关数据如下表, 试对是否购进新设备进行决策分析。
显然投资者希望k和g尽可能大,经营者希望二者尽可能小, 那么k和g满足什么条件时,双方都可以接受
P0
N t 1
dt (1 i)t
kF0 ig
k ig 或 ikg
例4
设刚竣工的某商场由国家投资1000万元建成,如果将 其承包给个人,以后每年要支付维护费用15万元,回收率 (利率)i=10%。 (1)如果每年按等额上缴利税,承包期为20年; (2)每年上缴的利税比前一年递增8%,一直承包下去; 求每年承包人至少要上缴多少利税,国家才能全部收回其 全部投资。
方 案
产品 销售量(qi)万件 单价(pi)元 边际贡献(mi) 售额比(αi)
A
1.5
300
220
9/50
一B
2.5
500
180
25/50
C
4
200
100
16/50
产品 销售量(qi)万件 单价(pi)元 边际贡献(mi) 售额比(αi)
方 案 二
A B
4 2
300
220
12/50
500
180
10/50
图示法
C/R
TR
利润区 TC
SE 亏损区
E
F
FC
O
QE
Q
图2-1 盈亏平衡图
解析法
设:q——产销量 p——产品单价 F——固定成本 v——单位可变成本
Cv——总可变成本 C——总成本 R——总收益 L——总利润
则 L R C pq vq F
q FL pv
令L=0得到盈亏平衡点:
q0
F pv
28.8
3.6
3.6
1.8
假定该厂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是按小时分配的,每一机 器小时分配1.80元。该厂为了充分利用剩余的10%的生 产能力,生产哪一种产品经济效益较高?
2.2 现金流及其时间价值
一、现金流的估计
(净)现金流量:某一时期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 流出量的差额。
Ft=Ft(I)-Ft(O)
有效年利率 1 名义利率m 1
m
有效年利率 1 期间利率m 1
2.2 现金流及其时间价值
四、分红问题
投资者有一笔资金F0,欲将其投资于某一项目,每年将得到 分红dt(t=1,2,…,N),并设首期(第一年)的红利率为k,即 d1=kF0,以后每年的红利按g的比率增长,即dt=d1(1+g)t-1= kF0(1+g)t-1。回收率为i,并g<i。
记为M,即:
M G B
设第i 种产品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αi,即
i
bi B
则有
M
n
i
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