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宏习题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经济学习题--宏观

经济学习题--宏观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下列哪一项计入GN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8.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

9.“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0.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第九章一、选择题答案1/BDDBA 6/BDCCD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选择题1.当消费函数为C=3+5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 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 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答案:B2.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可表示为( )。

A GDP=C+I+G+NXB GDP=C+I-G+NXC GDP=C-I+G+NXD GDP=C+I+G-NX答案: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一国公民B 一国(或地区)范围内C 一地区公民D 一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是指( )。

A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B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经济C 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D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答案:A二、多选题1.下面关于GDP描述正确的是( )。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B. GDP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D. GDP衡量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GDP不包括服务的市场价值答案:ACD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就业就是经济中的失业率为零的状态B 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状态为充分就业C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D 结构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E 失业率和就业率之和总是等于1答案:BCE3.在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有以下指标( )。

A.GDP平减指数B.CPIC.PPID 石油的价格E 钢铁的价格答案:ABC4.核算GDP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

A 增值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加成法E 边际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2.CPI是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唯一指标。

(X)3.GDP属于流量。

(√)4.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

(√)。

宏观经济学习题精选

宏观经济学习题精选

宏观经济学习题精选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CPI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G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涨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减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 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加上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则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A.12%B.16.7%C.20%D.26.7%9.失业率是指()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数的百分比D.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百分比10.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1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12.某个纺织厂因为纺织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二、多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有()A.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D.是一定时期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2.国民收入合算的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E. 个人收入3.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有()A.生产法B.收入法C.部门法D.支出法E.增值法4.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GDP平减指数B.GNP平减指数C.宏观经济指数D.消费价格指数E.国民收入指数5.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以分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区域性失业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是()A.总供给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B.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C. 消费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D.总供给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同时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2.在两部门经济中,实现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是()A.总支出的企业部门的收入B.实际消费加实际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2021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2021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2021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B、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净国民生产总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3、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那么()是不正确的。

a、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4、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库存B.建造房屋C.企业购买计算机D.以上均为5。

在下列物品中,()不是政府购买的。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去进口B,进口减去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去出口7。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指()。

a、政府购买商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8.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体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GD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采购C、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9。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净额之间的差额为()。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1、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2.假设原来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六个月后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2,则年通货膨胀率为()。

a、 2%B,4%C,5%D,12%13。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财政预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效应财政财政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挤出效应双松政策双紧政策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

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6.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7.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8.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9.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20.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1.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

22.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

23.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

24.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

2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1.名词解释(1)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2)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3)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就是( )的市场价值总与。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主要区别就是( )。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GDP平减指数与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就是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宏
一、选择题
1、有关宏的基本概念,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集合
B.宏可以是包含操作序列的一个宏
C.可以为宏定义各种类型的操作
D.由多个操作构成的宏,可以没有次序地自动执行一连串的操作
2、使用宏组的目的是()
A.设计出功能复杂的宏
B.设计出包含大量操作的宏
C.减少程序内存消耗
D.对多个宏进行组织和管理
3、用于打开报表的宏命令是()
A.openform
B.openreport
C.opensql
D.openquery
4、能够创建宏的设计器是()
A.图表设计器
B.查询设计器
C.宏设计器
D.窗体设计器
5、VBA的自动运行宏,应当命名为()
A.Echo
B.Autoexec
C.Autobat
D.Auto
6、有关宏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宏可以启动其他应用程序
B.宏可以是包列操含序作的一个宏
C.宏组由若干宏组成
D.宏的条件表达式中不能引用窗体或报表的控件值
7、定义()有利于数据库中宏对象的管理。

A.宏
B.宏组
C.宏操作
D.宏定义
8、在Access系统中提供了()执行的宏调试工具。

A.单步
B.同步
C.运行
D.继续
9、用于关闭或打开系统消息的宏命令是()。

A.close
B.open
C.restore
D.setwarnings
10、用于使计算机发出“嘟嘟”声的宏命令是()。

A.echo
B.msgbox
C.beep
D.restore
11、用于退出Access的宏命令是()。

A.Creat
B.Quit
C.Ctrl+All+Del
D.Close
12、使用以下方法来引用宏()。

A. 宏名.宏组名
B. 宏.宏名
C. 宏组名.宏名
D. 宏组名.宏
13、引用窗体控件的值,可以用的宏表达式是()。

A.Forms! 控件名!窗体名
B.Forms! 窗体名!控件名
C.Forms! 控件名
D.Forms! 窗体名
14、引用报表控件的值,可以用的宏表达式是()。

A.reprots ! 报表名
B.reports !控件名
C.reports! 控件名!报表名
D.reports! 报表名!控件名
15、某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在窗体视图中单击此命令按钮打开另一个窗体,需要执行的宏操作是()。

A.openquery
B.openreport
C.openwindow
D.openform
16、在条件宏设计时,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可以替代的符号是()。

A. ...
B. =
C. ,
D. ;
17、用于指定当前记录的宏命令是()。

A. findrecord
B.nextrecord
C.gotorecord
D.gorecord
18、在宏的表达式中要引用报表date上控件txt name的值,可以使用引用式()。

A. date ! txt name
B. reports ! date!txt name
C. txt name
D. reprot ! txt name
19、用于执行指定的外部应用程序的宏命令是()。

A. RunApp
B. RunForm
C. RunValue
D. RunSQL
20、宏组是由()组成的。

A. 若干宏
B.若干宏操作
C. 程序代码
D. 模块
二、填空题
1、宏是由一个一个或多个()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都实现特定的功能。

2、使用()可确定在某些情况下运行宏时,是否执行某个操作。

3、有多个操作构成的宏,执行时是按照()执行的。

4、宏中条件项是逻辑表达式,返回值只有两个:()和()。

5、宏是Access的一个对象,其主要功能是()。

6、在宏中添加了某个操作之后,可以在宏设计窗体的下部设置这个操作的()。

7、定义()有利于数据库中宏对象的管理。

8、在宏中加入(,可以限制宏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完成某种操作。

9、经常使用的宏运行方法是:将宏赋予某一窗体或报表控件的(),通过触发事件运行宏或宏组。

10、实际上,所有宏操作都可以转换为相应的模块代码,它可以通过()来完成。

11、宏的使用一般是通过窗体、报表中的()实现的。

12、运行宏有两种选择:一是依照宏命令的排列顺序连续执行宏操作,二是依照宏命令的排列顺序()。

13、宏组事实上是一个冠有( )的多个宏的集合。

14、如果要建立一个宏,希望执行该宏后,首先打开一个表,然后打开一个窗体,那么在该宏中应该使用OpenTable和( )两个操作命令。

15、在设计条件宏时,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可以用()符号来代替重复条件式。

16、直接运行宏组时,只执行()所包含的所有宏命令
17、如果要引用宏组中的宏,采用的语法是(。

18、在宏的表达式中引用窗体控件的值可以用表达式()。

19、 ( )实际上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
20、打开宏设计窗口后,默认的只有()和()两列,要添加“宏名”列应该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要添加“条件”列应该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21、VBA的自动运行宏,即在数据库打开时自动执行,必须命名为()。

如果在启动时不想运行该宏,则可以在按住( )键。

22、打开一个表应该使用的宏操作是( );打开一个查询应该使用的宏操作是( );打开一个报表应该使用的宏操作是()。

23、宏不能独立执行,要与能够()宏的()关联。

当触发了事件,才会执行这个()。

24、宏操作中()操作的功能是显示消息信息。

25、定义宏组将会更加便于数据库中宏对象的(管理)。

26、建立了一个窗体,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单击次按钮,将打开一个查询,查询名为“查询1”,如果采用VBA代码完成,应使用的语句是()
27、Beep操作的作用是(),Msgbox操作的作用是()。

28、在建立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原因致使宏不能正常运行,或者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

在Access 中,可以使用()命令对宏进行测试。

29、如果要创建菜单栏,此时,应先创建一个宏,在此宏中的“操作”列中应选择的操作是(),要将该宏添加到窗体中,形成菜单栏,需要在窗体( )属性中设置为该宏。

30、Access的窗体或报表事件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响应:宏对象和()。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宏?
2如何将宏转换成相应的VBA代码?
3、有几种类型的宏?宏有几种视图?
4、宏的作用是什么?创建Autokeys宏组的作用是什么?
5、为窗体创建菜单栏,要分成哪几个大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