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39页]
第九章调控宏观经济《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制度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要按照支持价格收购 农产品,保持农场主投资的积极性。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会减少对农产品的购买, 甚至会抛售以往收购的农产品,限制了总需 求的扩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启示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一、宏观调控的产生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1936年写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提出了有效 需求原理,建立了宏 观经济理论体系。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政府的转移支付
主要包括政府发放的失业救济金和其他各种福 利支出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从而给总 需求注入新的力量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对经济的 总体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自动财政稳定器
定义: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抑制,经济自动而 即时地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借以对总供给和总 需求产生一种稳定作用的因素,也称内在稳定 器。
它包括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维持制度。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税收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 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宏经经济政策》课件

0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影响 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水平的经济
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 障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 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手段
存款准备金率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改 革市场机制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0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 和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 。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 持物价稳定和平衡国际收 支等。
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包括税收、 政府支出、国债和预算等 。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 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 平衡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
01
02
03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 收和支出等手段来调节经 济活动的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 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等 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 策。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 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 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 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与案例
中国的“一揽子计划”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 经济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 和区域政策的协调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欧盟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欧盟成员国之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等,以促 进欧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
为实现这些目标,货币政策可以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调控方式。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及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
通过调控这些工具,国家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经济活动。
例如,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时,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收紧货币供应,抑制过热经济;相反,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可以通过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增长。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走势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税收调节、财政支出和债务管理等。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或降低税收,国家可以引导资源向特定产业或领域倾斜,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财政支出和债务管理,国家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和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在调控经济发展中,通过制定支持特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服务业等。
通过这些措施,国家可以引导资源向创新型和高技术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减少限制性政策、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
第9讲宏观经济政策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25日 上午3时 41分20.12.2520.12.25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3时 41分32秒03:41:3220. 12.25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3时41分20.12.2503: 41Dece mber 25, 2020
转移支付(tr):福利、保险、救济、农业补贴
19
2、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 ——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
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 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 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4
二、财政政策
—— 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 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 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 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 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15
1、财政政策的构成
(1)财政收入
税收
公债
16
根据课税对象,可
分为:
财产税 所得税
不动产税
遗产税
根据收入中被扣除 的比例,可分为:
36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1)LM不变时,
IS平 → 效果好 IS陡 → 效果差
(2)IS不变时,
LM平 → 效果差 LM陡 → 效果好
37
两个特例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形 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38
(1)情形1: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形
r
LM IS’
IS
O
Y0
Yf Y
返回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实 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综述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 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 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 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3
功能财政的提出否定了原有财 政平衡预算思想。
1
年度平衡预算
2
周期平衡预算
2024/1/21
经济衰退
税收随收 入减少而 减少。
年度平衡预算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赤 字减支 增税。
经济过热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盈 余增支 减税。
税收随收 入增加而 增加。
坚持年度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5
•
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
•
BS=ty-G-TR
• 二者关系:BS*-BS=(ty*-G-TR)-(ty-G-TR)
•
=t (y*-y)
9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 一、将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就消除了经 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财 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状况判 断财政政策方向。
周期平衡预算
退经济衰
经济繁荣
在经济衰 退时正文政内府容 实 行扩张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赤字。
结果
以繁荣时的盈余 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经济周期的盈余 赤字相抵而平衡。 理论上似乎很完整 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因为很难估计衰退 与繁荣的时间和程 度,难以确定预算, 因此无法实现
在经济繁 荣时政府实 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盈余。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在宏观经济领域采取的调控措施和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调控的政策。
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以遏制通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调控的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指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调整本国货币的汇率水平。
汇率政策可以通过升值或贬值本国货币来影响出口和进口,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
4. 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法规等手段,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这包括减少贫困,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
5. 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国家采取的措施来促进就业和解决失业问题。
这包括通过经济增长、产业政策、培训和教育等手段,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环境。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它们通常由政府制定和执行,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结构性问题和社会需求。
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被视为调节经济波动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实现经济调控的政策。
这两个方面的政策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互补的工具,可以相互配合以达到经济调控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来影响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
当经济疲软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并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并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风险。
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调节税收和支出。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水平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当经济疲软时,政府可以采取减税政策,降低税负,鼓励个人和企业增加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加税政策,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风险。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支出来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政府支出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影响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总需求。
通过调节税收和支出,财政政策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经济总需求。
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价格水平,进而影响经济总供给。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还可以影响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影响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经济结构。
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宏观经济领域中各种政策工具的运用,以调控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稳定为目标。
它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的分类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在宏观经济领域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以及调整税收政策来实施。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或者通过降低税收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利率水平、汇率水平、经济活动水平等。
例如,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管理和调控外汇市场的政策。
外汇政策旨在保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通过采取不同的外汇政策手段,国家可以调整汇率水平,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维护经济稳定。
例如,国家可以采取汇率干预措施,如购买或销售外汇,来调整汇率水平。
4. 结构政策结构政策是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的政策。
结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教育政策等。
通过实施结构政策,国家可以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增加等。
具体而言,宏观经济政策追求以下目标:1.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运用,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 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经济仲裁调控 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手段。
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
经济仲裁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机
构凭借政权的力量对市场、 企业和有关经济活动所进行 的超经济的直接干预,包括 制定和发布指示、命令、规 定等形式,它具有纵向性、 直接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税收杠杆。税收杠杆是 指国家运用税收参与国民收 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通过对 各经济主体行为发生影响, 达到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种杠 杆,它是通过国家的税收政 策和制定不同的税种、税率, 来鼓励和限制、影响和调节 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3)信贷杠杆。信贷杠杆是 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 况,通过调节利率和确定不 同的贷款方向、贷款数量、 贷款成本,以控制和引导资 金运动,从而调整国民经济 有序运行的一种杠杆。
宽松的货币政策,又称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利 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增长的货币 政策。
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扩 大信贷规模,扩大总需求,启动和促进经济发展。
三、紧缩的货币政策
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利 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增长的货币 政策。这种政策通常在经济繁荣时期和通货膨胀时期使用。目 的是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总需求。
四、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
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又称均衡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维 持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实际需要量大体相等,促进总需求 与总供给均衡增长,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发展 的货币政策。
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
反馈规则指政府行为要对经济状态的变动作出反应,即根 据经济状况的变动制定相应的稳定经济政策。
1、现代市场经济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是在充分发挥市 场调节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国家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 控的新型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既能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提 高经济效率,又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 经济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为实现经济稳定化、 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分配公平化,而对社会供求总量、货币收支 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 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对象和客体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及 其结果,调控的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 政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
制定的各项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利率、信贷、汇率、货币发行、外汇
管理及金额法规条例等金融工具来实施,以经济增长和稳定币
值为目标。
法定 准备金率
公开 市场业务
贴现率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及作用
货币政策的作用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
1.政策时延问题 2.预期问题 3.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
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
三、宏观经济政策之争的实质
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反馈规则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主义者。他们认为市场机 制的调节作用是不完善的。 主张固定规则的经济学家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他们认为 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市场机制是完善的。
节和控制的手段。
价格杠杆 汇率杠杆
税收 杠杆
信贷 杠杆
工资杠杆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1)价格杠杆。我国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经济生活,主要 采取下列几种形式:政府直接制定价格;采用补贴、提高或降 低税率影响价格水平;利用行政机构管理价格;政府直接参与 市场买卖活动等。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在采用反馈规则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法称为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时,可以根 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 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
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
固定规则是所采用的经济政策不取决于经济状况,无论经 济进入衰退还是繁荣,经济政策都不会改变。这种规则的中心 是以不变应万变。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及作用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 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是政府通过调节 社会总需求以影响某些经济总量的行为。
1.国家预算 2.税收 3.支出 4.国债 5.转移支付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及作用
财政政策具有如下作用: (1)通过财政手段配置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调节收入分配。 (3)调节供求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3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2
4 行政手段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1.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 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协商性
指导性
预测性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经济机
制,按照经济利益原则作用于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调
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第一,适当提高税率和增加税种。 第二,压缩政府需求。 第三,出售政府债券。 第四,实行盈余财政。
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第一,减税,即降低税率和减少税种。 第二,扩大政府支出。 第三,回收政府债券。 第四,赤字财政政策,即实 行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 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及作用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4)工资杠杆。工资杠杆的 调节作用是通过选择不同的 工资形式和确定合理的工资 等级差距,来调节社会劳动 分配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的。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经济手段 (5)汇率杠杆。汇率杠 杆是指一个国家通过与其他 国家货币的比率变动影响宏 观经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的一种杠杆。国家运用汇率 杠杆影响进出口贸易总量与 结构,从而影响国内资源的 配置。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 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1.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2.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3.实现充分就业。
4.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5.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6.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计划手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