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实验常用教学菌种保存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菌种的保存方法介绍

菌种的保存方法介绍

细菌鉴定卡保存菌种[4]
本法适用于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鉴定仪的实验 室。方法是将鉴定卡标注后直接放置-20℃冰箱保 存,复苏时将鉴定卡直接从-20℃移至35℃,待小 孔液体完全融化后,以无菌手续,用注射器抽吸 出阳性生长孔内的液体,点种于合适平板,置 35℃孵箱内24~48小时即可。该法生化卡内的细 菌反复冻融 5次,分离出的细菌效果相同。葡萄 球菌属、肠杆菌属、念珠菌属存活时间不小于29 个月;肠球菌属、黄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存活时 间不小于21个月,链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存活时间 不小于10个月。
菌种管由传统的玻璃菌种管改为0.5ml带盖塑料离 心管。方法:①将塑料离心管置耐高压塑料离心 管盒内并用双层报纸包好,高压蒸汽15磅15min消 毒,放烤箱80℃烤干。②在净化工作台内将脱脂 牛奶洗下的浓厚菌悬液用长毛细玻璃滴管加到塑 料离心管的底部,每只0.2ml左右,切记不要将牛 奶污染离心管口。③将加好菌液的离心管盒置20℃冰箱预冻,预冻好后把离心管盒放置到冷冻 干燥机干燥箱内冻干。④冻干后在净化工作台内 压好离心管盖,不抽真空。贴标签,用封口膜封 离心管口。放-20℃冰箱保存。
菌种的保存方法介绍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吴茂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经常能够分离到一些有 意义的菌种,但接种在平板上的细菌放 4℃冰箱只能保存数天,并且细菌在培养基 上移种 3次后,其形态、菌落、毒力等均 易发生变异[1],监测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用 标准菌株也需要长期留存。所以尽可能长 期有效地留存菌种对于系统地分析当前流 行株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耐药性 变迁,医院感染病原学调查、新药临床研 究都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几种常用 的菌种保存方法
低温冷冻保存法 实验室必须配备-20℃以下低温 冰箱,冰箱温度越低,保存的 时间越长。

细菌保种方法

细菌保种方法

/dxyz-b109-99-t-345518非常详细各菌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

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

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或孢子。

(3)用灭菌吸管吸取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4)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温下比冰箱中保存的时间还要长)。

此法实用而效果好。

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难保藏的脑膜炎球菌,在37℃温箱内,亦可保藏3个月之久。

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

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

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3.滤纸保藏法(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微生物菌种如何保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传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当遇到冷冻或干燥等处理时,会很快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传代培养保存法。

传代培养就是要定期地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奶等常用生产菌种的保存。

传代保存时,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

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

若为产*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钙。

一般地,大多数菌种的保藏温度以5℃为好,像厌氧菌、霍乱弧菌及部分病原真菌等微生物菌种则可以使用37℃进行保存,而蕈类等大型食用菌的菌种则可以室温直接保存。

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①菌种管棉塞经常容易发霉;②菌株的遗传*状容易发生变异;③反复传代时,菌株的病原*、形成生理活*物质的能力以及形成孢子的能力等均有降低;④需要定期转种,工作量大;⑤杂菌的污染机会较多。

二、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

此法可防止干燥,并通过限制氧的供给而达到削弱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目的。

其具有方法简便的优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宜冷冻干燥的微生物(如产孢能力低的丝状菌)的保存,而某些细菌如固氮菌、乳*杆菌、明串珠菌、分枝杆菌、红螺菌及沙门氏菌等和一些真菌如卷霉菌、小克银汉霉、毛霉、根霉等不宜采用此法进行保存。

即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载体上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

常用的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如:①土壤保存法:主要用于能形成孢子或孢囊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方法是在灭菌的土壤中加入菌液,立即在室温下进行干燥或使菌体繁殖后再干燥,然后冷藏或在室温下密封保存。

保存用的土壤原则上以肥沃的耕土为宜,土壤需风干、粉碎、过筛和灭菌。

使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后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是:取适量土壤(5克),置于塞有棉塞的试管中,加水或加入充分稀释的液体培养基(以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然后高压灭菌。

各菌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

各菌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

各菌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1.斜面低温保藏法(1)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2)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

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

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或孢子。

(3)用灭菌吸管吸取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 为准,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4)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温下比冰箱中保存的时间还要长)。

此法实用而效果好。

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难保藏的脑膜炎球菌,在37℃温箱内,亦可保藏3个月之久。

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

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

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3.滤纸保藏法(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3)取灭菌脱脂牛乳1-2ml滴加在灭菌培养皿或试管内,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匀,制成浓悬液。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长期保存各类菌种以便于日后的使用和研究。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存、制备淡防冻溶液、干燥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冷冻干燥保存等。

下面是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1.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通过将菌种保存在低温下,在液氮冷冻罐中或冷冻干燥保存,常见的保存温度为-80°C或液氮温度。

其优点是保存方便,菌种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保存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2.制备淡防冻溶液:制备淡防冻溶液是指制备一种富含保护物质的冻存液,然后将菌种悬浮于其中,并在-20°C或-80°C保存。

其优点是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以及相对较长的保存时间;缺点是需要特定的冻存液配方和保存温度。

3.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和低气压下干燥,然后保存于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较为简单,设备要求低,保存时间较长;缺点是保存后重新复苏的成功率较低,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4.液氮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是将菌种保存在极低温的液氮中,常见的保存方法是将菌种培养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液氮与甘油,然后使用液氮保存。

其优点是保存时间极长,细胞破坏较小;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

5.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是将菌种首先冷冻,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法去除水分,最后保存在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保存效果稳定,保存时间长;缺点是设备要求较高,操控难度大。

总的来说,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保藏期限以及实验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应严格控制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菌种的培养与保存温度的选择、保存条件的监测等,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纯度,以及保存结果的可靠性。

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

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

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菌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材料,其保存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实验的结果。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最好的菌种保存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冷冻保存是最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之一。

将菌种悬浮液加入到含有冻存剂的冻存管中,然后迅速冷冻至-80℃或更低的温度。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冷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冻存剂与菌体接触过久,以免对菌体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干燥保存也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

将菌种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干燥剂将菌落中的水分去除,最后将干燥的菌落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保存方法适用于一些耐干燥的菌种,可以有效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

另外,液氮保存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菌种保存方法。

将菌种悬浮液直接浸入液氮中保存,可以将菌种保存时间延长到数年甚至数十年。

但是,使用液氮保存菌种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液氮具有极低的温度,操作时务必小心谨慎,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除了上述常见的保存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菌种保存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将菌种在低温下冷冻,并在真空环境下将水分去除,从而达到保存的目的。

此外,一些生物技术公司还开发了各种特殊的保存方法,如超低温保存、冷冻干燥和冷冻复苏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菌种的保存质量和保存时间。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菌种保存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菌种特性和实验需求来决定。

在保存菌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另外,定期检测保存菌种的活力和纯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更换保存方法或重新分装菌种,以确保菌种的保存质量。

综上所述,菌种的保存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微生物指的是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由于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食品加工、制药、环境修复等,因此对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主要包括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和液氮保存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保存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微生物保藏中的应用。

一、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微生物保藏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降低菌种的生长和代谢速度来延缓细胞死亡,从而使菌种长时间保存。

常见的冷冻保存方式有两种:低温保存和液氮保存。

1.低温保存低温保存常用的温度为-80℃。

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加入附加剂(如甘油、蔗糖)后,迅速冷冻至-80℃,然后保存在低温冰箱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2.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一种极低温的保存方法,常用温度为-196℃。

液氮保存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微生物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液氮保存通常需要配备专门的液氮保存设备,如液氮罐和液氮冷冻器。

虽然保存设备和条件较为复杂,但是液氮保存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二、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通过去除菌种的水分来实现菌种长时间保存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常温干燥保存和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1.常温干燥保存常温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均匀涂布于无菌玻璃片或滤纸上,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干燥。

干燥后的微生物菌种可以直接保存,也可以以泡脱水的方式进行保存。

常温干燥保存适用于耐受干旱的微生物菌种。

2.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

首先,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下冷冻,然后在低压下去除水分。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可以保持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三、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冷冻在液氮温度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如前所述,液氮保存要求采用极低温的液氮温度(-196℃)进行保存。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四种菌种保存方法的比较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四种菌种保存方法的比较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四种菌种保存方法的比较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方便、长期的保存常用微生物菌种的方法。

方法:将21种细菌分别用半固体、甘油、脱脂牛奶、微孔珠进行保存及复苏鉴定,比较4种菌种保存方法的保存效果。

结果:通过2年的实验证明用甘油、脱脂牛奶、微孔珠保存法保存时间长,且未发生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的变异。

结论:甘油、脱脂牛奶、微孔珠保存法操作简便易行,长期保存的存活率高,菌种的变异率低,适用于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菌种的保存工作。

标签:半固体;甘油;脱脂牛奶;微孔珠;菌种保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典型的菌种是实验教学能否成功开展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菌种因受到外界环境及自身代谢的影响,长期在培养基上移种和传代后,其形态、菌落、毒力均易发生变异,而成为不典型的菌株甚至死亡[1]。

因而菌种保存工作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反复实验试图寻求既操作简便又可保持菌种的存活率,降低菌种的变异率,适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菌种保存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25922)、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26104)、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2710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3221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32210-4a)、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31002-16)、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es,29019)、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44101)、肺炎克雷伯菌(K.peumoniae)产气肠杆菌(E. aerogenes,45103)、变形杆菌(P. mirabilis,49006)、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50402)、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 A,50001)、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 paratyphi B,50602)、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51252-8)、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51573)、宋内志贺菌(S. sonnei,51334-21)、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0102)、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63301)、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63501)、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实验常用教学菌种保存方法的
比较
【摘要】目的:探索最适宜的教学菌种的保存方法。

方法:采用六种方法将细菌保存一年,复苏后比较各保存方法后菌种的存活率和生化指标等。

结果:用脱脂牛奶冷冻干燥保存法、脱脂奶粉冷冻干燥保存法保存菌种1年后存活率高达100%,且菌种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未改变。

滤纸片低温冷冻保存法、甘油原液低温冷冻保存法保存菌种1年后菌种存活率为94.62%,保存液低温冷冻保存法保存菌种1年后存活率在99% 以上,半固体低温冷冻保存法保存菌种1年后存活率仅为66.54%。

结论:脱脂牛奶冷冻干燥保存法、脱脂奶粉冷冻干燥保存法较其他保存菌种方法时间长,可用于各菌种保存,稳定性好,存活率高,适用于有条件的实验长期保存菌种。

【关键词】菌种保存;保存方法;比较
菌种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医学微生物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同时与临床疑难菌株的鉴别分离有着密切联系。

菌种保存方法因菌种而已,适宜的保存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细菌的存活,而且能保证细菌在形态、毒性及生化指标的稳定。

本实验在比较各菌种保存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
索合适的菌种保存方法,选择简单易操作,对设备要求低的菌种保存方法以用于微生物的实验教学。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供试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副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2)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半固体、血琼脂培养基。

(3)1.5ml EP管,2ml冻存管。

(4)标签纸,封口胶布。

(5)真空冷冻干燥机,-70℃冰箱。

1.2 保存方法
滤纸片保存法[1]:打孔器制取d=3mm圆形滤纸片,10ml普通试管加塞高压消毒灭菌备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纸片于平板上正反面蘸取待保存菌种的纯菌落1-2个。

放于高压消毒灭菌后的1.5ml EP管再用封口胶带将盖边缘封好于-70℃冰箱保存。

甘油原液保存法:将纯化后的待保存菌种,用高压消毒灭菌后的滤纸片正反面蘸取1-2个菌落,置于1.5ml EP 管中,滴加0.3ml甘油原液,胶带将盖边缘封好于-70℃冰箱保存。

菌种保存液法:配制:K2HPO4?:12.6g,柠檬酸钠0.98g,MgSO4・7H2O:0.18g,KH2PO4: 3.6g,甘油88g加蒸馏水至1000ml,121℃灭菌30分钟,4℃保存备用[2]。


细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或血平板,37℃培养24h后,加入3ml备用的菌种保存液,刮取菌落,洗下菌苔充分混匀。

微量加样器取0.5ml菌液分装于2ml冻存管中,将盖拧紧于-70℃冰箱保存。

半固体保存法:将普通琼脂高压消毒灭菌后,无菌环境下取1ml分装2ml冻存管中,加盖备用。

将待保存的菌种平板划线分离后,用接种针取单个菌落穿刺接种到备用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加盖拧紧在37℃下培养24h后,存放于-70℃冰箱保存。

脱脂牛奶冷冻干燥法[3]:鲜牛奶煮沸,冷却脱脂,8磅15min灭菌备用。

取3ml脱脂牛奶加入待保存菌种平板内,用取菌环刮取菌落,轻轻磨匀。

以微量加样器量取0.3ml脱脂牛奶菌悬液加入2ml冻存管,加盖拧紧4℃冰箱保存20min,再转到-20℃冰箱速冻30min.取出后,将盖稍拧松放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24h。

冷冻干燥结束后,将盖拧紧,于-70℃冰箱保存。

脱脂奶粉冷冻干燥法:配备15%奶粉乳液,煮沸冷却脱脂,8磅15min灭菌备用。

取3ml脱脂奶粉乳液加入待保存菌种平板内,用取菌环刮取菌落,轻轻磨匀。

以微量加样器量取0.3ml菌悬液加入2ml冻存管,加盖拧紧4℃冰箱保存20min,再转到-20℃冰箱速冻30min。

取出后,将盖稍拧松放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24h。

冷冻干燥结束
后,将盖拧紧,于-70℃冰箱保存。

1.3 活力检测方法分别于保藏后3、6、9、12个月进行复苏。

从-70℃取出一套保存的菌种,37℃水浴快速解冻,根据菌种不同特性,选择不同培养基复苏,检测细菌的存活情况,计算存活率[4]。

并结合教学实验进行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观察、生化反应指标检测和毒力的检测等,比较各教学菌种生物特性是否发生变化。

存活率=(菌株存活数/受检菌株数)×100% 2结果
6种方法保存1年后存活数量及存活率见表1。

统计学分析,各组在存活率存在差异。

脱脂牛奶冷冻干燥法和脱脂牛奶冷冻干燥法保存效果最好,复苏后全部存活,在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观察、生化反应指标检测和毒力的检测方面未发生改变。

保存液法也能起到较好的保存作用,在短期保存效果上与以上两种方法相同。

滤纸片法和甘油原液法在存活率及各项检测指标并无差异。

半固体法一年内存活效果最差,复苏后细菌形态发生改变,部分生化指标异常。

3讨论
菌种保存是医学微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工作,菌种保存的目的不仅是保持菌种的活性,还要维持各菌种的典型生物学特性、形态,尽可能的不发生或少发生变异。

本实验表明滤纸片低温冷冻法保存菌种,操作方便、
所需材料简单、菌种复苏便捷,保存时间长,也可避免因反复传代而造成的菌种生物学特性的改变,适用于一般医学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营养要求条件不高的菌种。

保存液低温冷冻保存法制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且不需要经常接种,可保存数年,但要注意保存的时候需直立存放。

甘油原液低温冷冻法,细菌在低温高渗下代谢率低,甘油的保护缓冲作用有利于细菌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变异,保持个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操作简单,保存时间较长。

半固体琼脂低温冷冻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且复苏简单,但该方法适用于抵抗力较强、营养要求不高的菌种保存,保存时间较短,需反复传代接种保存,易造成菌种变异,适用实验室短期保存。

真空冷冻干燥低温保存法保存时间长,生物学特性不易发生变性,牛奶和奶粉保存菌种无材料差异,但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所需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一般实验室难以配备,所以此方法适合于有条件的实验室对菌种的长期保存。

综上所述,一般微生物实验室对教学菌种的保存,可采用保存液低温冷冻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且无需专业设备,可保存数年,复苏方便。

有条件的实验保存教学菌种,可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低温法,此方法要求较高的实验设备,操作过程虽繁琐,但保存时间可长达数十年,无需反复接种保存,菌种特性稳定且不易发生变异,该方法最适合医学微
生物教学菌种的保存。

【参考文献】
[1] 彭俊华,薛荣丽,张媛媛,朱晓红. 三种常用方法保存临床常见菌种的比较 [J]. 甘肃科学学报,2012, 24(3):88-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