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路勘测设计 定线方法
合集下载
公路勘测设计之道路定线课件

道路交叉口设计
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节点,其设计合理与 否直接影响到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因此,在 道路交叉口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视 距等因素,合理设置交叉口的形式和尺寸。
道路交叉口设计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 的是为了保证车辆在交叉口处的安全和顺畅通行。在 交叉口设计中,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视距等因 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叉口形式,如十字交 叉、丁字交叉、环形交叉等,并合理设置交叉口的尺 寸和交通标志标线,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排水、照明等附属设施的设计。
城市道路定线案例
总结词
考虑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
详细描述
在城市中进行道路定线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功能 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交通特点,设计合理的 道路线形和交通组织方式,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总结词
注重交通疏导与分流
详细描述
城市交通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因此道路定线应注重交 通疏导与分流。在设计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网络结构和交 叉口形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同时,应考虑公 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也是道路定线的重要考虑因素。土壤类型、岩层 结构、地下水位等地质因素都会影响道路的稳定性,需要 特别关注。
环境景观
环境景观是影响道路定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道路的设计 应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避免破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
03
道路定线方法
纸上定线法
总结词
纸上定线法是一种传统的道路定线方法,主要在图纸上进行设计。
航测定线法
总结词
航测定线法是一种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道路定线的方法,通过航拍获取地形和地质数据,并在计算机上进 行道路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25-7-2定线

计算方位角:
i1
(0
2)
i1
90(Ls
R
2l)
i
(0
2)
i
90(Ls
R
2l)
习题:
已知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左=23°56′36″, 半径R=700m,缓和曲线Ls=150。JD=K3+763.39。 交点坐标x=65230.56,y=21238.72,起始边方位角 为263 °15′28″。
l = Lcz – HY 或 l = Lcz – ZY
切线方位角:
q
i1
(0
)
i1
90(Ls l)
R
弦切角:
l 180
2R
2)以圆曲线起、终点为基点计算圆曲线点(Lcz)坐标
(1)以起点(ZY、HY)为基点(计算HY~YH)
设圆曲线起点坐标(xHY,yHY),起点计算方位角为φi-1。 则曲线起点与计算点Lcz间的距离为 :
第三节 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
▪ 定线方法:直线型定线方法
▪
曲线型定线方法
▪ 一、直线型定线方法
▪ 1.交点坐标确定:
▪ (1)直接采集法
▪ 在绘有网格的地形图上直接读取各交点坐标。
▪ 适用于交点前后直线方向和位置限制不严的情况。
▪ (2)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交点坐标
▪ 在相邻两条边各取2个点坐标,再用相邻直线相交的解析 法计算交点坐标。
y yZH x`/ cos sin
计算方位角:
i1
i1
90l 2
A2
3)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基点计算缓和曲线段坐标 ▪ (2)以第二缓和曲线起点(HZ)坐标计算
l HZ Lcz
l2
道路勘测第七章 定线

❖ 在相邻两条边各取2个点坐标,再用相邻直线 相交的解析法计算交点坐标。适用于交点前 后直线方向和位置限制较严的情况。
❖ 已知交点前直线上两点:(x1,y1)和(x2, y2),交点后直线上两点:(x3,y3)和 (x4,y4),则交点坐标(x,y)为:
x k1x1 k2 x3 y1 y3 k1 k2
an
2
2
LJD
M
(R1
p1
)
t
an
1
2
(R2
p2
)
t
an
2
2
AB
❖ 1)复曲线中间缓和曲线LF上任一点坐标 ❖ 复曲线中间有缓和曲线,该缓和曲线仍然采
用回旋线,但它的曲率不是从零开始,而是 截取曲率为1/R1~1/R2的一段作为缓和曲线。
❖ 如图,缓和曲线AB的长度为LF,A、B点的 曲率半径分别为R1、R2,M为缓和曲线AB上 曲率为零的点,AB段内任意点的坐标从M点 推算。
第七章 定线
❖ 1.定义:定线是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 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 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确定 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 2.定线方法: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
❖ (1)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或地形、 地物复杂的路线。定线过程是先在大比例尺 地形图上室内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到 地面上。
❖ 4.回头曲线
❖ 回头曲线的圆曲线 半径R和缓和曲线Ls 一般为已知,可参 照双交点设置回头 曲线。则基线长AB 为
❖ 求得AB后,平行移 动T1或T2或二者同时 移动保持αA和αB不 变,使JD1A和JD1B 间的距离等于AB, 则回头曲线位置确 定。
❖ 已知交点前直线上两点:(x1,y1)和(x2, y2),交点后直线上两点:(x3,y3)和 (x4,y4),则交点坐标(x,y)为:
x k1x1 k2 x3 y1 y3 k1 k2
an
2
2
LJD
M
(R1
p1
)
t
an
1
2
(R2
p2
)
t
an
2
2
AB
❖ 1)复曲线中间缓和曲线LF上任一点坐标 ❖ 复曲线中间有缓和曲线,该缓和曲线仍然采
用回旋线,但它的曲率不是从零开始,而是 截取曲率为1/R1~1/R2的一段作为缓和曲线。
❖ 如图,缓和曲线AB的长度为LF,A、B点的 曲率半径分别为R1、R2,M为缓和曲线AB上 曲率为零的点,AB段内任意点的坐标从M点 推算。
第七章 定线
❖ 1.定义:定线是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 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 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确定 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 2.定线方法: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
❖ (1)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或地形、 地物复杂的路线。定线过程是先在大比例尺 地形图上室内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到 地面上。
❖ 4.回头曲线
❖ 回头曲线的圆曲线 半径R和缓和曲线Ls 一般为已知,可参 照双交点设置回头 曲线。则基线长AB 为
❖ 求得AB后,平行移 动T1或T2或二者同时 移动保持αA和αB不 变,使JD1A和JD1B 间的距离等于AB, 则回头曲线位置确 定。
道路勘测设计与规划第七章定线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方法
(一)定线要点
1、路线应短直,如离开短直方向,必须有足够的依据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路线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的 障碍,尽量减少曲线数目,并力求减小偏角。
2、路线绕避山嘴,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一般应使曲线交 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较小
3、路线应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路线位置和施工取 、弃土要结合农田规划、灌溉、交通等情况,尽量做到绕 避农田(或经济作物区)
直线距离310m
高差47.5m 平均纵坡15.3%
2. 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分析地形,拟定各种可能的走法。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主要 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各 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定坡度线(匀坡线)
坡度线作用:验证了一种走法的成立。具有均匀坡度,但它 没有考虑地形的利用和障碍物的避让。
置后重新穿线或调整穿线方案。
3.计算偏角和交点间距,根据交点位置处的实际情况, 分析该平曲线半径的控制因素并选配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 线长度。
➢ 推荐半径时应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地 形地质特点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平曲线半径一般受曲线 内侧障碍物和切线长控制。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控制因素 反算平曲线半径。
三、直线型定线法
先定直线,穿出交点,由控制条件确定圆曲线再确定缓和 曲线。
④路线跨越沟谷时,需要设置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至沟底,可 直接向对面引线,预留因设桥涵所需的路堤高度。路线穿过山 嘴或山脊时,需要开挖路堑或设置隧道,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 顶,可直接跳过山嘴或山脊,根据路堑深度或隧道标高,确定 跳过几根等高线,以便决定在山嘴或山脊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 始绘制导向线。
(一)定线要点
1、路线应短直,如离开短直方向,必须有足够的依据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路线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的 障碍,尽量减少曲线数目,并力求减小偏角。
2、路线绕避山嘴,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一般应使曲线交 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较小
3、路线应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路线位置和施工取 、弃土要结合农田规划、灌溉、交通等情况,尽量做到绕 避农田(或经济作物区)
直线距离310m
高差47.5m 平均纵坡15.3%
2. 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分析地形,拟定各种可能的走法。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主要 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各 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定坡度线(匀坡线)
坡度线作用:验证了一种走法的成立。具有均匀坡度,但它 没有考虑地形的利用和障碍物的避让。
置后重新穿线或调整穿线方案。
3.计算偏角和交点间距,根据交点位置处的实际情况, 分析该平曲线半径的控制因素并选配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 线长度。
➢ 推荐半径时应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地 形地质特点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平曲线半径一般受曲线 内侧障碍物和切线长控制。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控制因素 反算平曲线半径。
三、直线型定线法
先定直线,穿出交点,由控制条件确定圆曲线再确定缓和 曲线。
④路线跨越沟谷时,需要设置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至沟底,可 直接向对面引线,预留因设桥涵所需的路堤高度。路线穿过山 嘴或山脊时,需要开挖路堑或设置隧道,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 顶,可直接跳过山嘴或山脊,根据路堑深度或隧道标高,确定 跳过几根等高线,以便决定在山嘴或山脊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 始绘制导向线。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定线PPT课件

2021/5/15
17
第17页/共62页
⑤按纵坡控制 当路线纵坡紧迫时,为使弯道上合成纵坡不因曲线半径太小而超过 规定值,这时,应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合成纵坡标准值来反算出超高横 坡,再按控制的超高横坡求得最小控制半径。
2021/5/15
18
第18页/共62页
2)双 交 点 法 (即 虚 交 点 法 ) 当 路 线 偏 角 很 大 及 交 点 受 地 形 或 地 物 障 碍 限 制 ,无 法 钉 设 交 点 时 ,如 图 7 - 9 , 可 在 前 后 直 线 上 选 两 个 辅 助 交 点J D A 、 , J D B 来 代 替 交 点 J D , 敷 设 曲 线 选 择 半 径 。 与 JD A 直 JD B 线 叫 基 线 , 具 体 作 法 可 有 两 种 : ① 切 基 线 法 :当 选 择 基 线 可 以 控 制 曲 线 位 置 ,能 使 所 定 曲 线 与 基 线 相 切 时 , 叫 切 基 线 法 。 如 图 7 - 9 , G Q 为 公 切 点 , 量 出 转 角 A 、 B 和 基 线 长 度 AB后 可 反 算 半 径 。 选择半径后还要检查是否合乎标准的要求。切基线法,方法简便,容 易控制线位,计算容易,是生产中较常用的方法。
一、道路定线任务与方法
• 1.任务
• 公路定线是公路选线的第三个步骤,就是具体落实公路中线确切位置的工作,其任务是: 在路线总体布局和逐段安排的基础上,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及其它沿 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合理安排、定出路线中线位置。其内容包括 确定交点和曲线定线两项工作。
在 满 足 控 制 点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调 整 交 点 位 置 使 路 线 偏 角 较 小 ,交 点
道路勘测设计 第22讲 定线7-2

1、直线和圆曲线衔接点的坐标计算 ( 见书P194页)
15
ysinα1
N
JD
N
1 xcosα
y
hy yh hz
α 1 zh
x
α 2
α xsin 1 α ycos 1
O
16
k1 x1 k 2 x3 y1 y3 x k1 k 2
y k1 ( x x1 ) y1
y 2 y1 y 4 y3 k1 k2 x 2 x1 x 4 x3
2
(二)曲线设置 曲线设置是在定出直线和交点组成的路线导线后进行,主要 工作任务是确定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s。
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
定线方法:直线型定线方法、曲线型定线方法 一、直线型定线方法 直线型定线方法是根据控制点或导向线和相应的技术指标, 试穿出一系列与地形相适应的直线作为基本线形单元,然后在 两直线转折处用曲线予以连接的定线方法,即传统的以直线为 主的穿线交点定线法。 (一)路线标定 道路中线确定以后,为标定路线需要根据选定的圆曲线 半径及缓和曲线的计算平曲线要素、曲线主点桩号等。若不需 要逐桩坐标时,可按传统的方法计算要求的设计成果。若需要 计算逐桩坐标时,则应采集各交点的坐标。
若试算和反算的结构经调整以后仍然不能满足技术标准时, 应调整路线导线。
3
(三)坐标计算 先建立一个贯穿全线统一的坐标系,一般采用国家坐标系统。 根据路线地理位置和几何关系计算出道路中线上各桩点的统一坐 标,编制逐桩坐标表,然后根据逐桩坐标实地放线。 1、路线转角、交点间距、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
10
2、解析计算法:
解析计算法是根据几何关系,建立含有参数A的方程式,通 过精确计算确定A值的过程。
《道路勘测设计》26-7-3_定线

2)S型曲线计算方法
已知两圆心坐标为M1(xm1,ym1),M2(xm2,ym2),半径R1,R2 (反向),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度Ls1、Ls2。
Q1
N αQ
N M2(xm2,ym2)
D1 R1
β1
p1
q1
D2 D
αm
ε
β2
R2
q2
p2
D3
Q2
ε
M1(xm1,ym1) q1+q2
(1)线形元素连接点坐标计算 D | M1M 2 R1 R2 | ( xm2 xm1 )2 ( ym2 ym1 )2 R1 R2
Q M (90 ) tg
q1 q2 R1 R2 p1 p2
公切点D2坐标计算:
X D2 X M 2 LD2 cos M 2 D2
圆心M1到公切点D2的方位角: M1D2 Q D2点的坐标:X D2 X M1 LD cos M1D2 YD2 YM1 LD sin M1D2
A12 A16 A14 p1 q1 3 24R1 2 R1 240R15
4 2 6 A2 A2 A2 p2 q2 3 5 24R2 2 R2 240R2
设A1 kA2
用牛顿求根法可解出A1,A2ຫໍສະໝຸດ (3)两同向曲线连接(卵型)
两圆心间距:
M1M2 R1 R2 D (xm2 xm1 )2 ( ym2 ym1 )2
p1
GQ
p2
q1 q2
建立方程:
M1M 2 (R1 R2 p1 p2 )2 (q1 q2 )2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道路定线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2.解析法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n 2.解析法
▪
1.直线型法(传统法);
▪
2.曲线型法。
纸上定线是在已定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按
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最后定线,具体操作有 两种做法:
• 1)直线型法:在修正导向线上,按照弃少就多,保证 重点的原则,先用直线尺绘出与较多地形相适应的各个 直线段,然后用半径适当的圆曲线把相邻直线连接起来。 当地形复杂、转折较多或弯道处控制较严时,也可先确 定圆曲线,然后用直线把圆曲线连接起来。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B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均坡线。
P d θ
DDi
第三节 实 地 定 线
道路实地定线
• 一、概述 1、任务: 在路线总体布局和逐段安排的基础上,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及 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 面因素,合理安排、定出路线中线位置。 内容: 确定交点、曲线定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夹角 计算距离 放线
化简单为复杂
二、拨角法
拨角放线:用坐标计算的距离、方向、转向角,用极坐 标放点
三、直接定交点法
路线要求不严,可依纸上路线和明显目标的关系,现场直 接定出交点。
精度不高
图解法
四、坐标法
▪ 1. 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对路线带实测地形图和纸上 3. 按路线逐桩坐标表进行实地放线。
▪ 方法:极坐标法(即拨角测距法,至少需要两个导线点,采 用全站仪)。
▪
坐标法(RTK)
DDi-1
JDn
P
θ
d
DDi
▪ 4. 平面试线:-参照导向线定出平、纵 ▪ 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要求,穿直线交
点,初定路线导线。 ▪ 敷设曲线: 初定各弯道的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修正导向线
1.点绘纵断面草图。 2.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根据填挖情况,对纵断面地面高程
进行修正(挖方过大,降低地面高程;填方大,升高地面高
(三)定线 ▪ 经过几次修正导向线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平纵线 形都比较合理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一般由交点坐 标控制)。 ▪ 1.直线型法(传统法); ▪ 2.曲线型法。
第二节 实地放线
实地放线: 在实际地面上敷设设计路线,供详细测量和施工用。
方法: 穿线交点法,拨角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等。
(一)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2.绘均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3.定导向线:分段调整纵坡,使路线经过或规避控制点。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均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 3.定导向线。
应用:
根据:地形和路线复杂程度、
精度要求,
测设仪器设备水平
等选用。
一、穿线交点法 根据设计路线与施测地形时的控制导线的关系,把设计路线 的每条边逐一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交会出交点,构成 路线导线。
1.支距法
方法: 量支距 放支距 穿线交点
2.解析法
方法: 两条线交叉点M的坐标为(YM,YM)
员。
侧重点:
平原微丘:正确绕避平面障碍,控制点间路线短捷顺直 山岭重丘:合理利用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起点 终点
程),调整平面线位,称为修正导向线。
3.横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校核)。
用横断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挖过大
(二)修正导向线 1.点绘纵断面草图。 2.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根据填挖情况,对纵断面地面高程
进行修正(挖方过大,降低地面高程;填方大,升高地面高 程),调整平面线位,称为修正导向线。
3.横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校核)。
平台
B
断崖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5.0%-5.5%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匀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第一节 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定义:在选线的基础上,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过程。
▪ 任务: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定的“路线带” 的范围内,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安排,定出道 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定线方法: 直接定线: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
纸上定线: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
的路线。
定线参加人员: 道路、桥梁、水文、地质、园林、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人
化简单为复杂
二、拨角法
拨角放线:用坐标计算的距离、方向、转向角,用极坐 标放点
三、直接定交点法
路线要求不严,可依纸上路线和明显目标的关系,现场直 接定出交点。
精度不高
图解法
四、坐标法
▪ 1. 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对路线带实测地形图和纸上 3. 按路线逐桩坐标表进行实地放线。
▪ 方法:极坐标法(即拨角测距法,至少需要两个导线点,采 用全站仪)。
▪
坐标法(RTK)
DDi-1
JDn
P
θ
d
DDi
▪ 4. 平面试线:-参照导向线定出平、纵 ▪ 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要求,穿直线交
点,初定路线导线。 ▪ 敷设曲线: 初定各弯道的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修正导向线
1.点绘纵断面草图。 2.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根据填挖情况,对纵断面地面高程
进行修正(挖方过大,降低地面高程;填方大,升高地面高
(三)定线 ▪ 经过几次修正导向线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平纵线 形都比较合理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一般由交点坐 标控制)。 ▪ 1.直线型法(传统法); ▪ 2.曲线型法。
第二节 实地放线
实地放线: 在实际地面上敷设设计路线,供详细测量和施工用。
方法: 穿线交点法,拨角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等。
(一)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2.绘均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3.定导向线:分段调整纵坡,使路线经过或规避控制点。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均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 3.定导向线。
应用:
根据:地形和路线复杂程度、
精度要求,
测设仪器设备水平
等选用。
一、穿线交点法 根据设计路线与施测地形时的控制导线的关系,把设计路线 的每条边逐一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交会出交点,构成 路线导线。
1.支距法
方法: 量支距 放支距 穿线交点
2.解析法
方法: 两条线交叉点M的坐标为(YM,YM)
员。
侧重点:
平原微丘:正确绕避平面障碍,控制点间路线短捷顺直 山岭重丘:合理利用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起点 终点
程),调整平面线位,称为修正导向线。
3.横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校核)。
用横断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挖过大
(二)修正导向线 1.点绘纵断面草图。 2.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根据填挖情况,对纵断面地面高程
进行修正(挖方过大,降低地面高程;填方大,升高地面高 程),调整平面线位,称为修正导向线。
3.横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校核)。
平台
B
断崖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5.0%-5.5%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匀坡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第一节 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 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定义:在选线的基础上,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过程。
▪ 任务: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定的“路线带” 的范围内,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安排,定出道 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 定线方法: 直接定线: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
纸上定线: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
的路线。
定线参加人员: 道路、桥梁、水文、地质、园林、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