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道路勘测设计选线

合集下载

公路勘测设计一路线的选线和定线PPT学习教案

公路勘测设计一路线的选线和定线PPT学习教案
第29页/共44页
第30页/共44页
2、线路长度的调查
线路长度可以采用脚步丈量,也可以用步行速度计算。一个人的脚步大小, 随着身高的不同而变化。在正常行步的情况下,每步约0.7~0.8米。上下坡及 草地、沙滩上的步子要短一些。用步子量距离要走的均匀,不然误差就很大。 用计步表或电子计步器自动计数。例如,某人的步距是0.75米,走了一百步后, 其距离为:100×0.75=75米。用步距丈量线路长度时,碰到高差比较大的地形 特征地段,就不能用人行路的陡坡长度作为要修建的道路长度,因为坡度大 了,汽车、机动车就爬不上去了。山区道路小半径弯道比较多、纵坡需要折 减,所以高差比较大的道路,根据以往经验,适于汽车正常行驶的平均纵坡 度一般为5.5%左右,个别达到6%。因此线路地形的长度就要按这个平均坡度 来估算。
10、视距:路线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停车视 距应不少于15m,会车视距不少于30m,单 车道路段应采用会车视距。
第12页/共44页
二、路线选线的基本原则
线路的基本走向是以其必须经过的控制点 来体现的。把这些控制点(包括起点和终点), 用直线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折线,就 代表线路的基本走向或线路的总方向。
第26页/共44页
调查一般可以沿人行路进行查看。因人行 路是当地群众经过若干年的不断实践和不 断修改而定下来的重要交通线。它具有方 向直,距离近的特点,对选择线路方向及 走法都有考虑价值。当然也要注意,没有 人行路的地带,有时也会有好的线路方案。 沿线如有电讯线路也可以作为参考。
第27页/共44页
第17页/共44页
线路选择要方便群众,靠近居民点但又要 “靠村不近村,利民不扰民”,必须穿村 而过的道路一定要结合村镇规划,双侧增 设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加强排水设计, 以利村民的安全和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公路选线和外业勘测课程设计教案(高职)

公路选线和外业勘测课程设计教案(高职)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公路选线和外业勘测课程设计教案(高职)课时安排:共24 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选线的原则和基本流程。

2. 使学生掌握外业勘测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公路选线和外业勘测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第一章:公路选线概述(1)介绍公路选线的定义和作用。

(2)讲解公路选线的原则。

(3)阐述公路选线的基本流程。

2. 第二章:地形地貌分析(1)讲解地形地貌对公路选线的影响。

(2)介绍地形地貌分析的方法。

(3)练习分析实际地形地貌案例。

3.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与分析(1)讲解交通量调查的重要性。

(2)介绍交通量调查的方法。

(3)练习分析交通量调查数据。

4. 第四章:工程地质勘测(1)讲解工程地质对公路选线的影响。

(2)介绍工程地质勘测的方法。

(3)练习进行工程地质勘测。

5. 第五章:外业勘测技术(1)讲解外业勘测的基本方法。

(2)介绍外业勘测的工具和设备。

(3)练习外业勘测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70%,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公路选线和外业勘测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

3. 地图:提供各地形地貌、交通量调查等地图资料。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增强实践能力。

六、第六章:公路线路设计(1)介绍公路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讲解公路平曲线、纵曲线的设计方法。

(3)练习进行公路线路设计案例。

七、第七章:公路路基设计(1)讲解公路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介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3)练习进行公路路基设计案例。

八、第八章:公路桥梁与隧道设计(1)讲解公路桥梁与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选线和定线-3(定稿)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选线和定线-3(定稿)

.
16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7.5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由各类各级城市道路(不包括居住小 区内的道路)所组成。城市道路网一经形成,就大体 上确定了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的轮廓,并且其对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
17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39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4 一般程序
4.1 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4.2 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 4.3 具体问题方案设计 4.4 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对初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对社会、经 济、交通的影响和效益分析以及包括对道路的横断面 形式、交叉口形式及交通组织方式等细致的研究,提 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及重要交通节点的设计方案。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1.2 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1.3 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常常沿城市道路敷设,各种管 线的平纵面走向和埋设要求都与道路网布局密切相关, 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满足工程管线的布置 要求,为其提供必需的布置空间。
.
20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 统,道路网中各条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必须与其所在道 路网系统中的地位以及道路两侧用地的规模和性质相 适应,力求做到使城市各分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 全和经济的交通联系,形成全市道路交通干道系统, 满足城市中以速度为主要要求的长距离出行;在城市 各分区内部形成工作、生活性道路,满足以交通容量 为主要要求的短距离出行,方便城市客货流的集散。
.
14

教学道路勘测设计选线

教学道路勘测设计选线
choosing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选线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 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在公路网中能否起到应 有的作用。选线要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 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 的手段,对路线的各个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路线方 案。
3、 初步筛选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有限的几个方 案,淘汰一部分较差的方案,参加方案的最终比选。
4 、实地调查与踏勘 针对初步筛选出的方案, 进行现场实地调查与踏勘,连同野外调查过程中发 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 遗漏一个可能的较佳方案。
野外调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初步落实各据点的位置。对于路网规划中 指定的据点,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应及时 反映,并经过充分分析和论证,提出变动理由,报 有关部门审批;
一条路线的起点、终点和中间必须经过的重要 城镇或地点,统称为“据点”,把据点连接成线, 就是路线的总方向或称大走向。这些据点是由公路 网规划所规定的,或由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而指定的。两个据点之间有许多不同的走法,有的 可能沿某河、越某岭,也可能沿某几条河、越某几 个岭;可能走某河的这一岸,靠近某城镇,也可能 走对岸,避开某城镇等等。这些每一种可能的走法 就是一个大的路线方案。作为选线工作的第一步, 就是要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经过全面分析和比较,找出最佳的路线方案来。
6 、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研究因 修建道路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如:
(1)路线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规划、农业耕作区、 水利排灌系统等的影响;
(4)噪音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以及汽车尾气对大 气、水源、环境等造成的污染等。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5.公路选线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5.公路选线

自然特征: • 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 • 地物特征: •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
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②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管网
密布; ③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 地质和水文条件: • ①一般不良地质现象较少,偶有软土和沼泽地段。 • ②往往排水较困难,地面积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 • ③河流较宽,比降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低浅,洪水泛
地质
地质构造,决定地积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确定有无滑坍 、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 料的质量。
土壤
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的决定, 也影响着路面形式和结构的确定。
5.1 概述 5.1.1 自然条件对公路选线的影响
植被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迳流、水土流失程度,并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
3)陡崖峭壁河段
4)河床纵坡陡峭的
第四方案 31 1476 193 1283 615 861 2890 547 121 5645 1207/15 1566/82 1278 111960 1469 19710 33638 1920 5966
5.2 平原地区选线 5.2.1 平原区路线特点
1. 平原区自然特征
平原地区: 平原主要是指一般 平原、山间盆地、 高原等地形平坦地 区。
第二方案 29 1347 200 1147 677 670 2869 492 75 5582 1802/20 846/54 959 53330 1963 19052 39159 1773 5674
第三方案 32 1510 187 1323 512 998 3136 528 82 4440 1057/13 980/52 1091 99770 290/1 1341 18226 31288 1750 5189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1. 概述
定义与作用
公路选线与定线是道路勘测设计中关键的阶段,它们决定了道路的最佳路径和布局。
基本原则
公路选线与定线按照设计要求、地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原则进行。
关键技术
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支持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决策过程。
2. 公路选线
1
影响因素
地形、土壤条件、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公路选线有重要影响。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 线与定线)
#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 1. 概述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定义及作用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关键技术 ## 2. 公路选线 - 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 公路选线的方法 - 直接选线法 - 多目标决策法 - 数学模型法 -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 ## 3. 公路定线 - 公路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定线的方法
2
方法
直接选线法、多目标决策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常用的公路选线方法。3 Nhomakorabea评价指标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
3. 公路定线
基本原则
公路定线应遵循设计规范、地 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基本原则。
方法
经验定线法、数学模型法和直 接定线法是常用的公路定线方 法。
评价指标
公路定线的评价指标包括道路 等级、交通流量、地理条件等 多个因素。
4. 其他问题
1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公路选线定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如地质难题、环境保护要求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经验,深入探讨公路选 线与定线的实际应用效果。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选线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选线
❖ (3)改移河道 ❖ 裁弯取直,路线短,安全条件好。
❖ 个别有宽浅河滩的大河湾:为提高线形标准, 可在河滩布线,起到护田造田的作用。但应 注意路基的防护和加固,防止水流对路的冲 刷。
❖ 个别突出的山嘴:采用切嘴填湾的办法来处 理。布设路线时应注意纵向填挖平衡,不要 使大量废方弃置河中,堵塞河道。
❖ 3)路线跨支流的桥位选择 ❖ (1)从支河(沟)口直跨 ❖ (2)绕进支沟上游跨越
(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 1.开阔河谷 ❖ 1)沿河岸
❖ 坡度均匀、平缓,线形好,临河一侧受洪水 威胁,须做防护工程。
❖ 2)靠山脚
❖ 路线略有增长,纵断面会有起伏,但可不占 或少占良田,是常用的一种布线方法。
二、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 1.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 基本走向问题。首先在小比例尺(1:2.5~ 1:10万)地形图上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进行比选,确定多个有价值的方案。然后进 行现场勘查,经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 佳方案。
❖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 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 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 布局。路线布局一般在1:1000~1:5000比 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只有地形简单、方案 明确的路段,才可以现场直接选定。
响 ❖ 5.其它如与沿线风景、旅游、名胜区的联系
三、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 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淘汰确定路线方案。其步骤如下: ❖ 1.收集资料 ❖ (1)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卫星像片、航摄像片和以
往的勘测设计资料。 ❖ (2)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交通调查资料。 ❖ (3)相邻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平面与纵断面图、交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选线.pptx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选线.pptx
二、选线原则
•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关系到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 在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正如前所述,影响路线设 计除自然条件外尚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选线要综合考虑 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 1.多方案选择: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 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 最优路线方案。
第44页/共121页
2).桥位与路线的配合
(2)利用河曲及“S”形河段跨河,改善路线线形
第45页/共121页
2).桥位与路线的配合
(3)适当斜交改善桥头线形
第46页/共121页
2).桥位与路线的配合
(4)对大桥不宜斜交,可对桥头路线适当处理
第2页/共121页
二、选线原则
•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
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 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 指标。 •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 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 林、茶林、果园)等。
第3页/共121页
二、选线原则
•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 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 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第8页/共121页
三、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 2.一般步骤: • 1)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主要包括路线走向和走廊带的选择两个内容: (1)路线布局走向选择: 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问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形按其形态、自然高差、倾斜度及平 整度主要分为:平原地形、微丘地形、重丘地形 和山岭地形,下面分述之。
1.平原、微丘地形 (The landform of plain & light hillock)
(1)平原地形(是指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 地面自然坡度在3°以内)选线不受限制。
(2)微丘地形(是指地面起伏不大、地面自然 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的丘陵) 选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4 、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保 护其原有的自然状态,新修建的人工构造物应与周 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保护好重要的历史文物 遗址。
5、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 地调查研究,弄清它们对道路的影响。尤其对严重 不良地质地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 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 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 择合理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 施。
6 、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研究因 修建道路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如:
(1)路线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规划、农业耕作区、 水利排灌系统等的影响;
(4)噪音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以及汽车尾气对大 气、水源、环境等造成的污染等。
choosing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选线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 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在公路网中能否起到应 有的作用。选线要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 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 的手段,对路线的各个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路线方 案。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点与终点之间路线 的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在小比例尺(1: 25000~1:100000)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 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 进行初步评选,确定几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 然后进行现场勘查,并通过进一步细致地比选,最 终得出一个最佳方案来。当地形复杂或地区范围很 大时,可以通过航空视察,或用遥感与航摄资料进 行选线。
水文情况反映了地表水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地 下含水层的厚度、埋深和涌水量等。水文情况决定 了排水结构物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路基滑塌的可 能性。
地质情况决定了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 筑路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路基附近岩土的稳 定性,确定有无滑塌、碎落的可能。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的迳流、水土流失程 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路线带选择 (The choosing of the route zone)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 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 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路线布局 一般应该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 进行。只有在地形简单,方案明确的路段,才Fra bibliotek以 现场直接选定。
三、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The step and method of the line
choosing
一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确定以后,它们之间有 很多走法。选线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众多的方案中选 出一条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来。选 线按工作内容一般分三步骤,即:
1.路线方案选择 (The choosing of the route project)
7、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较 宽,可根据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合理采 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上述选线原则,对于各级道路都是适用的。但 在具体掌握这些原则上,对于不同等级的道路应有 所不同。如高等级公路的定线方向不要偏离总方向 太远,需要与沿线城镇连接时,宜用支线连接。而 对于等级较低的地方道路,主要为地方交通服务, 多联系一些城镇是无可非议的。
(2)山岭地形(是指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 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的山脊、陡峻山坡、悬崖、 峭壁、峡谷、深沟等),路线的平、纵、横地面大 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 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 其路线的平、纵、横断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气候条件是指大气降雨量、地下水位高度、路 基的泥泞状况与泥泞期、冬季积雪厚度和冰冻延续 期等。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难易与 期限。
所有上述自然情况,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并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道路选线时要细致 调查、实地考查、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并注意到今 后自然条件的可能变化及其对道路建成后的影响, 确保道路与桥涵的坚固与稳定,以保证交通运输的 畅通无阻。
二、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the road line
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 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效益好,并有 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和投资增加不大时,应 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 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小,而片面地追求高指 标。
3 、 选线应注意同农业基本建设相结合,做到 少占农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 过经济园林(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3)河湾顺适(是指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 台地、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 在20°以下的河谷地形),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 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重丘、山岭地形
(The landform of light hillock & mountain)
(1)重丘地形(是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 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 上),路线的平、纵断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 upon the road route
(一)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二)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其中地形是最主要 的影响因素,它决定了选线的条件,并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道路的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