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农药用量计算公式

农药用量计算公式
1.剂量法
剂量法是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作物的生长阶段、病虫害严重程度和喷雾装置的效果等因素来确定农药的用量。
常见的剂量法公式如下:用量(kg/ha)= 标准用量(g/亩)× 亩效系数 / 100
其中,标准用量是指农药包装上标明的建议使用剂量,亩效系数是指农药在特定条件下的效果表现,可通过农药产品说明书或实验数据进行确定。
例如,其中一种农药标准用量为400g/亩,亩效系数为120%,则该农药的用量计算公式为:
用量(kg/ha)= 400g/亩× 120 / 100 = 4.8kg/ha
2.亩效法
亩效法是通过对已知的农药用量和效果进行观察和测量,建立用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合适的农药用量。
常见的亩效法公式如下:用量(kg/ha)= 亩效(kg/亩)× 亩效系数 / 100
其中,亩效是指农药在单位面积上所能防治的害虫或病害的重量或数量。
亩效系数同样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相对指标。
例如,通过实验得知其中一种农药的亩效为3kg/亩,亩效系数为110%,则该农药的用量计算公式为:
用量(kg/ha)= 3kg/亩× 110 / 100 = 3.3kg/ha
需要注意的是,农药用量的计算并不仅仅依赖于公式,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条件、作物品种、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等。
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农业技术和经验进行调整,确保农药的安全高效使用。
总结起来,农药用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作物生长阶段、病虫害严重程度、喷雾装置效果等多个因素来确定的。
剂量法和亩效法是常见的计算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农药配制常用计算公式

之答禄夫天创作农药配制经常使用计算公式(一)求药剂用药量1、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计算公式药剂用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 2、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下的看待公式药剂用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1) 3、通用计算公式药剂用量=500×用水量/稀释倍数(二)求两种药剂混用时的药剂用量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计算公式如下:药剂甲用量=稀释剂(水)用量/药剂甲的稀释倍数药剂乙用量=稀释剂(水)用量/药剂乙的稀释倍数例: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雾, 现有稀释剂(水)2000升(千克), 求两种药剂各用几多. 40%氧化乐果乳油用量=2000/1000=2升(千克) 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用量=2000/800=2.5千克即取40%氧化乐果乳油2升(千克), 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千克, 放在2000升(千克)水中搅拌均匀即可.(三)浓度与倍数的换算方法已知原浓度和稀释后的浓度, 求稀释的倍数,其公式为:稀释倍数=原药浓度÷稀释后浓度例如:50%乐果使用浓度为0.025%, 使用应加水几多倍? 50%÷0.025%=2000(倍)(四)百分浓度稀释计算法根据药液稀释前后, 所取原药的溶质(农药中的有效成份)量不变, 可列出等式:原药用量=要配药剂量×要稀释的浓度÷原药浓度例如:要将50%敌敌畏配成0.05%浓度的药液15公斤, 需要50%原药几多公斤? 15×0.05%÷50%=0.015(公斤)(五)用药量与用药量(有效成份)计算法原药用量×原药浓度=要稀释浓度×要稀释体积例如:将20%绿长城稀释1000倍使用, 要配制15公斤药液, 应该取20%绿长城几多?要稀释浓度为:20%÷1000=0.0002;要稀释体积为:15××15000÷0.2=15(毫升).(1)简单累加法:即根据稀释倍数累加出需药量或需水量.例如, 某农药的稀释倍数为800倍, 即1毫升农药加水800毫升, 2毫升农药加水1600毫升.依此, 15毫升农药加水12000毫升.反过来, 如果喷雾器容量为14公斤(14000毫升), 用累加法即为, 16毫升农药加水12800毫升, 17毫升农药加水13600毫升, 还差400毫升水到达14000毫升.400毫升水需加农药0.5毫升, 于是该喷雾器需加农药17.5毫升.(2)公式计算法:①求加水量.加水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例如, 有75%甲基托布津15毫升, 稀释500倍, 需加水几多公斤?计算方法是:加水量=15×500=7500毫升=7.5公斤, 即需加水7.5公斤.②求用药量.用药量=加水量/稀释倍数, 例如, 某喷雾器容量为15公斤(15000毫升), 多菌灵的稀释倍数为500倍, 该喷雾器需加几毫升多菌灵?计算方法是:多菌灵用量=15000/500=30毫升, 即每喷雾器需加多菌灵30毫升.③求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原药液浓度/所需药液浓度, 例如, 某农药原药液浓度为75%, 现需使用浓度为15%, 问需稀释几倍?计算方法是:稀释倍数=75%/15%=5, 即需稀释5倍.。
农药使用的科学用量计算方法

农药使用的科学用量计算方法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因此科学地计算农药的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药使用的科学用量计算方法。
一、比例计算法比例计算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计算农药用量的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均匀喷洒农药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农药用量(克/亩)= 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克/㎡) × 100其中,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可以根据农药的推荐用量和作物种植密度来确定。
例如,某农药推荐的用量为每平方米施用5克,而作物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100株,则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为5克/㎡。
根据计算公式,农药用量为5克/㎡ × 100 = 500克/亩。
二、活动水体体积计算法农药在农田中的施用往往伴随着水体的使用,例如水稻田的农药施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活动水体体积计算农药的用量。
具体步骤如下:1.测得活动水体所占的体积(立方米);2.查阅农药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一般单位为克/公顷;3.计算农田面积(公顷);4.根据计算公式:农药用量(克/公顷)= 农田面积(公顷) ×使用剂量(克/公顷)5.根据计算得到的农药用量和活动水体体积,计算实际施药量,公式如下:实际施药量(克)= 农药用量(克/公顷) ×活动水体体积(立方米)三、虫口密度计算法虫口密度计算法适用于通过虫口密度来确定农药用量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标准方法进行田间调查,得到虫口密度数据(例如,每亩农田中的虫口数);2.根据虫口密度和农药的建议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农药用量。
该关系可以从农药的说明书或专业文献中获取。
四、生物质法生物质法是利用农作物生物质来计算农药用量的方法。
根据农田的用药标准和作物的生物质,可以计算出农药的用量。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农药的建议用量和农田的用药标准,计算单位面积农药用量;2.测量作物生物质,包括根、茎、叶的重量;3.根据测量得到的作物生物质和单位面积农药用量,计算农药的用量。
农药配比计算公式表

农药配比计算公式表一、按倍数法计算农药用量。
1. 公式。
- 药剂用量(毫升或克)=稀释倍数×制剂用药量(毫升或克)÷稀释后药液量(毫升或克)- 例如:要配制1000倍液的农药,需要配制50千克(50000克)的药液,已知农药制剂的用药量为100克。
- 根据公式:药剂用量 = 1000×100÷50000 = 20克。
2. 应用场景。
- 当农药说明书上标明稀释倍数时,如“稀释500 - 1000倍”,就可以使用此公式来计算需要使用的农药量。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常用于喷雾防治病虫害的农药配比计算。
二、按百分比浓度计算农药用量。
1. 公式。
- 原药剂重量 = 所配药剂重量×所配药剂浓度÷原药剂浓度。
- 例如:要配制含有效成分2%的药液50千克(50000克),现有有效成分含量为80%的农药制剂。
- 原药剂重量 = 50000×2%÷80% = 1250克。
2. 应用场景。
- 当知道所需配制的药液浓度和总量,以及农药制剂的有效成分浓度时,用这种方法计算。
常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有效成分含量的农药配制,如土壤消毒、种子处理等。
三、两种药剂混合时的配比计算。
1. 公式(以按比例混合为例)- 设两种药剂A和B,要按照m:n的比例混合,总用药量为X克。
- 药剂A的用量 = X×m÷(m + n)- 药剂B的用量 = X×n÷(m + n)- 例如:要将药剂A和药剂B按照3:2的比例混合,总用药量为100克。
- 药剂A的用量 = 100×3÷(3 + 2)=60克。
- 药剂B的用量 = 100×2÷(3 + 2)=40克。
2. 应用场景。
- 在病虫害防治中,有时需要将两种或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或扩大防治范围。
这时就需要根据它们之间的混合比例来准确计算各自的用量。
农药用量快速计算方法

农药用量快速计算方法
农药用量的快速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农药的类型、使用目的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使用量估计方法:可以使用实验室测试或实际测量的方法来确定一份药物的最小致死量(MLL)或使用量。
然后,可以根据农作物的产量或预期的生长量来计算所需的MLL或使用量。
2. 计算比例方法:可以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来确定它在不同农作物中的使用量。
然后,可以根据农作物的收获量或预期产量来计算药物的使用量,并将其与化学结构的比例进行比较。
3. 计算亩用剂量(MSD):亩用剂量是指根据农作物的收获量来计算的MLL或使用量,通常用于指导农药的使用。
可以使用计算器或参考相关文献来确定MSD。
4. 预测方法:可以使用气象数据、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来预测所需的农药使用量。
然后,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来计算MLL或使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是用于计算所需的农药使用量,实际用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当地的
农业指导和安全操作规程来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过量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法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法大全1.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快浸法:配制l000mg/L高浓度溶液放于底盆内,药液深度为3~100px,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容器内,浸5秒后取出晾干即可扦插于苗床中。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少,同一溶液可重复使用,用药量少,速度快。
慢浸法:将吲哚乙酸配制成浓度为25mg/L (易生根的品种)~200mg/L(不易生根品种)溶液,再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中8~12h后取出扦插。
此法浸蘸时间长,大批量插条点需较多的容器,用药量大。
蘸粉法:取lg吲哚乙酸,用适量95%酒精或60度烧酒溶解,然后再与1000g滑石粉充分棍合,酒精挥发后即成1000mg/L 的吲哚乙酸粉剂。
扦插时先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再在准备好的吲哚乙酸粉剂中蘸一蘸,抖去过多的粉末,插入苗床中。
萘乙酸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跟饱满、无病虫的一年生杖条,将插条基部2~75px处浸于萘乙酸50~100mg/L药液中8~12h,取出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可促进生根,又会抑制插条芽过早萌发,从而缩短插条萌芽与新根产生的时间差,提高扦插成活率。
注意,萘乙酸可与吲哚乙酸混合使用提高促根效果。
ABT生根粉使用50mg/L浓度药液浸泡4~8h,可促进生根。
2.丁酰肼使用丁酰肼可使葡萄生长枝节间缩短,叶色加深,叶片小而厚,叶绿素增加。
丁酰肼控制葡萄新梢生长不如矮壮素强烈,同时,抑梢效应的产生时间也较迟缓。
据试验,对玫瑰香葡萄用丁酰肼200mg/L处理效果较好,对巨峰、康可等葡萄则要提高到2000~3000mg/L。
喷施丁酰肼的时间要比矮壮素早7~10d,喷施浓度则在2000~3000mg/L,根据葡萄品种确定喷施浓度。
注意事项:使用丁酰肼时,要对当地品种作好试验后再推广;巨峰用丁酰肼4000mg/L处理未发生药害。
在葡萄新梢生长6~7片叶时,以1000mg/L~2000mg/L丁酰肼喷1次,可抑制新枝生长,提高产量。
也可与赤霉素混用,提高无核果的比例,增加果实硬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药量的计算方法一、例题类型Ⅰ(植物生工调节剂有效成分不足100%):应用生长延缓剂抑制桃、山楂、葡萄、黄瓜等新梢或枝蔓生长一般可叶面喷施1000mg/kg(L)的多效唑(PP333),配制15kg或15L(背负式喷雾器容积)的溶液需要多少多效唑?(1)先求出其15kg(15L)1000mg/kg(L)多效唑溶液中含纯多效唑的质量:1000g:1g=15000g:X(g)X=15g(2)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即含量只有15%,必须再求出15g纯多效唑相当于15%的多效唑多少克?100g:15g=X(g):15gX=100g需用15%含量的多效唑100g,即15kg(15L)水中加100g多效唑,浓度为1000mg/kg(L)。
还可用下列公式:(3)N1V1=N2V2N1—原含量,即15%;V1—需要加药量,即X;N2—要配溶液浓度,即1000mg/kg=1g/1000g;V2—要配溶液量,即15kg=15000g。
15%×X(g)=0.1%×15000gX=100g二、例题类型Ⅱ(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为100%原药):应用ABT生根粉处理果树或蔬菜中的番茄、黄瓜等枝蔓插条生根,慢浸浓度为50,100或200mg/kg(L),速蘸浓度为500和1000mg/kg(L)。
配制时1g(1000mg)ABT生根粉溶解在50mL浓度为95%的工业酒精中溶解后,再加蒸馏水或冷水稀释定容至1000ml,即配成1000mg/L(1000ml)的ABT原液。
原液配好后,用时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公式如下:A:a=b:X X=a×b/A式中:A—原液浓度;a—所需溶液浓度;b—所需浓度溶液的体积;X—配成所需溶液需要的原液的体积。
例如:要将1000mg/L的原液稀释到浓度为100mg/L的溶液500mL,问需要多少原液?A=1000mg/L;a=100mg/L;b=500mL;求X=?X=a×b/A=100×500/1000=50mL即50mL原液,加水450mL即为浓度100mg/L,体积为500ml的溶液。
农药使用量换算方法

农药使用量换算方法农药使用浓度较小,要求十分精确,这里对其用量及使用浓度的换算做一简单说明。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mg/L,mg/kg,ug/g,ppm等,这些单位都是百万分之单位,是指农药最终使用的浓度,即使用到作物上的浓度。
如1mg/L 浓度,是百万分之浓度。
如复硝酚钠叶面肥喷施浓度是6ppm,即是百万分之6的浓度。
现在国际计量规定统一用mg/L或mg/kg作为农药使用的浓度单位。
1.由使用浓度计算667㎡用量667㎡用量(g)=(用浓度×30000)/1000000(注667㎡喷施水溶液按30kg即30000g)。
比如胺鲜酯使用浓度是10mg/L,667㎡用胺鲜酯量(g)=(10×30000)/1000000=0.3(g)。
喷药量改变,使用量随之改变。
2.由667㎡用量计算使用浓度使用浓度(mg/L)=(667㎡用量×1000000)/30000(注667㎡喷施水溶液按30kg即30000g)。
比如复硝酚钠的667㎡用量为0.18g,复硝酚钠使用浓度(mg/L)=(0.18×1000000)/30000=6(mg/L)。
喷药量改变,使用浓度也随之改变。
3.由制剂稀释倍数计算使用浓度使用浓度(mg/L)=(剂浓度×1000000)/稀释倍数比如1.8%复硝酚钠制剂稀释3000倍,复硝酚钠的使用浓度(mg/L)=(1.8%×1000000)/3000=6(mg/L)。
4.由使用浓度计算制剂稀释倍数制剂稀释倍数=(制剂浓度×1000000)/使用浓度。
比如1.8%复硝酚钠制剂,复硝酚钠的使用浓度为6mg/L,制剂稀释倍数=(1.8%×1000000)/6=3000。
5.由制剂稀释倍数和使用浓度计算1t(吨)制剂加原药量原药量(kg)=(使用浓度×制剂稀释倍数)/1000比如一个胺鲜酯制剂,稀释倍数是800倍,胺鲜酯的使用浓度是10mg/L,1t(吨)制剂胺鲜酯的量(kg)=(10×800)、1000=8(kg)以上这些计算方式为通用方式,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不同的计算,只要方便准确就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一、例题类型Ⅰ(植物生工调节剂有效成分不足100%):
应用生长延缓剂抑制桃、山楂、葡萄、黄瓜等新梢或枝蔓生长一般可叶面喷施1000mg/kg(L)的多效唑(PP333),配制15kg或15L(背负式喷雾器容积)的溶液需要多少多效唑?
(1)先求出其15kg(15L)1000mg/kg(L)多效唑溶液中含纯多效唑的质量:
1000g:1g=15000g:X(g)
X=15g
(2)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即含量只有15%,必须再求出15g纯多效唑相当于15%的多效唑多少克?
100g:15g=X(g):15g
X=100g
需用15%含量的多效唑100g,即15kg(15L)水中加100g多效唑,浓度为1000mg/kg(L)。
还可用下列公式:
(3)N1V1=N2V2
N1—原含量,即15%;
V1—需要加药量,即X;
N2—要配溶液浓度,即1000mg/kg=1g/1000g;
V2—要配溶液量,即15kg=15000g。
15%×X(g)=0.1%×15000g
X=100g
二、例题类型Ⅱ(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为100%原药):
应用ABT生根粉处理果树或蔬菜中的番茄、黄瓜等枝蔓插条生根,慢浸浓度为50,100或200mg/kg(L),速蘸浓度为500和1000mg/kg(L)。
配制时1g(1000mg)ABT生根粉溶解在50mL浓度为95%的工业酒精中溶解后,再加蒸馏水或冷水稀释定容至1000ml,即配成1000mg/L(1000ml)的ABT原液。
原液配好后,用时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公式如下:
A:a=b:X X=a×b/A
式中:A—原液浓度;
a—所需溶液浓度;
b—所需浓度溶液的体积;
X—配成所需溶液需要的原液的体积。
例如:要将1000mg/L的原液稀释到浓度为100mg/L的溶液500mL,问需要多少原液?A=1000mg/L;a=100mg/L;b=500mL;求X=?
X=a×b/A=100×500/1000=50mL
即50mL原液,加水450mL即为浓度100mg/L,体积为500ml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