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公文写作用的上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

15、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量力而行。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

20、相反相成。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2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30、本末倒置。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32、唇亡齿寒。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33、竭泽而渔。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36、看相知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37、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38、故步自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41、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42、水滴石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44、适可而止。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4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又如,“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也包含了这一原理。

47、瞎子摸象。比喻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二者不同。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48、万变不离其宗。是说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现象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49、声东击西。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50、买椟还珠。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而把

宝贵的珍珠却还给了卖者。比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属同理。

名言警句大全

名言警句大全 一、人生 1、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巴尔扎克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泰戈尔 二、命运 1、知识能改变命运。 ——美国爱默生 2、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 ——俄国契诃夫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德国贝多芬 三、生命 1、活着的士兵,要比死了的皇帝更有价值。 ——法国拿破仑 2、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美国惠特曼 3、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印度泰戈尔 四、生与死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在还没有死亡以前,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 ——美国富兰克林 3、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一场出发? ——三毛 五、青春 1、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法国大仲巴 2、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法国雨果 3、青春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挪威易卜生 六、价值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法国蒙田 3、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德国歌德 七、奉献 1、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3、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惟有辛劳、泪水和汗水。 ——英国丘吉尔 八、困难 1、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 ——张海迪 2、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 ——英国莎士比亚 3、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4、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俄国别林斯基 5、逆境是到达真理的每一条道路。 ——英国拜伦 九、理想 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2、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苏联斯大林 3、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黎巴嫩纪伯伦 十、追求 1、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英国莎士比亚 2、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3、人类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加拿大班适 十一、希望 1、以希望为生的人,将绝食而死。 ——美国富兰克林 2、希望是很好的早餐,却是很糟的晚餐。 ——英国培根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十二、信念 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雪莱 2、人没有信仰,变成了行尸走肉。 ——俄国契诃夫 十三、信心 1、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美国海伦·凯勒 2、不可能的字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 ——法国拿破仑

谚语故事经典的谚语故事6则

谚语故事-经典的谚语故事6则 经典的谚语故事6则 1.斫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

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谚语故事 2.上梁不正下梁歪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陈州的地方,这里连着三年都没有下过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到处流浪乞讨.朝廷知道后,便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发放粮食,救济灾民.临走时.刘衙内悄悄地对他们俩个说:”你们两个去陈州发放粮食救灾,这可

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呀!你们到那里这后,就把米价抬高,由五两一石改成十两一石,然后再往米里面和一些泥土和糠秕,这样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啦!”两人听了,会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去了.到了陈州后,刘得中和杨金吾两人便按父亲说的那样,把米价改成了十两一石,往米里面掺了很多土和糠秕,还在称上面做了手脚,短斤少两.老百姓看到买来的米不仅价格高不够斤数,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泥土和糠秕,心里非常气愤,于是便联合起来,到官府那里告状,谁知这件事情传到了包拯的耳朵里,包拯是当时有名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官员,他知道后,亲自到陈州了解情况,调查清楚之后,便马上把刘得中、杨金吾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 3.凡事学大丈 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凡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集锦之谚语归类【精品】

小学语文知识(谚语归类)集锦常用谚语 A 、B 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 兵败如山倒,胜者如潮来。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笨鸟先飞早入林,人笨苦学早入门。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冰封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C、D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强(人多气势大)。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趁火打铁,趁水和泥(趁风起航)。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谗言败坏君子,冷箭射死忠臣。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刀子要快多加钢,知识要深工夫长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E、F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 儿不嫌母丑,犬不嫌主贫。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富人不知穷人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G、H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工夫到了家,石头也开花。 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寒霜打死独根草,狂风难毁大树林。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货买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话到嘴边留半句,事从理上让三分。

关于安全防范的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安全防范的名言警句大全: 1. 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2. 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3. 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4.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5. 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6. 安全和效益结伴而行,事故与损失同时发生。 7. 企业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条。 8. 安全就是节约,安全就是生命。 9.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10. 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索,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11. 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 12. 安全警句千条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千计万计,安全教育第一计。 13.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14. 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手。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15. 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16. 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17. 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18. 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安全两天敌,违章和麻痹。 19.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 20. 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 21. 冒险是事故之友,谨慎为安全之本。 22. 安全不能指望事后诸葛,为了安全须三思而后行。 23. 容忍危险等于作法自毙,谨慎行事才能安然无恙。 24.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 25. 防火须不放过一点火种,防事故须勿存半点侥幸。 26. 安全措施订得细,事故预防有保证,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27. 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无情于违章惩处,有情于幸福家庭。 28. 出门无牵挂,先把火源查。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高考哲学常识题中的谚语典故归类

高考哲学常识题中的谚语典故归类(1)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 15、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知识集锦之谚语归类

小学语文知识(谚语归类)集锦 常用谚语 A 、B 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兵败如山倒,胜者如潮来。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笨鸟先飞早入林,人笨苦学早入门。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冰封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C、D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强(人多气势大)。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趁火打铁,趁水和泥(趁风起航)。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谗言败坏君子,冷箭射死忠臣。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叫父子兵。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刀子要快多加钢,知识要深工夫长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E、F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儿不嫌母丑,犬不嫌主贫。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不知穷人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G、H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工夫到了家,石头也开花。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寒霜打死独根草,狂风难毁大树林。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企业安全生产名言警句

企业安全生产名言警句 导读:企业安全生产名言警句(一) 1、生命之树毁于麻痹大意,平安之果结于谨慎警惕。 2、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3、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4、安全工作无止境,长抓不懈保稳定! 5、从点滴行为注意,从保命措施做起。 6、关于安全的谚语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7、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8、与其事后痛哭流涕,不如事前遵章守纪。 9、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 10、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11、疏忽一时,痛苦一世。大意一次,忏悔一世。 12、关于安全的'谚语敬业爱岗,争创效益,严格管理,安全第一!安全与吃饭一样重要,安全和幸福一样宝贵,安全同生命一样珍贵。 14、安全生产是大事,管理规程要牢记,遵章守纪细操作,企业太平家安康。 15、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小。 16、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天敌,守规是企业效益的源泉! 17、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才会保我安全。

18、抓安全全民动员,查漏堵缺;创和谐你我同进,共写华章。 19、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20、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21、安全是生产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人人把好安全关,处处设防漏洞少。 22、多一份细心,少一份伤心,安全工作你我他,杜绝事故靠大家。 23、聪明者事前预防,侥幸者事后补偿。 24、不怕千日严,就怕一日宽;不怕万事细,就怕一事粗,不怕开头难,就怕扫尾易;不怕过程紧,就怕环节松。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25、安全警句千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 26、生产再忙,安全不忘,安全一忘,事故必上! 27、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28、违章指挥等于玩弄他人生命,违章作业就是葬送自己幸福!安全日日好,生产节节高。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29、安全出产量,安全出质量,安全出成果,安全出效益。 30、积金山,垒银山,安全生产是靠山! 3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企业安全生产名言警句(二) 1、最大的节约是安全、最大的浪费是事故;最大的隐患是麻痹、

安全名言警句大全

23、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4、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25、出车之前多预想,检查车辆需周详。 26、安全生产挂嘴上,不如现场走几趟。 27、企业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条。 28、家中煤气经常关,莫用生命买教训。 29、安全红线不能碰,违章违纪不留情。 30、违章作业等于**,违章指挥等于杀人。 31、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32、提高安全意识,建设文明工地。 33、事故隐患不除尽,等于放虎归山里。 34、“卡死制度”不遵守,事故跟你交朋友。 35、严是生命的呼唤,松是**的开端。 36、好拳不在花样巧,安全别在嘴上叫。 37、愚者以流血换取教训,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 38、违章一闪念,事故一瞬间。 39、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40、安全是朵幸福花,大家浇灌美如画。 41、宁烦十次保安全,不省一次去冒险。 42、铲除杂草要趁小,整改隐患要趁早。 43、磨刀不误砍柴功,安全教育不放松。 44、上班不要想其他,事故专找马大哈。 45、祸患可销于未萌,祸患常识于忽微。 46、广泛开展安全活动,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 47、铁路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48、安全生产年年好,职工生活步步高。 49、十次隐患九次怠,思想麻痹事故来。 50、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51、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三代。 52、开展安全月活动,深入贯彻安全法。 53、当你违章作业之际,正是灾难降临之时。 54、领导检查是关爱,认真对待去整改。 55、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少。 56、让一步桥宽路阔,等一时车顺人欢。 57、两纪一化护身符,平平安安才是福。 58、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59、宁绕百步远,不抢一步险。 60、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61、船到江心补漏迟,事故临头后悔晚。 62、冒险是事故之友,谨慎为安全之本。 63、保证安全无诀窍,“两纪一化”最重要。 64、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懒惰人。 65、建筑施工安全为先,漫长人生平安是福。 66、快刀不磨要生绣,安全不抓出纰漏。 67、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68、车轮一转想责任,油门紧连行人命。 69、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70、工地就是战场,防护才能全胜。 71、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争做遵章守纪职工。 72、安全花开把春报,生产效益节节高。

35个俗语典故背后有趣的故事

35个俗语典故背后有趣的故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雨历程,最终发展至今天,俗语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中,如果没有各种有趣的俗语穿插其中,那就像吃菜没有盐一样,食而无味。现在让我们走进它,原来它们身后还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1、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作为一个成语,常常用来表示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但是这个泰山可不是指的五岳泰山,它其实指的是一个叫泰山的人,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倒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话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和狗了。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四川话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此属谐音讹传。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了。 9、倒楣“倒楣”一词本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差。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限制了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的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为不易的。为了求个吉利,举子们在临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10、吹牛皮用“吹牛”形容说大话,意思非常明白。那为什么不用“吹猪”、“吹羊”来形容呢?从前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用竹管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吹牛皮”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当地人用整只羊皮晒干漆上油漆,吹上气使它鼓起来,再把几只羊皮扎在一起,就可以渡河了。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千斤重物过河。羊皮筏子较小,人们常用嘴把它吹鼓起来。有个人说他不仅会吹羊皮筏,而且还能吹起牛皮筏来,后来有人真的将牛皮拿给那人去吹,因牛皮太大,那人怎么吹也吹不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用“吹牛皮”来形容爱说大话的人。11、无商不奸“无商不奸”是后人杜

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 知识集锦之谚语归类

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 谚语归类集锦 常用谚语 A 、B 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兵败如山倒,胜者如潮来。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笨鸟先飞早入林,人笨苦学早入门。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冰封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C、D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强(人多气势大)。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趁火打铁,趁水和泥(趁风起航)。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谗言败坏君子,冷箭射死忠臣。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叫父子兵。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刀子要快多加钢,知识要深工夫长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E、F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儿不嫌母丑,犬不嫌主贫。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不知穷人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G、H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工夫到了家,石头也开花。

人生格言警句大全

人生格言警句大全 I cannot be your friend and your flatterer too. 朋友不能阿谀奉承。 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 shame on him, if he deceives me twice, shame on me. 上当一回头,再多就可耻。 If you make yourself an ass, don‘t complain if p eople ride you.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If your ears glow, someone is talking of you. 耳朵发烧,有人念叨。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 脚踏两条船,必定落空。 If you sell the cow, you sell her milk too. 杀鸡取卵。 If you venture nothing, you will have nothing.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If you want knowledge, you must toil for it. 要想求知,就得吃苦。Industry is the parent of success. 勤奋是成功之母。 It is better to die when life is a disgrace.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It is easier to get money than to keep it. 挣钱容易攒钱难。 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事后诸葛亮好当。 It is easy to open a shop but hard to keep it always open. 创业容易守业难。It is hard to please all. 众口难调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覆水难收。 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costs troublesome. 万事开头难。 It is the unforeseen that always happens.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It is too late to grieve when the chance is past. 坐失良机,后悔已迟。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

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50条,公文写作用的上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 15、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9-成语、谚语、典故、笑话的处理方法

Lecture 9 Interpreting of idiom, proverb, allusion and joke 成语、谚语、典故、笑话的处理方法 I. Teaching Objective ? To learn some skills in interpreting idiom, proverb, allusion and joke. ? To memorize some frequently-used idiom and proverb. II.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skills in interpreting idiom, proverb, allusion and joke. III. Teaching Procedure 3.1 Warm-up 口译实践中,译员经常会遇到习语、引语的互译。特别是为国家元首、高级官员、文化人士、社会名流做口译时,译员会发现他们时常出其不意的借用本国或外国习语,引用名人或名著中的妙语佳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或赞颂对方的民族和文化。 温家宝总理 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就以“温式讲话风格”向公众展示了他美好的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总理多次引用古语、诗词,反映了温总理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说明温总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给我们做了垂范。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一首诗祝愿香港。“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03年6月30日,温家宝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表扬医护及各界成功克服非典型肺炎聚会,他在讲话中引述了《礼记》中的这句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003年10月1日,中国西部的陕西省有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当地的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2003年12月7日,温家宝在纽约下榻的饭店会见纽约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时,吟诵了泰戈尔的诗句“无论你走得多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他说:“这正是华侨华人、留学生和祖国的关系。” 2003年12月7日晚,温家宝在纽约下榻的饭店会见华人华侨,谈到台湾问题时,他引用台湾作家余光中诗作《乡愁》中的诗句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2003年12月9日,温家宝会见在华盛顿的华人华侨代表时,引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喻为小草,而人民如同春阳。 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阐述其治政思想。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温总理引述宋代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表达中国的文明姿态。 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语和诗文: (一)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一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安全生产名言名句大全

一、不怕千日严,就怕一日宽;不怕万事细,就怕一事粗,不怕开头难,就怕扫尾易;不怕过程紧,就怕环节松。 二、查隐患及时整改不马虎,纠违章严肃处理不放过。 三、出门带伞防天雨,上岗遵章防事故。 四、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可是,要有生命,就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都想着安全,这样才能拥有生命。 五、宁为安全多想一分,勿为违章后悔一生。 六、安全与吃饭一样重要,安全和幸福一样宝贵,安全同生命一样珍贵。 七、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八、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 九、穿马路是左右看,用家电是看插头,用火是要小心,平平安安过生活。 十、大家自觉提高安全防范,享受社会带来的快乐。 十一、安全一点,幸福十分,要挣钱保平安,要想富灭事故。 十二、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十三、放松警惕是危及生命的前兆,麻痹大意是酝酿事故的温床。 十四、互让半步,处处通途。步步小心,平安是金。 十五、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十六、安全要讲,事故要防,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十七、产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十八、每个人心中第一的是安全,第二的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如果你想好好学习生活,那你一定要记住平安是生命中的%。 十九、危险时时刻刻在身边,你不只要不注意防范它。它就会马上让你死。 二十、实实在在反违章,真心真意抓安全!

二十一、人最宝贵,安全第一。我要安全,安全为我。 二十二、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二十三、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二十四、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违章是犯罪,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二十五、危险无处不在,只有紧记安全,才能平平安安过每一天。 二十六、我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是我安全的主宰。 二十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生命才是学习的本钱。同学们,让我们共创平安校园,在平安的蓝天下,放放心心学习,前面是一片艳阳天! 二十八、安全是幸福的花,全家浇灌美如画。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 二十九、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三十、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生产秩序乱,事故到处有。 三十一、一人操心一处安,众人操心保平安。 三十二、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永在我身边。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直接回家。 三十三、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没有安全,就没有了天和地。 三十四、隐患不消,事故难逃。 三十五、油门踩下责任先,车轮一转慎安全。 三十六、安全是第一,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结束生命。 三十七、挣金山,挣银山,注意安全是靠山;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几代。 三十八、重视安全,才有平安;轻视安全,就有危险。 三十九、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安全教育的经典格言警句大全

安全教育的经典格言警句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全教育的经典格言警句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漫漫人生路,安全第一步。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安全格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安全格言警句(精选)1.千忙万忙,安全不忘。2.制度不全,事故难免。3.技术天... 漫漫人生路,安全第一步。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安全格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格言警句(精选) 1.千忙万忙,安全不忘。 2.制度不全,事故难免。 3.技术天天练,事故日日防。 4.福自安全来,祸从违章生。 5.上班一走神,事故敲你门。 6.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班前一杯酒,事故在招手。 7.违章一闪念,事故一瞬间。 8.作业防护好,安全跟着跑。 9.宁绕百步远,不抢一步险。 10.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11.麻痹大意一时,痛苦后悔一生。 12.不怕千日无患,就怕一日不防。 13.上班不要想其他,事故专找马大哈。

14.两纪一化护身符,平平安安才是福。 15.家庭幸福心里装,不踩红线不违章。 16.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17.人身安全千万天,事故就在一瞬间。 18.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19.多一份安全预想,少一份事故威胁。 20.快刀不磨要生绣,安全不抓出纰漏。 21.铁路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22.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安全格言警句(热门) 1.安全红线不能碰,违章违纪不留情。 2.绊人的桩不在高,违章的事不在校 3.寒霜专打无根草,事故爱找偷懒人。 4.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5.生命没有回头路,事故没有后悔药。 6.事故隐患猛似虎,安全生产大如天。 7.一站二看三通过,人身安全牢记祝 8.自控互控加他控,劳动安全不失控。 9.人身安全要谨防,车辆下面莫乘凉。 10.劳保用品穿戴好,遇险可把生命保。 11.消防通道似血管,堵了通道全瘫痪。 12.小小烟头隐患大,疏忽大意酿成灾。

寓言、谚语、成语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画龙点睛、拔苗助长、惊弓之鸟、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叶公好龙、鱼目混珠;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杯弓蛇影、狐假虎威、郑人买履。 谚语、俗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鲜明、比喻生动,能绘声绘色地表现社会上各种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情世态。谚语、俗语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色彩,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流传,非常形象、简练、朴实、自然,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忆。 歇后语又被称为俏皮话、巧语等,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学生谚语大全 一、朋友与敌人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二、时间与金钱 17.不怕慢,就怕站。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 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安全生产格言警句

丰达公司安全生产格言警句、谚语 1、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方保国) 2、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方保国) 3、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方保国) 4、安全是生命之本,危章是事故之源。(张向阳) 5、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张向阳) 6、安全和效益结伴而行,事故与损失同时发生。(张向阳) 7、企业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条。(马慧峰) 8、安全就是节约,安全就是生命。(马慧峰) 9、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马慧峰) 10、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索,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牛爱芬) 11、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牛爱芬) 12、安全警句千条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千计万计,安全教育第一计。(牛爱芬) 13、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牛爱芬) 14、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手。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牛爱芬) 15、安全法规血写成,危章害己害亲人。(牛爱芬) 16、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许小宁) 17、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许小宁) 18、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安全两天敌,违章和麻痹。(许小宁) 19、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许小宁)

20、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高雪莲) 21、冒险是事故之友,谨慎为安全之本。(高雪莲) 22、安全不能指忘事后诸葛,为了安全须三思而后行。(高雪莲) 23、容忍危险等于作法自毙,谨慎行事才能安然无恙。(高雪莲) 24、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刘菲) 25、防火须不放过一点火种,防事故须勿存半点侥幸。(刘菲) 26、安全措施订得细,事故预防有保证,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刘菲) 27、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无情于违章惩处,有情于幸福家庭。(刘菲) 28、出门无牵挂,先把火源查。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高艳霞) 29、造高楼靠打基础,保安全靠抓班级。制度严格漏洞少,措施得力安全好。(高艳霞) 30、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高艳霞) 31、安全要讲,事故要防,安不忘危,乐不忘忧。(高雪莲) 32、安生生产挂嘴上,不如现场跑几趟。安全生产月儿圆,违章生产缺半边。(高雪莲) 33、安全管理完善求精,人生事故实现为零。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牛爱芬) 34、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牛爱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