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合集下载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评选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每年都会公布新一届的获奖名单。

今年2月9日,我国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包括9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其获奖人数在每年的奖项中极为稀缺。

今年有9位科技工作者荣获这一殊荣,分别为:1. 魏铭言,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专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 乔羽,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光电功能材料科学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 廖俊波,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现任科技部副部长,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量子信息物理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 陈存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化工工程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7. 王德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计算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 严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 闫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9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还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其他类别获奖科技人员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9位科技工作者外,其他奖项的获奖人数也相当可观。

其中包括10位科学大奖获得者、量子通讯卫星工程团队等,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国际影响力。

三、挖掘获奖人员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些获奖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他们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魏铭言,其成果在实现超长周期的可控高分子链、构建大规模病毒转染车、电化学活性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创新性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徐建国等团队,在发掘全测面听小波基新方法方面取得的贡献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推荐入选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推荐入选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n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acollaborative robot[J].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systems, 2017, 12(1): 75–81.杜晔. 双机械臂协同运动规划方法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DU Ye.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motion planning of dualmanipulator[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8.[13]丁希仑. 拟人双臂机器人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14]CORKE P. Robotics, vision and control: fundamental al-gorithms in MATLAB[M]. Berlin: Springer, 2011:135−160.[15]作者简介:张玉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赖惠鸽,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发表学术论文26篇。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 推荐入选2020年8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初 评通过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4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 项目。

其中,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清华大学教授唐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智能型科 技情报挖掘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

此外,CAAI 副理事长周志华、刘成林的相关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CAAI Fellow 王海峰的团队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
提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
何雄奎、周志艳、郭永旺、宋坚利、臧英、刘亚佳、王俊、张士志、张伟巍、王轩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农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本次一等奖评选出的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获奖项目进行介绍:一、项目名称及主要内容1. 项目名称本次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了材料研究、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与创新成果。

二、项目背景2.1 科技创新背景本次获奖项目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工程师在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2.2 社会意义获奖项目的成果将为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科研工作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贡献及创新3.1 技术贡献本次获奖项目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2 科研成果获奖项目的科研成果将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四、团队成员及合作单位4.1 主要研究团队获奖项目的研究团队由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科学家、工程师组成,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卓越的研究能力为项目的成功立下了基础。

4.2 合作单位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获奖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展开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项目的研究与攻关工作。

他们的协同合作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获奖评价及展望5.1 评价本次获奖项目的成果经过了严格的评审,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展现出了较高的学术内涵和技术实用价值。

5.2 展望获奖项目的取得将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也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本次获奖项目的成功取得离不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持,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相信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提名2020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以下是相关信息:
1. 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33项。

2.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333项(通用项目266项,专用项目67项)。

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135项(通用项目952项,专用项目183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名中,有屠呦呦提名的项目“中医药文献传承创新模式研究与应用”、袁隆平提名的项目“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访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或关注相关新闻报道。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

2020年国家科技奖提名项目公示:70余项,涉及一等奖4项(1月2日)一、农业农村部序号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提名奖种1 白菜基因组及其驯化规律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 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开军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 畜禽养殖重点危害物识别标记材料创制与快速精准检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苏晓鸥技术发明二等奖4 全量秸秆硬茬地高质顺畅机播关键技术与装备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技术发明二等奖5 蝽类害虫多作物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科技进步一等奖6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科技进步二等奖7 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制与利用景蕊莲科技进步二等奖8 玉米主产区资源定量化利用及其丰产高效协同技术创建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明科技进步二等奖9 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梅旭荣科技进步二等发展研究所 奖 10 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王加启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饲料质量安全控制与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秦玉昌科技进步二等奖12 奶牛高发病系列新兽药创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李秀波科技进步二等奖13 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周卫科技进步二等奖 14 农业气象遥感关键参数反演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毛克彪科技进步二等奖 15 动物养殖中未知添加物筛查与防控新技术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杨曙明科技进步二等奖16 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中国水稻研究所 胡培松科技进步二等奖17 棉花高衣分骨干亲本创制和高产稳产品种选育及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杨代刚 科技进步二等奖 18 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姜淑苓 科技进步二等奖19 夏秋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科技进步二等奖20 植保无人飞机高效安全作业关键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薛新宇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与应用 械化研究所二等奖21 高淀粉广适多抗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马代夫科技进步二等奖 22 海水虾蟹绿色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李健科技进步二等奖23 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陈大庆 科技进步二等奖24 北方村镇秸秆清洁供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赵立欣科技进步二等奖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金属矿全尾砂膏体充填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科技大学 吴爱祥技术发明二等奖 2 固相析出反应器的适配放大方法与应用东北大学 张廷安技术发明二等奖 3 若干工业固废整体增值绿色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东北大学 薛向欣技术发明二等奖 4 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 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郑州大学 何季麟技术发明二等奖5 惯约聚变激光光学元件用高纯金属铪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王力军 技术发明二等司奖 6 抗烧损钨电极材料及产业化技术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月光 技术发明二等奖 7 基于航空航天多样性需求的四种新型钛合金研制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赵永庆技术发明二等奖 8 高强韧多元钼合金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快社技术发明二等奖9 高比强度高导热镁合金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奎技术发明二等奖10 复杂储矿相体预测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方维萱科技进步二等奖11 露天矿无人采矿装备及智能管控一体化关键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发本技术进步二等奖12 锌铟锡铜共伴生复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昆明理工大学 童雄 科技进步二等奖13 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分离和综合回收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沈政昌科技进步二等奖14 含砷炭质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高效清洁回收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景河 技术进步二等奖15 锌富氧冶炼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产业化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胥福顺科技进步二等奖16 多形态钴资源高效绿色制造锂电池材浙江华友钴业刘诚 技术进步料关键技术及产业示范 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 17 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及应用昆明理工大学杨斌科技进步一等奖18 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史志荣 技术进步二等奖 19 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铝合金材料及其产业化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熊柏青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 高纯稀土金属及靶材制备关键技术、装备与产业化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宗安技术进步二等奖 21 大截面铜材高效节能连续挤压技术和装备大连交通大学樊志新科技进步二等奖 22 具有桩钉效应铁基复合材料强韧化技术及产业化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郑开宏技术进步二等奖 23 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制备及应用技术中南大学王日初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球类零件绿色高效斜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北京科技大学王宝雨技术进步二等奖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面向电化学能源的石墨烯和功能纳米材料构筑及调控机广西大学沈培康 自然科学二等奖制2 可配置自适应N×M 阵列激光雷达(LiDAR)关键技术 桂林理工大学周国清 技术发明二等奖 3 有效性和安全性双提升的气体灭弧防雷关键技术与应用 广西大学王巨丰 技术发明二等奖4 岩溶石漠化区水土调蓄与生态重建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蒋忠诚 科技进步二等奖5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李杨瑞 科技进步二等奖6 复杂电网多时间尺度最优运行与校正关键技术与应用 广西大学韦化 科技进步二等奖7 地中海贫血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陈萍 科技进步二等奖8 柴油机气道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及工业化应用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陈金元 科技进步二等奖9 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朱方容 科技进步二等奖10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 唐乾利 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地震局序成果名称第一第一提名号 完成单位 完成人 奖种 1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技术体系及应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锡伟 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黄土工程场地抗震设防方法与技术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兰民 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具有抗沉陷、抗地震双重功能的高度可调橡胶隔震支座防灾科技学院 郭迅 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厦门市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 提名奖种1 钝性金属表面电化学改性、功能化及工业应用 厦门大学林昌健 科技进步二等奖 2 碳一分子高选择性转化的催化基础 厦门大学王野 自然科学二等奖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序号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 完成人 提名奖种 1 清洁煤电关键技术与规范应用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法华 科技进步二等奖2 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朱廷钰 科技进步二等奖3 城乡垃圾分质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装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席北斗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编制说明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国办函〔2017〕55号)精神,做好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提名书及填写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等。

本手册内容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发布的版本为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评审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工作的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台湾居民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5)关于外国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适用于提名专家)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涉密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出炉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出炉

·医药论坛·系统权限需要经过测试且批准后才可以分配。

如果权限分配不恰当,那么人员在系统中的操作也会发生错误,严重的有可能对系统验证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有必要回顾是否所有GMP的计算机化系统都采用了适当的用户权限控制,是否都有适当的管控和授权。

罗列系统内目前的人员清单,审核是否有不合适的人获得了不合适的权限,是否有人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了账户和权限,是否需要更新人员清单,账户和权限。

2.12 审计追踪使用计算机化系统创建、更改数据等操作,应通过审计追踪功能记录,确保其可追溯性[3]。

所以,审计追踪是记录电子数据创建,更改和删除的重要依据,也是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中关键的测试项目。

审计追踪需要记录谁,在什么时间,对电子数据做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

在回顾时,要查看审计追踪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是否有人在回顾周期内关闭了审计追踪功能。

查看审计追踪审核记录,检查系统用户是否定期对审计追踪进行了审核,每次审核的结果如何,有没有发现异常的记录。

3 回顾总结在以上所有项目全部回顾结束后,需要总结各个项目回顾的结果,综合评估系统的验证状态是否改变,有哪些行动需要创建供后期追踪。

所有行动项要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并明确截止日期。

如果所有项目回顾的结果均为正常,结论需要明确:该计算机化系统依然处于验证状态。

4 讨论笔者参考了ISPE的《GAMP5A Risk-Based Approach to Compliant GxP Computerized Systems》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计算机化系统的定期回顾进行了探讨。

从风险评估的项目,到定期回顾的内容做了总结说明。

当前法规和指南对回顾周期并无明确要求,一般是基于风险制定回顾周期。

风险分析的工具和要素也没有固定要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风险评估工具。

对于回顾内容,欧盟法规建议回顾系统当前的功能范围,偏差记录,事件,问题,升级历史记录,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验证状态报告这几个项目[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利人
(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
(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论文
4-
05-28
中国铁道科学
西南交通大学
池茂儒等
有效
四、主要完成人
姓名
池茂儒
排名
9
技术职称
研究员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完成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系统系统动力学研究,负责CRH6城际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评估及整车动力学性能线路跟踪试验等工作,是主要创新点第1项主要负责人,知识产权《基于辅助空间的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主要完成人。
五、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西南交通大学
排名
2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城际动车组的合作单位,承担了 CRH6型城际动车组前期方案论证、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动力学性能台架试验、服役跟踪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全过程参与了CRH6城际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相关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为“多参数多目标动力学协同优化方法”的创新项点提供大量试验数据及验证支撑,确保CRH6城际动车组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CRH6系列城际动车组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
(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
(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标准编号)
授权
(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 布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