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基础7s倒计时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生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实验计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会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提高电子制作技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为倒计时电子秒表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功能。

3. 学生具备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时间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认识到倒计时电子秒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 分析计时器电路的原理,包括时钟电路、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 探讨倒计时电子秒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 实践操作:- 教学学生如何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包括电路连接、元件识别等。

- 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倒计时程序,实现秒表的基本功能。

- 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实际计时操作。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电子秒表的认识,学习基本原理和功能。

- 第二周: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原理,进行电路图的识读。

- 第三周:动手实践,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

- 第四周:编写程序,实现倒计时功能,并进行测试。

- 第五周: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倒计时电子秒表的拓展学习。

电气07课程设计任务书(倒计时、秒表)

电气07课程设计任务书(倒计时、秒表)
2〕设置4个预置按钮,分别用于分个位、分十位和秒个位、秒十位的预置,预置时通过按钮对相应的时间位进行递增计数来完成预置。
3) 倒计时器通过外部功能键使其具有直接复位、启动、暂停/继续等功能;
4) 具有显示功能,用LED数码管实现;
5) 计时数器递减到零时,LED数码显示器的“00∶00”字样发生闪烁〔或停止〕,同时发出警报声。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题目:通用倒计时系统——A题
专业班级:班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郭照南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09年10月26日星期一
设计完成日期2009年11月6日星期五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适于各类场合的通用倒计时系统,功能要求如下:
1) 计时器的计时间隔为1S,其递减计数器的模在59分59秒至00分01秒范围内可预置。
第二周星期五调试验收答辩
地点:实验楼403室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历雅萍、易映萍编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彭介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谢自美主编 华中理工出版社。
4.设置秒表的暂行、设计要求:
1.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
2.设计各单元电路,给出具体设计思路、电路图、器件清单;
3.总电路设计;
4.安装调试电路;
5.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
3.提供面包板、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
4.提供各种TTL集成电路芯片、NE555定时器、电阻及电容等;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
5.单元电路设计;
6.总电路设计;
7.设计调试体会与总结;

倒时计时器课程设计

倒时计时器课程设计

倒时计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倒计时器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倒计时器;3. 学生了解倒计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其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元件和编程软件,完成倒计时器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解决倒计时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3. 学生通过倒计时器的制作,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活动,结合电子技术、编程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元件知识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鼓励创新思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安排:1. 理论知识学习:-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子元件知识,如电路原理、基础编程等;- 讲解倒计时器的原理、功能和应用场景;- 分析倒计时器的电路图,了解各部分电子元件的作用。

2. 实践操作环节:- 分组进行倒计时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编程软件,编写倒计时器的程序;- 学生动手搭建倒计时器电路,调试并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回顾电子元件知识,讲解倒计时器原理,分析电路图;- 第二课时:分组制作倒计时器,编写程序;- 第三课时:动手搭建倒计时器电路,调试与优化。

4. 教材章节及内容:- 教材第四章:电子元件及其应用;- 教材第五章:编程基础及实践;- 教材第六章:综合实践活动。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运用已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图,并识别其中的电子元件。

3. 学生能解释倒计时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数字电路知识,包括计数器、时钟信号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编程知识,为倒计时电子秒表设计简单的控制程序。

3. 学生能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实验操作,并解决实际计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科技的魅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需加强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的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情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 电子秒表的组成与功能-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基础:时钟信号、触发器、计数器2. 电子元件与电路:- 识别常见的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图- 电路的组装与焊接技巧3. 编程与控制:- 学习简单的编程知识,如C语言基础- 设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程序控制逻辑- 编程软件的使用和调试方法4.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设计并实现简单的计时功能应用- 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课时:电子秒表基础知识学习第2课时: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电路图,识别电子元件第3课时:电路组装与焊接技巧培训第4课时:编程知识学习与程序控制逻辑设计第5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完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第6课时: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

倒数计时器数电课程设计

倒数计时器数电课程设计

倒数计时器数电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倒数计时器数电原理;
(2)熟悉倒数计时器数电结构及功能;
(3)实验按照对应的推荐电路,熟悉倒数计时器的操作;
(4)综合电路原理和工作模式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二、实验内容
(1)倒数计时器的介绍;
(2)倒数计时器的电路原理;
(3)实验编程;
(4)实验实践及电路调试;
(5)实验结果分析。

三、实验参数
(1)程序设计语言:C、C++;
(2)硬件要求:倒计时器数电实验台;
(3)软件要求:KEIL C编译器
四、实验步骤
(1)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倒计时器数电原理及其结构;
(2)实验编程:编写实验程序;
(3)实验实践:进行实验实践;
(4)电路调试:完成实验,进行电路调试;
(5)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倒数计时器数电的原理和接口可以完全正确地实现倒计时功能,可以实现定时计时的功能,为实际工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倒计时秒表

课程设计倒计时秒表

课程设计倒计时秒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倒计时秒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倒计时秒表;3. 学生了解倒计时秒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实验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编写倒计时秒表的程序;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元件,搭建倒计时秒表的硬件电路;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方法,调试并优化倒计时秒表的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观念,增强时间管理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跨学科课程,结合编程和电子元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电子元件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倒计时秒表,注重实践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认识倒计时秒表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倒计时秒表的工作原理;- 了解倒计时秒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技能实践:- 编写倒计时秒表的程序;- 搭建倒计时秒表的硬件电路;- 调试并优化倒计时秒表的性能。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认识倒计时秒表,学习工作原理(1课时);- 第二阶段:编写倒计时秒表程序,学习编程技巧(2课时);- 第三阶段:搭建倒计时秒表硬件电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2课时);- 第四阶段:调试并优化倒计时秒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1课时);- 第五阶段:总结评价,展示作品,交流经验(1课时)。

4. 教材关联:- 《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三章“控制与传感”,第四节“定时器与倒计时器”;- 《电子技术》第四册:第二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七节“计数器与定时器”。

倒数计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倒数计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倒数计时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倒数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3. 帮助学生理解计时器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倒数计时器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调试数字电路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心和毅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制作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和电子制作有较高的兴趣。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原理。

2. 倒数计时器原理讲解:触发器级联、时钟信号、清零和预置功能。

3. 倒数计时器设计步骤:需求分析、电路设计、器件选型、电路仿真、实物制作。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阶段:回顾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分析倒数计时器原理(1课时)。

- 第二阶段:讲解设计步骤,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2课时)。

- 第三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器件选型和实物制作,教师巡回指导(3课时)。

5. 教材关联内容:- 章节:数字电路基础、触发器与计数器、电子制作实践。

- 内容列举:基本逻辑门、触发器种类、计数器工作原理;倒数计时器设计实例、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常见电子元器件识别与使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倒数计时器原理及设计步骤。

结合多媒体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讨论法:针对电路设计和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PLC课程设计基于S7200PLC的倒计时的控制系统设计

PLC课程设计基于S7200PLC的倒计时的控制系统设计

PLC课程设计--基于S7-200PLC 的倒计时的控制系统设计学号2010210330《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2010级本科)题目:基于S7-200PLC的倒计时的控制系统设计系(部)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者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2013 年 6 月3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李俊杰学号2010210330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1)题目名称基于S7-200PLC倒计时的控制系统一、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设计一个倒计时的PLC控制系统;1.有启停按钮,按下启动按钮后。

2.开始10秒倒计时,由8组led发光二极管模拟的数码管开始显示:显示的次序是0、9、8、7、6、5、4、3、2、1,9秒后声光报警,再返回初始显示,并循环下去。

3.按下停止按钮,数码管停止。

重新启动时,还从初始显示循环。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1. 完成系统组态或硬件配置;2. 正确合理地进行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3. 画出输入/输出接线图及相关的图纸;4. 设计梯形图控制程序,并模拟调试;5. 完成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总结体会、参考文献等)。

三、设计进度周次时间日期内容备注17周周一,二 6.17--6.18 6.18晚7:30 审题理工实验楼501室6.17—7.03 设计17周业余时间18周19周前三天17周周五 6.21 下午3:00 辅导理工实验楼501室18周周五 6.29 下午3:00 辅导理工实验楼501室19周周一,二7.01—7.02 全天调试程序PLC实验室、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19周周三7.03 全天答辩19周周五7.05 全天交稿包括文字稿和电子稿指导老师签字:张晓峰摘要 (1)一、绪论 (3)二、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4)2.1 概述 (4)2.2 PLC的主要特点 (5)2.3 PLC的功能与应用 (5)2.4 PLC的性能指标 (7)2.5 S7-200 PLC的概述 (7)三、总体设计 (4)3.1 课程设计内容 (8)3.2 课程设计要求分析 (9)3.3 倒计时控制系统设计 (5)3.3.1总体设计思想 (5)3.3.2设计方案论证 (5)四、 PLC的硬件外部接线图 (11)五、软件设计 (7)5.1 PLC的选择 (7)5.2 I/O地址分配 (7)六、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8)6.1程序流程图 (8)6.2程序编译 (10)6.3指令如下 (13)6.4分析过程 (13)七、设计总结 (14)八、参考文献 (15)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一种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它以其编程方便、操作简单尤其是它的高可控性等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报告
设计题目:7s倒计数钟设计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一、电子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1)
(一)、基于Multisim的电路仿真 (1)
(二)、基于Protel的电路图编辑 (2)
(三)、基于Protel的PCB图编辑 (3)
(四)、元器件识别与焊接训练 (4)
(五)、小电路装焊与调测 (5)
二、设计题目及要求 (6)
三、题目分析与方案选择 (6)
四、主要元器件介绍 (7)
五、电路设计及计算 (9)
六、仿真及结果分析 (10)
七、PCB板排布 (11)
八、总结 (12)
九、元器件清单 (12)
十、参考资料 (13)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1、7S倒计数钟设计,采用4029芯片
2、要用数码管显示状态,秒脉冲信号可由外部源提供
3、由于芯片原因,我最后选择了用4516芯片代替4029。

因为我在做仿真的时候发现4029芯片有问题,无论在CP脉冲端接什么样的脉冲信号,电路总是报错,说不能识别脉冲信号,我以为是软件的问题,又在别的同学电脑上试了试,结果也显示同样的错误,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弄明白,然后在征求老师同意之后,我选择了另外一款计数芯片4516代替4029。

一.题目分析与方案选择
(一)题目分析:
4516是具有预置数功能的四位二进制或BCD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我的想法是利用芯片的计数功能让他从7S以秒为单位时间递减到0完成7S 倒计时的功能,然后将这个倒计时的过程用数码管来显示。

完成这个功能需要三部分电路:秒脉冲产生电路、4516组成的计数电路、数码管组成的显示电路。

(二)方案选择:
1、秒脉冲产生电路:
秒脉冲产生电路我采用的是函数信号发生器来产生1S时基。

2、4516组成的计数电路:
4516计数芯片采用预置数将信号7置入芯片,并用数码管显示,通过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置数功能。

开关关闭时在置数端,当开关开起之后自动递减,当减至0时使芯片保持0不变。

保持功能采用的一个反馈电路,当输出Q3、Q2、Q1、Q0为0时先使之反向,再通过一个与门,与门输出端接到cl端,使其为高电平,从而达到让电路状态保持的目的。

这就实现了使电路从7开始以秒为单位倒计时,到0时停止的目的。

3、数码管组成的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由电阻和数码管组成。

二.主要元器件介绍
函数信号发生器、4516计数芯片、74LS15、74LS04、数码管、电阻,下面介绍下主要芯片。

(一)4516计数芯片
1、4516是四位二进制可预置加减计数器,其芯片引脚图如下:
2、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如下:
3、其真值表:
(二)74LS15
74LS15为三端输入与门,其芯片引脚图如下:
(三)74LS04
74LS04芯片为六组方向器,其芯片引脚图如下:
三.电路设计及计算
1.为了实现题目功能,我先做了仿真,然后绘制了电路原理图,原理图
如下:
用开关来实现置数,用反相器加与门实现计数到0后停止在0,我自己画的四个引脚的数码管用来显示整个计数过程左边有电源接口,由于采用信号发生器,所以做了个信号接口。

四. 仿真及结果分析
仿真图如下:
VCC
5V
VCC 5V
R11k¦¸
U3
4516BP_5V
O06O111O214O32~TC
7
P04
P112P213P33~CE 5PL
1MR 9CP
15
UP/~DN 10U5A 74LS04D U7C 74LS04D U8D 74LS04D U9A
74S15N
J1
Key = Space
U4
DCD_HEX_DIG_GREEN R31k¦¸
R4
1k¦¸R51k¦¸R6
1k¦¸XFG1
14
11109
876VCC 1
VCC 52
13
34
12
15
仿真前将J1开关拨到VCC 一端,打开仿真开关,数码管显示数字7,然后,将J1拨到接地端,数码管就会显示倒计时过程,到数字为0时就停止。

完成一次仿真过程。

如果要继续仿真,就将J1再次拨到VCC ,然后再拨到接地端。

五. PCB 板排布
1、PCB 板如下:
D
C
B
A
8
9
10
11
12
13
14
7
6
5
4
3
2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76543218
9
10
11
12
13
14
7
6
5
4
3
2
1
M 123
2
1
2
12
1
1
2
2
11
2
1
2
2、PCB 正面:
D
C
B
A
8
9
10
11
12
13
14
7
6
5
4
3
2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76543218
9
10
11
12
13
14
7
6
5
4
3
2
1
M 123
2
1
2
12
1
1
2
2
11
2
1
2
3、PCB背面:
六.总结
这次做这个课程设计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做出了个小小的东西,虽然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我在这个过程中,我熟悉了protel软件的使用,学习到了用multism软件仿真。

以前总是不知道数电学了有什么用,虽然是知道这个课程很重要,但没有亲自用过。

现在亲自做了这个倒计时器,我觉得数电书太有用了,所以还要好好研究下数电书,我做东西的时候都是看的数电书,里面的很多原理很实用,而且很好用。

其实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可以做,以后自己可以多动手做些东西。

八、元器件清单
其实很多东西
1、HCC4516BF芯片1片
2、SN74LS15N芯片1片
3、DM74LS04N芯片1片
4、数码管1片
5、1K电阻5个
6、单刀双掷开关1个
7、两针接插件2个
九.参考资料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彭容修
2、《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3、/view.jsp?Searchword=4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