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与运用专题04书法鉴赏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复习:书法专题

中考专题复习:书法专题

6、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评价不恰当的
一项是 D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C.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D.字体沉着稳健,硬瘦清形多呈扁宽,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 折”(起笔、运笔、收笔)。(像小土豆,矮胖)
在篆书的基础上“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不拘章法。 字很难辨认。
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字体端正,无连笔。 可做楷模。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真书、正书、正楷”。
2、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1)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B.(2)是隶书,蚕头雁尾,如一个人的卧 C.(3)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D.(4)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3、对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采用行书书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横平竖直
楷体四大家: 唐 欧阳询(欧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元 赵孟頫(赵体)
行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 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大小相兼、疏密得体、偶有相连。
总结归纳
篆书:字形修长、行笔圆转(没有骨头架子) 隶书:扁宽,蚕头燕尾(像小土豆,矮胖) 草书:看不懂 楷书:横平竖直,板正 行书:大小相兼、疏密得体、偶有相连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书法鉴赏课件(共39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书法鉴赏课件(共39张PPT)
美。
作品赏析
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
。兼善隶、草、楷、行
1

代表作品
侧锋;笔画间的萦带,
《兰亭集
纤细轻盈,笔断而意连
序》被誉
,提按顿挫恰到好处。
为“天下
体式变化多端,笔画或
第一行书
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

《兰亭集

序》
选帖
。通篇一气呵成,天机
错落,具有潇洒流利、
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1)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1
划沙盘,纵横斜
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
直无往不收;上
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他
怀素


2
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
《自叙
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
帖》
下呼应如疾风骤
雨,可以想见当
笔清晰易临。与张旭齐名
《自叙帖》
,人称“张颠素狂”或“
选帖
颠张醉素”。
作品赏析
年操觚之时,心
手相师,豪情勃
发,一气贯之的
情景。
(2)草书——怀素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
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
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
的乱写。
专题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
五、五种书体的特点与代表人物(作品)
字体


篆书
1




返回目录
代表人物
笔画匀称,粗细划一,细劲挺直
秦代李斯
,无顿挫轻重。
形体宽扁,横长竖短,工整精巧
隶书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东汉蔡邕、王敞



①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

中考专题 书法鉴赏的考点突破 课件(共15张PPT)

中考专题 书法鉴赏的考点突破 课件(共15张PPT)

二.书法鉴赏解题须知
书法鉴赏是近几年中考常见的题型, 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对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及 各种字体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二是要对各个流派的主要书法家、其代 表作及世人对其评价有所掌握; 三是要能简单鉴赏一些书法作品,了解 一些对书法作品评价的术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
四.汉字特征
线条优美 端庄大气
任务一:板报组找到了两幅书法作品,请你推荐其 中一幅书法作品,并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

行书

我选择___甲___;由:___从__字__体__上__看__,它__用__楷__书__书__写__,_端__正__严__谨__,模__平__竖__直_____
六.课堂演练
某班牵头组建“校园航天社团”。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在征集 社名时,社团内部筛选出了以下三个备选名称,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 一个,从文化内涵与书体特点两方面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可__作__楷__模__,__时__刻__提__醒__我__们__要__节__俭__度__日__,珍__惜__资__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择__乙____;由:___从__字___体__上___看__,__它___用__行___书__书__写___,__灵___动__自__然___,_ __适__度__舒___展__,_但__又___平__稳___沉__静__,_动__中___有__法___有__度__,_并___无__张__扬___,劝___勉__同___学_ __们___要__节__俭___有__度___,不___可__铺___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北京中考书法专题

2019年北京中考书法专题
北京中考书法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考纲要求 题型及分值 知识储备 比较赏析
1.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
基础▪运用 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汉字; 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了解一些最 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能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 感受书法之美。
单击编辑标题
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小篆的鼻祖是秦朝宰相李斯。
单击编辑标题
篆书—作品欣赏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编辑标题
隶书—基本特征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 写效果略为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 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 来的,隶书是篆书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的 结果。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 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 《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 《三十单六击法编》辑。标题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单《击编皇辑甫标诞题碑 》被称 为“唐人楷书第一”。
小篆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 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 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楷书的发展单史击分编辑为标四题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单击、编晋辑、标南题 北朝,楷 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北京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书法鉴赏

北京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书法鉴赏

代表作品:自作诗词如《七律·登庐山》《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 《沁园春·长沙》,手书古诗词如李商隐《嫦娥》、陆游《诉衷情》、文天祥 《过零丁洋》等。题词、题字。如“为人民服务”(2015)“模范工作 者”“劳动英雄”“艰苦朴素”“北京日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记》;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刘中使帖》《争座 位帖》(2019)《裴将军诗》。
书法欣赏:
《多宝塔碑》
《祭侄文稿》
3.柳公权 唐朝中期著名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柳体”。 风格特色:方笔圆笔并用,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而下
覆,点画爽利挺秀,内紧外疏、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结体 严紧。
4.[2017·北京第1题]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 “ (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选帖,完成(1)(2)题。(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
体)。其中“武”字第
笔的“ (斜钩)”
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2分)
【答案】楷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 鉴赏。《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 特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 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 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据此可知字帖中的字是楷书。武的笔顺:横、 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纵伸横逸,气魄宏大,器宇轩昂。他的草书强调 变形,点画两极分化,要么长线,要么短点,点线组合,对比强烈。
代表作品:草书《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行书《松风阁诗 帖》《经伏波神祠诗》。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书法鉴赏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书法鉴赏

专题二 书法鉴赏
返回目录
考情总结 北京2015年开始考查书法鉴赏,《中考说明》明确规定“①认识篆、隶、草、
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②了解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 能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具体考查特点如下: 1.题量分值:1或2道,2、3或5分。 2.考查特点:近年对书法的考查虽形式灵活多样,但考查点稳定,具体形式如下: ①对五种主要书体的辨识,如2017年1(1)题(楷体); ②对书体的辨识、欣赏,如2016年北京中考(以“福”字为载体对隶书、楷书、草 书、行书四种书体进行辨识与赏析);
专题二 书法鉴赏
返回目录
3.(2017年北京中考)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 “ (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楷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 _7_(__七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2分)
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战国)→小篆(秦
朝)→隶书(汉朝)→草、楷、行书(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 史上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 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 征性)
专题二 书法鉴赏
返回目录
③对名家名帖的鉴赏,如2019年北京中考(名帖字体及赏析)、2018年北京中 考(毛泽东行书)、2017年北京中考(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选帖、2015年 北京中考(毛泽东草书)。
专题二 书法鉴赏
返回目录

书法鉴赏中考教案模板范文

书法鉴赏中考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 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分析、评价等。

- 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书法家作品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识别和欣赏不同书法家作品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书法鉴赏的深度和广度。

- 对书法作品风格特点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书法作品图片、书法鉴赏相关资料。

- 学生准备:准备好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书法艺术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书法有哪些了解?你们认为书法艺术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书法的基本概念:- 介绍书法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讲解书法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2. 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观察书法作品的字体、结构、布局等。

- 分析法:分析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艺术价值等。

- 评价法:对书法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审美价值、历史价值等。

3. 书法鉴赏实例分析:- 展示不同书法家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特点,并作出评价。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书法作品临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对书法鉴赏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原创】中考语文书法鉴赏题

【原创】中考语文书法鉴赏题

声明:①原创试题,如在别处看到,必是抄袭。

②为保证原创性,下载超过100次,即删除文档。

1.明代书法家王铎的小楷作品,结构偏横势,字形大小多变,有别于唐楷的严格法度,自带抒发自身情操的意味。

下列属于王铎小楷作品的一项是( B )A B C D【解析】C项是行书,AD项不符合“字形大小多变”的特点。

故选B。

2.有人评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千字文》说:“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钧,整体遒丽瘦硬。

”下列属于这一书法作品的是( B )A B C D【解析】D项是行书,AC项不符合“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的特点。

故选B。

3.董其昌行书作品《梁武帝书评》有“通篇用笔秀润,书写流畅,结体朴茂,姿致平和,终始不懈”的特点。

下列属于《梁武帝书评》的一项是( C )A B C D【解析】AB项是行书,但不符合“用笔秀润”“姿致平和”的特点;D项是草书。

故选C。

4.黄庭坚的行书作品《松风阁诗帖》具有“敧侧多姿,横不平,竖不直,内敛外放,大开大合,好比长枪大戟”的特点,他临写的《多宝塔碑》也有这样的特点。

下列属于黄庭坚临写的《多宝塔碑》的一项是( A )A B C D【解析】四项写的都是《多宝塔碑》碑文,但只有A项符合“敧侧多姿,横不平,竖不直”的特点。

故选A。

5.唐代楷书代表人物有四个,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

“欧楷”方正端庄、峻拔严谨,“颜楷”宽博大气、明朗雄伟,“虞楷”平和端庄、挺拔俊美,“褚楷”笔法丰富,有行、草活泼绰约的风姿。

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欧楷”的是( B ),属于“颜楷”的是( C ),属于“虞楷”的是( A ),属于“褚楷”的是( D )。

A B C D【解析】B项,从“九成宫”可知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其也符合“方正端庄、峻拔严谨”的特点;C项,明显符合“宽博大气、明朗雄伟”的特点;A项和D项相比,D项更有“行、草活泼绰约的风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