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一.新剑桥学派,又叫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左派”, “英国凯恩斯主义”,它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琼〃罗宾逊(Joan V. Robinson 19031983)
尼古拉斯〃卡尔多 (Nicholas Koldor 1908-1986)
庇诺〃斯拉伐 (Piero Sraffa 1898-1983)
后来帕西内蒂发展了卡尔多模型,加入了均衡增长的条件 Gn=s/Cr,Gn代表包括劳动 和技术增长率在内的自然增长率,s表示社会储蓄率,Cr表示资本系数,为 K/Y。可以 推出 , s=S/Y= (Sw*W +Sp g-P)/Y=PlY * (Sp—Sw) +Sw Gn=s/Cr= (P/Y (Sp—Sw)+Sw]/Cr =P/K (Sp—Sw) +Sw/Cr ⋯⋯⋯⋯⋯ (4 (4)即是帕西内蒂的一般经济增长模型,分两种情况加以考察:Sw=0即工资收入者的储 蓄倾向为零时,(4)式变为Gn=P/K*sp,在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收益率 P/K 成正比例地取决于劳动和技术增长率Gn,成反比例地取决于利润获得者的储蓄倾向Sp。 也就是说,资本家储蓄的越少消费越多,利润率越高,劳动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 高,利润率越高。即使工人有储蓄,即Sw≠ 0,但总有Sw<Sp,上述 SW=0时的结论 不 会受到影响。 这时在均衡经济增长条件下,工资收入与资本家收入的绝对量都会发生 些许改变,但不会影响工资收入与利润收入之间不平衡的分配关系,得出与卡尔多相 同的结论,即资本要素收入占国民收入的相对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劳动要素收入占国 民收入的相对份额则会越来越小 。
米哈尔〃卡莱茨 基(Michal Kalecki 18991970)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资料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况1、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国家干预主义)(1)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2)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3)新凯恩斯主义Ⅰ(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4)新凯恩斯主义Ⅱ(1980’中期来):凯主义主流经济学(5)新兴的新古典综合(世纪之交提出)2、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6)货币主义(7)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8)供应学派(9)新奥地利学派(10)公共选择学派(11)伦敦学派3、其他流派(12)新制度学派(非自由主义派)(13)新制度经济学(自由主义派)(14)德国学派–奥尔多自由主义:弗莱堡学派、社会自由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潮(15)瑞典学派(16)希克斯的经济思想(17)罗斯托的经济思想(18)熊彼特的经济思想(19)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0)激进经济学思潮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弗莱堡学派在欧根提出的“理想类型概念”基础上,创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全民福利”为基本目标;强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要以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反对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有任何垄断形式存在,提出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
弗莱堡学派的定义特点:联邦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点:1、既反对经济上的放任自由,又主张国家要尽量少地干预维克多·范伯格:当代弗莱堡学派掌门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2、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对资本的某些权利予以限制,让公众得到好处;3、实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弗莱堡学派的基本特征:1、这个学派的研究中心是市场经济的制度问题,而这个秩序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涉及经济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领域。
2、这个学派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并根据这个原则来制定经济政策。
而这些政策是用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法律秩序。
总之,就是依靠法治与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并保障完全竞争。
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弗莱堡学派认为,各国社会经济形式可以抽象地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即彻底自由放任和完全价格调节的经济模式;另一类是集中管理经济,即在政府统一计划和有力控制下的经济模式。
第14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课)

以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威廉姆森、诺斯和波斯纳等人为代表 的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派和法律经济学派。
4.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
除了上述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相关流派,二战后随 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一些非主流经济流派也获得了长足进 步,比如: 瑞典学派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加尔布雷的新制度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等 都对当今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 (第五版)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 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 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 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一.新古典综合派
用萨缪尔森的话来说就是“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 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 斯分子。” 萨缪尔森指出,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市场 经济活动,能够使一国经济趋于稳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在此前提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再度适用。 1960年代后期滞胀的出现,严重打击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地 位,遭到了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的严重抨击。在这种背景 下,萨缪尔森在其第八版《经济学》中,改旗易臶,吸收了 其他学派的观点,加强了对社会总供给的分析,自称“后凯 恩斯主流经济学”。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2年在拉特格斯大学毕业,1933年获芝加 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1937年在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工作,1941~1943年在美 国财政部赋税研究署工作。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去芝加哥大学 任教,1948年任该校教授。1977年退休后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1967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1969~1971年任尼克松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 员。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引言概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这些流派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政策建议和学术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关注重点。
本文将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正文内容:一、新古典经济学流派1.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个体选择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2.芝加哥学派:注重市场自由和个人自由选择,认为个体行为是合理的。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1.凯恩斯经济学:着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财政刺激来解决经济萧条。
2.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制度经济学流派1.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法律、规则和制度等因素。
2.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关注非理性和有限理性行为。
四、行业经济学流派1.工业组织经济学: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2.技术创新经济学:关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五、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1.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律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考虑法律制度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2.公共选择理论:探讨政府和公共机构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强调政府行为的理性和效率。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理论基础、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注重市场机制和个体选择,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的重要性,制度经济学流派关注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行业经济学流派研究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等问题,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关注法律和公共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每个流派都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贡献。
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来说,了解和理解这些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第11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11.1 考点难点归纳11.1.1 提纲挈领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大综合收入分配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工资价格刚性与市场不能自发出清货币主义学派自然率与新货币数量单一货币政策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假说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过高的税率效果适得其反和强调减税用经济人假设进行政治学分析借鉴新古典的方法进行对制度的分析1.流派的划分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做出准确的划分是比较复杂的。
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
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可参见:本章提纲挈领。
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在不断的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约翰·缪勒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理论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新古典学派”。
然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使得新古典学派所构造的以均衡价格为理论基础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信条不再令人信服。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有别于新古典学派的主张,新古典学派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但是凯恩斯主义在一统天下几十年以后,遇到了它无法解释的“滞涨”现象,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围绕凯恩斯主义所进行的讨论已经演变为各种流派,它们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持有异议,或者反对“凯恩斯革命”。
总之,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当代自由主义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王志伟绪论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 •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
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心凯恩斯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
一古典经济学定义:(1)凯恩斯将自己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
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商)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的预期,并且没有货币幻觉;(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因此供求双方不可能相互欺骗;(3)完全竞争假设: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们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4)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过剩。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生产函数:()K N Af y ,= 其中,0'>=dNdy f ,但是0''<f 。
短期生产函数,技术与资本投入保持不变,劳动投入为唯一可变要素,且边际产出大于零并递减; 劳动需求满足:PW dN dy = 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 劳动供给:⎪⎭⎫ ⎝⎛=P W N N s s 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且实际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实际工资上升,休闲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休闲,增加劳动供给)大于其收入效应(实际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对休闲的消费增加)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劳动市场均衡:⎪⎭⎫ ⎝⎛=⎪⎭⎫ ⎝⎛P W N P W N d s ; 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PT MV =;现金余额方程式:kPy kY M ==。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当今的经济学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政策主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学派,也被称为“正统经济学”。
该学派以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为基础,将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与之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包括古典经济学又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均衡的系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来达到最优配置。
该学派注重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主张以数据和统计分析为基础来建立经济模型,并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哈耶克、弗里德曼等。
该学派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这是实现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最好途径。
新自由主义学派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他们也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反对政府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包括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加强市场竞争等。
三、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
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无法自动恢复经济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
凯恩斯主义学派注重对总体经济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
他们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四、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1. 史前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 0 2 2. 近代产生(16世纪-17世纪) 0 3 3. 近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三次
革命
0 4 4. 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 义的对立
0 5 5. 战后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变革
1. 史前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
零碎思想、依附其他学科
① 历史背景
经济生活的市场化
作坊手工->工场手工 农业的商业化 大规模贸易(远洋)
重金主义 重农主义
② 表现形式
重商主义
结果:古典主义 经济学诞生
A
意义
D
① 古典革命
代表作:《国富 论》
B
分流:马尔萨斯、 萨伊、李嘉图
E
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
C
古典经济学各分 支综合:约翰穆 勒《政治经济学》
F
① 古典革命
0 2 第二篇 19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 要流派
03
第三篇 1970-80年代新自由主 义
0 4 第四篇 1980年代以来的凯恩斯主义 主要流派
第二篇 19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1
新古典综 合
02 新剑桥
03
新凯恩斯 主义(非 均衡)
第三篇 1970-80年代新自由主义
01
货币主 义
第一篇 导 论篇
三、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概况
② 新自由主 义主要流派
① 凯恩斯主 义主要流派
③ 其他学 派
① 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新古典综合 (美)
新剑桥(英)
新凯恩斯主义I (1960&apo s;):非均衡
新凯恩斯主义 II(1980中期 以来):凯主 义主流经济学
新兴的新古典 综合(世纪之 交)
② 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
货币主
01
义
新奥地
04
利学派
理性预
02
期学派
公共选
05
择学派
供应学
03
派
伦敦学
06
派
③ 其他学派
01
新制度学派(非自 由)
02
03
新制度(自由主义)
德国、瑞典、希克 斯、罗斯托、熊彼 特、新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激进经济 学思潮
第一篇 导论篇
四、 讲授概要
0 1 第一篇 导论
02
理性预 期
03
供应学 派
第四篇 1980年代以来的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1
新凯恩斯主义 (当代凯恩斯 主义主流经济 学)
02
新兴新古典综 合派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 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第一章 新古 典综合派
第二章 新剑 桥学派
第三章 新凯 恩斯主义(I)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了有用工具 构建了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信条危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
③ 凯恩斯革命
1 结果: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2 代表人物:凯恩斯
3 代表作:《通论》
4 意义
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由主义信条 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① 凯恩斯主义的全盛(50年代-70年代)
衰落:供给无需求(自身)、边际主义、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
① 古典革命
意义
经济人假设 首次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② 边际革 命
结果: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产生
代表作&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
意义:主观价值(边际效用),需求因素引入;数学方法
再次大综合:马歇尔 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的综合:均衡价值(价格)论为价格分析提供
理论背景:新 古典综合理论
体系形成
经济社会背景: 战后恢复时期 经济高速增长
表现:凯主义 与民主社会主 义的共同作用 下,国家全面 干预经济生活
结果:很大程 度解决了“市 场失灵”的问 题,经济发展 进入黄金时期
西方 黄金时期,德日 “经济奇迹” 福利国家
4. 战后国家干 预主义与经济自 由主义的对立
当代西方经 济学流派
目录
01. 第一篇 导论篇
02.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3. 第三篇 新自由主义篇
04. 第四篇 凯恩斯主义复兴篇
05. 2015级考题
第一篇 导论篇
第一篇 导论篇
0 1 一、 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究对象和 流派划分
0 2 二、 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源 及发展
0 3 三、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况 04 四、 讲授概要
第一篇 导 论篇
一、 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 究对象和流派划分
1. 研究对 象
1
2. 划分标 准
2
2. 划分标准
① 流行的两种 干预&自由
理论观点、分析方法、政策主张 ② 本课程的划分:三篇,结合时 间顺序
第一篇 导论篇
二、 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 源及发展
IS-LM
由来
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三 个动机),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
消费函数、资本边际效率函数、 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四个概念; 投资、储蓄、货币量、货币需求 量、国民收入、利率,六个的关 系。
争议
IS流量(时期概念),LM存量(时 点概念),观点矛盾
存量维持均衡,时点均衡才可维持; 流动偏好,每个时点都被维持就无灵 活性可言。
致力于弥合传统的、对立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不断吸收各个理论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
③ 理论与政策主张的灵活多变
随着理论与经济背景变化,经常调整观点和政策建议
一、 概论
(3)主要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汉森、索罗、托宾...
二、 主要理论
① 双重(混合)经济论
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政府私人共存、垄断竞争共存 的混合经济制度
② 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 (70年代初-80年代)
0 1 理论背景:3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经 济理论的调整和发展
0 2 经济社会背景:70年代“滞胀” 0 3 表现:经济自由化 0 4 结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失灵”
4. 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
③ 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90年代以来)
第一章 新古典综合派
一、
A
概论
二、 主
B
要理论
三、 政
C
策主张
四、 简
D
要评价
一、 概论
(1)产生
(2) 主要特点
①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综合 分析方法: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综合 政策主张:“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综合
② 理论观点的折中主义
理论背景:新凯恩斯主义的崛起
表现: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系诶 啊哦
经济社会背景:经济自由化的负面 影响显现
新世纪之交的新动向:新兴的新古 典综合派崭露头角
5. 战后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变革
新自由主义的先河: 货币主义
理论重大创新:理 性预期
01
03
02
04
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斯拉法变革
经济学新研究领域 的开辟:非价格体 系研究领域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