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共33页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24)

引言概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这些流派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政策建议和学术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关注重点。
本文将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正文内容:一、新古典经济学流派1.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个体选择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2.芝加哥学派:注重市场自由和个人自由选择,认为个体行为是合理的。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1.凯恩斯经济学:着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财政刺激来解决经济萧条。
2.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制度经济学流派1.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法律、规则和制度等因素。
2.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关注非理性和有限理性行为。
四、行业经济学流派1.工业组织经济学: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2.技术创新经济学:关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五、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1.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律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考虑法律制度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2.公共选择理论:探讨政府和公共机构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强调政府行为的理性和效率。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理论基础、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注重市场机制和个体选择,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的重要性,制度经济学流派关注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行业经济学流派研究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等问题,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关注法律和公共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每个流派都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贡献。
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来说,了解和理解这些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第14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课)

以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威廉姆森、诺斯和波斯纳等人为代表 的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派和法律经济学派。
4.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
除了上述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相关流派,二战后随 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一些非主流经济流派也获得了长足进 步,比如: 瑞典学派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加尔布雷的新制度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等 都对当今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 (第五版)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 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 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 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一.新古典综合派
用萨缪尔森的话来说就是“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 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 斯分子。” 萨缪尔森指出,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市场 经济活动,能够使一国经济趋于稳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在此前提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再度适用。 1960年代后期滞胀的出现,严重打击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地 位,遭到了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的严重抨击。在这种背景 下,萨缪尔森在其第八版《经济学》中,改旗易臶,吸收了 其他学派的观点,加强了对社会总供给的分析,自称“后凯 恩斯主流经济学”。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2年在拉特格斯大学毕业,1933年获芝加 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1937年在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工作,1941~1943年在美 国财政部赋税研究署工作。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去芝加哥大学 任教,1948年任该校教授。1977年退休后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1967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1969~1971年任尼克松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 员。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西方经济学流派PPT课件

21
斯拉法革命
斯拉法(P.Sraffa,1898-1983) 1960:《用商品生产商品》 把生产看作是用同样的商品既表现为生
产资料又表现为最终产品的一种循环过 程,这种研究方法复兴了古典政治经济 学的思想路线。
(5)对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进行总体分析的货 币理论
(6)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
13
2、新古典综合学派
主要代表:
汉森(Alvin hansen)、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詹姆斯.托宾
(J ames Tobin) 、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 、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
10
第二讲 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1、20世纪20和30年代,库兹涅茨、美国国
民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商务部从概念上和统计上 为国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宏观经济 研究奠定了基础。
2、凯恩斯的《通论》建立一现代宏观经济 学的理论基础和体系
3、现代数学(包括数学理论与计算技术) 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 要的工具。
前言: 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产生 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时期。 1936到20世纪7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
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
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争论时机。
1
第一讲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1、重要假设:
萨缪尔森等:把凯恩斯就业理论与新古 典均衡理论结合起来,用生产函数的微 观分析来补充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建立 新古典综合。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当今的经济学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政策主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学派,也被称为“正统经济学”。
该学派以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为基础,将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与之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包括古典经济学又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均衡的系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来达到最优配置。
该学派注重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主张以数据和统计分析为基础来建立经济模型,并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哈耶克、弗里德曼等。
该学派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这是实现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最好途径。
新自由主义学派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他们也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反对政府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包括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加强市场竞争等。
三、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
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无法自动恢复经济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
凯恩斯主义学派注重对总体经济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
他们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四、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思想

非主流经济学派
02
货币主义学派
总结词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货币供应的变化是引起经济 波动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货币政 策应该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经 济走势做出准确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物价。
总结词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然平衡。
详细描述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政府干预只会破坏市场 经济的自然平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因此,该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 挥作用。
经济学思想史
04
重商主义思想
总结词
重商主义思想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最早的经济学派,它强 调国家应通过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来积累财富。
详细描述
重商主义思想认为,财富的源泉在于对外贸易,通过增加出 口和限制进口可以增加国家财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 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税保护、鼓励出口等。
古典经济学思想
现代经济学流派
03
演化经济学
总结词
演化经济学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和演化过程,研究经济现象的长期变化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经济主体在其中不 断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化。该学派关注市场机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试图解释长期 经济增长和产业演变的规律。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强调非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详细描述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15 January 2020
10
❖ 1、《国民经济学原理》主旨:
❖ “理论经济学是不应研究经济行为的实际建议的;理 论经济学所应研究的,只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 预筹活动的条件”。(页4)
❖ 经济学研究所强调的,是“财货与人类欲望满足之间 的因果关系”。(页8)
15 January 2020
6
❖ (三)奥地利学派简要谱系
15 January 2020
7
二、奠基者门格尔
❖ (一)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 18401921),生于奥地利新桑德兹。
❖ “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家都将自己视为门格尔的学生”。
❖ 门格尔生于一个古老但是地位并不高的奥地 利家族(他在小时候放弃了贵族头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59-1860年他 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学。后来他在克拉科夫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就一直在维也纳首相办公厅的 报社(《维也纳报》)做记者,进行市场调查,他对于 经济理论的认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几年以后( 1871)他进入奥地利国务院办公厅的新闻部工作。但是
复旦大学2010年秋本科选修课程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方 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
联系方式:errantking@
第四讲 边际学派(三):门格尔与古典奥地利学派
1
什么是奥地利学派?
2
奠基者门格尔
3
维塞尔与庞巴维克
15 January 2020
2
一、什么是奥地利学派?
❖ (二)科兹纳(Israel Kirzner)的补充
❖ 科兹纳在为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编写“奥地利经济 学派”词条时,在马克卢普的六项原则基础上补充了两 条: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公元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网络版).ppt

因劳工市场供求受地区、年龄、职业、技能、性别、种族 影响,即使总量上均衡,在结构上也可能失衡。这种失衡指 劳工市场上“失业”和“空位”并存,其造成滞胀机理是: • 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因劳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资存在 “刚性”,尤其是在有工会的部门,即使失业存在,工资也 上涨。失业丧失了促使工资、物价下降的功能。
r LM
IS Y
希克斯对IS-LM模型的评价
• 1960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批评这一模型,希氏承认对此负 有责任,尽管凯恩斯本人并不反对这样做,但他一直未作更 多的评论,直到1979年他才对此作了较详尽的说明: • IS表示流量均衡,因储蓄与投资都是流量,其均衡与时期相 联系;而LM表示存量均衡,因灵活偏好与货币量都是存量, 其均衡与时点相联系。二者同时均衡与自己观点矛盾。 • 他在《资本与增长》中阐明:如一个时期中存量均衡维持, 意味着在这个时期内每一个时点上的存量均衡都被维持。由 于LM尤其是L反映的是灵活性,如果认为它们在一个时期的 每一时点上均衡都被维持,就无灵活性可言。用这种存量均 衡观念来制定LM曲线显然不妥。 • 同时,这排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所有时点上的预期都无例 外地实现,这恰恰是凯恩斯批评“古典学派”的关键所在。
菲利浦斯曲线
工资上涨率(%) 菲利浦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0 (菲利浦斯)
(新古典综合派)
用菲曲线解释失业与通胀,与凯恩斯相比有两点变化: • 失业与通胀的原因从需求方转向供给方; •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从排斥转向交替。 (第一代与第二代通胀理论)
托宾:劳工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
–革命的后果:新古典经济学产生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 杰文斯(英),《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那么货币的边际效用又来自于何处呢?来自于商品。
❖ 【例子:经济高速增长为何必然会伴随通货膨胀?商 品越丰富,边际效用降低,货币边际效用随之降低, 货币贬值。当然,其中还有货币供给的因素。】
❖ (二)米塞斯精髓
❖ 1)《货币与信用理论》(1912)
❖ 古典奥地利学派自门格尔创立以来,其理论上还缺少 了一环:货币理论。
❖ 门格尔在其《原理》中货币理论部分只是开了一个头 ——论述货币起源,但是还没有讨论货币本质。米塞 斯在31岁时补上了这缺失的一环。
❖ 对于米塞斯来说以费雪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最大的缺 陷就是“宏观”与“微观”的断裂。一旦涉及到货币 问题,就都是总量概念:价格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等
❖ (一)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 ❖ 米塞斯生于奥匈帝国Lemberg(
现属乌克兰)一个犹太铁路工 程师家庭,其父因为奥地利铁 路建设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贵族 头衔,米塞斯继承了这一头衔。
【米塞斯家族纹章,现为米塞斯研究 院纹章】。
❖ 1900年米塞斯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和奥地利学派其他 几位著名人物一样,1906年他也是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但同时他参加了庞巴维克的研讨班(同期还有熊彼 特以及后来的哈耶克),接受了奥地利学派的思想。
❖ 一战以后,奥地利政府中共产主义思潮占了上风,
❖ 同时恶性的通货膨胀严重地伤害了奥地利经济。米塞 斯作为非正式顾问,成功阻止了布尔什维克接管奥地 利政府,并遏制了奥地利的恶性通货膨胀。
❖ 20年代是米塞斯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奥地利学派影 响最大的时期。他和哈耶克一起建立了奥地利经济研 究所,并成功预言了29年的经济大危机。罗宾斯因此 亲自前往维也纳参加米塞斯的研讨班。该研讨班继承 了庞巴维克研讨班的传统,从1920年一直延续到1934 年,成为欧洲经济学研究的明灯。
❖ 真正完成一套完整独特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体系构建 任务的,是现代奥地利学派的领导人物。
❖ 本讲我们关注的内容是现代奥地利学派曲折的发展历 程——期间围绕着两位核心人物:米塞斯和熊彼特。 奥地利学派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巅峰,随后 便被主流经济学排斥到了边缘,六、七十年代又重新 在美国复兴,但却一直保持自身的边缘性质。
❖ 但是在关于解决危机的措施上,奥地利学派最终不敌 凯恩斯,甚至是声名扫地。这直接导致了30年代奥地 利学派从主流经济学视野中淡出。
❖ 1934年纳粹占领维也纳之后,米塞斯不得不开始流亡
❖ 生涯,并于1940年来到美国。由于他早在1927年就预 料到暴政的来临,所以他建议他的学生都离开欧洲。 因此当他到美国的时候他的学生都已经在美国著名大 学找到了教职,例如马克卢普到了布法罗大学,摩根 斯坦(Oskar Morgenstern)去了普林斯顿,哈伯勒( Gottfried Haberler)进了哈佛。而米塞斯却始终由于 其坚定的反凯恩斯立场而未能获得全职的教职。最后 在纽约大学接受一笔私人基金而作为“客座教授”安 顿下来。
第十一讲 二战前后的奥地利学派:放逐、复兴与自闭
1
米塞斯:人类行为学
2 奥地利学派的坏孩子:熊彼特
3
奥地利学派在美国
2020/4/13
1
一、米塞斯:人类行为学
❖“人类行为学,尤其是经济学理论,是社会科 学中的一门独特学科。这是因为,与其他学科 相比,它不研究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的内 容,不研究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他们曾经如何 行动,他们应该如何行动,而仅仅研究一个事 实,即他们的确有目的,并采取行动去达到目 的。”
❖ 米塞斯在纽约的生活不为人知,他定期在曼哈顿的一 间地下室举行研讨班。但正是他坚定不移的努力,逐 渐把奥地利学派传统移植到了美国。不过也正是由于 他固执地拒绝和主流经济学融合,使得奥地利学派越 来越边缘化。
❖ 1973年,米塞斯逝世,未能见到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以及奥地利学派的复兴。有人说,哈耶 克所获得的诺奖是为了纪念米塞斯。
——Murray N. Rothbard, 1974
2020/4/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奥地利学派简要谱系
❖ 我们在第四讲中已经介绍过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古典奥 地利学派。但是我们知道门格尔并没有能够建立起一 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而其最杰出的两位后继者维塞 尔和庞巴维克尽管拓展了奥地利学派的价值理论与资 本理论,但是他们并没有建立宏大完整的独立经济学 系统的野心。
❖ 等。然而这些总量概念却失去了微观基础,即忽视了 个体行为对经济的影响,而这正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 内容。
❖ 米塞斯的目标是要让货币理论与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 结合起来,补上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
❖ 米塞斯指出: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其可以供应的数 量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之紧迫程度【边际效用】 决定的【供给和需求】,那么货币的“价格”也同样 应该由这二者来决定。
❖ 米塞斯一生经历坎坷。1912年他凭借杰作《货币与流 通手段理论》(Theorie des Geldes und der Umlaufsmittel, 1912)获得学界认可,但是却只能在大 学中担任无薪讲师,不能继任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讲 席;1909年起他成为维也纳商业厅首席经济师,但是 却一直是非正式顾问,不能成为政府公务员。原因在 于他是生活在一个反犹情绪日益高涨国家的犹太人, 并且他坚持最纯粹的古典自由主义理念。
❖ 首先,米塞斯接过了门格尔的工作,从货币起源中, 米塞斯证明货币最初不是国家发行的,而只是一种特 殊的商品(回归定理)。该理论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国家可以对一张纸币确定一个任意价值,
❖ 而这个价值与其成本毫不相关。因为,这张纸币背后 有某种有价值的商品来支撑(硬通货——黄金白银, 硬通货背后又必须有其他有价值商品来支撑,因为黄 金白银又可以回归到物物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