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高宽度标准
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

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端子接线压接是电气连接中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端子接线压接时,高度和宽度的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端子接线压接的高度和宽度标准。
一、端子接线压接高度标准端子接线压接的高度标准是指端子上导体裸露的高度。
它对于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绝缘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高度标准会根据不同的端子类型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的低压端子,其高度一般要求在1.5mm至2mm之间。
这是因为这些端子通常用于低压、低电流的电路连接,对于电气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高度标准也相应较低。
而对于高压、高电流的端子,其高度标准则会相应提高。
在高电压、高电流的应用场景中,要求端子的压接面积尽可能大,以降低电阻和热量产生,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因此,这类端子的高度标准一般会在2mm至2.5mm之间。
此外,端子接头的高度标准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接线端子的高度要均匀一致,避免出现高低不平。
2.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端子在高度标准上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在压接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压接导致高度不满足标准。
二、端子接线压接宽度标准端子接线压接的宽度标准是指按照端子的设计规格,导线被挤压后的宽度。
与高度标准类似,宽度标准也会根据不同的端子类型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
在一般的低压、低电流的应用场景中,端子接线的宽度标准一般会在1mm至1.5mm之间。
这是因为低电流下,端子对于电阻和热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宽度标准也相应较低。
而在高压、高电流的应用场景中,端子接线的宽度标准则会相应提高。
高电流时,通过增加接线的宽度,可以减小导线的电阻和热量产生,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因此,这类端子的宽度标准一般会在1.5mm至2mm之间。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端子在宽度标准上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压接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压接导致宽度不满足标准。
总结:端子接线压接的高度和宽度标准是保证电气连接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 -回复

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回复[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 一直以来都是电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
在电工工程中,端子是指用于连接电线或电缆的设备,它可以实现电流的导通以及信号的传输。
而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则是规定了安装端子时所需遵守的一系列标准,确保电线或电缆能够稳定地连接在端子上,确保电流的正常传输。
首先,端子接线压接高度的标准通常是指端子的接线面与导体间的距离。
这个标准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低电压应用中的端子接线压接标准较为宽松,例如,在家庭电路中,通常要求端子接线压接高度不超过2毫米。
而在高压电设备中,如变电站中,要求更为严格,一般要求端子接线压接高度不超过0.5毫米。
这是因为,高压电设备中的端子容易受到电弧的影响,如果接线高度过高,电弧可能会在端子接线面上产生,导致接触不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端子接线压接宽度标准是指端子用于夹紧导体的部分的宽度。
同样地,不同的应用场景有着不同的标准要求。
在低电压应用中,通常对应的标准要求端子接线压接宽度不低于0.8倍的导线直径。
这样可以确保端子能够夹紧导线,并且保持接触良好。
在高电压应用中,要求端子接线压接宽度更为严格,通常为0.5倍的导线直径。
这是因为,在高电压环境中,电流更大,接触面积需要更大,以确保电流的正常传输。
除了高度和宽度的要求,端子接线压接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
首先是接线面的平整度要求。
接线面应该保持平整,没有明显的凹陷或突起,以确保导线能够与端子接触紧密,减小接触电阻。
其次是接线面的清洁度要求。
接线面应该保持清洁,没有氧化物或油污,以确保接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导线的损伤情况,例如裸露的铜线可能受潮氧化,需要进行保护。
总结起来,端子接线压接高度及宽度标准是确保电线或电缆能够稳定连接在端子上,实现电流传输的一系列标准。
o型冷压端子压接标准

o型冷压端子压接标准
O型冷压端子的压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接管和导线的规格:压接管的内径应与被压接导线的外径相匹配,以保证足够的握力和良好的电气连接。
根据导线的规格选择合适的压接管,一般有²、²、²、²、²、²等规格。
2. 压接深度:压接深度是指压接管压缩后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合适的压接深度应保证压接管内壁与导线外表面充分接触。
对于不同的导线规格和压接管长度,应选择不同的压接深度。
3. 压接后的电阻值:压接后的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良好的电气性能。
一般要求压接后的电阻值不应大于同长度导线的电阻值的倍。
4. 机械性能:压接后的端子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耐腐蚀性:压接端子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和不同规格的O型冷压端子可能有不同的压接标准,具体应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同时,在压接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压接质量和安全。
molex端子压接标准

molex端子压接标准
以下是关于Molex端子压接标准的一些信息:
1. 压接高宽比:这是指导体压着区在压着后的截面高宽比,是优良压着的重要特点。
Molex生产商为接线端子设计方案提供了每一种电缆线规格的压着高宽比。
给出恰当的压着高宽比范围或尺寸公差可能小达0.002"。
在这样严谨的标准下,检测压着机是否安装恰当对于得到优良压着是十分重要的。
2. 压接区:这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
理想情况下,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
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3. 插接区:这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
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4.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
如果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16
1.31
133.5
13.6
1.25
200
20.4
1.5
200
20.4
14
2.08
222.5
22.7
2
290
29.6
2.5
250
25.5
12
3.31
311.5
31.8
3.5
540
55.1
4
350
35.7
10
5.76
356
36.3
5.5
780
79.5
6
500
51
3.5.2导体压着部拉拔力的测量: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 ,但不能太大。
尺寸要求:0.2 ~1.0mm
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 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
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3.3.1外观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1.9
19.6
0.2
0.85±0.05
2.0
29.4
0.3
0.85±0.05
2.0
44.1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1.范围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2.参考文件GB—T18290—2DIN EN 60352—23.内容3.1端子基础知识端子各部分功能:嵌合区: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
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
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绝缘压接部: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
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尾料片: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 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
2端子压着过程:3。
3压接完成品标准:3.3。
1外观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 ,但不能太大.尺寸要求:0.2 ~1.0mm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 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钟形口轴向长度不可过小或过大。
其尺寸取决于所压接的线材,可参考以下:0,03 - 0,56 mm² (AWG 32-20) : 0,25 ±0,15mm0,30 — 0,81 mm² (AWG 22-18): 0,3 ±0,15mm7. 尾料片应可见,但长度不可太大.尺寸要求:max 0。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压接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标准引用来源于TE/JST等大品牌厂家标准、客户技术要求与以下行业标准。
IPC/WHMA-A-620A CN-2006QC/T29106-2014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VW6033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与筒式。
3.2分类: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IDC)、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2.1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3.2.2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2.3刺破式胶座(IDC):压接前端子与胶座为一体的端子(压接无需剥掉线材外皮的一种端子)。
3.2.4航插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主要匹配航插插头。
3.2.5共接端子:主要用于线与线空中对接的端子,存在开口与筒式两种类型。
图1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3端子各部位名称图2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3.4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线芯压接区与线芯、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5线芯压接剖面端子线芯压接区与线芯压接后的剖面。
3.6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3.7端子拉力端子与线材之间的铆合承受力。
端子分为:1.绝缘检查窗口,2.喇叭口,3.刷子检查窗口,4.扣锁片5.绝缘压接区,6.线芯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端子两端可能都有),9.端子停止耳朵,10.电气连接槽,11.机械支撑槽,12.检查窗。
10114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线芯压接线芯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线芯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注:技术要求未体现部分以现场补充SOP 为判定依据。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名词通用要求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良好△可接受△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绝缘皮压着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绝缘皮压着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象易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导体压着过长,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HOUSING 实配,影响装配。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象易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芯线飞丝,可能造成拉力不足,且存在与相邻芯线短路的隐患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剥线不良注:1.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 ②小5556铜件:±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 以上。
线束铜线根数 <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1 >121 允许最大铜丝损失数 03455%端子压接缺陷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检验余料长度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②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③后喇叭口必须可见④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672#22
17/0.15
2.6
1.02
2.00
2.57
2.85
4
1672#18
41/0.15
3.1
1.0
2.10
2.80
3.00
4
审核:制作:分发编号:CD-WI-GC-008
1.50
1.55
1.80
2
1007#24
11/0.15
1.4
0.70
1.30
1.68
1.50
0.72
1.50
1.80
1.80
0.67
1.50
1.60
1.80
3
1007#22
17/0.15
1.6
1.75
1.30
1.75
1.50
0.77
1.50
2.00
1.80
0.72
1.50
1.70
1.80
1.02
2.09
超达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端子压接标准版次:A/0实施日期:2009-5-14
规
线格材
适合
线径
SH-1.0
MX-1.25
ZH-1.5
PH-2.0、SAN
XH-2.5、SCN
拉力标准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2.50
2.85
4
1007#20
26/0.15
1.8
0.78
1.50
2.10
1.80
4
1007#18
41/0.15
2.0
0.85
1.50
2.30
1.80
1.15
2.00
2.45
2.85
4
规
线格材
适合
线径
VH-3.96
拉力标准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0.90
0.70
0.90
1.15
1.10
0.63
1.30
1.48
1.50
0.67
1.50
1.65
1.80
1.5
1571#26
0.57
0.80
1.20
0.90
0.75
0.90
1.35
1.10
0.65
1.30
1.65
1.50
0.70
1.50
1.70
1.80
2
规
线格材
适合
线径
PH-2.0、SAN
JC20
XH-2.5、SCN
JC25
VH-3.96
拉力标准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铜丝
线径
高
宽
高
宽
KG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KG
1007#30
7/0.10
1.1
0.58
1.30
1.45
1.50
0.65
1.50
1.62
1.80
1
前脚±0.05
后脚±0.1
前脚±0.05
后脚±0.1
铜丝
线径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KG
1015#22
17/0.15
2.35
1.02
2.03
2.50
2.85
4
1015#20
26/0.15
2.5
1.06
2.00
2.56
2.85
4
1015#18
41/0.15
2.7
1.15
2.00
2.55
1007#28
7/0.12
1.2
0.63
1.30
1.50
1.50
0.65
1.30
1.35
1.50
0.67
1.50
1.67
1.80
0.62
1.50
1.55
1.80
1.5
1007#26
7/0.15
1.3
0.65
1.30
1.65
1.50
0.68
1.30
1.40
1.50
0.70
1.50
1.75
1.80
0.63
铜丝
线径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高
宽
KG
1571#30
7/0.10
0.7
0.52
0.70
0.85
0.80
0.58
0.82
1.0
1.05
0.65
0.90
1.05
1.10
0.58
1.30
1.45
1.50
1
1571#28
7/0.12
0.9
0.55
0.70
1.070.800 Nhomakorabea500.80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