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计算程序2013》简介
齿轮计算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newmaker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图示为直齿外齿轮的一部分。
齿轮上每个凸起的部分称为齿,相邻两齿之间的空间称为齿槽。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符号规定如下:(1)齿顶圆过齿轮各齿顶所作的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a和ra表示。
(2)齿根圆过齿轮各齿槽底部的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f和rf表示。
(3)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圆,是计算齿轮几何尺寸的基准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和r表示。
(4)基圆形成渐开线的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b和rb表示。
(5)齿顶高、齿根高及齿全高齿顶高为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齿根高为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齿全高为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显然h=ha+hf。
(6)齿厚、齿槽宽及齿距在半径为rk的圆周上,一个轮齿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厚,用sk表示;在此圆周上,一个齿槽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用ek表示;此圆周上相邻两齿同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距,用pk表示,显然pk=sk+ek。
分度圆上的齿厚、齿槽宽及齿距依次用s、e及p表示,p=s+e。
基圆上的齿距又称为基节,用pb表示。
标准齿轮:基本参数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分度圆齿厚等于齿槽宽的直齿圆柱齿轮称为标准齿轮,不能同时具备上述特征的直齿轮都是非标准齿轮。
标准齿轮及其几何尺寸计算公式由齿轮各部分名称的定义可以得到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如(外齿轮):分度圆直径d=mz基圆直径db=dcosα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详见付表2. 基本参数(1)齿数z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
(2)模数m 分度圆的周长=πd=zp,则有:由于π是无理数,给齿轮的设计、制造及检测带来不便。
为此,人为地将比值p/π取为一些简单的有理数,并称该比值为模数,用m表示,单位是mm。
我国已制定了模数的国家标准,因此,分度圆直径d = mz,分度圆齿距p = πm。
齿轮设计计算说明书

齿轮设计计算说明书1. 概述本说明书旨在介绍齿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齿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齿轮的设计计算。
2. 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元件,通常由齿轮和轴承组成。
•齿轮通常由直齿、斜齿、渐开线齿等不同类型组成,具有不同的传动特性。
•齿轮通常由钢材、铸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塑料或复合材料。
3. 齿轮设计的基本原理齿轮设计的基本原理如下:•齿轮的传动比决定了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例。
•齿轮的模数决定了齿轮的尺寸和齿数。
•齿轮的齿形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效率和运动平稳性。
•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4. 齿轮设计计算步骤齿轮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包括转速、功率和输入输出轴的位置。
2.根据所需的传动比例,计算输入输出轴的转速。
3.根据所需的传动功率,计算齿轮的模数,并确定齿轮尺寸和齿数。
4.根据齿轮的类型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齿形。
5.根据所选的齿形和材料,计算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6.进行齿轮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5. 齿轮设计计算实例以下是一个齿轮设计计算的实例:1.输入轴转速为1000 rpm,输出轴转速为2000 rpm。
2.输入输出轴的位置为水平平行。
3.需要传递的功率为10 kW。
4.齿轮的材料为钢材,热处理为淬火回火。
5.使用直齿齿轮,齿轮模数为4,齿数为20。
6.使用标准的齿形。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进行以下计算:•传动比:输出/输入 = 2000/1000 = 2•齿轮的尺寸:直径 = 模数 * 齿数 = 4 * 20 = 80 mm•齿轮的传动功率:功率 = 转矩 * 转速 = 功率/转速 * 1000 = 10/1000 * 1000 = 10 Nm•齿轮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符合设计要求。
6. 注意事项在齿轮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定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包括转速、功率和位置等。
齿轮的计算

齿轮的计算齿轮是机械中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它由一系列有齿的圆盘构成,通过齿间的咬合传递动力和转矩。
本文将以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方式介绍齿轮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
齿轮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咬合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为驱动齿轮,另一个为被驱动齿轮。
齿轮的传动比是驱动齿轮的齿数与被驱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例如,如果驱动齿轮上有20个齿,被驱动齿轮上有40个齿,那么传动比就是1:2。
齿轮的计算通常涉及到齿轮参数的确定,包括齿数、模数、齿轮直径等。
其中,齿数的确定需要根据所需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进行计算。
传动比的确定通常是根据机械设备的需求来决定的。
然后,根据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可以计算出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齿数。
模数是用于计算齿轮参数的一个关键参数,它表示每个齿上的圆柱面上的齿距。
此外,齿轮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宽、法向齿厚等参数。
齿宽决定了齿轮的传动功率和受载能力,通常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负荷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法向齿厚表示齿轮轴向上齿的厚度,也需要根据齿轮所处的工况来选择合适的数值。
对于一些特殊的齿轮传动,如斜齿轮传动和锥齿轮传动,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
斜齿轮传动需要考虑斜角和齿轮的啮合角等因素,锥齿轮传动则需要考虑锥度和端面夹角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和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齿轮的计算常常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这些软件可以通过输入所需的参数,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齿轮的各项参数,并提供绘图和模拟功能,方便工程师进行设计和优化。
总结起来,齿轮的计算涉及到齿数、模数、齿宽、法向齿厚等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传动比、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计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合理的齿轮计算,可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可靠性、高效性和适用性,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齿轮传动率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率计算公式齿轮传动率是指齿轮传动系统中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在工程设计和机械传动系统中,齿轮传动率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齿轮传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齿轮传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传动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100%。
其中,传动率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分别是齿轮传动系统中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
传动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齿轮传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齿轮传动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齿轮的几何参数、材料特性、润滑情况以及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齿轮传动率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齿轮传动率的计算需要确定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通常是由电机或其他动力源提供的,而输出功率则是齿轮传动系统输出端的实际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量齿轮传动系统输出端的转速和扭矩来确定。
其次,齿轮传动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指齿轮传动系统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转速比,通常由齿轮的齿数和模数来确定。
传动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率的计算,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传动比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
除此之外,齿轮传动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齿轮的摩擦损失和传动系统的效率。
齿轮传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损失,这会影响到传动系统的效率和传动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齿轮传动系统的摩擦损失和效率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考虑。
最后,齿轮传动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
例如,齿轮传动系统在高速、高负荷或恶劣环境下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损失和热量,这会影响到传动系统的效率和传动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分析。
总之,齿轮传动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齿轮传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齿轮计算程序

齿轮计算程序一、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它由多个齿轮齿面组成,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力量。
根据齿轮的传动方式和结构形式,齿轮可以分为圆柱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传动等多种类型。
齿轮计算程序是一种应用程序,通过输入齿轮的参数,可以自动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传动比、齿轮模数等相关参数。
在设计齿轮计算程序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计算结果应准确无误,避免计算误差对实际应用造成影响。
2. 灵活性:程序应具备适应不同齿轮类型和参数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3. 可视化:程序应提供直观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输入参数和查看计算结果。
4. 实用性:程序应具备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齿轮设计和制造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
齿轮计算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功能:1. 齿轮参数计算:根据输入的齿轮类型和参数,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传动比、齿轮模数等。
2. 齿轮配对计算:根据输入的齿轮参数,计算齿轮的啮合条件和传动效率,选择合适的齿轮配对方案。
3. 齿轮强度计算:根据输入的齿轮参数和工作条件,计算齿轮的强度和耐久性,评估齿轮的可靠性。
4. 齿轮轮廓绘制:根据输入的齿轮参数和类型,绘制齿轮的轮廓图,直观展示齿轮的结构和形状。
三、齿轮计算程序的实际应用案例齿轮计算程序在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齿轮传动设计:通过输入传动比和工作条件,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和强度,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方案。
2. 齿轮制造工艺:通过输入齿轮参数和制造要求,计算齿轮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指导齿轮的制造过程。
3. 齿轮故障分析:通过输入齿轮工作条件和故障特征,计算齿轮的应力分布和疲劳寿命,分析齿轮故障原因。
4. 齿轮优化设计:通过输入齿轮参数和设计目标,计算齿轮的优化方案,实现齿轮的轻量化和性能提升。
总结:齿轮计算程序是一种用于齿轮设计和分析的工具,通过输入齿轮参数,可以自动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传动比、齿轮模数等相关参数。
齿轮计算的数学原理及应用

齿轮计算的数学原理及应用1. 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它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实现转动的传递。
齿轮计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来确定齿轮的参数和传动性能。
本文将介绍齿轮计算的数学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2. 基本概念在进行齿轮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齿轮术语:•齿数:表示齿轮上的齿的数量,用N表示。
•模数:表示齿轮齿廓形状的尺寸,用m表示。
•齿距:齿轮齿面上相邻两齿齿槽之间的距离。
•齿厚:齿轮齿面上齿槽的宽度。
•分度圆直径:表示齿轮齿廓的中心圆直径,用d表示。
3. 齿轮计算的数学原理齿轮计算的数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齿数的计算齿数的计算是齿轮计算中的基本内容。
对于一个给定的齿轮传动系统,要确定每个齿轮的齿数,需要考虑传动比、转速和齿轮模数等因素。
3.2 分度圆直径的计算分度圆直径是齿轮齿廓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齿轮的尺寸。
分度圆直径的计算需要考虑齿数、模数和压力角等因素。
3.3 齿厚的计算齿厚是齿轮齿槽的宽度,它直接影响齿轮的传动性能。
齿厚的计算需要考虑齿数、模数和齿轮间隙等因素。
3.4 啮合传动的计算啮合传动是齿轮传动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它反映了齿轮间的传动效果。
啮合传动的计算需要考虑齿数、模数、压力角、齿轮轴心距和啮合系数等因素。
4. 应用实例齿轮计算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齿轮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合适的齿轮参数,从而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机械传动系统。
•齿轮加工工艺的确定:齿轮计算可以帮助工艺工程师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从而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齿轮磨损和故障分析:齿轮计算可以帮助维修工程师对齿轮的磨损和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5. 总结齿轮计算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可以确定齿轮的参数和传动性能。
本文介绍了齿轮计算的基本概念、数学原理和应用实例,希望能为齿轮计算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 第4部分:齿面断裂的承载能力计算-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2)3.1术语和定义 (2)3.2符号和缩略语 (2)3.3局部接触点(CP)和材料深度(y)的定义 (4)4齿面断裂的定义 (4)5基本公式 (5)5.1通则 (5)5.2最大材料暴露值(A FF,max) (5)5.3局部材料暴露值[A FF,CP(y)] (5)6局部发生等效应力[τeff,CP(y)] (6)6.1概述 (6)6.2不考虑残余应力的局部等效应力[τeff,L,CP(y)] (6)6.3准稳态残余应力[τeff,RS(y)] (19)6.4残余应力对局部等效应力的影响[∆τeff,L,RS,CP(y)] (20)7材料强度[τper,CP(y)] (20)7.1概述 (20)7.2硬度转换系数(Kτ,per) (21)7.3材料系数(K material) (21)7.4硬度梯度曲线[HV(y)] (22)附录A(资料性)不考虑残余应力的局部等效应力的计算[τeff,L,CP(y)] (25)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4部分:齿面断裂承载能力计算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断裂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本文件中的公式适用于齿廓符合ISO 53的主动和从动圆柱齿轮,也适用于实际端面重合度(εα)小于2.5的其他齿条的共轭齿。
该方法经验证适用于渗碳[15]齿轮,本文件给出的公式只适用于以下参数和条件的渗碳齿轮:——赫兹应力:500 N/mm2≤p H≤3 000 N/mm2;——法向相对曲率半径:5 mm≤ρred≤150 mm;——在成品状态下,550 HV处的表面硬化层深度:0.3 mm≤CHD≤4.5 mm。
本文件不适用于评估非齿面断裂类型的轮齿损伤。
本文件不作为齿轮箱设计和认证过程中的评级方法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

程 序 B
程 序
A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程 序 C
程序A :本程序适用于轴交角 90 度,初定传动比、已定中
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只适于同旋向齿轮副(轴交角为两齿轮
程序B :本程序适用于已定轴交角、齿数、螺旋角和齿轮1
传动的设计计算。
两齿轮螺旋方向相同(轴交角为两齿轮节
程序C :本程序适用于未定轴交角,已定齿数、螺旋角和两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可设置齿轮的螺旋角为 0 度,适于
(轴交角为两齿轮节圆螺旋角之和或差)。
如两齿轮螺旋角
0 度,则为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
关闭
轮传动计算
已定中心距的非变位交错轴斜齿
两齿轮螺旋角之和)。
齿轮1的变位系数的交错轴斜齿轮
齿轮节圆螺旋角之和)。
角和两齿轮变位系数的交错轴斜
,适于同旋向或不同旋向齿轮副
螺旋角相同、旋向相反,或均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计算程序2013》简介制作:邓时俊圆柱齿轮传动计算圆柱齿轮齿厚参数计算圆柱蜗杆传动计算锥齿轮传动计算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齿轮精度示例引用标准参考文献前言点击进入页面圆柱齿轮切齿误差分析圆柱齿轮切齿验算前言《齿轮计算程序2013》是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2003兼容)编制的有关圆柱齿轮传动计算、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圆柱齿轮齿厚参数计算、圆柱齿轮切齿误差分析、圆柱齿轮切齿验算、齿轮齿条传动计算、锥齿轮传动计算、圆柱蜗杆传动计算以及齿轮精度计算等程序。
软件开发本着实用的原则,各程序的输入和判断过程力求简捷,符合常规的设计计算过程,设计与工艺密切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必要的传动质量指标计算、承载能力验算。
圆柱齿轮传动计算程序里有采用标准刀具切齿的验算,圆柱蜗杆传动计算程序里有蜗轮滚刀计算,弧齿锥齿轮传动计算程序里有可采用的标准刀盘参数。
通过VBA窗体或工作表输入主参数,并显示部分计算和验算结果。
有些参数(如模数/ 径节、径向变位系数/ 法向变位系数)设置多种输入方式以便于操作,有必要的提示和错误警告,完整的输出单独列表,可打印或保存。
只要具有齿轮设计和齿轮工艺的基本知识就可很快掌握运用。
如须查看各程序的计算过程、进行修改或二次开发。
输入密码dsj402*即可撤销工作簿、工作表(显示隐藏的工作表)和VBAProject 的保护。
由于本程序应用了Microsoft Excel VBA,Excel2003首先要设置好安全级,进入后点击视图→工具栏→Visual Basic,再点击右下方小窗口的“安全”,出现“安全性”窗口,将安全级设置为“中”。
双击文件名后,在出现的“安全警告”窗口中,点击“启用宏(E)”(对其警告无须顾虑),即可打开文件。
Excel2007则通过左上角Office按钮→ Excel选项→信任中心→“信任中心设置”按钮,在“信任中心”对话框中选择“宏设置”→“启用所有宏”。
以下是各计算程序的简介:1.圆柱齿轮传动计算(平行轴)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高变位、角变位和非变位的外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平行轴)传动的设计计算。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传动质量指标和承载能力的验算、切齿验算(齿条形刀具切齿、标准直齿插齿刀插齿、标准剃齿刀剃齿)以及齿轮测量项目的偏差、公差值的计算和选取。
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高变位、角变位和非变位的内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平行轴)传动的设计计算。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传动质量指标和承载能力的验算、内齿轮采用标准直齿插齿刀插齿的验算以及齿轮测量项目的偏差、公差值的计算和选取。
圆柱齿轮齿条传动计算——适用于轴交角为0 度的变位和非变位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与齿条传动的设计计算。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传动质量指标的验算和检验项目的偏差、公差值的选取。
2.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根据轴交角、传动比、中心距、齿数、螺旋角、变位系数等参数进行选择输入,形成A、B、C三种不同的输入方式,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传动质量指标的验算以及齿轮测量项目的偏差、公差值的计算和选取。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A——适用于轴交角90 度,初定传动比、初定中心距的非变位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只适于同旋向的齿轮副(轴交角为两齿轮节圆螺旋角之和)。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B——适用于已定轴交角、齿数、螺旋角和齿轮1的变位系数的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只适于同旋向的齿轮副(轴交角为两齿轮节圆螺旋角之和)。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计算C——适用于未定轴交角,已定齿数、螺旋角和两齿轮变位系数的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可设置齿轮的螺旋角为0度,适于同旋向或不同旋向齿轮副(轴交角为两齿轮节圆螺旋角之和或之差)。
如两齿轮螺旋角相同、旋向相反,或均为0 度,则为平行轴传动。
3.圆柱齿轮齿厚参数计算外齿圆柱齿轮齿厚参数计算——适用于单个变位和非变位直齿、斜齿渐开线外齿圆柱齿轮齿厚测量尺寸的计算。
包括弧齿厚、法向弦齿厚、公法线长度、跨球(圆柱)尺寸及其偏差、公差值的计算和转换及直齿小锥度齿轮齿厚参数计算。
内齿圆柱齿轮齿厚参数计算——适用于单个变位和非变位直齿、斜齿渐开线内齿圆柱齿轮齿厚测量尺寸的计算。
包括弧齿厚、公法线长度、跨球(圆柱)尺寸及其偏差、公差值的计算和转换及直齿小锥度齿轮齿厚参数计算。
4.圆柱齿轮切齿误差分析本程序对滚齿、插齿、剃齿等工序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计算。
滚齿误差分析——由于齿轮安装误差(几何偏心、端面跳动)、滚刀安装误差(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切向加工误差(齿轮的运动偏心)、滚刀架导轨误差(在纵、横向平面内的倾斜)、滚齿机差动链调整误差、滚刀的产形面误差(滚齿的固有误差和滚刀的制造、刃磨误差)等引起的各项误差。
插齿误差分析——由于齿轮安装误差(几何偏心、端面跳动)、插齿刀几何偏心(安装偏心、径向跳动)、插齿刀的运动偏心、刀架导轨误差(在纵、横向平面内的倾斜)、切向加工误差(齿轮的运动偏心)等引起的各项误差。
剃齿误差分析——由于齿轮安装偏心、剃前滚齿产生的齿圈径向跳动、剃前插齿插齿刀的几何偏心、剃前滚齿齿轮的运动偏心、和剃前插齿插齿刀的运动偏心、剃齿刀对齿轮轴线纵向移动不平行、剃齿刀与齿轮轴交角调整误差以及剃齿刀齿形误差等引起的各项误差。
5.圆柱齿轮切齿验算滚齿验算——变位和非变位外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滚齿验算。
插齿(外齿)验算——变位和非变位外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采用标准和专用插齿刀的插齿验算。
剃齿验算——变位和非变位外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采用轴向剃齿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标准剃齿刀和专用刀。
插齿(内齿)验算——变位和非变位内啮合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采用标准和专用插齿刀的插齿验算。
6.锥齿轮传动计算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Gleason齿制的直齿锥齿轮传动。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和承载能力验算,可按标准选取公差及偏差值。
弧齿锥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Gleason齿制的弧齿锥齿轮传动。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和承载能力验算,可按标准选取公差及偏差值。
零度锥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Gleason齿制的零度锥齿轮传动。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和承载能力验算,可按标准选取公差及偏差值。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Gleason齿制的准双曲面齿轮齿轮传动。
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可按标准选取公差及偏差值。
7.圆柱蜗杆传动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计算——适用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设计计算,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几何特性验算、受力分析和承载能力计算。
还可根据输入的精度等级和侧隙种类代号,自动生成有关偏差、公差数值。
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计算——适用于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设计计算,可进行几何参数计算、几何特性验算、受力分析和承载能力计算。
还可根据输入的精度等级和侧隙种类代号,自动生成有关偏差、公差数值。
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计算——适用于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的计算,可进行几何参数的计算,根据输入的精度等级和侧隙种类代号,自动生成有关公差偏差数值。
8. 齿轮精度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按照《GB/Z 10095—200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Z 18620—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及关于贯彻齿轮新国标的有关规定编制的齿轮偏差、公差值的计算程序。
包括用模数、分度圆直径、齿宽的实际值计算和用尺寸分段界限的几何平均值计算两种方式,后者完全可以取代查表。
当输入主参数后,可自动生成有关偏差、公差值。
齿条精度——按照《GB 10096—88 齿条精度》编制。
当输入主参数后,可自动生成偏差及公差值。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按照《GB 11365—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和《GB 10225—88 小模数锥齿轮精度》编制。
当输入主参数后,可自动生成有关偏差及公差值。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按照《GB 1008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和《GB 10227—88 小模数圆柱蜗杆、蜗轮精度》编制。
当输入主参数后,可自动生成有关偏差及公差值。
引用标准:·圆柱齿轮技术标准GB/T 10095.1-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 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GB/Z 18620.1-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GB/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GB/Z 18620.3-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GB/Z 18620.4-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GB 10096-88 齿条精度GB/T 13924-92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GB/T 3480-1997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锥齿轮技术标准GB 12370-90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术语GB 11365-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GB/T 10062.1-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1部分GB/T 10062.2-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2部分GB/T 10062.3-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3部分GB 10225-88 小模数锥齿轮精度·圆柱蜗杆、蜗轮技术标准GB 10085-88 圆柱蜗杆传动基本参数GB 10086-88 圆柱蜗杆、蜗轮术语及代号GB 10087-88 圆柱蜗杆基本齿廓GB 10088-88 圆柱蜗杆模数和直径GB 1008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GB 10227-88 小模数圆柱蜗杆、蜗轮精度·其它技术标准GB 3374-82 齿轮基本术语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参考文献:[1] 齿轮手册编委会编. 齿轮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编. 机床设计手册2 零件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3] 杨兰春…等编. 蜗杆传动手册.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4] 张民安主编. 圆柱齿轮精度.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5] 四川省机械工业局编. 齿轮刀具设计理论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6] 四川省机械工业局编. 复杂刀具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年[7] 袁哲俊主编. 刀具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 袁哲俊…等编. 齿轮刀具设计. 新时代出版社,1983[9] 齿轮精度国家标准宣贯工作组编. 齿轮精度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