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科学喂养
婴幼儿科学喂养原则与方法

婴幼儿科学喂养原则与方法婴幼儿在0-3岁的阶段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科学喂养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婴幼儿科学喂养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原则一:母乳喂养优先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它能够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营养和抗体,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并预防疾病。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推行母乳喂养,至少在婴儿的头6个月内全母乳喂养。
母乳是易消化的,而且能够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原则二:根据婴幼儿的年龄适度添加辅食在宝宝6个月大时,母乳或者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这时候就需要适度添加辅食了。
辅食的添加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这样可以帮助宝宝适应新的食物,并且减少过敏的风险。
最初可以给宝宝吃稀粥或者糊状辅食,如南瓜泥、胡萝卜泥等。
随着宝宝的发育,逐渐过渡到粥状、浓面食以及细软的切碎食物。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开始可以吃家庭同餐,但需要避免给他们添加过咸、过辣或者糖分过多的食物。
原则三:饮食多样化婴幼儿的饮食需要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以确保他们摄入到所需的各种营养。
不同种类的食物提供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谷类食物提供能量,蛋白质食物有助于生长发育,蔬菜和水果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应该尽量让宝宝吃各种不同颜色和类型的食物,以增加他们营养的多样性。
原则四:遵循逐渐增加的原则在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遵循逐渐增加的原则。
宝宝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有限,所以开始时只需给他们少量的辅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适应新的食物,并且减少肠胃不适的风险。
原则五: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卫生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所以对食物的安全性和卫生要格外注意。
使用干净的材料和工具加工食物,避免给宝宝吃生或未煮熟的食物。
此外,食物的细碎程度也需要控制好,以避免婴幼儿噎食。
原则六:注意宝宝的饮水在添加辅食后,宝宝的饮水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宝宝在添加辅食后每天需喂水100-200ml,可以在辅食喂养时间以外的其他时间给宝宝喂水,以满足他们的水分需求。
婴幼儿科学喂养

婴幼儿科学喂养婴幼儿期是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
在这个阶段,科学的喂养对于宝宝的健康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辅食添加等。
1. 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它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及各种必需的营养素。
母乳不仅能够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同时也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过敏等问题。
对于新生儿,最好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开始喂养母乳。
频繁的哺乳过程有助于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并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
通常,新生儿需要每天喂养8-12次,每两到三小时一次。
母亲要确保自身的营养充足,适当多喝水,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配方奶喂养当母乳喂养不可行或不足以满足婴幼儿的需求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养。
配方奶是一种经过科学配制的奶粉,其成分和营养价值与母乳相似。
在选择配方奶时,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奶粉,并按照说明准确配方。
配方奶喂养需要注意奶瓶和奶嘴的卫生,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要遵循奶粉和水的正确比例,用温水冲泡奶粉,并在喂养前测量奶温,确保适宜的温度。
3. 辅食添加当宝宝年龄逐渐增长到6个月以上时,逐渐引入辅食是非常重要的。
辅食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额外营养,在宝宝的生长和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添加辅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时间点:一般建议在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
在此之前,婴儿的肠功能和消化能力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辅食添加过早可能导致消化问题。
- 增量和质量: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最好从米粉、米糊或蔬菜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再逐渐引入果泥、肉泥等。
辅食的质量要保证干净、新鲜、易消化,并尽量避免添加任何调味品。
- 方式和频率: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采用勺子喂养的方式,而非奶瓶。
每天可逐步增加辅食的次数,从1-2次开始,随着宝宝的适应和需求增加到3次。
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

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
婴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喂养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婴幼儿喂养的科学知识:
1.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
母乳中富含营养物质,可以促进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有利于智力发展。
2. 配方奶粉是母乳的替代品,但营养成分和母乳有些差别。
在选择时应根据孩子的需要和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3. 初生婴儿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丰富的母乳/配方奶粉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
4. 6个月后可以逐渐引入辅食,如米粉、鲜果泥、蔬菜泥等。
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量,以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
5. 避免喂食过多的糖分和盐分,以免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6. 喂养时保持孩子的姿势正确,避免呛奶或吞入空气。
7. 喂养前应洗手并保持喂养用具的清洁卫生。
以上是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基本知识,父母们应该注重科学喂养,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 1 -。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婴幼儿期是生命最初的阶段,科学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喂养习惯可以保证婴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并预防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但是,对于刚刚成为父母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科学喂养的知识可能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为您分享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原则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可以提供婴幼儿所需的各种营养,并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婴儿感染疾病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幼儿前六个月应该进行纯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考虑配方奶粉。
二、婴幼儿辅食的引入时机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约四到六个月时可以逐渐引入辅食。
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已经准备好接受固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初始引入的辅食应该是由稀有到浓、纯净无刺激性的食物,如米粉、面粉或蔬菜泥。
随着宝宝的适应能力增加,可以逐渐引入更多种类的食物,如水果泥、饭团和肉泥等。
三、均衡营养的供应为了保证宝宝获得均衡的营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碳水化合物:它们是宝宝的主要能量来源,可以通过米、面、土豆、面条等食物提供。
2. 蛋白质:它们是宝宝体内组织的基本构成元素,可以从鸡蛋、鱼、肉类和豆制品中获得。
3. 脂肪:脂肪是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母乳、橄榄油、鱼油等摄入。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获得。
如果需要补充,可以咨询医生并适量使用补充剂。
四、避免常见的喂养问题1. 按需喂养:婴幼儿的胃容量较小,因此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来喂养。
如果宝宝表现出饥饿的迹象,如吮吸拳头或嘴唇动作,应该及时响应,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
2. 注意饮食环境:尽量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喂养宝宝。
避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喂养氛围。
3. 婴儿哺乳位:对于母乳喂养,正确的喂养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

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是亲子关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婴儿的健康成
长和营养摄入。
以下是婴幼儿科学喂养的要领。
2.适当添加辅食:6个月时,婴儿需要开始添加辅食。
首次添加辅食
时宜选择单一的发酵米糊、义乌特产、果泥等食物,以观察是否会出现过
敏或消化问题。
逐渐引入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丰富婴儿的营养摄入。
尽量避免添加盐、糖、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
4.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婴幼儿每天的饮食结构需要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蛋白质可从母乳、配方奶和辅
食中摄取,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谷物和蔬菜,脂肪来自于母乳、植物油
和谷物中的天然脂肪。
5.不强迫婴儿进食:婴儿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对食物的
口味和喜好。
在引导婴儿进食时,家长应以宝宝的需求为主导,不要强迫
宝宝吃太多或太少。
每个婴儿的食量和进食频率都会有所不同,家长应根
据婴儿的食欲来合理安排饮食。
6.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期是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家长应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培养宝宝尝试新食物的勇气。
同时,家
长应成为良好的饮食榜样,不要给宝宝吃垃圾食品或过多的糖果和零食。
7.饮食注意均衡:婴幼儿的饮食宜均衡,不偏食。
每天提供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丰富多样的食物,以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
为
了宝宝的骨骼发育,提供足够的钙质摄入也非常重要。
婴幼儿科学喂养原则与方法

婴幼儿科学喂养原则与方法引言: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科学的喂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喂养习惯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其智力和情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原则与方法,帮助父母了解如何正确喂养自己的宝宝。
第一部分:婴幼儿喂养的基本原则科学喂养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则:1. 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婴幼儿喂养方式。
母乳富含各类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养分,并且有助于建立母子之间的亲密联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母乳喂养应该持续至少六个月,并逐渐引入辅食。
2. 合理添加辅食:当宝宝六个月大后,可逐渐引入辅食。
初始辅食应以米粉、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其他食物。
注意辅食添加的时间和方式,避免过早或者过快引入辅食,给宝宝的消化系统足够时间适应新的食物。
3. 定时、定量喂养:建立定时、定量的喂养习惯有助于维持宝宝的饥饱感。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成长需求,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保证每餐的营养均衡,并避免过度喂养。
第二部分:婴幼儿喂养的注意事项除了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喂养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1. 注意卫生标准:在喂养宝宝之前,确保双手洁净,并保持喂养器具的清洁。
用开水煮沸奶瓶等器具,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要确保食物的新鲜和质量,避免因食物变质而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
2. 注意温度:宝宝的食物需要适当的温度才能保证其舒适和安全。
过热的食物会烫伤宝宝的口腔和消化系统,而过冷的食物则可能引起宝宝的不适。
在喂食前请用手或温度计检查食物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宜。
3. 注意宝宝的食欲和食量:宝宝的食欲会随着成长和发育变化。
有时宝宝可能对某种食物不感兴趣,这是正常的变化。
父母不应强迫宝宝吃下他们不喜欢的食物,而是要尝试引入新的食物选择,以确保宝宝获得多样化的营养。
第三部分:婴幼儿喂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科学喂养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科学喂养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们来谈谈婴幼儿生长发育与科学喂养的问题。
我们要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这是科学喂养的基础。
一、1.1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基本的规律。
例如,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一般在50厘米左右,体重在3千克左右;6个月时身长约60厘米,体重约6千克;1岁时身长约80厘米,体重约9千克。
这些数据只是参考,每个宝宝的生长速度都会有所不同。
二、1.2 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父母的基因决定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潜力。
如果父母身高较高,宝宝的身高也可能会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2.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等都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氛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3. 营养因素:科学喂养是保证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
婴幼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
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体重的奶粉。
三、2.1 科学喂养的原则2.1.1 定时定量:按照宝宝的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喂养次数和每次喂养的量。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量在30-90毫升之间;6个月大的宝宝每天需要喂养4-6次,每次喂养的量在120-180毫升之间;1岁的宝宝每天需要喂养3-4次,每次喂养的量在200-240毫升之间。
2.1.2 注意配方:如果选择配方奶粉,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奶粉。
不同品牌的奶粉成分可能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合宝宝的品牌。
2.1.3 保持姿势:喂养时要让宝宝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吸入空气或呛奶。
一般来说,宝宝喝奶的时候要让他头部稍微仰起,以便于吞咽。
四、2.2 科学喂养的方法2.2.1 母乳喂养:如前所述,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是每位父母的重要责任。
科学喂养不仅涉及到合理的食物选择,还包括喂养时间、方式和频率等。
本文将就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1.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婴儿的免疫力发展和生长。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从出生开始的前6个月应该以纯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作为替代品。
2. 引入辅食的时机婴儿在出生后约六个月左右,开始逐渐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这个时候可以逐渐引入辅食。
首先从米粉或者其他单一的米类开始,然后再逐渐引入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物。
3. 食物的选择和准备食物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包括谷类、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等。
可以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和发育需要来选择食物的种类和质地。
食物的准备应该卫生,可以用清洁的器具加工和煮熟。
4. 喂养时间和频率婴儿的胃容量较小,因此需要频繁的喂养。
在刚开始引入辅食的阶段,每天喂养3-4次,每次大约1-2汤匙即可。
随着婴儿的成长,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和次数,但也要遵循婴儿的需求和节奏。
5. 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在喂养婴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喂养的环境应该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其次,婴儿应该保持坐姿,以免食物卡住。
还要确保喂养用具的清洁,并避免使用太硬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6. 喂养过程中的反应和调整婴儿可能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
在引入新食物时,需要留意婴儿的反应。
如果出现皮疹、呕吐等症状,应该停止喂养该食物,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7. 不良喂养习惯的预防和纠正有些婴幼儿可能会养成不良的喂养习惯,比如拒绝进食或吃太多。
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用食物来安抚婴幼儿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是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父母应该根据婴儿的发育需要、逐步引入辅食、注意食物的选择和准备,并留意婴儿的反应和调整喂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科学喂养婴儿膳食中添加LCPUFAs持续时间与视觉灵敏度关系的研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张波译苏宜香审校科学家将视敏度作为衡量婴儿大脑发育情况的其中一项标准。
如果想让婴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要抓住视力发育的黄金期。
什么是视力发育的黄金期?在视力发育的黄金期,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促进孩子的视力发育呢?人类大脑和视网膜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LCPUFAs,为什么还要强调在婴儿膳食中添加LCPUFAs,如何添加?前言人类大脑和视网膜含有大量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
在西方的饮食模式下,母乳中含有0.05%~1%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0.1%~0.9%的花生四烯酸(ARA)[1]。
体内LCPUFA的富集是在大脑及视网膜的快速成熟期,一般是在出生后3个月到至少2岁[2]。
视觉系统在出生后第一年逐渐成熟[3~5],在这一时期,足量的视觉刺激至关重要[6],那些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没有视觉体验的婴儿,例如先天性白内障或斜视患者,视皮质正常的发育历程受到影响,可能要承受永久的视觉损伤[7~13]。
除了视觉刺激,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还依赖充足的营养以支持出生后的生长高峰,在这一关键时期,神经细胞膜中LCPUFAs的数量与种类会影响细胞的信号转导[14~19],进而影响突触的形成和过量突触的消失,最终导致细胞结构的永久改变。
因此,婴儿膳食中LCPUFAs的利用情况会对其脑功能发育产生长期的影响。
目前,许多学者都支持婴儿应当摄入足量LCPUFAs的观点,但并不确定何时是补充LCPUFAs的最佳时机。
本研究目的:综合评价了婴儿膳食中补充LCPUFAs的不同方式、不同时间与52周扫描VEP 灵敏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实验室在过去的10年里进行了4组随机化临床试验,共收集了243名健康婴儿的资料,所有试验使用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同样的配方奶粉,结果测量使用标准化的方法[21~24]。
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研究方案在实施前被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会医院(达拉斯)和城市医院(达拉斯)的监督委员会批准。
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及具体的招募程序参阅本人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21~24]。
本试验的随机对照体现在何处?在两个试验组中[21,24],出生0~5天的健康婴儿被随机化分入Enfamil®组和Enfamil® LIPIL®组(含0.36%DHA和0.72%的ARA,下同),以设计的配方奶粉喂养17周或52周。
这些试验分别是在1993~1996年和1997~1999年进行的。
在另两组试验中[22,23],婴儿开始以母乳喂养,在6、17、26周断奶后随机化进入Enfamil®组或Enfamil® LIPIL®组,这些数据收集于1996~2000年。
本研究还收集了两组全程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资料作为对照,一组婴儿母乳喂养37±3周,另一组母乳喂养52周以上,对照组的数据分别收集于1993~1996年和1996~2000年。
综上所述,依据LCPUFAs来源的不同和配方奶粉补充时间的不同,把243名健康婴儿随机分入12个小组,如图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孕周37~40周(从末次月经算起)出生的婴儿,有出生时体格和神经发育评估记录非双胞胎或多胞胎出生体重与孕周相一致排除标准牛奶蛋白过敏的家族史遗传性或家族性眼科疾病素食者母亲有代谢性疾病、贫血、感染、黄疸、围产期晕厥胎粪窒息出现任何围产期事件导致出生后入新生儿监护室* 所有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均以上表为准。
本研究的主要检测指标是在52周视皮质发育接近成熟时测定研究对象的扫描VEP灵敏度[25,26]。
扫描VEP的数值反映了视皮质对反转黑白条纹光栅刺激的反应,反转频率固定为6Hz,空间频率由小变大,白色光栅由粗变细,能激发视皮质反应的最细光栅反映了视皮质的灵敏度,以logMAR(最小分辨角度)表示,logMAR 的值越小,视觉灵敏度越高。
详细的方法请参阅文献25、26。
图1 试验分组情况所有的随机化临床试验(RCTs)由同一个实验室在10年间完成,全部RCTs使用同样的纳入排除标准、同样的食品配方和检测方法。
统计分析本试验使用平均扫描VEP灵敏度的logMAR与添加LCPUFA时间进行线形回归来研究各组的扫描VEP与添加LCPUFA时间的关系,其中平均扫描VEP灵敏度这一指标不需根据样本大小进行加权(大多数的分组的样本量为15~40),也不需根据各组的标准误进行加权(因为本试验的扫描VEP灵敏度是在同一个研究中心使用统一的标化方法进行检测的,所有随机试验组和多数母乳喂养的对照组的标准误有一定的可比性)。
结果图2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了添加LCPUFA不同的时间对应的平均扫描VEP灵敏度。
从出生至52周始终使用不含LCPUFAs配方奶喂养的两组为使用LCPUFAs 0周计。
图2 添加LCPUFA的时间与52周扫描VEP的灵敏度之间的关系说明:完全用不添加LCPUFA的配方奶喂养组用“○”表示;母乳喂养6周至1年,断奶后不添加LCPUFA的组用“□”表示;完全用添加LCPUFA(0.36% DHA, 0.72% ARA)的配方奶喂养组用“●”表示;母乳喂养6周至1年,断奶后添加LCPUFA的组用“■”表示。
需注意的是,本试验中有两个组的婴儿从出生至52周都给予了配方奶,这些配方奶全部不含LCPUFA。
图2所示,给予Enfamil® LIPIL®喂养17周或52周的两个组的平均扫描VEP 灵敏度;完全用母乳喂养6、17、37或52周的四个组的平均扫描VEP灵敏度;最初用母乳喂养,但6、17或26周断奶转用Enfamil® LIPIL®至52周的三个组的平均扫描VEP灵敏度。
结果发现不管婴儿获取LCPUFA的途径是母乳还是配方奶,补充LCPUFA的时间越长,其52周扫描VEP灵敏度越高(斜率=-0.003 logMAR/周,r=-0.878;p<0.001)。
对仅通过母乳喂养补充LCPUFA(斜率=-0.002 logMAR/周)或仅通过配方奶补充LCPUFA(斜率=-0.003logMAR/周)的两组分别分析,得到上述同样结果。
在实际条件下,这意味着补充36周的LCPUFAs的婴儿的视觉灵敏度比配方奶粉中不含LCPUFAs的婴儿平均高0.1 logMAR,即相当于用标准视力表衡量,补充LCPUFAs组的婴儿的视力水平可再向下看清一行;另一种情况下,补充52周的LCPUFAs组的婴儿的视觉灵敏度比配方奶粉中不含LCPUFAs的婴儿高0.14 logMAR,即相当于补充LCPUFAs组的婴儿在视力表上可向下多看1.5行。
我们通过比较单线性模型和双线性模型来评价在母乳喂养的时间和婴儿视觉灵敏度的提高之间是否存在平台期。
单线性模型显示,在补充LCPUFA的52周内,随着补充时间的增加,婴儿的视觉灵敏度不断的提高,而双线性模型显示,在早期,婴儿的灵敏度会不断的提高,但在后期,即使再补充LCPUFAs,也不会使视觉灵敏度再提高。
事实上,双线性模型并没有比单线性模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χ2(2)=1.86, p=0.3944),单线性模型的结论更符合缺乏平台期的事实,因此,统计分析支持在52周内持续补充LCPUFAs会促使视觉灵敏度不断提高的假设。
图3 母乳喂养的时间和52周扫描VEP灵敏度的关系图3所示为母乳喂养不同时间的每个婴儿的视觉灵敏度的情况。
尽管从图上看,每组内婴儿视觉灵敏度的差别较大,约为标准视力表上的上下一行,但母乳喂养的时间与52周视觉灵敏度的确存在相关性(斜率=-0.002 logMAR/周,r =-0.286;p<0.005;n=94)。
有证据证明,随着生产次数的增加,母亲在怀孕期和哺乳期的LCPUFA水平会下降,所以头胎的婴儿在母亲怀孕期得到更多的LCPUFA。
但本次试验中,39个头胎婴儿和55个非头胎的婴儿的视觉灵敏度与母乳喂养时间相关性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本研究表明,配方奶分中添加LCPUFAs持续的时间影响婴儿扫描VEP灵敏度。
从不添加LCPUFAs的婴儿与添加一年LCPUFAs的婴儿在视觉灵敏度上的差异相当于标准视力表上的1.5行。
LCPUFAs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提示婴儿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有特殊的营养需求。
实际上,脂肪酸成分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泵及通道的信号传递[14-19],婴儿期神经细胞的信号转导的改变会影响特定时期突触形成和过量突触消失的过程,从而导致细胞结构的永久改变[4,5]。
从试验可以看出,一岁以内婴儿补充LCPUFAs可能带来什么好处?无论LCPUFAs全部来源于母乳或配方奶,或者部分来自母乳、部分来自配方奶,LCPUFAs与52周扫描VEP灵敏度的相关关系是相似的,该结果表明,配方奶与母乳在提供LCPUFAs的效果上是一致的。
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建议把扫描VEP灵敏度logMAR=0.157±0.081(相当于Snellen视力20/29)作为判断一岁以内婴儿LCPUFAs摄入量是否充足的客观标准。
有趣的是,一年之内(婴儿期)LCPUFAs补充的时间越久,婴儿视觉灵敏度的优势就越明显,这表明婴儿出生后大脑并没有储备充足的LCPUFAs以保证视皮质发育到成熟。
这与以前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一致,Mortensen等人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有较高的发育评分[28,29]。
图3显示母乳喂养组52周龄婴儿扫描VEP灵敏度个体差异较大,反映在西方膳食模式下,母乳中LCPUFAs的浓度有较大差异[1]。
早期的另一项研究[30]显示,4月龄母乳喂养婴儿扫描VEP灵敏度与其DHA摄入量相关。
此外,从母乳获得LCPUFAs的婴儿,母乳喂养的时间与扫描VEP灵敏度的关系不受婴儿出生胎次的影响。
二胎或多胎次婴儿可能在子宫中获得较少的LCPUFAs,就配方奶粉LCPUFAs补充量与视觉灵敏度的相关关系上,他们与头胎婴儿并无区别,这一结果显示,尽管婴儿出生前后体内LCPUFAs的含量有细小差异,但出生后从配方奶粉中获得充足LCPUFAs对提高视敏度也有重要作用。
注:本文出自 Sarah E. Moralea, Dennis R. Hoffmana, Yolanda S. Castaneda, et al. Duration of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vailability in the diet and visual acuity. Early Human Development.2005, 81, 197-203婴儿的营养需要中山医科大学苏宜香一、能量能量是婴儿迅速生长发育的动力和源泉,婴儿期(尤其是新生儿期)的能量摄入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