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单招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语文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鲰生(zōu shēng)B. 狐狸(hú lí)C. 病毒(bìng dú)D. 知识(zhī shì)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名副其实B. 狐假虎威C. 峨冠博带D. 横征暴敛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D.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部电影,引人入胜。

D. 他跑得像一阵风,转眼间就消失在远方。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大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无数的生灵。

B. 风儿像一位顽皮的孩童,在树梢间嬉戏。

C. 太阳像一位勤劳的农夫,照耀着大地。

D. 云朵像一群白色的羊,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欢快、欢乐B. 坚强、刚强C. 美丽、漂亮D. 美满、美好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部百科全书。

C. 她的歌声动听,像天籁之音。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极了,像一幅画。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

B. 这本书的内容有趣,引人入胜。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是谁写的?B.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C.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D.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C. 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D. 你怎么不懂得珍惜?答案:A1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2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一般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页至页,第Ⅱ卷页至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规定填涂答题卡上旳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中对旳答案旳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旳备选答案中,选择一种对旳旳答案)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似旳一项是A.箴言/沉默泥淖/橹棹恬淡/喧阗B.针砭/褒贬峪口/富裕游弋/摇曳C.巷道/空巷编纂/撰写嗜好/精辟D.筵席/垂涎笨坯/胚胎氤氲/洇渗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旳一句是A.这种鏖兵旳状况无论怎样同这样旳青山绿水也不能协调起来。

人世变换,今古皆然。

在人类前进旳征途上,这些都是不可防止旳。

B.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旳样子。

C.真正旳果肉倒是前面说旳连同果壳扔掉旳那一层膜。

荔枝肉旳细胞壁尤其薄,因此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渍。

D.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驽,一起上船迤逦前进。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对旳旳一项是A. 倏来倏去(疾速)罄竹难书(尽,完)先生杖屦(古时用麻、葛等制成旳鞋)B. 休戚有关(欢乐)义愤填膺(胸)屈尊下顾(减少身份俯就)C. 强聒不舍(啰嗦)师旷之聪(智慧)姹紫嫣红(原指女性娇艳漂亮)D. 桀骜不驯(倔强)激扬文字(激动)天伦之乐(父子、兄弟等关系)4.下列句子中,加点旳成语使用对旳旳一句是A. 汉末文学家祢衡才思敏捷,擅长辞赋,他应黄射邀请一蹴而就旳作品《鹦鹉赋》,寓意深刻,文采斐然,得到世人旳赞赏。

B.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与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旳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语文高考试卷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语文高考试卷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联盟高三语文考前冲刺卷注意事项:所有题目请按照相应题号把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满分4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6分;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裹挟.(xié)鲰.生(zōu)筵.会(yán)烜.赫一时(xuān)B.百舸.(gě)鸟喙.(huì)涂墁.(màn)迷离惝.怳(tǎng)C.冠冕.(miǎn)肩胛.(jiǎ)霓裳.(shang)比.及三年(bì)D.喟.然(kuì)发怔.(zhèng)混.沌(hùn)厥.功甚伟(jué)2.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咬文嚼字峨冠博带覆宗绝嗣自顾不暇B.雕栏玉砌助纣为虐时过境迁迫在眉睫C.剥啄有声昙花一现辗转反侧仓皇北顾D.跄跄踉踉莫谈国事轻裘大氅套语烂调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不欺.暗室(昧心)中心不戚.(悲痛)幅员.辽阔(宽度)B.风华正茂.(旺盛)礼尚.往来(崇尚)自鸣.得意(表示)C.烟熏火燎.(烤)沉沦之渐.(沾染)人为刀俎.(砧板)D.缘悭.一面(缺少)春服既成.(定)熙熙攘攘..(纷乱的样子)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______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______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______得到良好的结果,______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A.因为只有就能但B.而如果才能可C.因为只要才能而D.而只有才能但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阅读理解、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 一、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列文本,回答问题:文本一:《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问题1:文中“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1:“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喜爱之情。

通过重复使用“盼望着”,加强了这种期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问题2: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5分)答案2:文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包括:东风的到来、万物复苏、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小草的嫩绿、园子和田野的生机勃勃,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各种活动,如打滚、踢球、赛跑和捉迷藏。

问题3: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生机?(10分)答案3:作者通过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增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描写效果。

同时,通过具体的动作描述,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坐着,躺着”,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 二、古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古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问题1: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5分)答案1:“政通人和”意指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形容国家治理得当,社会和谐稳定。

问题2:范仲淹在文中提到“增其旧制”,这里的“旧制”指的是什么?(5分)答案2:“旧制”指的是岳阳楼原有的规模和样式。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答案)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答案)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0 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纰缪..(gǔ huò)鞭笞.(chī)..(xī sū)蛊惑..(pī miù)窸窣B.愀.然(qiǎo)逡巡..(qūn xún)怆.然(chuàng)缄默..(jiān mò)C.愀怆..(qiǎo chuàng)瞋.目(chēng)造诣.(zhì)百舸.(gě)D.遒劲..(kè shǒu)..(qiú jìng)戮力..(lù lì)慰藉.(jiè)恪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遐想云宵殒身不恤B.斑斓踌躇寥落惴惴不安C.箫瑟谩骂攒射同仇敌汽D.撕杀气慨桀骜陨首结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偶尔传来一两声咳嗽声,也不过是雅雀无声....中的一点杂音罢了。

B.看着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我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

C.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D.那位老师虽然年近花甲,但教学经验丰富,课堂上总是游刃有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B.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社会。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历年对口单招语文高考试卷

历年对口单招语文高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袅娜(niǎo nuó)巷道(hàng dào)神祇(qí)瞋目(chēn mù)B. 狐肷(hú xiá)涂墁(tú mán)老聃(dān)羁绊(jī bàn)C. 肯綮(kěn jìng)蕹菜(wěng cài)骨骸(gǔ hái)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D. 峨冠博带(é guān bó dài)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越俎代庖(yuè zǔ dài páo)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2. 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A. 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再接再厉(再接再厉)拾级而上(逐级上升)繁文缛节(繁琐的礼节)B.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好高骛远(追求过高)以汤沃雪(用热水浇雪)颔首赞许(点头称赞)C. 唯辟作福(独断专行)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颇有微词(颇有微词)怙恶不悛(坚持错误)D. 狐假虎威(借助他人威势)鸡犬升天(比喻因人得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指邪恶势力难以消除)落花流水(比喻事情失败)3.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些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______闻名遐迩。

有些州县官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______大多数州县官并不熟悉法律,也无能力写批词;______只得求幕友作为代批。

所以尽管因为所以因而尽管虽然所以因而。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热忱(chén)干涸(hé)参差不齐(cī)B. 坍塌(tān)惩戒(chéng)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è)C. 晕眩(xuán)嗔怪(zhēn)蜷伏(quán)咄咄逼人(duō)D. 庇护(pì)褴褛(lǚ)怂恿(sǒng)杞人忧天(q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诀别辐射旁骛味同嚼腊。

B. 取缔安详技俩走投无路。

C. 震撼寒暄迁徙郑重其事。

D. 谰语箫索奥秘不言而喻。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我们要学会______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静默控制绘声绘色。

B. 沉默抑制栩栩如生。

C. 静默抑制绘声绘色。

D. 沉默控制栩栩如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

D.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妙的景观。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原题语文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原题语文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原题语文是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试卷,旨在选拔具有较高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以下是2023年江苏对口单招高考试卷语文部分原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似的一项是()A.箴言/沉默B.针砭/褒贬C.巷道/空巷D.筵席/垂涎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种鏖兵的状况无论如何同这样的青山绿水也不能协调起来。

人世变换,今古皆然。

B.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她都不断地上书,不断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

C.真正的水果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

荔枝肉的结构特别薄,因此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D.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后错误的一项是()A.天作之合(配偶)沉沦之渐(沾染)B.趋之若鹜(野鸭)冥思苦想(用心)C.少小楷事(事:事情)勤学苦练(练:锻炼)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舞榭歌台,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每空1分,共2分)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②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翻译下列句子。

(每句2分,共4分)①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分)(3)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4分)3.请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材料: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级对口单招语文学科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1.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轻薄.(baó)褴褛.(lǚ) 广漠.(mào)嶙.峋(líng)B. 媲.美(bì)惬.意(xiè) 珍馐.(xiū) 哽.咽(gǎng)C. 拮.据(j ié) 斟酌.(zuó) 下乘.(chén) 名讳.(huì)D. 搭讪.(shàn)粜.卖(tiào) 付梓.(zǐ)攻讦.(jié)2.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是()A. 许多植物的种子俨然是天然降落伞,而章鱼、乌贼之类和鳄的喷水式推进器使喷气式飞机相形见拙。

B.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秀婀娜。

C.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睥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 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一般都是拙劣的木板印刷,印在最廉价的白纸上。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深恶.痛疾(厌恶) 锱铢必较.(计较)无人媲.美(比得上)B. 人人自危.(安危) 冥.思苦想(用心) 余风遗响.(响声)C. 销.声匿迹(消失) 卓.有成效(特别) 明日黄花..(菊花)D. 无动于衷.(内心)转瞬.即逝(转眼) 庞然..大物(高大的样子)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 它▲无所不在,▲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 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在你我的灵魂之中。

A. 但却既也还B. 而却也还却C. 但而既还也D.而却还却也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 作为学习标兵,小王勤学好问,善于钻研,让人不仅无比钦佩,榜样价值也很高。

B. 互联网经济来势汹汹的面前,传统企业渠道萎缩、订单减少、品牌没落已成为“新常态”。

C. 江苏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争5年全省家庭参与或者提供志愿者服务比例达20%以上。

D.《等着我》的播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关键是大众参与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热心公益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正如艾伯特·史怀哲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B.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两句, 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C.从这些研究中他发现,为什么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好,为什么人类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D.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B. 自然界的垂直障碍物太多,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甚至跃上山崖, 跳过矮墙,攀上绝壁,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

(拟人)C.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反语)D. 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通感)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A.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记叙)B.化装(原卷为“妆”)舞会是豪华而高贵的,不仅迎合那些一直统治着巴黎的冒险家的癖好,而且吸引着德国的上层人物。

(抒情)C.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议论)D.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

(说明)9. 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声声慢》诗歌李清照中国(宋代)B. 《化装舞会》小说亨利希·曼德国C. 《我的母亲》散文胡适中国(现代)D. 《咬文嚼字》议论文朱光潜中国(现代)10.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柳永的《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以时间为顺序,层层递进;语言自然明畅,以白描取胜。

B. 《化装舞会》一文中,与故事叙述的跌宕和戏剧性相一致的是作者对写作时自己心理变化的描写。

C.《蝉》是事物说明文,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了综合介绍。

D.《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说明深刻的道理,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一)在这些化学药品中,有许多被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为“害虫”的生物体;这些化学药品打着数千种...不同的商标出售。

这些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现在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几乎普遍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形成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剧毒物质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药剂”,而应称为“杀生物药剂”。

①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

②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便逐步升级,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

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经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

……“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③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

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石器时代的科学。

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④——选自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11. 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一项是()A. 化学药品的使用情况B. 化学药品的深层危害C. 化学药品的使用完全超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D.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批判12.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逻辑顺序 B. 空间顺序C. 时间顺序D.程序顺序13.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中“战争”一词,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发明、生产化学药品的不满、憎恶之情。

B. 选文中“或许”、“似乎”都有不完全肯定之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C. 选文中的“数千种”与“屈指可数”形成强烈对比,指出人类对化学药品的滥用。

D. 选文中“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意识。

14. 下列对选文中加横线的语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句①一针见血地指出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

B.句②以“永无终点的螺旋”作比,指出滥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会逐步升级,化学药物使用会陷入恶性循环。

C. 句③指出“控制大自然”的本质是人类以自然为中心的征服自然的心态。

D. 句④揭示了化学药品的滥用最终导致对地球生态的破坏。

1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寂静的春天》作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阐述事理,通俗易懂。

C.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只客观解说,它还融说理、抒情于一体。

D. 本文标题的用意在于形象化地告诫世人: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 正视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二)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6.所选文字的论点是( )A.咬文嚼字实质过分地斟酌字句,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

B.咬文嚼字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文学作品时,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咬文嚼字看上去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其实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咬文嚼字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字有直指的意义,也有联想的意义。

17.所选文字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B.归纳论证C.举例论证D.类比论证18.下列对选文表述正确的是()A.“视之,石也”是倒装句。

B.“凡多三石字”中“凡”字的意思是“大凡”。

C.所选文字中所说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作者认为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从表面上看似乎简洁,实际上变得索然无味。

19.联系课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B.课文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但缺乏文学色彩。

C.夹叙夹议是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之一。

D.课文的结构特点是步步推进,逐层深入。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20. 下列各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其可怪也欤 B. 亦各言其志也C. 吾令人望其气D.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1. 下列各句中,有使用两个通假字的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 B. 唯求则非邦也与C.不可不蚤自来D.距关,毋内诸侯2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 .居则曰:“不吾知也”C.夫子何哂由也 D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 鼓瑟希,铿尔C. 沛公军霸上D.亚夫者,范增也24.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是 ( )A. 沛公居山东时B. 项伯杀人,臣活之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加之以师旅25.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