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解剖概述

合集下载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小脑后静脉
小脑后静脉是小脑静脉中最小 的一条,主要收集小脑半球下 面外侧缘部分的血液。
它从小脑半球下面外侧缘开始 ,沿小脑半球后面前行,汇入 岩静脉或直接汇入大脑后静脉 。
小脑后静脉沿途与小脑下动脉 分支伴行,收集小脑表面的血 液。
小脑后静脉在小脑半球下面外 侧缘部分的分支较少,变异较 小。
05
中脑静脉
01
中脑静脉是脑干静脉中的一支, 主要收集中脑的血液,并将其回 流至相应的脑静脉。
02
中脑静脉通常与中脑动脉伴行, 为中脑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中脑静脉在解剖学上具有一定的 复杂性,与邻近的神经和血管结 构关系密切。
03
中脑静脉在脑干静脉中占据重要 位置,对于维持中脑的正常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02
大脑静脉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上静脉是大脑静脉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集大脑
上半部分的血液回流。
它通常与大脑表面的浅静脉相 连接,将血液导入到上矢状窦
等较大的静脉窦中。
大脑上静脉对于维持大脑的正 常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如脑外伤或脑 出血,大脑上静脉可能会受到 压迫或损伤,导致颅内压升高 或脑水肿等并发症。
04
04
小脑静脉
小脑上静脉
01
小脑上静脉是小脑静脉中最大的一条,主要收集小脑半球上面部分的 血液。
02
它从小脑半球背外侧向内下方走行,与小脑中脚交叉后汇入岩静脉。
03
小脑上静脉沿途与小脑中动脉和小脑前动脉分支伴行,收集小脑表面 的血液。
04
小脑上静脉在小脑半球上面部分的分支较多,变异较大,有时可分成 两支或一支较小的支进入小脑半球内侧面。
延髓静脉

血管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血管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血管解剖学知识点整理血管解剖学是医学生和医学专业人士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血管解剖学,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类血管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整理并介绍一些与血管解剖学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血管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1. 动脉:动脉是将氧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

它们具有较厚的壁层、弹性较好,并且在心脏收缩时会产生脉搏。

常见的动脉有主动脉、冠状动脉等。

2. 静脉:静脉是将含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相比动脉,静脉的壁层较薄,靠近皮肤表面的静脉通常呈暗蓝色。

常见的静脉有肺静脉、门静脉等。

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血管,它们的壁层非常薄,以便于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毛细血管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是血管系统中最细小的血管。

二、血管的结构1. 血管壁层:血管壁层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三个部分。

- 内膜:内膜是血管内部的一层薄膜,由内皮细胞组成,具有防止血液凝结的作用。

- 中膜:中膜是血管壁层的中间部分,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构成,起到支撑和调节血管内径的作用。

- 外膜:外膜是血管壁的最外层,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构成,提供对血管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2. 血管的径向结构:血管的径向结构包括管腔、腔壁和膜片三个部分。

- 管腔:管腔是血管内部的中空空间,通过血液流动来输送氧气和养分。

- 腔壁:腔壁是管腔的血管壁,它包含内膜、中膜和外膜三个层面。

- 膜片:膜片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内弹力膜和外弹力膜组成,能够保持血管的弹性和稳定性。

三、血管系统血管系统是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它起到输送血液和调节血液压力的重要作用。

1. 動脈系統:动脉系统由主动脉、中枢动脉和末梢动脉组成。

主动脉是离心型循环系统的起点,它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中枢动脉是主动脉分为头部动脉和颈部动脉,它们提供大脑和面部的血液供应。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解剖位置及结构特点
01
冠状动脉位于心脏表面,分为左 、右两支,环绕心脏分布。
02
颈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分别供应大脑前部和面部血液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通过 颈椎横突孔进入颅腔,供应大脑 后部及小脑、脑干等部位血液。
03
心脑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 大,可承受较高的血流压力。
04
生理作用及意义
脑静脉
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组,浅静脉收集皮质及其邻近髓质内的静脉血,向上、向后、向下汇入邻近的静脉窦;深 静脉收集大脑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脑室脉络丛等处的血液,汇入直窦。
脑静脉系统
乙状窦
位于颞骨乳突部的乙状窦沟内,然后转向 前下,在颈静脉孔处续为颈内静脉。
上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的矢状 缝连接处,上矢状窦两侧有许多陷窝,内 含有蛛网膜粒,使颅骨内板形成凹窝。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目 录
• 心脑血管动脉概述 • 心脏血管解剖 • 脑血管解剖 • 心脑血管动脉疾病及病理改变 • 心脑血管动脉检查技术 • 心脑血管动脉保护与健康生活方式
01 心脑血管动脉概述
定义与功能
01
心脑血管动脉是指心脏和脑部供 血的主要血管,包括冠状动脉、 颈动脉、椎动脉等。
02
它们负责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 的血液输送到心脏和脑部,以维 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下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下缘内,自枕内隆凸至鼻根部 向后达小脑幕前缘。
横窦
位于枕骨内面的横窦沟内,向外侧与乙状 窦相续。
直窦
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向后与横窦 相续。
04 心脑血管动脉疾病及病理 改变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类型
01

血管解剖

血管解剖

⑴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方。

发出后为左主干(LM),行走于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室流出道的后面。

LM直径4~7mm,可延伸0~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LCX)。

①左前降支(LAD)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

主要向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前上2/3及心尖部供血。

沿途发出对角支和前室间隔支。

对角支(diagonal, D):从LAD发出1~3支至左室游离壁,向左室前侧壁、前壁供血。

部分心脏的第1对角支由左主干上LAD和LCX之间发出,称中间支(intermediat ramus,IR)。

前间隔支(septal, S):从LAD向室间隔垂直发出5~10支,向室间隔前上2/3和心尖部供血。

②左回旋支(LCX)呈近乎直角从LAD发出,沿左房室沟向左后行走至后室间沟。

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约8%的呈左优势型,此时,LCX延伸至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PD) 中止在心尖部与前降支终末端吻合。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左房旋支从LCX近侧端发出1~2支至左房,向左房侧面、后面供血。

⑵右冠状动脉(RCA)开口于右Valsalva窦的外侧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前方。

发出后,行走于主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根部间的右房室沟内,绕向心脏右后方再向左后行走至后十字交叉处,分成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

直径约3~5mm。

其开口和起始部的走行有较大的生理变异。

圆锥支(conus branch, CB)右冠状动脉的第1分支,向左前上方经右室流出道走行,向右室左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供血。

约50%的心脏CB单独开口于RCA 开口上方。

血管解剖概述

血管解剖概述

血管解剖概述一、引言血管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细胞中运走。

了解血管的解剖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概述血管的解剖、功能以及一些常见的血管疾病。

二、血管解剖1、血管类型:根据管壁的构成和功能特点,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管壁较厚,含丰富的平滑肌。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平滑肌较少。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使血液从动脉流入组织,再从组织流入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2、血管分布:血管遍布全身,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不同部位的血管结构和功能略有差异。

21、血管瓣膜:在某些血管中存在瓣膜结构,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例如,在静脉中存在静脉瓣膜,其开放和关闭可控制血液流向心脏。

三、血管功能1、输送血液: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为身体各部位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调节血流: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可以调节血流速度和血压,从而维持身体各部位的血流平衡。

3、滤过血液:毛细血管具有滤过功能,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态。

四、常见的血管疾病1、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管壁脂质沉积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从而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

2、静脉曲张:由于静脉瓣膜受损或静脉壁薄弱,导致静脉曲张,从而引起腿部沉重、疼痛、水肿等症状。

3、血栓形成:由于血液凝固异常或血流减慢,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五、总结了解血管的解剖和功能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特点,而常见的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等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学习血管解剖和功能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臂丛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解剖与上肢血管神经的三维重建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上肢解剖结构、优化上肢疾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下肢血管解剖

下肢血管解剖
下肢血管解剖学概述
.
.
髂总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向外下方斜行,至 同侧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
❖ 股动脉在腹股沟深 面的中点水平续于 髂外动脉,通过股 三角,进入收肌管, 并由股前部转至股 内侧,出收肌腱裂 孔,走行至股后侧 至腘窝,移行为腘 动脉。分支主要有:
.
髂外动脉
❖ 髂外动脉为一短干,继续沿腰大肌内缘下降, 至腹股沟韧带深面移形为股动脉。其主要分 支有:
❖ 足背动脉 经砪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前行。
.
.
下肢静脉
❖ 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髂外静脉汇合而成, 斜向内上行至第4-5腰椎右前方与对侧
.
.
.
.
❖ 腘动脉续于股动脉,经 腘窝深部中线附近下降至 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 胫后动脉。腘动脉主要分 支有: ❖ 膝上内、外动脉 ❖ 膝下内、外动脉 ❖ 膝中动脉 ❖ 胫前动脉 ❖ 胫后动脉
.
胫后动脉 腘动脉的二终支之一,沿小腿 后面,深、浅屈肌群之间下行,经内踝 的后方转入足底。
❖ 胫前动脉 腘动脉的二终支之一,向前穿过小 腿骨间膜上端,行于小腿前群肌之间,下降 至足背(踝关节前方)后移行为足背动脉。
❖ 腹壁下动脉 ❖ 旋髂深动脉
.
❖ 股深动脉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5cm处发出, 行向后内下方,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 脉和3支穿动脉:
❖ 腹壁浅动脉在腹股沟韧带的稍下方自股动脉 发出,向上走行至腹前壁;
❖ 旋髂前动脉是股动脉发出的细小分支,穿出 阔筋膜后向外上斜行,分布于浅筋膜和皮肤;
❖ 阴部外动脉 ❖ 膝降动脉

简述微血管解剖构造

简述微血管解剖构造

简述微血管解剖构造
微血管是指直径小于100微米的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

微血管的解剖构造主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周围的平滑肌细胞组成。

内皮细胞是微血管内的主要细胞类型,它们形成了血管壁的内层,并在血管内壁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平滑的表面,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摩擦阻力。

基底膜是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组成的薄膜,位于内皮细胞下面,起到支持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平滑肌细胞则位于基底膜外,负责调节血管的直径和血流的速度。

微血管的功能主要是在组织和细胞间进行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毛细血管是最小的血管,其壁非常薄,有利于物质的扩散和交换,因此在气体交换和养分输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动脉和小静脉连接毛细血管与大动脉和大静脉,在维持血液循环平衡和调节血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微血管的解剖构造和功能使得它们能够有效地满足组织和细胞的需求,同时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血管解剖知识点总结

血管解剖知识点总结

血管解剖知识点总结一、血管的分类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1. 动脉:动脉是从心脏循环到全身各器官的分支血管,可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通常情况下,动脉壁较厚,内膜光滑,血管在舒张时可以扩张,收缩时则可收缩。

2. 静脉:静脉是将全身各部分循环回心脏的血管。

静脉壁相对较薄,静脉内血液回流速度较慢,而且静脉在舒张时可以收缩,收缩时则扩张。

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血管,其壁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并较为薄弱。

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地方,通过毛细血管,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向组织细胞提供所需的物质,同时也能将代谢产物从组织细胞中带走。

二、血管的结构血管的整体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内膜、中膜、外膜和血管周围的组织。

1. 内膜:内膜是血管内部的一层组织,由内皮细胞构成。

内皮细胞在血管内壁上形成一层连续的薄膜,有助于减少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力,同时还能够参与调节血管的张力和血液凝固。

2. 中膜:中膜是一层连接内膜和外膜的组织,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组成。

中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管的内径和张力,使血管能够变化并适应不同的生理环境。

3. 外膜:外膜是一层较为松弛的结缔组织,它主要起到保护血管和固定血管位置的作用。

4. 血管周围的组织:血管周围的组织主要是指血管周围的神经和淋巴管。

这些组织可以对血管进行感觉性和调节性的反应,以维持血管的稳态。

三、主要血管的解剖结构1. 主动脉和主静脉:主动脉是从心脏发出,沿身体中线向下延伸,分别经身体左右两侧分支为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腹主动脉、下肢动脉等。

主静脉是将全身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血管,主要包括上体静脉、下体静脉等。

2. 脑血管:脑血管主要包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它们共同组成了脑循环系统,负责向大脑供血。

3. 心脏的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心脏的冠状动脉分支自主动脉,负责供血给心脏肌肉;而冠状静脉则将心脏的静脉血液回流至右心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循环的动脉
• 胸主动脉:是主动脉弓的直接延续,沿 脊柱前方下降,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移 行为腹主动脉。 • 腹主动脉:是胸主动脉的延续,沿脊柱 前方下降,至第4腰椎平面分为左、右髂 总动脉而终
体循环的动脉
主 动 脉
头颈部动脉
颈总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位置较浅 表,前方仅有颈深筋膜浅层、颈浅筋膜和 颈阔肌覆盖,可触及动脉搏动。
头颈部动脉
颈 总 动 脉
头颈部动脉
• 锁骨下动脉是上肢动脉的主干。 • 左锁骨下动脉:直接起于主动脉弓 • 右锁骨下动脉:起于头臂干,起始后经 胸廓上口进入颈根部,越过第一肋,续 于腋动脉。其主要分支有椎动脉、胸廓 内动脉和甲状颈干。
头颈部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各分支与腋动脉的各分支 间相互吻合。锁骨下动脉发生闭塞时, 可由这些吻合支来代偿供血,但多不能 完全代偿而出现供血不足表现。
上肢动脉
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延续,穿行于 腋窝,至背阔肌下缘,移行于肱动脉, 腋动脉的分支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 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分 布于腋窝周围结构。
上肢动脉
• 肱动脉:为上肢的主要供血通道。是腋 动脉的直接延续。沿臂内侧下行,至肘 关节前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 桡动脉和尺动脉:分别沿前臂的桡侧和 尺侧下降。至手掌,两动脉的末端和分 支在手掌吻合,形成双层的动脉弓即掌 浅弓和掌深弓。尺动脉上端发出骨间总 动脉,再分为骨间前、后动脉。
1.上段动脉 2.上前段动脉3.下前段 动脉 4.下段动脉 5.后段动脉
腹部动脉
腹腔干:是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无对 (奇数)支,在膈肌稍下方,约平第十 二胸椎处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长约2-3 厘米,发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 脉等三支
腹部动脉
胃左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后,行向左 上方,至胃贲门处向上发出食管支供给 食管腹段,本干急转向右,在肝胃韧带 内沿胃小弯右行,陆续发出5-6条胃支, 供给胃体小弯左半部。胃左动脉在胃小 弯中部常与胃右动脉吻合。
颈、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
尺动脉、桡动脉沿途有很多小动脉吻合 支,在手部又有掌深弓、掌浅弓相沟通。 因此,只要其中有一条动脉畅通,即可 保证前臂的血液供应。临床上单独一个 动脉狭窄或阻塞,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症 状。
胸部动脉
• 胸部的动脉主要起源于主动脉。其分支 有壁支和脏支两类。 • 壁支主要是肋间动脉,共9对,行于第3 至11肋间隙内;肋下动脉,1对,沿第12 肋下缘行走。壁支供养胸壁和腹前外侧 壁。 • 脏支供给胸腔脏器,如支气管和肺、食 管和心包等。
养下肢的动脉大部分来自髂外动脉, 只有少数来自髂内动脉。
下肢动脉
股动脉:伴股静脉经股三角入收肌管, 穿收肌腱裂孔到腘窝,改称腘动脉。股 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股深动脉。股深动脉 是大腿肌肉和股骨的主要营养血管。股 浅动脉为股总动脉的直接延续,垂直下 行。在大腿上部位于縫降肌和长收肌之 间,走行于收肌管中。在平膝关节囊上 缘穿出收肌管后,斜向内后进入腘窝, 延续为腘动脉。
肺循环
肺循环:则起于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时,将体 循环回流的血液(含代射产物及二氧化碳的静 脉血)泵入肺动脉,经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 泡壁与肺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即排出二 氧化碳,摄入氧气,使血液变为富含氧气的动 脉血,再经肺静脉回流于左心房
肺循环动静脉
腹部动脉
肝总动脉:肝总动脉较短,自腹腔干发出 后,在腹膜后沿胰头上缘行向右前方,至 十二指肠上部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 肠动脉。
腹部动脉
脾动脉:是腹腔干最大的分支,发出后在 腹膜后方沿胰腺上缘迂曲左行,经脾肾韧 带抵达脾门,分为2-3支入脾。沿途分出下 列分支:胃短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后动 脉 胰支 脾支
头颈部动脉
右 锁 骨 下 动 脉
头颈部动脉
椎-基底动脉:在全身的动脉供血中较为特 殊,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两侧的椎动 脉合成一动脉主干,在全身的动脉中只有 脊椎前动脉是由两侧起始段汇合而成,再 供应脊椎的血液。二是在颈部向上的行程 中,动脉位于颈椎横突孔以及孔之间的肌 腱性组织形成的管道中。
下肢动脉
• 腘动脉:位于腘窝的中部,后外侧有腘静脉伴 行,向下进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深面,在平 胫骨粗隆处发出胫前动脉,继而发出腓动脉, 胫后动脉则是腘动脉的延续。 • 腓动脉:先在胫骨后肌的浅面斜向下外,再沿 腓骨的内侧缘下行。 • 胫后动脉:在小腿后面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伴 胫神经下行,经内踝后方转入足底,分为足底 内、外侧动脉
心血管系统组成
心脏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血管:系由起于心室的动脉系和回流于 心房的静脉系以及连接于动、静脉之间 的网状的毛细血管所组成。血液由心室 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环流 入心房,循环不已,根据循环途径的不 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
体循环
体循环:起始于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将富含氧 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泵入主动脉,经各级动 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与组织 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即血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为组织细胞所吸收,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 氧化碳等进入血液,形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 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
头颈部动脉
椎动脉:其全程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锁骨下 动脉起始至第6颈椎横突,这一段椎动脉常有 一根位于其前面的椎静脉伴行,进入颈椎第6 横突孔之间,行于颈长肌腱的深面,该肌腱有 时在颈转动和臂外展时可压迫椎动脉。第二段 穿经第6至第2颈椎横突孔,有椎静脉丛伴行并 包绕,其内侧邻颈椎椎体,后方有颈神经根跨 过。老年人此段常出现迂曲,可因椎骨骨质增 生而受压,影响基底动脉的供血量。
腹部动脉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腹部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在平第3腰椎高度起自腹 主动脉前壁,在腹后壁腹膜深面行向左 下方,在左髂窝从髂总动、静脉前方越 过,经左输尿管内侧入于乙状结肠系膜, 末端下降移行为直肠上动脉,沿途发出 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营养左半 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中部。
腹部动脉
胸主动脉
胸 主 动 脉
腹部动脉
腹主动脉:为降主动脉的腹段,在第十二胸椎 平面,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续于胸主动脉,沿腰 椎体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 髂总动脉而终。腹主动脉的分支按其所供给的 部位区分为脏支和壁支两类。分布于脏器的脏 支,有的成对发出,供给成对的泌尿生殖和内 分泌器官;不成对的奇数脏支有腹腔干、肠系 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它们主要供给腹腔 消化器官和脾脏。
血管解剖概述
王杜渐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 大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 组织学 • 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 述人体器官的形态构造的科学; 人体分 为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 生殖、内分泌、循环、感觉和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它包括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两部分。心血 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管道,它以心 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 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头颈部动脉
颈内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平甲状 软骨上缘处,由颈总动脉发出后, 垂直上升至颅底,经颈动脉管入颅 腔海绵窦,紧贴窦的内侧壁上行, 至后床处转向前至前床突处又向上 后弯转并穿出硬脑膜。
头颈部动脉
颈内动脉行程可分为四段:颈部、枕部、 海面窦、和前床突部。海面窦部和前床突 上部合称为虹吸部,常呈U型或V型弯曲, 为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颈内动脉在颈部 无分支,这是鉴别颈内、外动脉的一个依 据。
下肢动脉
髂总动脉:是腹主动脉的终支。腹主动 脉在平第4腰椎下缘的左前方分为左、右 髂总动脉,沿腰大肌内侧向外下方斜行, 至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内、外动脉 。
下肢动脉
髂内动脉:短而粗,斜向下进入盆腔, 分支供给盆腔脏器和盆壁;其前外侧有 输尿管越过。 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 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穿血管腔隙至股 前部,易名为股动脉。髂外动脉发出腹 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
头颈部动脉
颈外动脉:在平甲状软骨上缘处起于颈总动脉, 向上前行,初在颈内动脉的前内侧,继而跨过 颈内动脉的前方,绕至其外侧,经二腹肌后腹 和茎突舌骨肌深面上行,入下颌后窝,穿过腮 腺继续上行,在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颌 内动脉两支而终,两侧颈外动脉的许多分支之 间有丰富的吻合。颈外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处位 置表浅,是进行结扎的首选部位。结扎后,颈 外动脉血流由对侧颈外动脉吻合支而来。
头颈部动脉
椎动脉:上行穿第6 -1颈椎横突孔,经 枕骨大孔入颅,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端 会合,形成基底动脉,在脑桥基底向上 走行过程中,发出脑干和小脑的分支及 大脑后动脉,营养脑与脊髓。大脑后动 脉借交通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吻合,因而 大脑前、中、后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 在颅底形成动脉环,即Willis环。起着 平衡和调节脑内动脉血压的作用。
动脉:肺动脉干 静脉:肺静脉
体循环的动脉
主动脉:是体循环中的动脉主干,全程 可分为三段,即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 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又可再分为胸主动 脉和腹主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
•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斜向右上前方,至右 第2胸肋关节处移行为主动脉弓 。在起始部发 出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脏壁。 • 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的直接延续,在右侧第 二胸肋关节后方,呈弓形向左后方弯曲,到第 4胸椎椎体的左侧移行为胸主动脉。在主动脉 弓的凸侧,自右向左发出头臂干、左侧颈总动 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
腹部动脉
腹 主 动 脉
பைடு நூலகம்
腹部动脉
肾动脉:在第2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侧壁,在 肾门处分支入肾,它既是肾的营养血管也是肾的 机能血管,因此口径较粗。肾动脉在肾内形成毛 细血管网,第一次为动脉性毛细血管网,构成肾 小球,其主要机能是滤出原尿,第2次是动静脉 间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肾小管等结构的周围,一 方面起营养作用,同时保障重吸收作用的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