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远NT快速入门
NT6000 机柜使用手册

NT6000机柜手册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T6000机柜手册NT6000机柜手册重要信息:在本手册中,我们使用以下符号易用于外坚固于芯本手册的目的:本手册用于帮助用户理解NT6000V3机柜的相关说明。
手册发行日期:2011年3月 手册版本号:2.0中国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门子路27号 电话:025-6859 8968 传真:025-6859 8948 网址: 邮箱:sciyon@目录目录目录 (3)1 机柜型式 (4)1.1 控制机柜 (4)1.2 电源分配柜 (9)2 机柜设计 (10)2.1 机柜外型 (10)2.2 柜内安装设备 (14)2.3 机柜的就位与安装 (17)3 技术参数 (19)3.1 机柜的技术参数 (19)3.2 机械安装部件的技术参数 (20)3.3 电子安装部件的技术参数 (20)4 机柜散热 (21)4.1 散热方式 (21)4.2 主要部件 (22)5 机柜供电 (23)5.1 AC220V电源供电 (23)5.2 柜内设备的供电原理图 (25)6 机柜接线 (33)6.1 从底部进入机柜的线缆 (33)6.2 从机柜侧面进入机柜的线缆 (33)6.3 机柜内部的专用连接线缆 (33)7 机柜接地 (37)7.1 机柜外部接地 (37)7.2 机柜门和框架的连接 (39)7.3 机柜内部部件接地 (40)1 机柜型式1.1 控制机柜1.1.1控制机柜分为主机柜和扩展机柜两种,放置控制器(KM940)的机柜定义为主机柜,其他的定义为扩展机柜。
一个控制器可以管理三个机柜的模件,每个机柜最多可安装四个分支共32块模件。
扩展柜1 主机柜扩展柜2图 1.1 机柜内部系统正面背面主机柜图1.2 主机柜内部设备正面背面扩展柜图1.3 扩展柜内部设备也可将交换机置于扩展柜正面上方。
1.1.4某些主机柜有时候需要放置在远程位置,需要通过光缆与交换机进行连接,此时在主机柜中需要安装以太网光电接口。
NT6000-KN832产品手册

易用于外 坚固于芯
更改说明
中国·南京 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亭东路 1266 号 电 话:025-68598968 传 真:025-68598948 邮 编:211100 网 址: 电子邮件:sciyon@
NT6000 产品手册-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产品手册
1 版权所有: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T6000 产品手册-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产品手册
5.2.1 防止拨码及网线安装错误.................................................................................................. 11 5.3 故障分析处理.................................................................................................................................. 11
2 版权所有: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T6000Biblioteka 产品手册-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产品手册
NT6000 产品手册
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产品手册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T6000 产品手册-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产品手册
欢迎使用 NT6000 产品手册
版权和商标: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文档保留所有权利。 该文档未经版权所有者的明确授权不允许复制、传阅或使用该文档。 声明: 该文档的内容已经与文档中所提到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检查,我们不能 完全保证内容的准确,不排除有误记及遗漏的可能性。然而文档中的数据会被有规 律地审阅,技术数据将会同步改变,任何必需的修订将会包括在后续版本中。 该文档已经被独立打包随相应系统分发,该文档描述的特性或功能可能并不 与所随系统严格相符。 在未经预告和联系的情况下,该文档的内容有可能发生变更,请谅解。 欢迎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本手册的目的: 本手册用于帮助用户理解 NT6000 通信接口模件 KN832 相关产品的使用说 明。 在本手册中,我们使用以下符号: 文档图标及其含义 警告:警告标志象征在由于疏忽采取或由于疏忽疏漏了指定的行为情 况下可能会引起人身伤害或失去生命。 小心:小心标志象征在由于疏忽采取或由于疏忽疏漏了指定的行为情 况下可能会损害硬件设备、程序、系统或数据。 注意:注意提供有关操作的重要信息。 检查:用户应当检查当前行为。 提示:怎样更有效工作的提示或提供一个动作可供选择的方法。 防止静电:组件是静电敏感设备。必须遵守静电放电设备的安全规 程。 电击危险:设备有可能产生电击危险。 文档版本说明: 文档发行日 文档版本号 期 V1.0 2012-8-30 初版
NT6000-BM135B产品手册

直流电源分配板 BM135B 使用手册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易 用 于 外
坚 固 于 芯
NT6000 产品手册-电源分配板 BM135B 使用手册
欢迎使用 NT6000 产品手册
版权和商标: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文档保留所有权利。 该文档未经版权所有者的明确授权不允许复制、传阅或使用该文档。
NT6000 产品手册-直流电源分配板 BM135B 使用手册
目录
1、概述 ..................................................................................................................................................................... 1 2、产品特点 ..................................................................................................................................................... 1 3、性能参数 ..................................................................................................................................................... 1 3.1 物理规范 ........................................................................................................................................... 1 3.1.1 外形尺寸 ............................................................................................................................... 1 3.1.2 重量 ....................................................................................................................................... 1 3.2 硬件参数 ........................................................................................................................................... 2 3.3 环境要求 ........................................................................................................................................... 3 3.3.1 运输和存储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3 3.3.2 运行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3 3.4 标准兼容 ........................................................................................................................................... 4 3.4.1 电磁兼容性 ........................................................................................................................... 4 4、使用说明 ..................................................................................................................................................... 6 4.1 安装 ................................................................................................................................................... 6 4.2 原理框图 ........................................................................................................................................... 6 4.3 接口定义 ........................................................................................................................................... 7 5、工程应用 ..................................................................................................................................................... 8 5.1 运输注意事项 ................................................................................................................................... 8 5.2 应用注意事项 ................................................................................................................................... 8
科远NT6000系统培训心得

科远NT6000系统培训心得根据南京科远公司的培训课程的安排,第一天的培训内容是跟设备厂家学习调试通道,熟悉机柜内部接线。
第二天的培训内容是了解机柜组装接线,机柜参数,内部结构。
第三天的培训内容是硬件部分的学习,和厂家一起对DI通道、DO通道、AI通道、AO通道及RTD 的通道进行了检测,学习对不同通道的检测方法。
初步了解NT6000V3A-1分散控制系统的安装、配置、IO定义、策略组态以及报警系统。
结合通道测试,熟悉IO端口和与端子排号的对应,以及继电器的接线。
第四天的培训内容是进一步学习NT6000系统的逻辑组态、运行系统、本地配置和下位机,观摩厂家指导人员对下位机、上位机操作,并结合厂家提供的IO清册和设备表,进行组态。
在厂家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和操作下位机的软件安装及配置,逻辑组态和简单程序控制。
第五天的培训内容是由厂家提供发酵项目的相关资料,在厂家的指导下,主要从本地配置,系统配置,DPU配置,CCM逻辑组态编辑,CCM算法,IO清册的导出、导入,IO测点的统计,设备与虚拟端子排的编辑,设备表的导出、导入等方面对下位机的逻辑运行进行实践演练。
第六天的培训内容是学习上位机与下位机对接、仿真运行的理论知识,根据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上位机的实践操作及系统仿真。
第七天的培训内容是对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对接进行了实际操作。
对电动机、电动门和执行机构等设备进行模拟的启、停。
对控制器进行了冗余配置以及热电偶、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处理和I/O点数的分配和接线。
第八天的培训内容是整体实践操作了本地配置,系统配置,DPU配置,CCM逻辑组态编辑,CCM 算法,IO清册的导出、导入及IO测点的统计,设备与虚拟端子排的编辑,设备表的导出、导入等下位机的逻辑运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上位机的设备添加、测点调试及配置。
随后对培训进行了一次考试,经过考试合格后,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通过南京科远公司的培训课程,使我对科远公司的NT6000系统的软件,硬件都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iHistorian等在NT6000V3系统使用指导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T6000历史数据库使用指南系统测试部更改记录目录1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使用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安装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NTBASE实时数据库于NT6000V3A系统应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其他主流数据库在NT6000V3A平台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6通常故障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REV 1 SECT 1 DATE 2011-07-10 PAGE 1/231 简介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实时数据库在电力、炼油、化工、纺织等行业的生产自动控制(DCS)、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OA)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国外主流的实时数据库有美国INSTEP公司的eDNA数据库、GE FANUC(通用)公司IHistorian。
在大环境背景下我们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NTBASE实时数据库它可以安全、稳定地实现与现场各种控制系统的接口,并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高效的数据压缩、实用的二次计算和长期的历史存储,可以在全厂范围内帮助企业实现实时数据共享,为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本文着重描述了科远公司NT6000V3A系统的NTBASE实时数据库程序的安装、配置与应用,同时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实时数据库程序,从实时数据库的安装、配置、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的介绍。
南京科远nt6000题目

南京科远nt6000题目南京科远NT6000是一款常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器,具有高性能、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该控制器用于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监测和调节,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机械等行业。
以下是南京科远NT6000的相关参考内容:1. NT6000的基本特性南京科远NT6000控制器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高性能CPU,能够快速响应各种控制指令,实现精确的控制。
- 大容量存储器,支持大规模数据储存与处理,适用于复杂的控制系统。
- 多种输入输出端口,可与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全面的控制功能。
- 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能够与上位机、其他设备进行远程通信与数据交互。
- 可靠的系统保护机制,可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与恢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 NT6000的应用领域NT6000广泛应用于以下工业领域:- 石化工业:用于炼油、化工过程控制,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与调节。
- 电力行业: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等场所,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与自动化控制。
- 冶金行业:用于钢铁冶炼、铸造等工艺控制,实现对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的控制。
- 机械制造:可用于机床、自动装配线等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3. NT6000常见控制算法NT6000控制器支持多种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智能控制等。
- PID控制:通过比较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计算出控制量,并且不断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使得实际值尽快接近设定值。
- 模糊控制:通过模糊推理与模糊规则来进行控制,能够适应系统非线性、时变等特点,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 智能控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来实现控制,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控制策略,适应复杂系统。
4. NT6000的编程与配置NT6000控制器可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编程和配置,实现对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和逻辑控制的设计。
- 编程语言: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LD(ladder diagram,梯形图)、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和ST (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便于用户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编程。
NT6000-KM232A产品手册

检查:用户应当检查当前行为。
提示:怎样更有效工作的提示或提供一个动作可供选择的方法。
防止静电:组件是静电敏感设备。必须遵守静电放电设备的安全规 程。
电击危险:设备有可能产生电击危险。
文档版本说明: 文档版本号
V1.1
文档发行日期 2013-5-20
中国·南京 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亭东路 1266 号 电 话:025-68598968 传 真:025-68598948 邮 编:211100 网 址: 电子邮件:sciyon@
3.4.1 运输和存储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4 3.4.2 运行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4 3.5 标准兼容 ........................................................................................................................................... 5 3.5.1 电磁兼容性 ........................................................................................................................... 5 4、使用说明 ..................................................................................................................................................... 7 4.1 安装 ................................................................................................................................................... 7 4.1.1 产品部件示意图 .................................................................................................................... 7 4.2 面板及设置 ......................................................................................................................................11 4.2.1 指示灯 ..................................................................................................................................11 4.3 接口特性 ......................................................................................................................................... 12 4.4 端子定义 ......................................................................................................................................... 13 4.5 底座选型 ......................................................................................................................................... 13 4.6 组态参数 ......................................................................................................................................... 14 4.7 诊断与维护 ..................................................................................................................................... 14 5、工程应用 ................................................................................................................................................... 15 5.1 包装运输 ......................................................................................................................................... 15 5.1.1 包装标志 ............................................................................................................................. 15 5.1.2 运输注意事项 ...................................................................................................................... 15 5.2 应用注意事项 ................................................................................................................................. 16 5.3 故障分析处理 ................................................................................................................................. 16
NT6000-KM950B产品手册

外
小心:小心标志象征在由于疏忽采取或由于疏忽疏漏了指定的行为情
况下可能会损害硬件设备、程序、系统或数据。
坚
注意:注意提供有关操作的重要信息。
固
检查:用户应当检查当前行为。
于
提示:怎样更有效工作的提示或提供一个动作可供选择的方法。
芯
防止静电:组件是静电敏感设备。必须遵守静电放电设备的安全规
程。
电击危险:设备有可能产生电击危险。
NT6000 产品手册-控制器单元 KM950B 使用手册
目录
1、概述.............................................................................................................................................................. 3 2、产品特点...................................................................................................................................................... 3 3、性能参数...................................................................................................................................................... 4
3.6.1 外形尺寸................................................................................................................................ 5 3.6.2 重量........................................................................................................................................ 6 3.7 硬件说明............................................................................................................................................ 6 3.7.1 控制器 KM950B...................................................................................................................... 6 3.7.2 本地 IO................................................................................................................................. 10 3.7.3 Modbus-TCP 通讯................................................................................................................. 11 3.7.4 控制器底座.......................................................................................................................... 11 3.7.5 网络地址.............................................................................................................................. 14 3.7.6 其他...................................................................................................................................... 15 3.8 环境要求.......................................................................................................................................... 16 3.8.1 运输和存储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16 3.8.2 运行的机械以及气候环境条件.......................................................................................... 17 3.9 标准兼容.......................................................................................................................................... 17 3.9.1 电磁兼容性.......................................................................................................................... 17 4、使用说明.................................................................................................................................................... 19 4.1 安装.................................................................................................................................................. 19 4.2 拆卸..................................................................................................................................................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述 (1)2、使用说明 (2)2.1 eNet网络搭建 (2)2.2 操作站配置 (8)2.2.1硬件性能指标配置 (8)2.2.2 NT6000系统软件安装 (8)2.3 eBus及其IO模件说明 (15)2.4 网络时间服务器 (19)2.5 远程及现场总线 (21)2.5.1 远程通讯 (21)2.4.2 现场总线 (25)3、典型案例 (26)3.1硬件环境搭建 (26)3.2 NT6000系统软件安装 (31)3.3 NT6000系统配置 (31)3.3.1 安全区配置 (33)3.3.2 报警区配置 (34)3.3.3 日志及数据库配置 (35)3.3.4 用户权限配置 (35)3.3.5 网络配置 (36)3.3.6 控制组态软件配置 (37)3.3.7 画面配置 (38)3.3.8 SyncBase历史数据库配置 (41)3.3.9 工程备份 (42)3.4 NT6000系统应用 (43)3.4.1 数据查看 (43)3.4.2 日志查询 (44)3.4.3 曲线查看 (44)3.4.4 SOE查询 (46)4、常见问题分析处理方法 (49)1、概述1-图1 NT6000系统配置图NT6000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系统软件、eNet网络、分散处理单元DPU、eBus网络、本地及远程IO等。
系统软件面用于对整个NT6000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eNet网络协议是基于标准以太网的专有协议,eNet网络通过交换机实现控制器与操作站之间的网络通讯。
eBus网络用于实现NT6000系统的控制器与IO模件之间的通讯。
2、使用说明2.1 eNet网络搭建2.1-图1 eNet网络连接图eNet网络由冗余的A网和B网构成,A网和B网的交换机设备物理上相互隔离;将网络中的服务器、客户端的A网接口通过网线接到A网络交换机上、B网接口通过网线接到B网络交换机上。
以HMI8001为例,介绍IP配置方法,采用C类IP地址分配,网络地址前两个八位字节固定为192.168,机器A网络的网络域地址=8×2-1=15,B网络的网络域地址=8×2=16。
机器A网络的IP地址为1,机器B网络的IP地址同样为1,最终A网的IP设置为:192.168.15.1,B网的IP设置为192.168.16.1。
操作站需要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所以安装DPU之前将DPU底座上的拨码拨为需要的DPU逻辑节点。
DPU底座上拨码有2组,见2.1.2-图1,其中4个拨码一组的用来设置DPU冗余状态与控制器网络域索引,8个拨码一组的用来设置控制器节点索引。
将各个拨码为ON的位代表的数字相加就是这一组拨码代表的值。
2.1-图2 DPU拨码示意图左右两个DPU共用一个逻辑节点, 逻辑标识用4位数字表示,可以计算控制器的网络域地址;8位拨码开关所示数据(十进制),表示控制器节点索引(1-64);第8位表示冗余状态,如果拨码为ON,则DPU为单机运行,如果拨码为OFF,则DPU为双机冗余运行。
DPU(左侧)(A、B网络)的IP地址=(控制器节点索引×2-1)+100DPU(右侧)(A、B网络)的IP地址 = DPU_L的IP地址+14位拨码开关所示数据(十进制),前3位表示控制网络域索引(1-8)。
A网络的网络域地址 = A控制网络域索引×2-1B网络的网络域地址 = A网络的网络域地址+1控制器采用C类IP地址分配,网络地址前两个字节固定为192.168例如:名称为DPU 1001的DPU逻辑节点:DPU(左侧):IPa = 192.168.1.101IPb = 192.168.2.101DPU(右侧):IPa = 192.168.1.102IPb = 192.168.2.1022.1-图3 DPU1001拨码示意图拨码完成后,先通过DPU底座底部锁紧件将底座安装在机柜内部。
然后安装DPU,DPU 防混销编码如2.1-图4所示,安装前检查DPU底座上的防混销插头和DPU上的防混销插孔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直接用手顺时针旋转DPU底座上的防混销插头使一致。
控制器底座出厂时,防混销编码已经拨好,无需再进行配置。
2.1-图4 DPU防混销编码示意图把DPU模件上的槽对准底座上的突起,按2.1-图5所示箭头方向安装:2.1-图5 DPU安装示意图DPU须垂直推进底座的安装槽,并且用准备好的内六角螺丝刀将DPU的内六角螺钉旋紧。
异常的安装可能导致DPU部分功能失效。
2.1-图6 DPU底座BM131A接口图N1网口(见2.1-图6)表示DPUA的A网接口N2网口(见2.1-图6)表示DPUA的B网接口N3网口(见2.1-图6)表示DPUB的A网接口N4网口(见2.1-图6)表示DPUB的B网接口P1、P2表示两路DC 24V供电电源接口将N1、N3网口接到eNet网络的A网交换机上,将N2、N4网口接到eNet网络的B网交换机上。
P1、P2表示供电,将两路冗余DC 24V电源分别接到P1、P2口上。
DPU底座BM131A上的接地端子要和机柜的大地连接可靠。
待DPU启动完成后,在系统软件上对控制器进行ping操作,若能ping通DPU,表示配置正确。
在CCM中还可配置网络运行状态:2.1-图7 DPU单网双网配置界面图2.1-图7TASK模块属性中ENET端口配置为FALSE时为双网运行,ENET配置为TURE时为单网运行,只有A网有数据通讯。
P1、P2冗余DC 24V电源同时为两只DPU提供动力电源。
DPU底座BM131A底座上的P1、P2电源的正负端在接线前要确认极性正确后再接入,否则可能会对机柜供电的DC 24V电源造成损害。
2.2 操作站配置2.2.1硬件性能指标配置2.2.1-表1日志站、历史站需求一览表:设备最低配置推荐配置工业或商用PC机Inte酷睿双核处理器2.0 GHz Inte酷睿双核处理器3.0 GHz系统内存1024MB 2048MB 硬盘40GB的空闲存储空间100GB的空闲存储空间CD ROM驱动器可选VGA监视器颜色设置分辨率16位1024*768真彩色1680*1050网卡2块10/100/1000Mbps2块10/100/1000Mbps鼠标/球标必选2.2.1-表2非日志站、历史站需求一览表:设备最低配置推荐配置工业或商用PC机Inte酷睿双核处理器2.0 GHz Inte酷睿双核处理器2.0 GHz系统内存1024MB 2048MB 硬盘1GB的空闲存储空间40GB的空闲存储空间CD ROM驱动器可选VGA监视器颜色设置分辨率16位1024*768真彩色1680*1050网卡2块10/100Mbps2块10/100/1000Mbps 鼠标/球标必选在WIN7系统中作为历史站和日志站运行NT6000系统软件时请按照推荐指标进行配置。
2.2-表2 软件需求一览表名称说明操作系统WINXP SP3系统和WIN7 32位系统NT6000系统软件安装包NT6000系统软件环境2.2.2 NT6000系统软件安装2.2.2-图1 NT6000系统软件安装包示意图双击2.2.2-图1所示的安装包,进行安装,弹出安装界面:2.2.2-图2 安装界面示意图再点击下一步,进入许可协议界面:2.2.2-图3 许可协议界面示意图仔细阅读许可协议后,选定“我同意该许可协议的条款”,点击下一步,进入用户信息界面:2.2.2-图4安装文件夹界面示意图填入名称和公司名称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文件夹界面:2.2.2-图5 安装文件夹界面示意图软件默认安装在D:\NT6000文件夹中,进入操作站类型选择界面:2.2.2-图6 操作站类型选择界面示意图作为服务器的操作站必须与所有网络域都可以相互通讯,如果为多网络域系统,服务器安装在公共网络域。
根据需要选择安装类型,建议一个系统只有一台服务器,其他的都作为客户端,点击下一步进入节点信息配置界面:2.2.2-图7 节点信息配置界面示意图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正确的节点名称和网络名称,点击下一步进入附加组件选项界面:2.2.2-图8 附加组件选项界面示意图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组件,如果服务器第一次安装NT6000系统软件,建议选择安装实例工程文件;如果服务器同时作为历史数据站,则需要安装SyncBASE实时数据库。
选择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快捷方式文件夹界面:2.2.2-图9 快捷方式文件夹界面示意图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信息确认界面:2.2.2-图10 安装信息确认界面示意图仔细核对安装信息后,点击下一步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弹出安装成功界面:2.2.2-图11安装成功界面示意图点击完成,完成NT6000系统软件的安装,桌面会显示两个图标。
客户端安装NT6000系统软件时,与服务器最大的不同是选择的类型为客户端,客户端没有安装eNetServer程序,所以客户端需要与服务器节点相连,安装时需要进行2.2.2-图13所示的配置。
如果客户端需要作为历史数据库,则安装SyncBase数据库软件。
2.2.2-图12客户端安装界面示意图2.2.2-图13客户端节点配置界面示意图2.3 eBus及其IO模件说明NT6000系统IO模件及组件分为两个部分:通用IO模件包括模拟量输入模件;热电阻输入模件;热电偶输入模件;数字量输入模件;数字量输出模件;模拟量输出模件;频率输入模件;现场总线通讯模件。
组件分为机柜组件和继电器组件,各产品如下:强电电源分配板;弱电电源分配板;IO转接板;通用IO底座;RL Y8专用IO底座;终端电阻单元;6通道电力继电器输出组件;16通道继电器输出组件。
NT6000系统结构采用竖式机架排列、机柜结构分布的格局(见2.3-图1所示)。
机柜正面是一对冗余DPU,机柜背面是电源。
机柜每面设计了三排竖式机架,每个分支可带8块模件,每个机柜的模件总数48,一对控制器管理的机柜数量最多14个,总的模件数量最多192块;远程机柜的连接使用DPU底座eBus网络接口,连接到专用带光口交换机,再通过光纤连接到远程机柜的通信接口模件,来实现远程IO模件的监控。
将模件按2.3-图2中的方式安装到IO底座BM132A上,安装完成后将模件的两颗螺丝拧紧,使模件固定在IO底座上。
2.3-图1 机柜布置示意图2.3-图2 模件安装方法示意图安装时确保模件垂直于IO底座插入,插入过程中不能倾斜、歪曲,否则可能造成模件通讯故障。
一个IO组件安装时需要占用一个IO底座的位置,而且IO组件下方不能接任何模件;6通道电力继电器输出组件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用于与模件相连,一个接口用于与下一个继电器组件级联。
V4系统的DPU通过eBus网络与各种类型模件进行通讯,DPU底座BM131A上有8个DB15 eBus通讯接口(见2.1-图6所示)每个eBus通讯接口可通过预制电缆与BM134A上的eBus通讯接口相连,见2.3-图3所示,图示中对应连接方式:eBus通讯口D1、D2分别与本地机柜正面IO转接板上的通讯接口1、2相连,D3、D4分别与本地机柜背面IO转接板上的通讯接口1、2相连,D5、D6分别与扩展机柜正面IO转接板上的通讯接口1、2相连,D7、D8分别与扩展机柜背面IO转接板上的通讯接口1、2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