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环境振动和噪声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这些因素的 影响。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误差来源分析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测 量设备、被测表面、操作人员和环境 条件等多个方面。
误差控制措施
为减小测量误差,应对各个方面的误 差源进行分析和控制,如提高操作人 员的技能水平、加强设备维护和校准 等。
触针法
总结词
利用触针接触表面并测量其微观不平度的度测量方法之一。它通过将一个微小的触针置于 待测表面上,利用传感器记录触针在表面上的起伏变化,从而测量表面的微观不 平度。该方法精度高,适应性强,但可能会对表面造成轻微划痕。
印模法
总结词
通过复制表面微观形貌并进行分析的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目录 CONTENT
• 表面粗糙度概述 • 接触式测量方法 •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 测量方法的选用与注意事项
01
表面粗糙度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表面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微观不 平度的程度,通常是指在加工过 程中留下的痕迹。
重要性
表面粗糙度对物体的使用性能和 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如耐磨性、 抗腐蚀性、接触刚度等。
光学显微镜法
总结词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来测量表 面粗糙度
VS
详细描述
光学显微镜法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面 形貌,通过观察到的表面形貌特征来测量 表面粗糙度的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通 过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可以观 察到不同尺度下的表面形貌特征,从而测 量表面粗糙度的大小。
扫描隧道显微镜法
糙度值增大。
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的硬度、韧性 等物理性质对表面粗糙
度有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有光切法,光波干涉法及触针法(又称针描法)等,工厂常用的还有粗糙度样板直接和被测工件对照的比较法,以及利用塑性和可铸性材料将被测工件加工表面的加工痕迹复印下来,然后再测量复印的印模的印模法。
一、实验目的1.建立对表面粗糙度的感性认识;2.了解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值。
三、测量原理及仪器说明双管显微镜又撑光切显微镜,它是利用被测表面能反射光的特性,根据“光切法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其测量范围取决于选用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用于测量0.8-80微米的表面粗糙度Rz值。
仪器外型如图1所示,它由底座6,支柱5,横臂2,测微目镜13,可换物镜8及工作台7等部分组成。
仪器备有四种不同倍数(7X,14X,30X,60X)物镜组,被测表面粗糙度大小(估测)来选择相应倍数的物镜组(见表1)。
表1 双管显微镜测量参数物镜放大倍数N 总放大倍数目镜视场直径(mm)物镜与工件距离(mm)测量范围Rz(µm)换算系数E(微米/格)7X 60X 2.5 9.5 30~30 1.2514X 120X 1.3 2.5 6.3~20 0.6330X 260X 0.6 0.2 1.6~6.3 0.29460X 510X 0.3 0.04 0.8~1.6 0.147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被测表面为P1-P2阶梯表面,当一平行光束从45度方向投射到阶梯表面时,即被折成S1和S2两段,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就可以在显微镜内看到S1和S2两段光带的放大像S1'S2',同时距离h也被放大为h1'。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h。
这种方法类似在零件表面斜切一刀,然后观察其剖面的轮廓形状,因此称为光切法。
图3为双管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由光源1发出的光,经聚光镜2,狭缝3,物镜4以45度方向投射到北测表面上,调整仪器使反射光束经物镜5成像在目镜分划板6上,光束被测上表面的S1点反射,在下表面S2点反射,它们各成像于分划板6的S1'和S2',距离h1被放大为h1',通过目镜可观察到凹凸不平的光带(图4(b)),光带边缘即工件表面上被照亮了的h1的放大轮廓像h1',测量h1'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不平高度h2。
粗糙度仪的四种测量

粗糙度仪的四种测量粗糙度是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表面细微的起伏和不规则程度。
粗糙度仪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粗糙度仪的四种常见测量方法。
1. Ra值测量Ra值是表面粗糙度的一个常见指标,表示表面上大量读数的平均值。
粗糙度仪通过使用一个滑动头,在物体表面采集多个数据点,并计算这些点之间的平均高度差来计算Ra值。
在Ra值测量中,需要将测量仪放在尽可能平整的表面上,按下开始按钮。
滑动头将沿着表面移动,采集多个数据点。
采集后,测量仪将计算这些点之间的平均高度差,并显示Ra值。
2. Rz值测量Rz值是描述表面粗糙度的另一种常见指标,表示整个表面上高度极差的平均值。
Rz值测量与Ra值测量类似,但是它使用的是高度极差而不是平均高度差来计算表面粗糙度。
在Rz值测量中,需要将测量仪放在尽可能平整的表面上,按下开始按钮。
滑动头将沿着表面移动,采集多个数据点。
采集后,测量仪将计算这些点之间的高度极差,并显示Rz值。
3. Rmax值测量Rmax值是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表示表面上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最大高度差。
Rmax值测量可以帮助确定表面在给定沟槽或凸起的区域上的极值。
在Rmax值测量中,需要将测量仪放在尽可能平整的表面上,按下开始按钮。
滑动头将沿着表面移动,采集多个数据点。
采集后,测量仪将计算这些点之间的高度差的最大值,并显示Rmax值。
4. Rt值测量Rt值表示表面上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总高度差。
Rt值测量可以帮助确定表面的整体粗糙度程度,并帮助评估表面的适用性。
在Rt值测量中,需要将测量仪放在尽可能平整的表面上,按下开始按钮。
滑动头将沿着表面移动,采集多个数据点。
采集后,测量仪将计算这些点之间的总高度差,并显示Rt值。
总结粗糙度仪有多种测量方法,其中包括Ra值测量、Rz值测量、Rmax值测量和Rt值测量。
这些测量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表面的粗糙度程度和适用性,帮助有效地评估表面质量。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个人使用中,粗糙度仪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是通过测量表面的微观形状和轮廓来评估表面质量的过程。
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
表面轮廓仪(Surface Profilometer):表面轮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轮廓的设备。
它通过沿表面滑动或扫描,利用探测器检测高度变化,并生成相应的高度剖面图。
通过分析这些剖面图,可以得出表面的粗糙度参数。
激光干涉仪(Laser Interferometer):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光束的干涉效应来测量表面的高度变化。
这种方法对于高精度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很有效,可以提供亚微米级别的分辨率。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AFM是一种在原子尺度上测量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的工具。
它使用微小的探针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探测器的运动来生成高分辨率的表面图像。
表面粗糙度仪(Surface Roughness Tester):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便携式仪器。
通常采用钻头或球形探头,测量表面在垂直方向的高低变化,并输出相应的粗糙度参数,如Ra、Rz等。
光学显微镜: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对表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虽然其分辨率较低,但对于一些较大尺度的粗糙度评估仍然有效。
在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表面的特性、粗糙度范围和检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和技术。
表面粗糙度量测方法

表面粗糙度是对工件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配合质量、运动精度以及耐磨损性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想要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
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一般标注采用Ra。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一、接触式测量方法接触式测量方法指的是,在测量设备中的探测位置会直接与表面接触,可以帮助人们获取被测表面的信息。
但是这种测量方式不适用于刚性强度偏高、容易发生磨损的表面。
1、比较测量方法在车间普遍应用的测量方法是比较法。
比较法指的是将对比粗糙度样板与被测表面进行比较,测量人员直接用手的触摸来确定表面的粗糙度,或者通过肉眼观察,也可以使用放大镜、比较显微镜来对比。
通常情况下,当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偏高时,可以运用比较法,但是很可能造成很大的误差。
2、印模法印模法指的是采用一些塑性材料当做块状印模,然后将其与被测表面互相贴合,再取下时,印模上会出现表面的具体轮廓,测量人员可以开始测量印模的表面,这种方式可以获取部件的表面粗糙度。
一些规模大的零件内表面测量工作无法通过设备来完成,可以使用印模法来实现。
然而印模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的准确性不强,而且操作过程很复杂。
3、触针法触针法的另一种名称是针描法。
这种方法是在被测表面上放置一根很尖的触针,测量过程中需要垂直放置,使触针做横向移动。
根据被测表面的轮廓,触针会自行做垂直起伏运动。
把触针所做的位移活动利用电路转变为电信号后,可以将其方法,分析与计算后就可以获取表面粗糙度的指数。
触针法主要包括感应式、压电式以及电感式等几种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光切法测量原理为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和狭缝形成一束扁 平光带,通过物镜组以45°方向投射在被测表面上。由于被测表面上 存在微观不平的峰谷,被具有平直边缘的狭缝像的亮带照亮后,表面 的波峰在S点产生反射,波谷在S′点产生反射,在与被测表面成另一 个45°方向经物镜放大后反射到目镜分划板上。从目镜中可以看到被 测表面实际轮廓的影像各自成像在分划板的a和a′处,若两点之间的 距离为N,用目镜上的测微百分表测出轮廓影像的高度N,根据物镜组 的放大倍数K,即可算出被测轮廓的实际高度h。
公差配合与要进行尺寸和形位误差的 测量,还要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其测量方法很多,下面 仅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将被测表面与表面粗糙度样块相比较来判断工 件表面粗糙度是否合格的检验方法。
表面粗糙度样块的材料、加工方法和加工纹理方向最好 与被测工件相同,这样有利于比较,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另 外,也可以从生产的零件中选择样品,经精密仪器检定后, 作为标准样板使用。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用样板比较时,可以用肉眼判断,也可以用手触摸感觉, 为了提高比较的准确性,还可以借助放大镜和比较显微镜。 这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在车间现场使用,常用于评定 中等或较粗糙的表面。 二、光切法
光切法就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工厂中常用的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就是根 据光切原理制成的测量粗糙度仪器。
光切显微镜
三、针描法 针描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刚石触针在被测表面上等速
缓慢移动,由于实际轮廓的微观起伏,迫使触针上下移动, 该微量移动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和处理得 到被测参数的相关数值。按照针描法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 常用量仪有电动轮廓仪。
粗糙度测量标准

粗糙度测量标准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通常用来描述表面的粗糙程度。
在工程领域中,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物体的摩擦、磨损、密封和润滑等性能。
因此,准确测量物体表面的粗糙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粗糙度的测量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粗糙度测量。
一、粗糙度的定义。
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规则程度,通常是由微小起伏构成的。
这些微小的起伏会对物体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
粗糙度通常用Ra值来表示,Ra值越大,表明表面的粗糙度越高。
二、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1. 接触式测量法。
接触式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仪器的探针直接接触被测表面,然后根据探针的运动轨迹来计算表面的粗糙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质的表面,但是需要考虑到探针和被测表面的材质和硬度,以及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2. 非接触式测量法。
非接触式测量法是通过光学、声学或电磁原理,利用传感器对被测表面进行扫描和测量。
这种方法不会对被测表面造成损伤,适用于一些特殊材质或形状的表面。
但是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以及传感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三、粗糙度的测量标准。
1. ISO 4287标准。
ISO 4287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粗糙度测量标准,它规定了粗糙度测量的方法和参数。
根据ISO 4287标准,粗糙度的测量应该包括三个参数,Ra、Rz和Rmax。
这些参数可以全面地描述表面的粗糙度特征,对于工程应用非常有价值。
2. ANSI标准。
ANSI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粗糙度测量标准,它与ISO 4287标准类似,也是通过Ra、Rz和Rmax等参数来描述表面的粗糙度。
但是与ISO 4287标准相比,ANSI标准在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量范围上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四、粗糙度测量的应用。
粗糙度测量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加工。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粗糙度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控制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性能。
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粗糙度是表面不光滑程度的度量,它描述了一个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粗糙度测量方法:
1. 雷达测高仪:雷达测高仪通过测量信号的反射来确定表面的高度
差异,从而得出粗糙度参数。
2. 表面轮廓仪:表面轮廓仪使用感应器或探针扫描表面,记录并测
量高度变化,然后产生表面轮廓数据,可用于计算粗糙度参数。
3. 光学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技术利用光学干涉、散射或反射等原理,测量表面特征以确定表面的粗糙度。
4. 表面比对法:将待测表面与标准表面进行比对或触摸,使用人工
或机械测量工具测量其间的高度变化,从而计算粗糙度。
5. 飞行式触针仪:飞行式触针仪通过感应探针接触表面,并探测探
针的垂直运动,从而测量表面的凹凸程度。
6. 拉伸法:拉伸样本并测量其表面的拉伸载荷与位移变化,通过分析位移数据得出粗糙度参数。
7. 静电传感器:静电传感器可以测量电荷在表面上的分布情况,进而估计表面的粗糙度。
请注意,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因应用领域、表面条件和预期结果而异。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和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众所周知,表面粗糙度表征了机械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对粗糙度的评定,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评定方法,所谓定性评定就是将待测表面和已知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相互比较,通过目测或者借助于显微镜来判别其等级;而定量评定则是通过某些测量方法和相应的仪器,测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的主要参数,这些参数是Ra,Rq,Rz,Ry ;
他们代表的意义是:Ra 是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即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偏距绝对值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Rq 是轮廓的均方根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Rz 是微观不平度的10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 是轮廓的最大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与轮廓谷底线中线的最大距离。
目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样板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触针法等。
1. 比较法它是在工厂里常用的方法,用眼睛或放大镜,对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样板比较,或用手摸靠感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的情况;这种方法不够准确,凭经验因素较大,只能对粗糙度参数值较大情况,给个大概范围的判断。
2. 光切法它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用光切显微镜或者双管显微镜就可实现测量,它的测量准确度较高,但它是与对Rz,Ry 以及较为规则的表面测量,不适用于对测量粗糙度较高的表面及不规则表面的测量。
3. 干涉法它是利用光学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要找出干涉条纹,找出相邻干涉带距离和干涉带的弯曲高度,就可测出微观不平度的实际高度;这种方法调整仪器比较麻烦,不太方便,其准确度和光切显微镜差不多;
4. 触针法它是利用仪器的测针与被测表面相接触,并使测针沿其表面轻滑过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仪器最广泛的就是电动轮廓仪,它的特点是:显示数值直观,可测量许多形状的被测表面,如轴类,孔类,锥体,球类,沟槽类工件,测量时间少,方便快捷。
它可分为便携式和台式电动轮廓仪,便携式仪器可在现场进行测量,携带方便;带记录仪的电动轮廓仪,可绘制出表面的轮廓曲线,带微机的轮廓仪可显示轮廓的形状情况,并有打印机打印出数据和表面的轮廓线,便于分析和比较。
它的测量范围较大:Ra 值一般在0.02—50μm 。
这里我们对电动轮廓仪的原理和仪器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讨论;
电动轮廓仪的工作原理采用的是触针法。
仪器利用驱动箱拖动电感传感器在工件表面上以一定的速度滑行,电感传感器触针随同被测表面轮廓的峰谷起伏,产生上下位移,这个线值位移量引起传感器内测量桥路两臂中电感量的变化,从而使得电桥输出与触针位移成比例的条幅信号,这个微弱的电信号经过电子装置放大整流后,成了代表工件截面轮廓的信号。
将它输入记录仪,就得到了截面轮廓的放大图;或者把信号通过适当的环节进行滤波和计算后,由电表直接读出Ra 参数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值。
电动轮廓仪由底座,驱动箱,传感器,控制器,放大器或电子装置,记录仪等附件组成。
使用电动轮廓仪测量前,要对仪器预热,对一般测量件,预热5分钟左右;对精密件,预热约20-30分钟。
对于不同形状的工件表面,选用不同的测量附件,例如对平和外圆柱表面,采用基本传感器,控制器,V型块和合适的滑块,并选好合适的行程长度,截止转换开关位置等。
对于阶梯表面的测量,选用凹坑传感器;滑块选用凹坑专用滑块;对于曲轴表面的测量,选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是基本的;滑块用直角附件中的专用滑块;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在掌握了它的测量方法的同时,对该仪器设备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底座上的立柱位置,驱动箱,传感器,控制器,放大器电子装置的相关位置定期检查,对仪器出现的常见故障也能够排除;常见的故障如下:
1. 仪器的指示灯不亮,电动机不转,整个仪器无法工作;
产生的原因是:放大器或者电子装置的部件向的电元宝显示烧毁;或是电源插头连接不良;
处理方法: 更换保险丝或者检修电源插头;
2. 仪器灯亮了,可直线记录器或驱动箱不工作;
产生原因是:各部件间的连接导线插头插得不牢固;或是放大器(或电子装置)部件箱的高压保险丝烧毁;
处理方法:检查同时插好各部件间的连接导线插头;更换高压保险丝;
3. 驱动箱电动机在转动,但不能带动传感器移动。
产生原因是:驱动箱上保护杆没有松开;
处理方法:将保护杆沿着逆箭头方向松开;
4. 记录笔无反应
产生原因是:接通记录仪的插头接触不良;放大器(电子装置)部件故障;
记录笔机构内的线圈电阻下降;记录器线圈断路;记录器变换电阻的插销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对于记录笔机构内的线圈电阻下降;记录器线圈断路故障,可以更换记录笔机构;
其他故障均可设法排除。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对于复杂的故障,最好请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处理,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