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抗日战争大事记

合集下载

乡宁史记

乡宁史记

乡宁县史记春秋周平王四十八年(前723)立晋鄂侯,称鄂。

周襄王元年(前651)晋国里克率兵与狄交战于采桑津(今谭坪乡万堡山一带),狄大败。

战国境内发现“涅石”(煤的古称)。

汉西汉后元元年(前163),汉武帝刘彻以驹几抗击匈奴有功,封骥侯,骥故城在乡宁东南,县治称骇。

北魏延兴四年(474),置昌宁县,隶中阳郡。

太和二十一年(497)置平昌县,隶伍城郡(今吉县)。

北齐武平二年(571)北周武帝宇文宪率兵袭克柏谷城(今黄华一带)。

隋创建营里千佛洞,四壁雕佛像千余尊。

唐武德二年(619)六月,刘武周遣定阳将宋金刚攻唐,被秦王李世民击败。

败兵由马匹峪北上,秦王追击于秦王山屯兵相持,金刚食尽北走,被秦王击败于途中。

贞观元年(627)吕香(今马匹峪一带)并人平昌县,改平昌县为吕香县。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因避唐庄宗李存助祖父李国昌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

宋皇佑三年(1051),旧县城鄂侯垒(今下园子)遭水患,县城迁今治。

同年,知县刘舒创建儒学。

金兴定元年(1217),遭兵祸,乡民逃荒,兵灾甚重。

元至元二年(1265),县省,人吉州,邑民郭白硅等64人,上访22年,至元二十五年县治复立。

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初一,地震。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创编《乡宁县志》。

成化二十年(1484),大旱,大饥人相食。

正德七年(1512),增修县城东、西二城门楼与西关接龙桥。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十二日,地震,庙学毁。

隆庆元年(1567),知县张一敬请来技师教民炼铁。

隆庆六年(1572),扩建城池,东关并人城廓。

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二十七日,大雪3尺。

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彭万里在玉环山创建状元塔。

清代更名为文笔塔。

崇祯三年(1630)二月,李自成义军一部经豁都峪北上。

祟祯十四年(1641),大饥,人相食。

清康熙初年,知县张联箕制定《禁约八条》,对婚嫁、酒宴、祭赛、丧礼、争讼、养老、赌博及民事纠纷等作出规定。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王凤山将军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导语: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

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

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

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

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队,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和全国大部分武装力量一道,走上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八年浴血,晋绥军中的牺牲者同样是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

本报抗日英烈专栏曾报道过的梁鉴堂、姜玉贞等都赫然位列其中,而34军少将代军长、暂编45师师长王凤山亦是其中一位。

去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300人中有8位是山西籍,而王凤山将军是名录中唯一一位山西籍、又在山西境内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是山西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后一名国民革命军将领,更是晋绥军八年抗战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将领。

出身贫寒投笔从戎
王凤山,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和阎锡山是老乡。

“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是当时的民谣,但对王凤山来说,“挎洋刀”并没有那么容易。

王凤山,字鸣岐,应是取“凤鸣岐山”之义,事实上,他堪称出自贫寒之家的一只雏凤。

因为他天资聪颖,乡亲们一起掏钱供他上学,直到考入太原的国民师范学校。

后来,他抱着救国理想投笔从戎,考入
生活常识分享。

乡宁县抗日战争大事记

乡宁县抗日战争大事记

乡宁县抗日战争大事记一九三七年7月中旬山西省牺盟总会派高恩堂到乡宁组建牺盟会,并任乡宁县牺盟会特派员,在乡宁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8月上旬乡宁牺盟会在城乡散发传单,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10月乡宁牺盟会深入城乡,宣传抗日,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商救会相继成立,抗日运动空前高涨。

同月曹文华在乡宁县东部地区牛王庙(今光华镇)成立“抗日义勇军”。

这支由农民组织的抗日游击队活动在汾(城)、乡(宁)边境。

11月乡宁人民武装自卫队成立。

马治平任总队长,张普光任副总队长,高恩堂任政治主任。

这是一支由牺盟会组建和管理的人民武装游击队。

同月焦崇义(共产党员)任乡宁县牺盟会特派员。

同月中共山西省委率部到乡宁崖下一带活动,组织山西工委自卫队,对外称独立第一游击支队。

12月26日八路军120师某连到乡宁征集兵员,在结义庙召开动员大会,当场有12名青年报名入伍。

同年旅外学生阎宁波等回乡宁与乡宁牺盟会取得联系,建立“乡宁旅外学生抗日宣传队”。

一九三八年1月中国共产党乡吉特委在汾城县正式成立,武光任书记,李撷伯任组织部长,梅村(后叛变)任宣传部长。

之后,特委机关由汾城盘道村移住乡宁县上章冠村。

2月日军进犯,晋南沦陷,山西省政府及所属机关退居晋西南,中央军15军85师,晋绥军第19军、33军、34军、61军,陕军二十七路军等共4万多人,陆续撤到乡宁县境内。

同月7日,日军飞机三架空袭乡宁县城。

同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牺盟乡宁中心区在汾城县成立,中心区负责人为刘舒侠、张静波,秘书为岳维藩。

3月18日日本侵略军进犯乡宁,在碾东岭遭到国军85师的狙击。

3月乡宁牺盟会在石 成立抗日临时政府。

4月10日日军侵入乡宁县城,晋绥61军69师受命进剿,激战4日,日军于14日弃城逃窜。

同月中共北方局统战部长张友清来乡宁,与乡吉特委研究建立新军问题。

5月乡宁县牺盟会与公道团合并,称“乡宁县牺公救国会”。

同月乡宁、汾城、襄汾、稷山、吉县、新绛、河津七个县抗日自卫队(或游击队)合并改编为政治保卫二支队,郝玉玺任支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临汾地区剧团的种类、组织、活动及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临汾地区剧团的种类、组织、活动及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临汾地区剧团的种类、组织、活动及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各种文艺抗战团体在战区和敌后纷纷建立起来。

戏剧是最受民众欢迎的文艺形式,因此,各类戏剧团体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作为第二战区总部所在地的临汾,各种文艺抗战团体建立较早,出现过不少的戏剧剧团和剧社,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对临汾地区的抗战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种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初期,晋南的戏班纷纷解散,艺人流散全国各地,临汾所辖各县也因战争被分割为沦陷区、阎锡山统治区和抗日游击区,不同的政治势力深入其间,通过招徕艺人、组建文艺团体来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

大量性质不同的剧团竞相出现在临汾境内。

在沦陷区,少数艺人们出于生活所迫,恢复了小规模的演出,而日本侵略者为了宣扬其所谓的“王道乐土”“共存共荣”,也诱迫、驱使流散艺人登台演出。

在枪口刀尖逼迫下的艺术表演,丝毫没有生命力,艺人们也只是苟安偷生,度日如年,更不用说成立统一的剧团了。

在阎锡山政权掌控的临汾各地,不少艺人流散其间,阎锡山的军队和政府把这些艺人召集起来,组织成立了一些剧团,为阎锡山的政治主张进行宣传服务。

1943 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军务处在吉县就成立了 5 个文化宣传队,计有蒲剧三个(一、二、五队)、晋剧一个(三队)、豫剧一个(四队),约 400 余人,进行传统剧目的演出,还编演了一些现代戏。

如文宣一队就曾演出《兵农鉴》,宣扬阎锡山兵农合一的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有从大后方和延安等地来临汾演出的和临汾当地组建的两类剧团。

外来的主要有西北战地服务团、武汉抗敌演剧三队、上海演剧一队等。

当地剧团根据属性的不同大致分为官办和民办两类。

其中,官办中属于军队的剧团,有军队和游击队的文艺宣传队,如浮山抗日自卫剧团、瞄准剧团、吕梁抗战剧社(团)、七月剧社、一一五师洪赵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太岳三分区宣传队。

属于地方政府组建的剧团,如翼城县抗日剧团、浮山县政府剧团、襄陵县民主剧团、新农村剧团。

抗日战争中山西各县的光复情况一览

抗日战争中山西各县的光复情况一览

抗日战争中山西各县的光复情况一览阳高县: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雁北军区副司令员罗文仿率筑四十八团一部及县大队包围县城。

25日,日军撤走,伪警察投降,县城解放。

(阳高县政协、县志编办)天镇县:日本投降后,天镇由张如山、柴云山,韩振江为首的五百余伪军占领。

1945年9月7日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所属第七团,第二十团、独立团和天阳支队包围天镇城,韩振江被击毙,柴云山被炸伤。

张如山于8日晨逃走,天镇解放。

(天镇县政协王子英)大同县:1945年9月1日,晋绥军北区司令楚溪春率骑兵第四师三千余人,接收了伪政权。

(大同市政协张全成)怀仁县:1945年9月,日军全部撤离,第二战区接收了怀仁县政权。

(怀仁县政协周子君)广灵县:1945年9月,日军撤走,广灵收复。

(广灵县政协) 浑源县:1945年9月7日,我县支队及民兵千余人包围县城。

10月11日,晋察冀军区四纵队四旅和雁北军区十二团围攻县城。

12日晨发起总攻,伪军司令汪子和、日酋大松被击毙,铃木受伤被俘,伪县长马良图落网,全城解放。

(王道和、王秀)山阴县:1945年8月,伪政府向阎锡山部队投降,日军携械撤回大同。

(山阴县政协)左云县:1945年8月18日,日军撤往大同。

伪县长朱文清和伪警察队长自称"反正",驻守待命。

8月24日,自称"晋北挺进军总司令"的乔日成部占领左云,8月29日,八路军第三十二团攻入城内。

(左云县政协文史组)灵邱县:1945年3月31日,在晋察冀军区第六团和灵邱民兵的打击下,日军全部撤出灵邱县境。

(灵邱县政协五光恩、县志办公室李清贵整理)右玉县:1945年8月16日,伪县长阎大本随日军撤往大同,由托和清游击队收复县城。

(右玉县志办曹满劳)应县:1945年8月23日,日军参事官植村嘉太郎率部撤回大同。

县城为国民党地方武装乔日成占领。

(应县政协文史办公室)平鲁县:1945年8月18日解放。

(平鲁县政协)朔县:1945年8月下旬与阎军共守朔县。

山西抗战故事

山西抗战故事

山西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许多英雄儿女在这里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尊严,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

以下是一些山西抗战故事:
1. 平型关大捷: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 115 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2. 夜袭阳明堡:1937 年 10 月 19 日夜,八路军第 129 师第 769 团以一个营的兵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毁伤敌机 20 架,歼日军 100 余人,创造了步兵打飞机的经典战例。

3. 百团大战:1940 年 8 月至 1941 年 1 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

由于参战兵力达 105 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些故事只是山西抗战历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值得我们去了解和铭记。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乡宁县华灵庙通讯稿

乡宁县华灵庙通讯稿

乡宁县华灵庙通讯稿乡宁华灵庙:二十四壮士谱写三晋绝唱“……这一仗,我们守住了华灵庙;这一仗,我们守住了运粮道;二十四壮士英雄业绩青史名标!豪气冲天!英雄业绩青史名标!”这是曾经唱响三晋的一首弘扬民族气节的抗战歌曲。

7月24日,记者来到乡宁县华灵庙战斗遗址,想要还原当年那场激烈残酷的战事全貌。

从县城到华灵庙,一路上山路蜿蜒,地势险要,约40分钟车程记者才抵达目的地。

当时战斗发生的地方如今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植被,只有指挥部基本按照原貌被保留了下来。

华灵庙位于关王庙乡下川村委南山顶,海拔1000多米,可以将整个晋南盆地尽收眼底。

时值1940年10月,晋绥陆军第19军驻乡宁东山一线,与临汾、襄汾、汾城、新绛与日军相峙,坚守各个要道,掩护敌占区群众给晋绥军运粮,战士们在1000多米宽的地段上进行坚守。

“1941年12月1日,日军一架飞机在这附近沿上空盘旋,试图侦查这里的情况,被驻守的士兵发现,用机枪将敌机击落,敌机焚毁,机组人员当场死亡,这算是华灵庙战斗的导火索。

”乡宁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辛东平对记者说。

根据当时参加过战斗的指导员郝端温的口述,12月4日凌晨3点,日军报复性地偷袭了华灵庙阵地,当时正值雪天,日军趁着雪夜掩护,派出总兵力1000余人,配有小炮4门,迫击炮5门,轻重机枪数十挺。

而我方只有60余名战士,4挺轻机枪,处于异常悬殊的劣势。

辛东平说:“战士们都是很英勇的,他们并没有胆怯,凭借着西北风和地势的优势,他们用手榴弹对敌人猛烈进攻,用步枪、机枪对敌人进行火力追击,打得日军晕头转向,残敌溃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敌人的新一轮进攻发动了,失去了夜色掩护的战士们很难与日军正面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郝端温提出组织活炸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得到营长和连长的赞同,没有动员,也不需要动员,自愿报名时,连同轻伤员在内,八连的战士全部站起来,异口同声当一名敢死队员。

壮士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冲入敌阵。

乡宁县由来

乡宁县由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县有村堡783个。

村庄之规模,参差悬殊。

民国版《乡宁县志》载:“百家之村,十无一二;数十家之聚,十无五六;或十数家,或数家,竟有一二家为一村者;凿穴而居,羲黍而食,一遇凶荒,立即废徙”。

光绪三十三年村庄总数增为1020个。

民国6年(1917)有村庄1200个。

26年随着人口增加,村庄增为2150个。

经过8年抗日战争,到民国34年有村庄1241个,36年有村庄1309-1949年全县有村庄1162个,多是因山就势的小村小庄或山庄窝铺。

1950年l~5户的山庄窝晡有87个,占7.4%;5—20户的村庄131个,占11%;21~30户的村庄495个,占44%;31~50户的村庄,332个,占28.6%;51—80户的村庄117个,占10%。

其中户数最多的村要数牛工庙和西廒村各有80多户1959年建立居民点,实行小村并大村,1~5户的山庄窝铺基本废弃,居民全部迁移到附近大村。

21—30户的村庄增16个,31~50户的村庄增23个。

1978年恢复山庄窝铺46个。

1980年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建房热的出现,大部分村庄有所扩大。

1990年全县有村庄1254个,村庄规模以30~50户者居多,约占70%;50—80户的约占25.7%,百户以上的村有:西廒、下县、营里、驮腰坡、幸福湾、大石头、十里铺、圪台头、周仓原、吉家原、店滨、韩村、樊家坪、胡村、东团,西团、铺上、长镇、井上、袁家、管头、刘家沟、鹤坡、石邱、崖底、西庄、桥汾、光华、七郎庙、峪口、西宽水、土窑、南井庄、孔南山、陡坡、流汾、东角、西坡(光华镇)、南坡池、小碑、腰站、梵庄、南村、赵家圪垛、西坡、湛泉、韩咀、郭家集、北桑峪、掷沙、张马、下宽、内阳、柳阁原等54个。

1990年底自然村名录城关镇城关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前西坡后西坡北山上暖泉湾城背后罗河沟下园子上河。

碾角村委会:碾角石碣罗河刘家岭院科连家河任家河。

田家原村委会:田家原石咀高家河薛家原小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宁县抗日战争大事记
一九三七年
7月中旬山西省牺盟总会派高恩堂到乡宁组建牺盟会,并任乡宁县牺盟会特派员,在乡宁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8月上旬乡宁牺盟会在城乡散发传单,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10月乡宁牺盟会深入城乡,宣传抗日,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商救会相继成立,抗日运动空前高涨。

同月曹文华在乡宁县东部地区牛王庙(今光华镇)成立“抗日义勇军”。

这支由农民组织的抗日游击队活动在汾(城)、乡(宁)边境。

11月乡宁人民武装自卫队成立。

马治平任总队长,张普光任副总队长,高恩堂任政治主任。

这是一支由牺盟会组建和管理的人民武装游击队。

同月焦崇义(共产党员)任乡宁县牺盟会特派员。

同月中共山西省委率部到乡宁崖下一带活动,组织山西工委自卫队,对外称独立第一游击支队。

12月26日八路军120师某连到乡宁征集兵员,在结义庙召开动员大会,当场有12名青年报名入伍。

同年旅外学生阎宁波等回乡宁与乡宁牺盟会取得联系,建立“乡宁旅外学生抗日宣传队”。

一九三八年
1月中国共产党乡吉特委在汾城县正式成立,武光任书记,李撷伯任组织部长,梅村(后叛变)任宣传部长。

之后,特委机关由汾城盘道村移住乡宁县上章冠村。

2月日军进犯,晋南沦陷,山西省政府及所属机关退居晋西南,中央军15军85师,晋绥军第19军、33军、34军、61军,陕军二十七路军等共4万多人,陆续撤到乡宁县境内。

同月7日,日军飞机三架空袭乡宁县城。

同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牺盟乡宁中心区在汾城县成立,中心区负责人为刘舒侠、张静波,秘书为岳维藩。

3月18日日本侵略军进犯乡宁,在碾东岭遭到国军85师的狙击。

3月乡宁牺盟会在石 成立抗日临时政府。

4月10日日军侵入乡宁县城,晋绥61军69师受命进剿,激战4日,日军于14日弃城逃窜。

同月中共北方局统战部长张友清来乡宁,与乡吉特委研究建立新军问题。

5月乡宁县牺盟会与公道团合并,称“乡宁县牺公救国会”。

同月乡宁、汾城、襄汾、稷山、吉县、新绛、河津七个县抗日自卫队(或游击队)合并改编为政治保卫二支队,郝玉玺任支队长。

这支部队即为后来的新军213旅。

7月乡宁牺盟会成立抗日流动宣传工作队,奔赴城乡各地宣传抗日救国。

8月中共乡宁特委派刘正之、韩岐峻到乡宁筹建乡宁县委。

10月日军200多人进犯马匹峪,云邱山名胜古迹五龙宫、八宝宫被日军焚烧。

同月中共乡宁县委成立,刘正之任书记,王通任组织部长,阎秉权任宣传部长。

一九三九年
1月19日日军在柏沟村进行大屠杀,将全村48人中的44人全被杀害。

3月政保二支队在乡宁东部七郎庙伏击进犯乡宁牛王庙之敌700余人,击毙日军十余人。

6月下旬,鹤坡召开庆祝大会,宣布213旅正式成立,著名民主人干李公朴先生作了演讲,并为213旅
写了旅歌。

7月7日 213旅、乡宁牺盟中心区在鹤坡村召开了村、政、军、民纪念抗战二周年大会。

同月 213旅对进犯桃花洞的日军进行了顽强反击。

8月中共乡宁县委以牺盟会组织名义,在赵家湾村(今幸福湾)召开群众大会,声讨汪精卫投日罪行,宣传抗日统一战线。

9月18日乡宁牺盟会召开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周年大会,并进行了示威。

9月26日日军进犯乡宁城,晋绥军83军英勇反击,11月18日,日军弃城逃窜,县城收复。

一九四○年
1月 213旅旅长郝玉玺从秋林返回途中,遭暗杀。

5月13日日军集结九个县的兵力,分五路进犯乡宁城,国军90军进驻乡宁,配合当地军民进行反击,日军溃逃下山。

一九四一年
12月4日晋绥军37师一团三营,在乡宁南山华灵庙用机枪击落日军侦察机一架,机内4名日军化为灰烬。

一九四二年
7月20日日军400余人,分两路进犯华灵庙,晋绥军守军三十七师三团三营七连连长彭永祥率领29名
战士,奋起抵抗,并与敌人展开肉博,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战士们个个引爆手榴弹,除6人生还外,其余24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10月驻乡宁的抗日武装——“晋南挺进纵队”在陈家岭与进行大扫荡的6000多名日伪军激战,歼敌200余人。

一九四三年
2月春节前后,晋绥军守军300余名趁夜拔除马首山日军炮楼,消灭日军20余人。

一九四五年
8月15日飞机散发传单,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城乡人民兴高采烈,到处一片欢腾。

9月3日日伪西坡区区长孙干臣率所属人员,向山西省政府的接收小组办理投降手续。

9月5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乡宁城关地区万余军民集会,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