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一、英汉语言词汇的发音对比。
1. 音节结构。
- 英语:- 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vowel)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consonant)组成。
例如,“cat” [kæt],是一个单音节词,由辅音[k]和元音[æ]以及辅音[t]组成;“apple” [ˈæpl],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是[ˈæ],以元音开头,第二个音节是[pl],由辅音[p]和[l]组成。
- 汉语:-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一个音节由声母(initial)、韵母(final)和声调(tone)组成。
例如,“妈”mā,声母是m,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
“好”hǎo,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三声。
2. 重音与声调。
- 英语:- 英语中有重音(stress)现象。
在多音节单词中,重音位置不同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或意义。
例如,“'present(名词,礼物)”和“pre'sent(动词,呈现)”。
重读音节通常发音更响亮、更清晰。
例如,“banana”[bəˈnɑːn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 汉语:- 汉语依靠声调来区分意义。
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例如,“mā(妈)”“má(麻)”“m 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二、英汉语言词汇的词性对比。
1. 名词(Noun)- 英语:- 英语名词有可数(countable)和不可数(uncountable)之分。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例如,“book”(单数) - “books”(复数),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有多种,如加 -s(books)、加 -es(boxes)、变y为i加 -es(city - cities)等。
- 发音上,有些复数形式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如“house”[haʊs](单数) - “houses”[ˈhaʊzɪz](复数)。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汉英语言对比

前文曾提到,有些汉字本身就是词,英语没有字,只有词,多数汉字构成词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别。
(1)汉英构词对比
汉语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现代汉字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它们可以自由组合成词。例如:“地”这一语素可以组成:地震、地皮、地貌、地铁、地方、地学、地图、地温、地勤、地表等。汉语中还有一些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菩”不是词,“菩萨”才是词(从梵语中借来的词);“忐”不是词,与“忑”组合成“忐忑”才成为词。又如“第”,当它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时(第一,第八)就不能独立成词,与后面的数词一起才是词。
古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思想或概念的表意文字 (ideographic script),因为它主要是象形字。随着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汉字已不能简单地视为表意文字,而应该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汉字一字一音,一字至少一义,既可代表语素,又可代表音节。汉字是多功能的,它是字 (character),即构成文字的基本单位;有些汉字又是词 (word),如:句、书、打、走等;有些汉字既可作词单独使用,也可略变写法作偏旁部首 (radical) 使用,如金、木、日、米等;少数汉字只能作为语素 (morpheme) 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如菩、乒、忐等。汉字是方块字,由点、横、竖、撇、捺等几种基本笔划及其变体,用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式组合而成。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汉英语言对比(具体策略见书本)

One more example:
Accomplishment is often deceptive because we don’t see the pain and perseverance that produced it. So we may credit the achiever with brains, brawn or lucky break and let ourselves off the hook because we fall short in all three.
17
【译文】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一起,埋在黄 土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却不足以供他们驰骋,如 今却遵照经济的原则,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 么黑暗而又贫瘠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让声名占有世代 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却千方百计 地雕出种种装饰,只是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 短短的几年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匆匆忘怀。看了这些,想到 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4) The dancing hall was filled with gayety. 译文:舞厅充满了欢乐气氛。
(5) The black people were fighting against the segregation. 译文:黑人在同政府的隔离政策做斗争。
(6) The government is doing its best to ease the tension in that area.
(2) We should by no means neglect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译文: 我们决不能忽视水的蒸发作用。
(3) No one is satisfied with his favoritism in his work. 译文: 对他在工作中表现的徇私作风谁都 感到不满意。
汉英语言对比

2.2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断句译法 2.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 合句译法 翻译方。意译,也成为自由翻译,是保持原 3. 转句译法 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在翻 4. 换序译法 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和汉英的语言习惯灵 5.转态译法 活运用两种翻译方法。 6.正反译法 7.补全译法
Beijing is home to a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more in Beijing than any other city in China. Most of these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section of Beijing. Two notable institutions are Beij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in 1898,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11. The latter is the most notable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language institutes for foreigners to go and learn Chinese, such a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in Haidian District. Many foreign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ongregate in this area to learn or improve their Chinese.
英汉语言对比

Beijing has an amazing array of entertainment options. 北京有一系列娱乐项目可供选择, 北京有一系列娱乐项目可供选择,数量之多令 人惊叹. 人惊叹. It is certain that man will eventually solve the riddle of UFO. 人类终将解开不明飞行物之谜, 人类终将解开不明飞行物之谜,这一点是可以 肯定的. 肯定的. It was in vain that he tried 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 他试着吧碎片拼起来,但这是徒劳. 他试着吧碎片拼起来,但这是徒劳
三,动态与静态
英语动词使用频率低于汉语
1.英语用名词,汉语用动词 英语用名词, 英语用名词 A)抽象名词替代动词 抽象名词替代动词 The sight of him makes me angry. 看见他就让我生气. 看见他就让我生气. A study of that letter leaves us in no doubt as to the motives behind it. 研究一下那封信,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 研究一下那封信,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 The reason for the late submission of my report was the illness. 因为病了,所以我报告交迟了. 因为病了,所以我报告交迟了.
意合:汉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式" 意合:汉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式"的,注 重从整体把握语言的意义, 重从整体把握语言的意义,一段语言中可以出 现文字的跳脱,与语义的突转, 现文字的跳脱,与语义的突转,没有说出来的 部分与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凭"悟性" 部分与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凭"悟性" 悟出来. 悟出来. 形合: 分析式" 形合:西方文化是 "分析式"的,语言中有明 显的逻辑关系的标志,注重科学性, 显的逻辑关系的标志,注重科学性,按逻辑深 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3. 1. 3 英语爱用静态词,汉语常用动态词 英语在表达意义时,喜欢使用静态词汇, 如名词(抽象名词)、介词短语、形容词、副 词以及表示状态的弱式动词(be, have, become, grow, feel, go, come, get, do等)和虚 化动词(have a look, take a walk, pay a visit, do shopping, do some reading等)来表示动作 意义;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英译汉时常 常把原文中表示动作意义的静态叙述转换成汉 语的动态叙述。
A. 科学是人类的仆人。 B. 科学是人类的工具。 C. 科学服务于人类。 D. 科学造福于人类。
【解析】答案D. “servant”意为“仆人,奴隶,工具”,
可理解为“服务”“造福”,科学可改变人类,优 化环境,丰富生活,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 造福 于人类”。
2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5:In an odd way the two leaders diminished each other.
课堂互动3
3. 4 英汉句意表达对比
3.4.1 3.4.2 3.4.3 3.4.4 英汉都有增补与省略 英汉都有词类转换 英汉都有巧妙重复 英汉都受上下文制约选择词义
课堂互动4 1.词句表达 2.语序调整 3.衔接表达
第三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end
退出
第三章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Comparis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Featur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词法和句法拚不拢。 词法和句法拚不拢。 英语词法和句法可以对勘,词类和句成分有较 明显的对应关系。拿最基本的三种: 名 形 动 主 宾 补 定 谓 汉语骨子里还是语义,抄袭西方设立句子成分, 其语法大厦最基本的矛盾是词法和句法拚不拢。 名 动 形 主 宾 谓
英语语法是刚性(rigidity)的, 刚性( 刚性 ) 汉语语法是柔性 (flexibility)或曰弹性 或曰弹性(elast 柔性 或曰弹性 icity) 的。 作为形态型的补充---刚性, 作为形态型的补充 刚性, 有许多强制性的 刚性 规定:形足型语言。 规定:形足型语言。 英:形式上要求的一般要遵守,不可减少。 I have a book. / He has two books. There is a boy and two girls in the room. 英语起基本作用的规律是形态,随着形态简化, 词序和虚词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词序和虚 词在英语的使用中比较固板,虚词更不是可有 可无。
(2)[欣赏] 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 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 的紫砂桂; 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 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 桂香扑鼻而来。 (在模糊中传递语义,朦胧 中孕育意境)毛荣贵《译朝译夕》53-54页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 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 此为以精确译模糊。(或以精确译精确。 都
二、英汉语言本 质比较
2.1 汉语语法是隐性(implici . 汉语语法是隐性( t)的,缺少严格意义的形式变 ) 化;英语语法是显性 英语语法是显性(explicit) 英语语法是显性 的。 汉语有语法, 汉语有语法, 但隐含在语言内 不是通过形式( 部,不是通过形式(form)或 ) 形态(morphology)来表示语言 形态 来表示语言 成分之间的关系, 成分之间的关系, 而是让语义 本身来体现这种关系。 本身来体现这种关系。
汉英语言对比
安蕴贞
Compare: similarity of two things Contrast: differences of two things 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 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通常是 通过compare 和contrast两种途径。 两种途径。 通过 两种途径 比较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主 ) 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 对比语言学 是对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 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 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1、汉语属于 、 汉藏语系 2、汉语历史 、 较英语历史 长得很, 长得很,汉 语已有6000 语已有6000 多年的历史 了。
3、英语发展经 、 历了三个时期: 历了三个时期: 古英语时期 449-1100), (449-1100), 中古英语时期 1100-1500), (1100-1500), 现代英语时期 1500-现在)。 (1500-现在)。 4、英语是拼音 、 文字。 文字。
[分析]隐性、显性的表现: 分析]
2.1.1 词类的标志,首先是所谓的构词词尾. 词类的标志,首先是所谓的构词词尾.
(1) . 英语 英语许多词从词形就可猜出什么词。(屈折性) -ment, -ation-, -ity, -er / or, -ism, -ist, -ology, -ness名词 -ful, --al, -ative 形容词 -en, -fy,- ize动词 -ly副词 汉语的所谓词头、词尾大体两类: (2) 此外, 作为辨认词类标记的,英语 英语还有动词不定式的 动词不定式的 英语 记号to和冠词。 记号 和冠词。 和冠词
2.3 汉语在表达上倾向于具体(Concrete), . 汉语在表达上倾向于具体( ), 英语在表意上则倾向于抽象( 英语在表意上则倾向于抽象(Abstract)。 )。 例如: (1)There is no difference but difference of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degree of difference and no difference.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 (林语 堂, 1993,94)所谓区别是指程度的不同, 这种不同是介乎程度不同的区别于没有区别 之间的区别。(潘文国,1997,144页)
5、汉语是世界上 、 最发达的语言之 一。 6、 《康熙字 4.9万个字 万个字。 典》:4.9万个字。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5.6万字 万字。 5.6万字。《中文 大辞典》 40余 大辞典》:40余 万条。 万条。《大汉和 辞典》 55万余 辞典》:55万余 条。
汉英比较
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初 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 严复、赵元任、吕叔湘、 四十年代末 严复、赵元任、吕叔湘、 王力 停滞阶段: 停滞阶段:1949——1976 复苏和发展阶段: 月后, 复苏和发展阶段:1977年5月后,特 年 月后 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
3、汉字经历过许 、 多变迁:甲骨文多变迁:甲骨文--金文---篆书 金文---篆书---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楷书 -隶书---楷书: 演变的总趋势是 由繁到简, 由繁到简,由单 纯表意向部分表 音方向发展。 音方向发展。 4、汉语是表意文 字。
5、英语是欧洲 、 语言中变化最大, 语言中变化最大, 词汇成分最复杂, 词汇成分最复杂, 词汇量最丰富的 一种语言。 一种语言。 6、《牛津英语 、 词典》 40多万 词典》:40多万 条。《英国百科 全书》 超过50 全书》:超过50 万个。 万个。
作为语义型的补充---柔性, 作为语义型的补充 柔性, 要受语言节奏规 柔性 律的支配:音足型语言 或节律型语言)。 音足型语言( 律的支配 音足型语言(或节律型语言)。 汉语起基本作用的规律是语义组织, 或者说 汉语 是语序。但语序背后的是逻辑,纯粹按逻辑组 织的语言在世界上可说是不存在的。靠什么来 打破逻辑的呆板次序,使之成为丰富多彩、有 声有色的语言呢? 靠音节和节奏。 (重复加深说明:汉语如果只有词序和虚词, 语言组织手段似乎太贫乏,因而就从音节和音 律上得到补偿。汉语的弹性其实不是乱弹,而 是受音节和节奏规则支配的。) 如:汉语的词可以扩展/伸缩: 双音化(扩展): “单足以喻则单, 单不足以 喻则兼”:衣—衣裳—衣服 归—归处—来归 ( 以上主要参考潘文国, 199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汉英语言历史比较 二:汉英语言本质比较 三:英汉语言各层面比较 1. 汉英语音对比 2. 汉英词类比较
3. 英汉句子对比 4.词汇语义学对比 词汇语义学对比 5.汉英语法对比 汉英语法对比 6.搭配与语篇 搭配与语篇 7.修辞与语用 修辞与语用
一、英汉语言历史 比较
1、英语属于印 欧语系 2、英语的历史 、 起源于第五世 纪中叶朱特人、 纪中叶朱特人、 撒克逊人及盎 格鲁人的入侵, 格鲁人的入侵, 到现在已有 1500多年的历 1500多年的历 史了。 史了。
胜于以模糊译精确。) (3)他通晓多种不常使用的外国语,这使我们 大家感到惊讶。
His familiarity with many rarely used language su rprised us all.
1 、 英语是从综合型向分析 型语言发展的语言。 型语言发展的语言。 2 、 汉语却是分析型为主的 语言: 语言 : 指这种语言中的语 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 身的形态来表达, 身的形态来表达 , 而是通 过虚词、 过虚词 、 词序等手段来表 示。
首先,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看,汉语是分析型 分析型 (Analytic)为主的语言,即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 ) 过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 虚词、 段来表达。英语是从综合型(Synthetic)向分析型 从综合型( 从综合型 ) 语言发展的语言,即英语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 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按:我感觉后半句有点牵 强。) 分析语与综合语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意合 意合 (Parataxis)与形合(Hypotaxis)方面。前者指 )与形合( ) 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 语义或语句间的 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 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 关系来实现,后者则是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 依仗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例如:
汉语 语法离不开语义,否则毫无意义。 从语法分析的实际步骤来说, 英语 英语是根据形态(首 先是动词、名词及主谓一致关系)先找出主语和定 式动词,建立起句子的基本框架, 然后将各种配件 装上去。过程是 结构 语义 过程是“结构 语义”。 汉语 汉语是看到一长串 过程是 结构—语义 汉字,词跟词之间没有空隙(古汉语连句与句都没 空隙),加上主、谓什么的都没有形式标志,要切 分只有从语义着手,把句子拆成一个个片段,弄清 其间的关系。 句子结构是语义分析的结果,其过程 其过程 语义—结构 是“语义 结构 。 语义 结构”。 (2) 汉语语法单位的模糊性。许多语法现象是渐 汉语语法单位的模糊性。 变而不是顿变。 传统英语语法则分词法和句法。结构主义语法分 语素、词、短语、分句、句子五级。
隐性、 这是汉英语法最重大的、 隐性、显性 , 这是汉英语法最重大的、带根 本性的差别, 本性的差别,它造成了两种语言的一系列特 点. 语义型语 (1) 偏重语义和偏重形式。汉:语义型 ) 偏重语义和偏重形式。 语义型 言。 英:形态型 形态型语言。 形态型 英语可以是以形式为主,甚至脱离语义来进行。 英语语法可以执简奴繁,简到用十大词类, 六大成分,五大句型来囊括一切句子。 (动、名、形、副、代、冠、连、介、叹、 助动) (主、谓、宾、定、状、补、同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