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下矿山安全预评价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取消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函-黑安监函字[2013]180号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取消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函-黑安监函字[2013]180号](https://img.taocdn.com/s3/m/eb79f9e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e.png)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取消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函正文:----------------------------------------------------------------------------------------------------------------------------------------------------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取消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函(黑安监函字〔2013〕180号)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减政放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2013年4月22日,省安全监管局第六次局务会议决定,取消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环节。
另2013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评价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3〕79号)也明确禁止对安全评价报告组织行政性评审。
鉴于以上情况,我局与贵厅联合下发的黑安监联字〔2007〕7号文件中“新建矿山在申请采矿许可证手续或办理矿产资源招、拍、挂手续时,必须提供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合格后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否则,国土资源部门一律不予办理审批采矿许可手续”的规定应停止执行。
新建矿山在申请采矿许可手续时,提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即可。
附件:安监总规划〔2013〕79号省安全监管局第六次局务会议纪要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9月24日省安全监管局第六次局务会议纪要时间: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地点:四楼会议室主持人:杨宝田出席人:杨宝田姜国钧王忠民韩梅梅李瑞林列席人:邢立军韩维力蔡国志王雪冰郭向华姜子忠李玉伟于艳善韩金宝杜启久王忠华王秋林陈绪葆张国煊李华邹玲关书强魏国安记录:才立军议题: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会议听取了法规处关于安全评价和安全标准化评审情况、协调处关于2013年全省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情况汇报。
会议原则同意上述汇报,并对当前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矿山安全评价

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 结果,制定相 应的安全对策
措施
安全监控与检查: 对矿山生产过程 进行实时监控和 定期检查,确保 安全对策措施的
有效实施
矿山安全评价的等级划分
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和要求
等级划分的意义和作用
矿山安全评价的等级划分依 据
矿山安全评价等级划分的实 践应用
矿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矿山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添加项标题
《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标准,预防矿山事故。
添加项标题
《矿山安全条例》要求矿山企业进行安全评价,评估潜在的安 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添加项标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了矿山安全的基本要求、矿 井通风、矿山水灾、矿井瓦斯等方面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矿山的地理位置:包括矿山 所在地区、周边环境及交通 情况
矿山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 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 条件、植被覆盖情况等
矿山的生产系统和设施
采矿系统:包括开采、挖掘、装载、运输等环节,评价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通风系统:评价矿山的通风系统,确保风流的控制和调节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排水系统:评价矿山的排水系统,确保能够及时排除地下水,防止水患事故的发生。
矿山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矿山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等各个阶段,涉及地质、采矿、通风、机 电等多个专业领域。
矿山安全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 情况和评价目的来确定。
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评估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预防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意义:矿山安全评价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 患和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范本(2篇)

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范本一、项目背景煤矿建设项目位于XX地区,占地XX亩,总投资XX万元。
项目计划开采煤炭XX万吨/年,预计生产周期为XX年。
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旨在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二、项目描述1. 煤矿开采方式:本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并配有相应的矿井设施和设备。
2. 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存在煤尘、噪声、废水等环境影响因素。
3. 劳动力需求: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需聘用X名工人进行矿井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三、安全风险评估1. 工程建设阶段a.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崩塌等,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b. 建筑施工安全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不完善等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c. 施工机械安全评估:评估施工机械的安全性能及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
2. 运营阶段a. 矿井作业安全评估:评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急预案。
b. 设备安全评估:评估矿井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维护状况,制定定期检修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 职工安全培训评估:评估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针对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环境风险评估a. 煤尘污染防控评估:评估煤尘排放的防控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制定煤尘治理方案,保护周边环境的良好状态。
b. 废水处理安全评估:评估废水处理设施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制定废水处理方案和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安全监测与管理1. 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巡查、设备维护保养、安全记录与统计等,做好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预警工作。
2. 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意识,切实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报告

前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设施“三同时”是有效消除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措施,是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行安全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对象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以建设项目为评价对象.安全预评价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入手,预测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出现事故和危害,从而提高安全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安全水平.总之也是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济同步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为确保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我中心受栾川县康瑞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按照《安全评价通则》及安全预评价导则》等的要求,依据三门峡黄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栾川县康瑞矿业有限公司选厂西沟尾矿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及附图(以下简称《设计方案及说明》)的设计内容,结合现场勘察情况,通过对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及其各种构筑物以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分析、预测、研究系统的固有危险及有害因素,运用预先危险分析(PHA)、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FTA)、理论计算法等分析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和触发条件,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满足该建设项目建成或实施后安全运行的要求。
在评价工作中,评价组成员认真的对《设计方案及说明》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实地勘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开展预评价工作。
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的内容、评价程序、格式,编制完成该安全预评价报告。
本报告由评价组集体完成。
由于该《设计方案及说明》设计的专业较多、专业性较强,而且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安全评价工作中一个较新的领域,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工程理论应用较多。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公布规范后的安全评价收费的通知-浙价服[2013]254号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公布规范后的安全评价收费的通知-浙价服[2013]25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5e6ead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3.png)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公布规范后的安全评价收费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公布规范后的安全评价收费的通知(浙价服〔2013〕254号)各市、县(市、区)物价局,省安监局:为贯彻落实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行政审批前置的中介和专业服务收费清理规范工作,按照《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省监察厅《关于开展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及相关中介机构清理工作的通知》(浙监明电〔2013〕1号)要求,现就规范安全评价收费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清理规范后的安全评价收费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所列标准为最高收费标准,具体收费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工作要求和工作量由委托双方在下浮不超过2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
二、安全评价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诚实守信、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方可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机构接受委托,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明确具体收费标准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以上规定自2013年1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映。
附件:浙江省安全评价收费标准浙江省物价局2013年9月26日附件浙江省安全评价收费标准一、一般项目安全评价基准收费表总投资额(亿元)≤0.050.05-0.10.1-0.20.2-0.50.5-1.0基本收费(万元)1.61.6-2.82.8-5.25.2-6.86.8-9总投资额(亿元)1.0-2.02.0-5.05.0-10≥10基本收费(万元)9-12.612.6-2121-31.5×0.2‰+11.5总投资额计费说明:(1)安全预评价的总投资额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估算总投资额,不包括土地征用费和流动资金;(2)安全验收评价的总投资额为实际总投资额;(3)安全现状评价的总投资额为实际资产规模;(4)专项安全评价的总投资额为安评直接涉及的生产和储存装置及公用工程的资产规模。
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

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1000字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矿山安全预评价2、项目地点:某省某市某区某山脉3、项目单位:某矿业公司4、项目建设规模:提取矿物资源100万吨/年5、项目建设内容:矿区平面布局、物资供应、人员手续、安装设备、矿山安全预评价等二、矿山安全预评价概述矿山是矿业企业的生产基地,具有采掘和加工功能,因此需要对矿山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矿山安全预评价是指在矿山项目可行性研究之前,对新建的矿山工程、扩建的矿山工程、矿井改造和续建等进行评价。
该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岩土工程、安全运输、安全防护设施、污染防治等。
三、评价过程1、收集资料:了解矿山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基本情况;了解矿山的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特点;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和要求。
2、现场勘查:通过实地勘查,了解现场环境和地形、岩石和土层地质条件,分析矿山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和事故隐患,收集现场数据。
3、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评估法和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估体系,对矿山建设方案的全过程进行评估。
4、评价内容: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岩土工程、安全运输、安全防护设施、污染防治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
五、评价结论本次矿山安全预评价结果显示,该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矿区平面布局合理,物资供应充足,人员手续齐全,安装设备齐全,污染防治设施到位,但是岩土工程设计稍有不足,需要对坑道开挖和固化加强控制和管理。
综上,本评价认为该矿山安全预评价得分为A,建议在建设中特别关注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特点,确保建设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或事故的风险最低。
同时,要加强管理,完善设施,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六、改进措施1、加强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完善设施:加大对岩土工程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的改进,特别是在坑道开挖和固化方面。
3、强化预防: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事故预防,确保工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国家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新版2013)

附件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深入开展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的生产煤矿,新建、技改(包括重组整合)煤矿参照执行。
第三条考核评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第四条申报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的基本条件:1、证照齐全有效。
2、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年度内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要求。
3、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采掘关系正常: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符合有关规定,回采率达到要求。
5、自查考核奖惩:煤矿企业制定并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制度。
6、按要求建立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第五条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及以上,且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露天煤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
二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及以上,且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露天煤矿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矿穿孔、煤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
三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
煤矿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录第一章评价概况 (33)1.1 评价对象及范围 (33)1.2 评价的目的 (33)1.3 评价依据 (33)1.3.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3)第二章矿井概况 (55)2.1 简述 (55)2.1.1井田位置 (55)2.1.2井田范围: (55)2.1.3交通条件: (55)2.1.4人员及生产能力(人力资源部及设计部门) (55)2.2 自然地理 (55)2.2.1地形 (55)2.2.2气候 (55)2.3 地质概况 (66)2.3.1 地层 (66)2.3.2 构造 (77)2.3.3水文地质情况 (88)2.3.4 岩浆活动概况 (99)2.3.5 煤层及顶底板(包括煤层、顶底板及柱状图情况表) (99)2.3.6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1111)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515)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515)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析 (1919)3.2.1矿井开拓、开采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析 (1919)3.2.2 矿井瓦斯、煤尘、火灾、水灾和冒顶片帮的危险性分析 (2020)3.2.3 矿井机械运输和电气设备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析 (2222)3.2.4 矿井爆炸材料及井下爆破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2222)第四章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2323)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2323)4.1.1 划分原则 (2323)4.1.2 单元划分 (2323)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2323)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2424)5.1矿井瓦斯事故评价单元 (2424)5.1.1 评价子单元的划分 (2424)5.1.2 评价方法 (2424)5.1.3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2424)5.1.4 事故树分析( FTA ) (2626)5.2 矿井火灾评价单元 (2828)5.2.1 评价子单元的划分 (2828)5.2.2 评价方法 (2929)5.2.3 预先危险性分析 (2929)5.2.4 外因火灾事故树分析 (3030)5.3矿井水灾事故评价单元 (3232)5.4 矿井顶板事故评价单元 (3333)5.4.1 评价子单元的划分 (3333)5.4.2 评价方法 (3333)5.4.3 预先危险性分析 (3333)5.5 矿井煤尘爆炸事故评价单元 (3434)5.5.1 评价子单元的划分 (3434)5.5.2 评价方法 (3535)5.5.3 预先危险性分析 (3535)5.6 电气设备或设施伤害评价单元 (3636)5.6.1 评价子单元的划分 (3636)5.6.2 评价方法的选择 (3636)5.6.3 预先危险性分析 (3636)5.7 中毒、窒息评价单元 (3737)第六章矿井灾害防治措施 (3939)6.1 矿井瓦斯灾害的防治措施 (3939)6.2 矿井火灾的防治措施 (3939)6.3 粉尘灾害的防治措施 (4040)6.4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4040)6.5 矿井顶(底)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4141)6.5.1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 (4141)6.5.2 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4242)6.5.3 其它 (4242)6.6 电气事故的防治措施 (4242)6.7矿井机械事故的防治措施 (4343)6.8 安全预警系统 (4343)6.9 矿山救护系统 (4343)第七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4444)7.1 评价结果 (4444)7.1.1 辨识结果分析 (4444)7.1.2 评价结果分析 (4545)7.2 评价建议 (4545)参考文献 (53)附录 (54)第一章评价概况1.1 评价对象及范围评价主要对该矿井的自然安全条件、矿井瓦斯、顶底板、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地面生产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xx(预)xxxxxxxxxx安全预评价报告xxxAPJ—(国)—xxx20xx年xx月xxxxxxxx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xx技术负责人:xx 评价项目负责人:xx评价报告完成日期:20xx年xx月xx日评价人员姓名资格证书号从业登记编号签字技术专家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和控制建设项目和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的有关定,xxx 受xxxxx委托,于xx年12月对该公司xxx 拟建工程进行了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的活动。
通过安全预评价,查找、分析、预测xxx拟建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及程度,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同时查找出可行性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建设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客观、科学、公正的依据。
安全预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预测性。
对建设方案从安全角度进行预测性评价,对项目建成后的可靠程度做出评估,具有预见性;预防性。
安全预评价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对项目的危险、危害提出预防的对策措施,作为设计依据,可以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艰难性。
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多样且具有隐含性和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不确定性,评价难度较大;局限性。
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所需的基础资料、数据很不充分,故评价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上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准确性。
在实施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以及预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xx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给予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xxxxx的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5)1.2评价依据 (5)1.2.1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5)1.2.2技术标准依据 (6)1.2.3其他依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8)1.3评价范围 (8)1.4评价程序 (9)第二章矿山建设项目概况 (10)2.1建设单位简介 (10)2.2建设项目概况 (10)2.2.1矿山地理位置 (11)2.2.2矿区交通状况 (12)2.2.3矿区自然及经济 (12)2.3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13)2.3.1矿区地质 (13)2.3.2矿床地质 (17)2.3.3矿区水文地质 (20)3.3.4工程地质条件 (22)3.3.5环境地质 (24)3.3.6矿区地质工作评述 (25)2.4矿床堵水 (25)2.5采矿 (27)2.5.1开采范围、开采方式、开采技术条件 (27)2.5.2采矿方法 (31)2.5.3采场顶板管理 (41)2.5.4采空区 (42)2.6矿山生产能力 (44)2.6.1矿山工作制度 (44)2.6.2生产规模验证 (44)2.7开拓运输系统 (46)2.7.1岩体移动范围 (46)2.7.2开拓方案的选择 (47)2.7.3开拓方案和开拓运输系统 (48)2.8井巷工程 (49)2.9矿井通风 (51)2.9.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51)2.9.2矿井通风工作制度 (51)2.9.3矿井风量计算 (52)2.9.4矿井风压计算 (54)2.9.5通风设施 (56)2.9.6局部通风 (56)2.10矿山机械 (56)2.10.1坑内运输 (56)2.10.2压气设施 (58)2.10.3主通风设施 (59)2.10.4坑内供水设施 (59)2.10.5坑内排水设施 (60)2.11公用及辅助设施 (61)2.11.1工程总体布置 (61)2.11.2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 (62)2.11.3土建 (62)2.11.4给排水系统 (63)2.11.5供电系统 (64)2.11.6机修及仓库设施 (66)2.11.7废石场 (66)2.11.8爆破器材的储存和使用 (67)2.11.9通信 (67)2.12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68)2.12.1组织机构 (68)2.12.2劳动定员 (68)2.12.3职工培训 (69)2.13矿山安全管理 (69)2.13.1矿山安全机构及人员配置 (69)2.13.2矿山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 (70)2.13.3矿山救护 (70)2.13.4健康检查 (71)2.12.5专用投资概算 (71)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2)3.1矿山灾害和矿山事故的分析 (72)3.2生产过程危险有因素的识别 (77)3.3影响本矿山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综述 (78)3.4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80)3.5小结 (81)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82)4.1确定预评价单元 (82)4.2评价方法 (83)4.2.1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83)4.2.2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83)4.2.3评价方法简介 (84)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88)5.1工业场地总体布局与地表运输 (88)5.1.1工业场地总体布局及地表运输简述 (88)5.1.2工业场地总体布局与地表运输检查评价 (89)5.1.3 评价小结 (91)5.2生产工艺 (91)5.2.1生产工艺简述 (91)5.2.2生产工艺评价 (92)5.2.3多发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94)5.2.4作业条件危险度模拟分析 (105)5.2.5评价小结 (108)5.3矿山开采对金沙江的影响及对上部山体的影响分析 (109)5.4金沙江对XXX的影响分析 (115)5.5通风系统 (117)5.5.1通风系统简述 (117)5.5.2通风系统检查评价 (118)5.5.3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 (118)5.5.4 评价小结 (120)5.6防、排水系统 (121)5.6.1防、排水系统简述 (121)5.6.2防、排水系统安全检查评价 (121)5.6.3 评价小结 (123)5.7地下运输系统 (125)5.7.1地下运输系统简述 (125)5.7.2地下运输系统安全检查评价 (126)5.7.3评价小结 (128)5.8废石场 (128)5.9爆破器材库 (128)5.9.1爆破器材库简述 (128)5.9.2爆破器材库及消防安全检查评价 (129)5.9.3评价小结 (130)5.10供、配电(含防雷装置)系统 (131)5.10.1供、配电(含防雷装置)系统简述 (131)5.10.2供、配电(含防雷装置)系统安全检查评价 (133)5.10.3评价小结 (134)5.11安全管理 (135)5.11.1安全管理简述 (135)5.11.2安全管理检查评价 (135)5.11.3 评价小结 (137)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38)6.1矿山《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及对策 (138)6.1.1开采移动范围内的安全技术措施 (138)6.1.2矿山井下堵水措施 (138)6.1.3顶板管理 (140)6.1.4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141)6.1.5防止井下人员中毒和窒息的措施 (142)6.1.6 炸药库管理 (142)6.1.7消防 (144)6.1.8 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44)6.1.9 其它安全措施 (145)6.1.10防尘措施 (146)6.1.11防噪声措施 (147)6.1.12个体防护措施 (147)6.2设计中应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148)6.2.1工业场地总体布局与地表运输 (148)6.2.2生产工艺 (148)6.2.3矿山开采对金沙江的影响及对上部山体影响的对策措施 (149)6.2.4金沙江对笔架山矿山的影响的对策措施 (149)6.2.5通风系统 (150)6.2.6防、排水系统 (150)6.2.7地下运输系统 (151)6.2.8废石场 (152)6.2.9爆破器材库 (152)6.2.10供、配电(含防雷装置)系统 (152)6.2.11安全管理 (153)6.3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 (154)6.3.1通用机械安全工程设计措施 (154)6.3.2个人防护用品 (156)6.3.3安全色、安全标志 (157)6.4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158)第七章评价结论 (173)7.1综合评述 (173)7.2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对策措施 (174)7.3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方向 (177)7.4评价结论 (179)附件目录 (181)第一章概述1.1安全预评价的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矿山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和非煤矿山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非煤矿山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评价结果可作为设计部门和项目施工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设计和建设时贯彻落实安全“三同时”的依据,同时为安全监察部门提供决策和实施监察的依据,也为企业在项目投产后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5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部发[1996]4号)。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
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1986年10月1日)。
8、《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9、《关于加强非煤矿矿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05]67号,2005年7月1日)。
10、《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