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分析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它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噪声和震动也成为了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轨道交通的噪声和震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就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
一、轨道交通噪声的危害轨道交通噪声是指轨道交通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包括列车运行时的摩擦、轮轨作用和空气动力学的影响等。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噪声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轨道交通噪声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类健康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下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2、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轨道交通噪声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感和压力感,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舒适度,甚至会对其日常行为选择和人际交往造成困扰。
3、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轨道交通噪声的产生不仅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对野生动物、植物等造成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轨道交通噪声和震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常用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道岔胶道岔胶是一种特殊的胶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弹性和减振降噪能力。
由于轨道交通车轮经过道岔时会产生明显的响声和振动,因此在道岔附近的铁轨处涂上道岔胶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和振动。
2、车轮声屏障车轮声屏障是一种专门用于隔离轨道交通噪声的装置。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反射和吸声的方式将轨道交通噪声隔离在轨道交通区域范围内。
同时,车轮声屏障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轨道交通带给周围环境的影响。
3、拱形减振降噪支座拱形减振降噪支座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减振降噪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吸收轨道交通振动能量,从而减少轨道交通产生的噪音和震动。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噪音和振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课题。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列车、轨道、结构、环境等。
在列车方面,采用隔振悬挂、轮轮鉴定和轨道直线度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在轨道方面,采用高弹性复合轨道垫、减震板、轨下垫层、地铁隧道衬砌等减振降噪措施,可以减少轨道的噪声和振动。
在结构方面,采用抗震减振技术、结构隔振技术等措施,可以减少建筑物结构传递的噪音和振动影响。
在环境方面,采用隔音屏障、绿化带、水池等景观治理措施,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目前,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国内某些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开始采用轨下垫层、减震板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降噪效果。
同时,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创新的减振降噪技术,如新型减振垫、空气弹簧隔振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减振降噪效果,还可以减少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干扰,提高运行效率。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耐心的实践,这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投入和合作力度。
其次,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和运营环境也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减振降噪方案。
此外,有效的减振降噪技术也需要通过标准化和认证,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以实现更加环保、舒适、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广州地铁轨道减振技术运用情况分析[精品资料]
![广州地铁轨道减振技术运用情况分析[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3f2e592b160b4e767fcf70.png)
广州地铁轨道减振技术运用情况分析-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广州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概况,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在广州地铁应用情况及分析。
高等减振方案的应用情况, 中等减振方案比较, 轨道减振降噪产品考虑因素。
关键词:减振降噪;应用情况;优缺点;X731A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就是运用于城市,一般穿越城市中心区域,该区域通常是居民住宅、办公机构集中的区域,其震动影响不可忽视。
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对人体的影响,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室内高精密仪器、设备的影响等。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将振动和噪声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一门重要学科。
二、广州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概况广州地铁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应用相对来说是比较多样化,建设时期根据环评要求和线路走向,采取了相应的减振降噪技术措施。
目前在广州地铁线路采用的减振降噪技术措施主要有轨道减振器扣件、GJ-Ⅲ型轨道减振扣件、弹性短轨枕、橡胶浮置板道床、Vanguard扣件、梯形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三、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在广州地铁应用情况及分析(一)中等减振方案的应用情况1.弹性短轨枕道床结构形式与短枕式整体道床相同,只是为了减振,在短轨枕四周及底部包上橡胶套及枕下大胶垫。
枕下大胶垫采用三元乙丙(EPDM)橡胶加工成封闭的蜂窝结构,即微孔发泡胶垫板,其最大优点是残余变形小,动弹性损失少,能最大限度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弹性。
其垂向支承刚度约20kN/mm,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扣件减震增大了参振质量,减振效果较好。
经设计院应用测试,可减少6~10dB,在200Hz以上频段减振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减振扣件。
短轨枕及胶套可批量生产,相对制造较低。
但是,这种结构存在抗灰尘、水污染能力差,失效后维修困难等缺点。
弹性短轨枕道床主要应用于二、三、八号线,其中三号线应用长度达43.446km。
随着弹性短轨枕的投入运营约8年之后,弹性短轨枕出现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是钢轨起拱、轨枕空吊;二是弹性短轨枕与胶套之间松动磨损出现间隙,轨距保持能力差;三是橡胶包套易进水,微孔发泡胶垫板压缩变形,刚度增大减振性能下降。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二)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高效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1.减振技术:通过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产生机制,开发出具有优异阻尼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减振材料。
利用这些材料对轨道进行改造,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2.降噪技术: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源,通过声学原理,设计出具有优异隔音效果的降噪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隔音板、隔音墙等,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产生机制、影响范围和程度。
2.技术研究:开展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测试,确定技术方案。
3.材料与设备研发: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的结果,研发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减振和降噪材料及设备。
4.现场试验:选择典型站点进行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现场试验,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
5.全面推广:根据试验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和降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轨道、桥梁、隧道等结构。
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领域,如高速公路、机场等。
五、创新要点1.材料创新: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减振和降噪材料,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技术集成:将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全面治理。
3.智能化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减振和降噪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应用效果和维护效率。
六、预期效果1.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减振和降噪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生活质量。
2.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有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高等减振降噪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高等减振降噪技术应用情况分析摘要:简要叙述城市轨道交通解决车辆运行时产生振动噪音的常用措施,介绍主要控制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Vanguard扣件、梯形轨枕、浮置板道床等高等减振降噪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结合工程实际选用适当的减振降噪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减振降噪;扣件减振;梯形轨枕;浮置板道床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穿梭于城市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居住区、办公区和工厂等人口稠密,近年由于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振动及噪音问题日益突出,对沿线居民生活及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减振降噪迫在眉睫。
广州地铁自一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先后采用了多种类型的轨道减振措施,几乎涵盖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现阶段所有轨道减振措施,对减振措施选型前期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工作、线路投入运营后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测试与检测工作。
本文以广州地铁为实例,对Vanguard扣件、梯形轨枕、浮置板道床等几个常用的高等减振措施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二、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常用措施轨道专业对振动源、振动路径采取减振、降噪及隔振处理,可使列车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得到有效控制。
采取的主要综合减振措施:(一)采用超长无缝线路,消除钢轨接头,减少轮轨间冲击,起到减振作用。
(二)对钢轨顶面不平度进行打磨,使轨面平顺,保证轮轨接触良好,减少振动和噪音。
(三)利用不同弹性减振扣件或减振道床型式等轨道技术设备对轨道结构进行分级减振工程实施。
(四)严格控制轨道施工质量,并对轨道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维修,使轨道结构保持在良好工作状态。
(五)运营期间,对轨道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维修,保持其良好状态。
(六)进一步研究轮轨关系,确定钢轨打磨方案,保证列车运行更平稳,从而减少振动。
三、轨道减振降噪措施等级及分类(一)轨道减振降噪措施等级划分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振动和噪音,会影响沿线环境,尤其是距建筑物较近地段,会影响附近单位和居民的工作和休息,采取必要的分级减振措施,减低对环境振动和噪音影响,轨道专业针对轨道的振动源、振动路径采取减振、减噪及隔振处理,使列车在运行中引起的振动得到有效的衰减,满足环保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噪音和振动问题这些问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研究和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噪音和振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技术一、噪音来源及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轮轨摩擦: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轨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噪音2.空气动力学:列车在高速行驶时,车体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噪音3.设备运行:列车上各种设备的运行噪音,如空调、电机等4.建筑结构传播:噪音通过轨道交通建筑结构的传播针对这些噪音来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技术:1.轮轨摩擦噪音控制:采用低噪音轮轨材料、改善轮轨表面状态、使用轮轨润滑装置等技术2.空气动力学噪音控制:优化列车外形设计、采用流线型车体、加装降噪装置等技术3.设备运行噪音控制:选用低噪音设备、加强设备维护、采用隔音罩等技术4.建筑结构传播噪音控制:采用隔音墙、隔音窗等隔音设施,以及采用减振垫、减振支架等减振措施二、振动来源及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轮轨相互作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振动2.轨道结构:轨道结构自身的振动,如轨道弯曲、轨枕振动等3.建筑物传播:振动通过轨道交通建筑物传播针对这些振动来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技术:1.轮轨相互作用振动控制:采用高精度轨道、改善轮轨表面状态、使用减振装置等技术2.轨道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轨道设计、采用高性能轨枕、加装振动吸收装置等技术3.建筑物传播振动控制:采用隔振基础、隔振装置、加强建筑物结构设计等技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为了实现有效的噪音和振动控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从而降低轨道交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将更加完善,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噪音与振动控制的实际应用案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隔音屏的应用隔音屏是城市轨道交通噪音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措施例如,北京地铁在部分线路中设置了隔音屏,有效地减少了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隔音屏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相结合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吸收和隔绝噪音2. 减振垫的应用减振垫是振动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措施例如,上海地铁在部分线路的轨道下方设置了减振垫,有效地减少了振动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减振垫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解轨道振动,降低振动传递到建筑物上的程度3. 浮置板轨道的应用浮置板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例如,广州地铁采用了浮置板轨道,通过调整轨道的弹性垫层厚度,实现了对振动的有效控制浮置板轨道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振动,还有助于提高轨道的使用寿命4. 声学建筑设计声学建筑设计是针对建筑物内部噪音控制的一种措施例如,一些地铁车辆站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声学材料和结构,以降低室内噪音声学建筑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地铁车辆站的内部环境,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四、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的进一步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出现2.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轨道交通噪音与振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3.绿色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多绿色、低碳的技术4.综合治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问题,实施综合治理,协调各种措施,实现最佳控制效果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将在未来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环保、舒适出行的需求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轨道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五、国内外政策与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方面,国内外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以指导和促进相关工作1. 国内政策与标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对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各地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的地方标准和管理条例2. 国际政策与标准在国际范围内,各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问题例如,欧盟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噪音与振动控制指令》,对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提出了严格的限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六、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工作中,企业和社会公众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 企业社会责任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与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与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噪音与振动控制水平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2. 公众参与公众是城市轨道交通噪音与振动控制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公众应了解和学习噪音与振动控制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公众还应关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七、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噪音与振动的来源、控制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发展趋势以及政策与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噪音与振动控制工作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实施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城市轨道交通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我们有望实现更加安静、舒适的轨道交通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之而来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各国纷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本文将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主要来源于列车的运行运转以及轨道和车辆之间的摩擦,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也会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振动和噪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环境噪音污染: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运行和刹车,轨道的摩擦噪音等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
2. 土壤和建筑的振动影响: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而这种振动会传导到土壤和建筑物中,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甚至损坏。
3. 乘客舒适度: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力的影响,产生颠簸和振动,对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造成影响。
二、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针对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各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具体的减振降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轨道技术改进:通过改进轨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轨道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和振动,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音。
2. 车辆技术改进:改进列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其运行的平稳性和稳定性,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3. 噪音屏障和隔离设施:在轨道交通系统周围建设噪音屏障和隔离设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振动吸收与消除技术:利用减振器、缓冲器等技术手段,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降低振动传导到土壤和建筑物中的影响。
5. 环境监测与管理: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振动和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振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然而,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旨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与转型。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振动控制:通过优化车辆动力学性能,采用先进的振动抑制技术,例如主动控制振动(ACV)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振动信号,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主动调整,从而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
2.噪声控制:针对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采用声学设计、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的方法。
在轨道、车辆和建筑物等关键部位进行声学包装,如吸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同时利用先进的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如自适应噪声消除(ANC)系统,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抑制。
3.智能化监控:通过建立全面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轨道、车辆、站场等关键部位的振动和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减振、降噪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明确减振、降噪的目标和需求。
2.技术研究:开展振动控制、噪声控制和智能化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结果,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
4.试验验证: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方案试验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
5.方案实施: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进行全面实施。
6.效果评估:在方案实施后,对减振、降噪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和应用,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工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9T11:12:41.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林锋[导读] 摘要:城市地铁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这些振动会破坏和影响沿线建筑和居民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应用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振源和初始传递轨道是地铁系统的减震降噪的对象。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城市地铁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这些振动会破坏和影响沿线建筑和居民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应用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振源和初始传递轨道是地铁系统的减震降噪的对象。
本文论述了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对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实践应用城市地铁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轮轨在相互作用下会产生振动,振动利用各种途径向地铁土体结构中传播,这样会影响到地铁沿线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干扰到周边一起的精密度和灵敏度,还会影响到地铁沿线居民的生活,因此利用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可以保障地铁沿线建筑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1.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设计原则 1.1分级减振原则
结合当前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的实际水平,考察不同减震降噪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划分减震降噪的等级,各个地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减振措施,合理配置轨道部件,保障减震降噪的效果。
近些年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不断发展,划分轨道减振降噪技术,中级减振降噪地段为5~10dB,高级减振降噪地段为减振10~15dB,特殊减振降噪地段为15dB以上。
1.2经济合理性原则
减振降噪技术应该具有可靠性,在正常使用减振降噪技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维修,或者达到免维修的要求,针对减振结构易损件,或者某些部件很难更换,可以结合钢轨等寿命设计要求。
1.3结构稳定原则
利用减振降噪技术为了保障城市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合平稳性,保障轨道的几何变形处于正常范围内,避免钢轨出现异常磨损问题。
城市地铁轨道落实减振降噪技术之后,沿线敏感区域的噪声和振动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1.4因地制宜原则
以沿线规划条件为基础,在规划红线内不能设置敏感建筑物,或者降低建筑物的等级,设置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措施。
如果某个地段的线路条件比较恶劣,可以设置级别较高的钢弹簧浮置板,保障减振降噪效果,同时要避免出现波磨问题。
结合线路平纵断面和规划条件,及时调整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方案,充分发挥出减振降噪技术的作用。
2.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 2.1常规减振技术措施
为了避免城市地铁运行干扰到周围环境,需要针对不同的振动源和传播途径,确定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技术。
可以权限铺设无缝线路,这样可以将钢轨接头彻底消除,提高了轨面的连续性,避免轮轨之间发生冲击和振动,这样就会极大的减少城市地铁轨道的噪声和振动。
利用弹性分开式扣件,保障扣件节点静刚度在20KN/mm以内,可以在轨下和垫板下分别设置减振垫。
针对不同的减振地段,利用不同的减振措施,保障振动衰减效果,同时要注意满足环保要求。
城市地铁在运营之前或者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定期打磨钢轨的顶面,这样才可以保障良好的轮轨接触效果,避免轮轨之间动力作用过大,这样有利于达到的减振降噪作用。
将油涂在钢轨侧面,定期打磨钢轨表面,镟削车辆,这样减少出现滚动噪声。
控制好轨道施工质量,提高养护维修质量,保障线路和轨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中,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车辆运行带来的振动和噪声。
设置车辆轨道系统,严格控制车辆转向架一系二系弹簧的技术要求。
2.2利用橡胶支撑浮置板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橡胶支承浮置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利用连续线绕浮置板和双支承式预制浮置板,当前很多国家的地铁系统都选择利用连续心焦浮置板,在我国的广州等城市选择利用双支承式预制浮置板。
在支撑方式角度出发,可以分成整体支承和线性支承以及分布式支承三种方式。
利用整体支承,其结构比较简单,不会产生较大的施工误差,整体支承的面积比较大,因此可以降低纵向轨道的振动和噪声,但是利用整体支承,不利于今后的维修工作。
利用线性支承,可以节省很多材料,同时也可以降低轨道结构的固有频率。
利用分布式支承技术,无法有效抵抗轨道纵向振捣和噪声,为了控制浮置板的变形,需要充分吻合剪切模量和垫板大小以及垫板厚度,如果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轨道固有频率比较低,那么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也可以随时进行维修。
创建车辆、轨道、浮置板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有限单元模型,需要利用连续分布参数轨道模型,不能只是简化等效总集参数轨道模型,这样才可以计算更加复杂的问题。
地铁钢轨可以利用连续弹点离散性支承梁模型,不能利用连续弹性基础模型,这样才可以计算城市地铁列车运行过程,并且可以准确处理轨道模型涉及到的动力学问题。
可以等效弹性刚度表示模型扣件和轨下弹性垫板以及枕下道床支撑弹性。
国家很多国家都选择利用天然橡胶制作双支承式预制浮置板的橡胶支座,利用这种配方设计,可以使橡胶支座的蠕变率由此降低,也可以使橡胶支座的可靠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2.3中级减振地段的技术措施
可以利用粘合垫板式扣件和压缩型轨道减震器扣件。
粘合垫板式扣件是粘接顶板和底板,龙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当前很多国家都开始广泛利用该扣件,也可以利用压缩性轨道减震器扣件,可以达到相同的性能。
也可以利用剪切型轨道减震器扣件,这种扣件属于弹性分开式,可以利用螺栓弹条扣压钢轨,也可以利用无螺栓弹条扣压钢轨,利用橡胶圈硫化承轨板和底座,利用橡胶剪切变形,可以产生竖向弹性和横向弹性,发挥橡胶的阻尼特性,可以实现隔振减振效果。
利用梯形轨枕轨道,主要是发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利用两根预应力混凝土总量和三根钢管,建立一个整体。
日本新干线广泛利用梯形轨枕轨道,我国上海和南京等城市也开始大力推广这种减振降噪技术。
2.4减振垫浮置道床
在道床板下部和侧部设置圆锥形橡胶减振垫,在隧道结构上设置道床板,全部隔离隧道结构。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衰减列车产生的振动。
结构通常都是利用现浇方式,无需实施预制。
利用普通道床扣件,扣件使用种类比较少。
因为橡胶减震垫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也比较长,因此通常不需要频繁更换,但是利用橡胶减振垫浮置道床,需要利用面支撑,这样会增加道床钢筋用量,也会因此提升工程造价,此外更换橡胶减震垫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控制好供货量,在设计道床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道床分块长度,这样后续更换橡胶减震垫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不断更新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应用水平,开始出现各种新技术和新理念,例如在地铁减振过程开始广泛利用橡胶产品,在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过程中利用各项新技术,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进而推动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瑞,刘林芽,徐斌,曾开华.铁路桥上减振CRTS-Ⅲ型无砟轨道振动响应及车辆平稳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04):835-842.
[2]臧景超,杨新文,祁正海,马晓云.地铁减振垫轨道结构对车致环境振动的影响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03):90-93+165.
[3]朱强强,李伟,温泽峰.地铁浮轨式减振扣件轨道的轮轨接触有限元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44(02):59-65.
[4]陈卓,曾志平.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减振特性足尺模型对比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01):65-70.
[5]马益龙.城市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的运用实践及相关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40.
[6]王志强,王安斌,白健,雷涛.成都地铁轨道GJ-III型减振扣件振动控制效果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34(03):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