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医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和分析,以便了解辐射状 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措 施提供依据。
个人剂量监测与记录
监测设备
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 标准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以便实时监测个人剂量 。
监测周期
根据工作性质和辐射状况 确定合理的监测周期,确 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记录与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建立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存储、转移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 全可控。
放射诊疗设备定期检测与维护
确保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稳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老化导致 的辐射泄漏。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放射诊疗设备,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辐射泄漏 。
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如DNA损伤、癌症和遗传疾 病等,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是必要的。
良好的辐射安全防护可以降低 辐射危害的风险,提高放射医 学实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电离辐射危害认识的 深入,防护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01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 射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 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过程。
02
它包括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有效 的屏蔽和防护设备、正确的操作 程序以及安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保障 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的 重要措施。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防辐射安全知识PPT课件

组织损伤出现的时间变化很大,其范围 从几小时、几天到照射后的若干年。
1 确定性效应(3)
在低剂量率长期慢性照射条件下,如受照射剂量未 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则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因为 没有超过阈剂量。
如成人4种较第三组织确定性效应阈值估计值
阈剂量受照组织有源自效应一次短时间照射(Sv) 多年分次照射(Sv)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辐射防护所关心的是保护人类免受电离 辐射的危害,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1 确定性效应 2 随机性效应 3 影响生物效应的因素
1 确定性效应
当组织中相当数量的细胞被电离辐射 灭活,从而在组织或器官中产生临床 上可检查出的严重功能性损伤,即出 现确定性效应。(原称非随机性效应)
1 确定性效应(2)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 确定性效应(3)
在低剂量率长期慢性照射条件下,如受照射剂量未 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则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因为 没有超过阈剂量。
如成人4种较第三组织确定性效应阈值估计值
阈剂量受照组织有源自效应一次短时间照射(Sv) 多年分次照射(Sv)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辐射防护所关心的是保护人类免受电离 辐射的危害,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1 确定性效应 2 随机性效应 3 影响生物效应的因素
1 确定性效应
当组织中相当数量的细胞被电离辐射 灭活,从而在组织或器官中产生临床 上可检查出的严重功能性损伤,即出 现确定性效应。(原称非随机性效应)
1 确定性效应(2)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水平。
CHAPTER 06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污染防治、应急与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是放 射医学领域的基本法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该条例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和防护进行了详细规 定。
业道德素养。
保护患者和公众安全
02
从业人员应将患者和公众的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确保患者和公众免受不必要的辐射危害。
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03
从业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
全、准确、高效的放射医学服务。
提高公众对放射医学安全认知
1 2
加强放射医学知识普及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 向公众普及放射医学基本知识和安全防护常识。
事故后期总结、改进和预防措施
01
事故后期总结
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措施
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02
改进措施
针对总结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包括完善
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设备维护和操作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
03
预防措施
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加强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定期开
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确 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培训与教育
接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提 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CHAPTER 02放射医学设备安全操作规范设备启动前安全检查流程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来源
放射医学辐射主要来源于医疗设 备如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 等,以及放射性药物和治疗过程 。
危害
长期接触高剂量辐射会增加患癌 症等疾病的风险,对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实践正当化
合理选用放射性检查,避免不 必要的辐射暴露。
防护最优化
采取有效措施,使辐射剂量降 至最低,同时确保医学诊断和
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培训效果。
改进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和参训人员反馈,对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06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放射科辐射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医院放射科在操作核磁共振 设备时发生故障,导致一名患
对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废物,应采取 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如固化、压 缩、焚烧等,确保废物得到安全、有 效的处理和处置。
03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工作人员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 ,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 铅围裙、铅眼镜、铅帽、铅手
套等。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 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在允许范
能力和水平。
05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内容
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放射性物质管理、辐射监测与测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维护等。
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辐射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3
02
01
理论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核
现场评估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的使用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是否正确。
综合评价
结合学员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培训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合格标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均达到60分及以上,综合评价良好以上。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报告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现场处置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加强防范措施。
事后处理
05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
工作场所的分类
根据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特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等。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射医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的危害。
定义
随着放射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诊疗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装备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
01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
03
02
01
理论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核
现场评估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的使用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是否正确。
综合评价
结合学员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培训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合格标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均达到60分及以上,综合评价良好以上。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报告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现场处置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加强防范措施。
事后处理
05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
工作场所的分类
根据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特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等。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射医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的危害。
定义
随着放射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诊疗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装备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
01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
核医学的辐射与防护健康科普PPT【25页】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射率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的
距离防护是最简 单的防护方法
屏蔽防护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律, 达到减少射线量的目的
屏蔽防护是最根本 的防护方法
医学药品核注射后
检查项目
骨静态显像 (50人平均) 心肌灌注显像 (50人平均)
甲状腺显像 (50人平均)
肾动态显像 (50人平均)
ICRP 规定在孕期内胚胎和胎儿接受的剂 ≤1mSv ICRP规定妇女怀孕腹部表面 (下躯干)的剂量≤ 2mSv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当量剂量限值≤1mSv 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连续5年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不得超过50mSv
不同危害可能减少的生命天数,医疗辐射危害不大,不必恐慌
危害 抽烟 心脏病 癌症 超重15% 酗酒 车祸
测量控制区内的表面污染情况,有污染的地方要做屏蔽处理并做好标记 处理病人排泄物或污染过的床单,应穿戴一次性手套、放入专用塑料袋内 物理师测量活度小于0.15mR/hr(~1.3μSv)按照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并及时
洗手------防止内照射 —防止内照射、黏在皮肤上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剂量限值
18F-FDG显像 (20人平均)
离开NM时 一臂距离 (mGy/hr)
0.018
0.035
0.005
0.006
0.014 (体表1m处)
受到10mGy照射 所需时间(hr)
556 286 2000 1667
714
对SPECT-CT(99mTc核素)检查,药物注射48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对PET-CT(18F核素)检查,药物注射24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医疗辐射 (单次吸收10mSv)
辐射防护方法PPT课件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1 防护宗旨:①提高质量;②减少剂量; ③最低消费。
2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① 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与最优化; ②X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3 X射线机房的防护:X射线机工作时辐射 场有三种射线,即有用射线、X线管防护 套的漏射线、经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线。 防护设计原则即有效控制漏射线、散射线 的量以及有用射线的合理安排,国内外对 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查阅执行。
0.3
1.4
0.2
0.09
0.01.01
_
0.05
表5 部分国家的X射线诊断检查病人皮肤剂量水平(mSv/每次)
检查投 加拿大 照方式
胸片PA 0.17
腰片AP 6.20
颈锥AP 1.80
胸椎AP 3.20
腰椎AP 5.20
LAT
_
意大利
0.69 _ _ _
12.3 _
波兰
2.0 27.0 16.8
_ 27.7
_
英国 美国 中国
0.22 0.21 1.07
8.4
6.2
14.7
_
2.2
3.4
6.2
6.8
10.2
_
7.5 6.51
64.2
_
15.9
ICRP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出版物 序号(年份)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1 号(1959) 6 号(1964) 9 号(1966)
卫生保健 水平分类
1
2
3
1 防护宗旨:①提高质量;②减少剂量; ③最低消费。
2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① 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与最优化; ②X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3 X射线机房的防护:X射线机工作时辐射 场有三种射线,即有用射线、X线管防护 套的漏射线、经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线。 防护设计原则即有效控制漏射线、散射线 的量以及有用射线的合理安排,国内外对 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查阅执行。
0.3
1.4
0.2
0.09
0.01.01
_
0.05
表5 部分国家的X射线诊断检查病人皮肤剂量水平(mSv/每次)
检查投 加拿大 照方式
胸片PA 0.17
腰片AP 6.20
颈锥AP 1.80
胸椎AP 3.20
腰椎AP 5.20
LAT
_
意大利
0.69 _ _ _
12.3 _
波兰
2.0 27.0 16.8
_ 27.7
_
英国 美国 中国
0.22 0.21 1.07
8.4
6.2
14.7
_
2.2
3.4
6.2
6.8
10.2
_
7.5 6.51
64.2
_
15.9
ICRP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出版物 序号(年份)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1 号(1959) 6 号(1964) 9 号(1966)
卫生保健 水平分类
1
2
3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PPT课件

• 响应级别确定
•
医院设备科、医务科和保卫科,根据
放射性污染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判定放
射性污染事件的级别向领导小组提出是否
启动应急预案的意见。
• 应急启动
• 经领导小组成员集体判断属于环境污染、 一般突发事件的,由突发事件的科室启动 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领导小组负 责人批准启动本预案时,医院应急处理领 导小组进入实战指挥,各科室、部门专业 组根据职责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放射性污染事件管理规定》。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 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
• 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 救援行动
• 应急处理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 科学有序地进行,采取边调查、边处理、 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及时有效控制事 态发展。
• 扩大应急
• 对重大技术问题, 医院应急预案领导 小组不能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要立 即申请地方政府或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或增 援。
• 应急恢复
•
根据放射性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和
• 3日下午2时许,省肿瘤医院放射科照片室, 一位颤巍巍的肿瘤病患者被家属从轮椅上 扶了进来。由于患者极度虚弱,连正常站 立也坚持不了,拍片时必须家属在一旁搀 扶。值班的赵医生赶忙提醒病人家属“快 把铅背心穿起噢!”病人瞄了一眼放在旁 边桌上的铅背心,嘴里嘟啷起来“穿这么 重还要扶病人,简直受罪。”一脸的不快。 面对此情景,赵医生苦笑着告诉记者,这 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v=1J/kg
剂量当量的专用单位是:雷姆,符号为“rem”,两者的关 系是
1Sv=100rem
当辐射具有一定能谱时,可以给出平均品质因数,常简单地
记为Q。一些射线的平均品质因数列于表10-1中。修正因子
一般都取为1。 同样,可以定义剂量当量率
H d H dt
表示单位时间的剂量当量,常用单位是:希沃特/小时(Sv/h)。
对于其他的物质,可以通过空气的吸收剂量求出吸收剂量。
在一定的条件(“电子平衡”)下,不同物质的吸收剂量之
间存在下述系 D1 D2
en / 1 en / 2
式中,en / 为物质的质能吸收系数,足标表示不同的物质。 因此,对某种物质,其吸收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Dm
en / m en / a
Da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
照射量定义为:X射线或射线在某一体积元的空气
中产生的全部电荷被完全阻留在空气中时,产生的
任一种符号的电荷的绝对值与这个小体积空气质量
之比
X dQ
dm
式中 X —— 照射量;
dm —— 体积元中空气的质量;
dQ —— 在体积元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符号电荷的
电量。
辐射防护
即,照射量表示X射线或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能产生
8.69×103J/kg
一般地,如果记照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为X(单位为伦琴,
R),该点空气的吸收剂量为 量与照射量的关系为
Da
,则可给出空气的吸收剂
Da=8.69×103X(Gy)
辐射防护
当照射量的单位为库仑/千克(C/kg)时,它们的关系为
Da =33.7 X(Gy) (10-1) 这样,只要知道了辐照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就可以计算该点 空气的吸收剂量。
1Gy=1J/kg
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拉德,符号为“rad”,两者的关系是
1Gy=100rad
在实际使用中常用较小的单位,如毫戈[瑞](mGy)等。
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也适用于任何物质。但必 须注意的是,吸收剂量的大小不仅相关于电离辐射本身的类型和 能量,而且也相关于被辐照的物质。同样的电离辐射辐照不同的 物质时,产生的吸收剂量可以不同。
第二篇射线检测
第七章辐射防护
授课人 顾恩敏 山东省无损检测考委会
辐射防护
辐射,即通常所称的射线,从它与物质相互作用引 起的电离情况可分为两类:(致)电离辐射和非 (致)电离辐射。任何与物质作用,直接作用或间 接作用可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不能 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 粒子如电子、射线、质子、 粒子等带电粒子,X 射线和射线是间接致电离辐射。人们很早就认识到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并注意到安全防护问 题,辐射防护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一个学科。
对于工业射线检测技术,在辐射防护方面面对的主 要问题是外照射防护。
辐射防护
7.1 辐射量
为了描述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必须建立一些描 述辐射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及其测量单位。现在广泛 使用的描述辐射的物理量主要是照射量、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
7.1.1 照射量
当X射线或射线穿过空气时可以产生二次电子,二 次电子和空气分子作用,使空气电离,形成带有正 电荷的正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负离子,照射量就是 描述X射线或射线使空气产生电离能力的物理量。
辐射防护
7.1.4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吸收剂量和照射量不是同一概念, 照射量是以空气的电离程度对辐射场的一种量度,吸收剂量 给出的是被照射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状况,但两者存在一定 的关系。直接测量吸收剂量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通过仪器 测量照射量来计算被辐照物体的吸收剂量。
在标准状态下1cm3的空气的质量为0.0013g,当它受到1R 的照射量照射时,产生的电离能为0.113erg,所以,空气在 1R的照射量照射下吸收的能量为
Dm
en / m en / a
8.69 103
X
式中 Dm —— 物体的吸收剂量(Gy);
X —— 物体所在处的照射量(R);
当照射量的单位为C/kg时,则为
类似于照射量率相应地 可以引入吸收剂量率
D d D dt
它表示单位时间的吸收剂量,常用单位是:戈[瑞]/小时(Gy/h)。
辐射防护
7.1.3 剂量当量
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和不同的照射条件,对于生物体产生的 辐射损伤即使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之下也可以不同。为了统一 评价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辐射损伤,在研究 辐射防护时必须考虑不同辐射的辐射损伤差别。为此,引入
即
X d X dt
式中 dt —— 一小的时间间隔,
dX —— 在此小的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照射量(其中的
“d”均为微分符号)。其单位常用C/kg ·h1等表示。
辐射防护
7.1.2 吸收剂量
当射线辐照物体时,可以将它能量的一部分或全部传递给被 辐照的物体,也即被辐照的物体可以吸收电离辐射的一部分 或全部能量。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射线 能量的情况并不相同。照射量仅仅表示了空气完全吸收X射 线或射线能量的情况,而吸收剂量表示的是各种物质吸收 电离辐射能量的情况。
的电荷数量。照射量常用符号:“X ”表示,其法定计量单
位是:库仑/千克,符号为“C/kg”。照射量的专用单位是:
伦琴,符号为“R”。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R=2.58×104C/kg
照射量是X射线或射线对空气定义的,它不适于其他辐射,
也不适于其他物质。 单位时间的照射量称为照射量率,一般用符号“
X
”表示,
辐射品质因数,常记为Q,表示吸收能量微观分布对辐射生 物效应的影响;引入修正因子,常记为N,表示吸收剂量空
间、时间等分布不均匀性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量当量则定义为:吸收剂量与辐射品质因数及修正因子之
积,常用符号“H”表示,
即
H=DQN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符号为:Sv。
辐射防护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符号为:Sv。
吸收剂量定义为: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 量与该体积元中物质质量之比
D d
dm 式中 D —— 吸收剂量;
d —— 授予体积元的平均能量; d m—— 体积元的物质质量。
辐射防护
即吸收剂量表示电离辐射传递给单位质量的被辐照物质的能量。 吸收剂量常用符号:“D”表示,其单位是:戈[瑞],符号为“Gy”。
剂量当量的专用单位是:雷姆,符号为“rem”,两者的关 系是
1Sv=100rem
当辐射具有一定能谱时,可以给出平均品质因数,常简单地
记为Q。一些射线的平均品质因数列于表10-1中。修正因子
一般都取为1。 同样,可以定义剂量当量率
H d H dt
表示单位时间的剂量当量,常用单位是:希沃特/小时(Sv/h)。
对于其他的物质,可以通过空气的吸收剂量求出吸收剂量。
在一定的条件(“电子平衡”)下,不同物质的吸收剂量之
间存在下述系 D1 D2
en / 1 en / 2
式中,en / 为物质的质能吸收系数,足标表示不同的物质。 因此,对某种物质,其吸收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Dm
en / m en / a
Da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
照射量定义为:X射线或射线在某一体积元的空气
中产生的全部电荷被完全阻留在空气中时,产生的
任一种符号的电荷的绝对值与这个小体积空气质量
之比
X dQ
dm
式中 X —— 照射量;
dm —— 体积元中空气的质量;
dQ —— 在体积元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符号电荷的
电量。
辐射防护
即,照射量表示X射线或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能产生
8.69×103J/kg
一般地,如果记照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为X(单位为伦琴,
R),该点空气的吸收剂量为 量与照射量的关系为
Da
,则可给出空气的吸收剂
Da=8.69×103X(Gy)
辐射防护
当照射量的单位为库仑/千克(C/kg)时,它们的关系为
Da =33.7 X(Gy) (10-1) 这样,只要知道了辐照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就可以计算该点 空气的吸收剂量。
1Gy=1J/kg
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拉德,符号为“rad”,两者的关系是
1Gy=100rad
在实际使用中常用较小的单位,如毫戈[瑞](mGy)等。
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也适用于任何物质。但必 须注意的是,吸收剂量的大小不仅相关于电离辐射本身的类型和 能量,而且也相关于被辐照的物质。同样的电离辐射辐照不同的 物质时,产生的吸收剂量可以不同。
第二篇射线检测
第七章辐射防护
授课人 顾恩敏 山东省无损检测考委会
辐射防护
辐射,即通常所称的射线,从它与物质相互作用引 起的电离情况可分为两类:(致)电离辐射和非 (致)电离辐射。任何与物质作用,直接作用或间 接作用可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不能 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 粒子如电子、射线、质子、 粒子等带电粒子,X 射线和射线是间接致电离辐射。人们很早就认识到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并注意到安全防护问 题,辐射防护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一个学科。
对于工业射线检测技术,在辐射防护方面面对的主 要问题是外照射防护。
辐射防护
7.1 辐射量
为了描述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必须建立一些描 述辐射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及其测量单位。现在广泛 使用的描述辐射的物理量主要是照射量、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
7.1.1 照射量
当X射线或射线穿过空气时可以产生二次电子,二 次电子和空气分子作用,使空气电离,形成带有正 电荷的正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负离子,照射量就是 描述X射线或射线使空气产生电离能力的物理量。
辐射防护
7.1.4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吸收剂量和照射量不是同一概念, 照射量是以空气的电离程度对辐射场的一种量度,吸收剂量 给出的是被照射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状况,但两者存在一定 的关系。直接测量吸收剂量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通过仪器 测量照射量来计算被辐照物体的吸收剂量。
在标准状态下1cm3的空气的质量为0.0013g,当它受到1R 的照射量照射时,产生的电离能为0.113erg,所以,空气在 1R的照射量照射下吸收的能量为
Dm
en / m en / a
8.69 103
X
式中 Dm —— 物体的吸收剂量(Gy);
X —— 物体所在处的照射量(R);
当照射量的单位为C/kg时,则为
类似于照射量率相应地 可以引入吸收剂量率
D d D dt
它表示单位时间的吸收剂量,常用单位是:戈[瑞]/小时(Gy/h)。
辐射防护
7.1.3 剂量当量
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和不同的照射条件,对于生物体产生的 辐射损伤即使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之下也可以不同。为了统一 评价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辐射损伤,在研究 辐射防护时必须考虑不同辐射的辐射损伤差别。为此,引入
即
X d X dt
式中 dt —— 一小的时间间隔,
dX —— 在此小的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照射量(其中的
“d”均为微分符号)。其单位常用C/kg ·h1等表示。
辐射防护
7.1.2 吸收剂量
当射线辐照物体时,可以将它能量的一部分或全部传递给被 辐照的物体,也即被辐照的物体可以吸收电离辐射的一部分 或全部能量。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射线 能量的情况并不相同。照射量仅仅表示了空气完全吸收X射 线或射线能量的情况,而吸收剂量表示的是各种物质吸收 电离辐射能量的情况。
的电荷数量。照射量常用符号:“X ”表示,其法定计量单
位是:库仑/千克,符号为“C/kg”。照射量的专用单位是:
伦琴,符号为“R”。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R=2.58×104C/kg
照射量是X射线或射线对空气定义的,它不适于其他辐射,
也不适于其他物质。 单位时间的照射量称为照射量率,一般用符号“
X
”表示,
辐射品质因数,常记为Q,表示吸收能量微观分布对辐射生 物效应的影响;引入修正因子,常记为N,表示吸收剂量空
间、时间等分布不均匀性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量当量则定义为:吸收剂量与辐射品质因数及修正因子之
积,常用符号“H”表示,
即
H=DQN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符号为:Sv。
辐射防护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符号为:Sv。
吸收剂量定义为: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 量与该体积元中物质质量之比
D d
dm 式中 D —— 吸收剂量;
d —— 授予体积元的平均能量; d m—— 体积元的物质质量。
辐射防护
即吸收剂量表示电离辐射传递给单位质量的被辐照物质的能量。 吸收剂量常用符号:“D”表示,其单位是:戈[瑞],符号为“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