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气体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合集下载

七种温室气体的介绍

七种温室气体的介绍

七种温室气体的介绍
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气体。

以下是七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介绍:
1.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等。

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60%。

2. 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以及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如家畜养殖和水稻种植。

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15%至20%。

3. 氧化亚氮(N2O):氧化亚氮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和动物排泄物处理,以及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氧化亚氮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5%至10%。

4. 氢氟碳化物(HFCs):氢氟碳化物是一类人造化学物质,常用于空调、冰箱和泡沫塑料等产品中。

它们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很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5. 全氟化碳(PFCs):全氟化碳主要用于电子设备、半导体制造和灭火剂等领域。

它们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非常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6. 六氟化硫(SF6):六氟化硫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和断路器中。

它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但在大气中的浓度相对较低。

7. 三氟化氮(NF3):三氟化氮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和液晶显示器等产业。

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与地球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当太阳辐射到达地球时,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地表再以热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然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这些热辐射,使得一部分热量保持在大气层中,产生温室效应。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活动,例如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森林砍伐等,导致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到大气中。

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进而增强了温室效应,使地球的平均温度逐渐升高。

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引发一系列气候变化问题,如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控制温室气体浓度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国际社会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协议和行动来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人类和动物体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影响全球气候变暖。

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燃烧化石燃料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原油和天然气。

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排放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使得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扰乱全球气候系统。

二、森林砍伐
人类森林砍伐严重,森林是良好的蓄积二氧化碳的地方,它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物质和水,并吸收新的二氧化碳,因而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含量。

但是,由于人类的森林砍伐,森林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去,使得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干扰全球气候系统。

三、农业活动
耕作活动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因为这种活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生态,使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四、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可以吸收太阳照射地球的热量,使大气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系统。

总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导致的,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农业活动和温室效应等,这些活动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示例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示例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示例:
1.化石燃料燃烧: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会释
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这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来源,贡献了全球温室效应的约75%。

2.森林砍伐与疏散:砍伐森林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因
为树木在死亡或腐烂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此外,疏散森林还导致了森林能力的减少,无法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3.农业实践:农业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例如,牛排放的甲
烷和农田用肥料释放的氧化亚氮都是重要的温室气体。

农场动物的排泄物也会释放甲烷。

4.工业生产: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例如,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机械设备释放出的废气。

5.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和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

这些气体来自垃圾的分解和燃烧。

6.交通运输:汽车、飞机和船舶的排放是温室效应的一个主要
来源。

这些交通工具燃烧石油或煤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7.深层矿井开采:深层矿井开采会释放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因为这些气体被地下封存,并在开采过程中释放出来。

总之,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等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减少这些人类活动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1.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因此,选项B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种起重要作用的是()A.绿色植物B.鱼类C.人类D.病毒【答案】A【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故选:A【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植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这不是因为存放期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故A错误;不是因为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水分,故B错;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故C正确;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

4.地球的氧气主要是由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的。

()【答案】错【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中又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类植物在所有的植物中占得比例最大,相对来说光合作用更强,可以说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藻类植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来掌握。

有关温室效应的材料

有关温室效应的材料

有关温室效应的材料温室效应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层中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并保持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导致气候的变暖。

温室效应是一个自然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它们可以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森林砍伐等活动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长,能够有效地吸收并阻挡地球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使得地球温暖。

尤其是二氧化碳,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其排放量呈指数级增长,成为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灾害频发。

其次,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效应导致的重要影响之一,随着两极冰层的融化,很多沿海城市面临着淹没的威胁。

此外,温室效应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要应对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关键措施之一。

这可以通过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式来实现。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此外,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应对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够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推动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全球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通过制定国际合作协议,共同承担减排责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可以实现应对温室效应的共同发展。

总之,温室效应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解决它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二氧化碳是物质循环中碳循环的主要载体,对人体的呼吸起调节作用。

它与水蒸气等物质形成的温室效应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被过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而其它温室气体浓度致暖均与二氧化碳有固定的函数关系,因而二氧化碳也成为温室效应的标志性气体。

在日益重视室内环境的今天,二氧化碳还在卫生学上被作为室内空气污染“指示剂”。

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正常组分,是一种常见气体,它直接存在于动植物生命的摄取和排出中,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但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碳循环的主要载体自然界中各物质通过循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碳的循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

碳的循环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碳水化合物(糖类),在植物呼吸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第二种形式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糖类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呼吸释放回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标志性气体“温室效应”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说是谈之色变,其实温室效应自“古”就有,它是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失的而造成的。

它使地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气温,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因而,“温室效应”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恶魔”。

只不过由于近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矿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坏,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导致了全球性气候变暖,才引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

在法律意义上被确认为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SF6) (虽然水蒸气也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而且其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但由于其在大气中浓度变化不大,因此,人们一般并不将其列为温室气体) 。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现在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

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unjs小编整理的关于造成温室效益的原因,欢迎阅读和参考!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參考資料
• /search/images? p=%E6%A3%AE%E6%9E%97%E6%B6%88%E 5%A4%B1&y=%E6%90%9C%E5%B0%8B&fr= yfp&ei=utf-8&js=1&x=wrt • /search/images? p=%E8%87%AD%E6%B0%A7%E5%B1%A4% E7%9A%84%E7%94%A2%E7%94%9F&js=1&n i=20&ei=utf8&y=%E6%90%9C%E5%B0%8B&fr=yfp&xargs =0&pstart=1&b=61 • /search/images? p=%E5%9C%B0%E7%90%83&y=%E6%90%9C %E5%B0%8B&fr=yfp&ei=utf-8&js=1&x=wrt
參考資料
• /search/images?p=% E5%9C%B0%E7%90%83%E6%9A%96%E5%8C%9 6&js=1&ni=20&ei=utf-8&fr=yfpss&xargs=0&pstart=1&b=121 • /question/question?qid =1405101007452 • /search?hl=zhTW&q=%E6%BA%AB%E5%AE%A4%E6%95%88 %E6%87%89ppt&sourceid=navclientff&rlz=1B3GPCK_zh-TWTW358TW358&ie=UTF8&aq=6&oq=%E6%BA%AB%E5%AE%A4%E6%95 %88%E6%87%89
臭氧層破洞的產生
氟氯碳化物 陽光照射 釋放氯原子
和臭氧分子結合
分解成氧氣
臭氧層破壞的影響
1.罹患皮膚癌的機率增加
2.罹患白內障及眼癌的機 率增加 3.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 4.農產品收穫減少 5.氣候變動
森林消失的原因
•藉由砍伐焚燒法來獲 取 耕作的農地
•過度放牧 •過度取用薪柴
•商業用木材的不當砍
2.氟氯碳化物( CFCs )--約占24%的泅 室效應,目前增加的速率最高。如使用在冷 氣機、電冰箱的冷煤、電子零件清潔劑、噴 霧劑、滅火器等,都含有 CFCs 的作分,同 時此類化合物也是破壞臭氧層的禍首。 3.甲烷(CH4 )--約有15%的溫室效應由 此而起,產生自發酵與腐化的變更過程,主 要來自牲畜、水田及掩埋場的排放。 4.氧化亞氮(N2O )約有 6%的溫室效應由 此氣體引起,係由燃燒化石燃料、微生物及 化學冒料分解所排放。 5.臭氧(O3)--來自地面污染,如汽、機 車、發電廠、煉油廠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 經光化學作用而產生臭氧。
地球暖化的原因
台灣 不願面對的真相
2009年冬天是自一八八○年有記載以來,地球 最熱的冬天。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甚至增 加將近二℃。 台灣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 值的三倍。高雄市民更高達三十四.七噸,號 稱是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 全球暖化加溫帶動海水上升,豪宅或 商業大樓都將泡在「台北湖」裡。另 外,過去只存在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登 革熱,當氣溫上升一度,埃及斑蚊就 會「北伐」,攻克台中和台北。
地球暖化
六年愛班 34號 廖子寧 指導老師:陳麗華
人類與溫室效應
• 溫室效應氣體原就存在大氣中,溫室效應是自然界原本的 現象。 • 太陽日照約三成被地表反射。地球吸收太陽輻射能及釋放 輻射能,理論溫度是-18 C。 • 大氣中的溫室效應氣體會吸收部份從地表反射的紅外線, 以保持地表適當溫度,約15 C。 • 人類活動使溫室效應氣體大量增加,加強溫室效應現象,
o o

造成全球暖化。
30%
地球暖化的原因
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 放到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 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 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溫室氣體愈多,地 球的溫度就會愈高。這些溫室氣體來自 汽車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森林及農 地的流失。
地球暖化的原因
哪些氣體造成溫室效應? 1.二氧化碳(CO2 )- -在溫室效應中占55% 的比率由於大量使用煤、 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 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 以海年六十億噸的量增 加中
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久旱不雨,農作物無法耕 種、商家生計深受影響,人民 叫苦連天;天降甘霖,河岸潰 堤、土石流坍崩,住戶飽受淹 水之災與財產損失;工業廢棄 物污染水源與土質,魚源匱乏、 牛羊豬隻感染致命病症。人類 生存的根本資源來自自然,然 而,有多少人真正珍惜這個孕 育生命、維持生存的基礎? 右圖為2037年的台灣! ─>
伐 •森林大火
森林消失的影響
1. 水土災害增加
2. 區域性乾旱
3. 氣候變遷
4. 生物棲息地減少
如何防止地球暖化
1.廣泛造林,避免 濫砍森林、濫墾 土地。 2.減少火力發電, 而改以無排放二 氧化碳的方式如: 地熱、核能、風 力、太陽能等等 方法來發電。
如何防止地球暖化
3.少用石化燃料的交通工具,多用大 眾運輸工具,特別是電車。 4.發展觀光等無煙囪工業,如觀光、 資訊(軟體)、金融業等取代需排放 廢氣的工業。 5.落實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這可 減少焚化爐的使用,紙類回收並且能 輔助1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