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什么是秋季腹泻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

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

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

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常见的四个原因: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

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

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

重型腹泻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发热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特殊检查】大便检查(包括大便常规、细菌培养、电镜下找病毒等)、血生化检查。

【治疗要点】调整饮食,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症治疗。

二、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呕吐、排泄过多及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评估患儿脱水的程度,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末梢循环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改善情况。

(2)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和量,作为补液依据。

-(3)记录24h出入液量及体重,作为液体需要量的指标。

(4)监测生命征,高热者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措施,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5)监测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及CO.CP下降时,及时报告医师,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静脉输注碱性药物时注意勿漏出血管外。

(6)观察低血钾的表现,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T 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一T段下移和(或)心律失常时,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

(7)观察低血钙或低血镁的表现,当酸中毒纠正后,由于血浆稀释,离子钙降低,可出现低钙抽搐,及时补充钙剂;输入钙剂后仍抽搐,应考虑低镁的可能。

2、营养支持(1)轻型腹泻患儿停止喂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及脂肪类食物。

(2)母乳喂养者继续哺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适当延长喂养间隔时间;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4~6h,不禁水,停止禁食后,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稀释牛奶或脱脂奶粉等,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如果孩子得的是轮状病毒性腹泻,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治疗的几个重点预防脱水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ORS)给孩子服用。

①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

预防脱水:先给20~40ml/kg,少量多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剂量服法同上。

③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2000ml。

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

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不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可选用药物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

所以孩子腹泻尤其病毒性腹泻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粘膜保护剂。

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有效品种有: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优之元等等。

秋季腹泻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预防和护理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之六:春捂秋冻要适宜,注意足、腹部保暖
① 孩子爱动,如果穿的过厚,孩子稍微一活动就会出一身汗, 风一吹一冷一热最容易受凉了。穿的少了吧,如果孩子耐寒 性差会真的给冻出病来。秋季早晚温差大,可以给孩子外面 穿件容易穿脱的外套,可以根据温度情况穿脱。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之三:注意饮食卫生
① 俗话说“病从口入”,搞好饮食卫生是预防洁工作。 ③ 孩子的奶瓶、碗、勺等做好消毒工作,每天都要用开水煮一
下。 ④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预 防
第四部分
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01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的 护 理
第一:泡脚 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
具体方法是:律草20g(最好用新鲜的律草30g)、石榴皮10g(鲜石榴皮 30g)。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前提是大便 常规检查没有细菌感染。律草和石榴皮都是中药,都具有收敛作用。小儿 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温热 的理疗作用,起到涩肠止泻效果。
第二部分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原因
01 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
1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断奶、辅食添加不当、进食过多等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导致腹泻。
2
秋季早晚温差大,温度忽高忽低,家长给孩子穿衣不当引起的感冒、腹部受凉会导致腹泻。
3
孩子体质弱,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造成的孩子免疫系统下降时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腹泻。
01 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
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 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无脱水即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

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三、护理措施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

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

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

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与护理
痉 挛[] 患儿 , 龄 6 2 3 年 ~ 4个 月 , 7 男 8例 , 5 女 8例 ; 临床 以发 热 腹 泻 、 吐或 伴 脱 水 为 主要 症 状 , 符 合 第 6版 《 科 学 》 呕 均 儿
的诊 断 标 准 [ , 疗 组 7 1治 ] O例 , 发 热 5 伴 6例 , 中 度 脱 水 6 伴 4
秋 季 腹 泻 主 要 由轮 状 病 毒 引 起 , 前 尚无 特 效 药 物 治 目 疗 , 床 以 对 症 治疗 为 主 , 科 于 2 0—9 2 0 一1 蒙 脱 临 我 0 80 ~ 0 9l 用 石 散 灌 肠 佐 治 小 儿 秋 季 腹 泻 1 6例 , 得 较 好 疗 效 , 报 告 3 取 现
4 讨 论
加 山 莨宕 碱 保 留灌 肠 , 照组 仅 给 予 思 密 达 口服 。思 密 达 口 对 服剂 量 : l岁 1袋 / , 3次 口服 ; ~ 2岁 2袋 / , 3次 < d分 1 d分 口服 。思 密 达 、 山莨 宕 碱 保 留灌 肠 液 : 次 应 用 思 密 达 1 , 每 袋
如下 。
绍 灌 肠 的 目的 、 法 、 果 观 察 及 注 意 事 项 以取 得 家 属 的 理 方 效 解 与 配 合 。 插 管 时 护 理 人 员 尽 量 以 微 笑 的 表 情 及 柔 和 的 语 言 安 抚 患 儿 , 少 患 儿 恐 惧 感 以 配合 治疗 。 减 灌肠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 士在灌肠时 , 动作轻柔 , 护 应 正 确 掌握 插 管 深 度 , 可 能 减 少 肠 腔 黏 膜 刺 激 , 患 儿 无 便 尽 让
倒 人 2 生 理 盐 水 中 , 山莨 宕 碱 0 2mg k , 留灌 肠 2 0ml 加 . / g 保
婴 幼 儿 秋 季腹 泻 是 秋 冬 季 节 婴 幼 儿 最 常 见 的 疾 病 , 要 主 是 轮状 病 毒 所 感 染 , 发 生 在 6 2 多 ~ 4个 月 婴 幼 儿 , 散 发 或 呈 小 流行 , 经 粪一 是 口传 播 或 者 通 过 气 溶 式 经 呼 吸 道 感 染 而 致 病 。本 病 为 自限 性 疾 病 , 程 3 , 重 常并 发 脱 水 、 中 病 ~8d 病 酸 毒 及 电解 质 紊 乱 , 外 , 状 病 毒 还 可 侵 犯 多 个 脏 器 , 生 神 另 轮 产 经 系 状 , 惊 厥 等 。 5 左 右 患 儿 血 清 心 肌 酶 异 常 , 肌 受 如 O 心 累 。若 治 疗 不 当 , 往 事 倍 功 半 或 适 得 其 反 。思 密 达 口服 在 往 目前 治疗 婴 幼儿 秋 季腹 泻 中 的疗 效 已 十 分 确 切 , 由 于 其 口 但 感 稍 黏 涩 , 多 婴 幼 儿 不 愿 服 用 , 分 患 儿 进 食 后 甚 至 出 现 许 部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腹泻的高发季节就是在夏秋季节,除呼吸道感染病以外是最常见多发疾病之一。

是由于在夏天到秋天的换季时间里,天气的忽冷忽热,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腹泻的症状。

人们出现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的出现。

因此就需要大家多了解季节性腹泻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做到积极的预防和护理。

一、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如果人们患有秋季腹泻的话,会出现拉肚子、呕吐、大便的次数增多的现象,而大便是呈蛋花汤样的。

秋季性腹泻一般起病比较急,往往会和感冒、咳嗽、鼻塞流鼻等一块出现。

除以上症状之外,部分的人还会出现低中度的发烧、发热现象。

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分,这时就需要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如果补液不及时会出现脱水症状,导致人们出现嗜睡,尿量减小的情况。

二、秋季腹泻出现的人群分布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有明显的差异。

年龄较小的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疾病人数最多,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

由于夏季的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冰冷的食物,这样会刺激到自身的肠胃,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过量的饮用冰冷的食物是年龄较小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

在成年的人群中,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新鲜的食物和冰冷的饮料等所引起的秋季腹泻。

在老年的人群当中,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节省,过多的食用变质的饭菜所导致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

三、秋季腹泻出现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夏天向秋天过渡的时候天气忽冷忽热,雨水较多。

一方面外界的湿润环境为肠道繁殖病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外界自然环境水源的污染,当人们食用不卫生的水后,就会出现疾病。

秋季初期人们也容易出汗,这样通过大量的饮水来补充自身的水分,这样会使胃液得到稀释,使肠胃局部的抵抗力降低,这样使病菌的侵入就更加的轻松。

在夏秋季节的时期里,人们会选择在这个季节里进行旅游、聚会、出去游玩等娱乐活动。

人们的日常生活就缺乏规律性,长期的熬夜、饮食不健康的食物就会使自身的抵抗力全面的下降,这时病菌侵入到身体内就更加的容易。

如果人们在这个时期里长时间的出现暴饮暴食,吃冰冷、油炸的食物,就很容易出现秋季性腹泻。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分析与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分析与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分析与护理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

婴幼儿腹泻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

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护理婴幼儿秋季腹泻,要了解其病因。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及护理方法。

一、病因分析1.肠道感染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婴幼儿的肠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

常见的肠道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这些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传染性,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传播。

2.消化不良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新鲜水果、蔬菜纷纷上市。

婴幼儿在秋季容易摄入过多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导致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3.天气因素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较大。

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着凉。

腹部受凉后,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引起腹泻。

4.饮食不洁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与饮食不洁密切相关。

婴幼儿饮食来源复杂,家长在喂养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卫生状况,容易导致肠道感染。

5.滥用抗生素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现腹泻时,盲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仅会杀死病原体,还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腹泻。

二、护理方法1.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婴幼儿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家长要定时给孩子喂水,避免喂食含糖、含盐的食物。

对于严重脱水的患儿,应及时送往医院补液。

2.调整饮食腹泻期间,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应暂停辅食,以清淡的奶制品为主。

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油腻、高蛋白的食物。

3.注意腹部保暖秋季气温较低,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增添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在孩子睡眠时,可适当提高床温,避免腹部着凉引起腹泻。

4.保持环境卫生腹泻具有传染性,家长要确保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餐具等,避免交叉感染。

5.合理使用药物在孩子出现腹泻时,家长应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肠道抗感染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47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无有效的预防及特效药物治疗,仍以支持、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因此合理的饮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基础护理等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小儿;秋季腹泻;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发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称秋季腹泻。

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但也可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1]。

现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247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7例中男130例,女117例,年龄5个月~4岁3个月,住院时间3~15d。

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份多,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个别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其中病初1~2d伴发呕吐的240例,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00例,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其中,重度脱水、酸中毒47例,轻、中度脱水200例,伴发心肌酶谱异常10例,伴发惊厥3例。

转归:治愈246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调整饮食腹泻时进食减少,吸收不良,而发热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易造成营养不良,易并发酸中毒,以致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我们根据患儿年龄,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平常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食。

2.1.1严重呕吐者禁食4~6个h(不禁水),其余患儿继续进食。

2.1.2由于急性期存在乳糖酶缺乏或活力下降,饮食原则应以低双糖、低脂饮食为宜。

有学者认为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有双糖酶活力下降,但并非缺乏,故可继续母乳或牛乳喂养,保证机体营养及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良,促进恢复。

也有学者认为,母乳可抑制轮状病毒粘附及入侵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母乳中的脂肪球膜蛋白能够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时的症状,缩短病程,故母乳是最合适的食物[2]。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2.1.3人工喂养患儿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但急性期尽量少喂奶制品。

也可改用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
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

2.1.4腹泻停止后,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加餐1次/d,共2w,以赶上正常生长。

2.1.5对5例较严重病例患儿,由于进食少,消化吸收能力差,给予静脉输入氨基酸、脂肪乳及维生素等支持治疗。

2.2观察二便情况①观察大便次数、量、颜色、性状、气味,及时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②观察小便次数、量及有无脱水征象,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

2.3密切观察病性变化
2.3.1我科对47例病情重,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心肌酶谱增高及伴惊厥的患儿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合度无创性连续动态监测,保持血氧饱合度维持在85%~95%,如下降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为25%~30%,病情好转后及时停氧。

对心肌酶谱增高的较大患儿,嘱卧床休息,较小患儿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少刺激患儿。

2.3.2腹泻患儿易出现脱水、电解紊乱,应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眼眶及前囟有无凹陷及皮肤弹性、口渴程度及四肢末端温度、颜色,观察有无深大呼吸。

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肌张力低下等低钾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对47例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先快速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20ml,于30~60min内静脉输入,脱水纠正后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损失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h内补完,5ml/h[1]。

我科采用微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脱水纠正情况,保证输液通畅,观察输液局部有无渗出、肿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面色、末梢循环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对3例惊厥的患儿及时给予安定0.3~0.5mg静推控制惊厥,及时抽取血作电解质分析,对2例低钙患儿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滴,严防药物外渗。

2.3.3对20例轻度腹泻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我科用WHO推荐的ORS 液口服,指导患儿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

2.4维持皮肤完整性
2.4.1秋季腹泻多伴有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被,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较大患儿漱口。

2.4.2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皮肤容易发红、糜烂、破溃而继发感染。

因此,应加强臀部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吸干,切勿用力擦拭,用柔软尿布,勤更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本组病例中有49例发生局部皮肤发红,局部涂擦5%鞣酸软膏或紫草油,并轻轻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本组病例中有20例发生尿布性皮炎,局部皮肤破溃,用灯泡照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很快痊愈。

2.5预防尿路感染特别是女婴尿道口接近肛门,应保持局部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故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洁会阴并从会阴部向肛门方向清洁,本组病例未并发尿路感染。

2.6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本病起病急,大便次數及量多,呕吐、食欲不振,家长心里充满了焦急、恐惧,经过我们的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将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方法详细地告知家长,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7出院指导继续饮食指导,指导家长给患儿每日加餐1次,共2w。

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6-172.
[2]顾蓁,沈华琴.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0,1:57-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