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热和能课课练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堂堂清.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热和能课课练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堂堂清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热和能课课练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堂堂清九年级物理“堂堂清”训练题第十六章热和能分子热运动三井子职业中学命题人:孙峰审题人:王世忠一、选择题1、经常吸烟的人,即使没有吸烟,也会闻到他的身上有烟的气味,这是A、吸烟者身上一定带着香烟B、别人的一种错觉C、分子的运动引起的D、以上解释都正确2、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咼C、洗碗时“油花”飘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D、一小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3、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
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4、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
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0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二、填空5、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 ,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_ 中。
6、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入,防疫人员在小区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小区外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7、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很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四、实验题8、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C的热水,另一杯是5°C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初三物理热和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热和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 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温度相等的1kg 水和100g 水内能相同C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答案】C【解析】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有些物体的温度并不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熔点和沸点不变,故A 错误;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其影响因素有质量、温度、体积、状态等,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内能不相同,故B 错误;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大,故C 正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D 错误.故选C .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2. 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给我市送来了清洁能源天然气。
小明家月均消耗天然气10m 3,若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使多少公斤的水从20℃加热到100℃。
(C 水=4.2×103J/kg·℃ 、q 天然气=8.4×107J/m 3) 【答案】2.5×103kg【解析】解:10m 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根据 Q 放="Vq" 得Q 月放=V 月耗q 天然气=10m 3×8.4×107J/m 3=8.4×108J若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将水从20℃加热到100℃,这些水的质量是 根据 Q 吸=cm (t -t 0)得m=Q 吸/c (t -t 0)=Q 月放/c (t -t 0)=2.5×103kg 【考点】热量的计算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两段表面平滑的熔丝紧密接触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B .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 .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穿越大气层时,烧蚀层烧得通红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大内能D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 。
初三物理热和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测试卷知识与技能(1~10题每题2分,11~19题每空1分,共42分) 1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在教室中烧醋杀菌时满屋都会闻到醋味B .拿粉笔用力在黑板上写字C .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D .水洒在地上,过一会儿全蒸发了 2 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原因( )A .一定是它对外做了功B .一定是它放出了热量C .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D .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物体内能增加B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增加C .自行车下坡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小D .用锯锯木头时,对锯条做功,锯条内能增加 4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A .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C .地球以外石块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D .人们用热水袋取暖5 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 )A .甲机做的功比乙机多B .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C .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的多D .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的多 6 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A B C D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热传递 .扩散现象的发生范围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汽油机分类内燃机柴油机 .物体升温吸收的热量跟比热容有关质量有关升高的温度有关⎧⎨⎩⎧⎨⎪⎩⎪⎧⎨⎩⎧⎨⎪⎩⎪7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 .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D .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8 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干电池放电B .给蓄电池充电C .风力发电D .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 9 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 )A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10 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温度升高△t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15-11所示,它们之间的比热容关系应满足()A.C甲>C乙>C丙B.C甲<C乙<C丙C.C乙>C甲>C丙D.C丙>C甲>C乙11 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存在________现象,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12 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13 如图15-12甲、乙两图是课本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想一想,这两个实验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_______.14 一块铁平均分成两块,每一块的比热容和原来的比热容________.15 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3∶1,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2,则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是________.16 燃料的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是________.17 各种热机都是利用燃气做功的机器.常用的内燃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它们的工作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其中只有________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18 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有6×1017kW·h(1)太阳发生聚变时释放的是哪种能量?________.(2)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其中的________,另一种方式是________.(3)地球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能为________J.19 冬天手很冷时,人们通常用向手上哈气或两手相互摩擦的方法使手暖和起来.前者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手的内能.这两种方法对改变手的内能效果是________的.20 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每题1分,共8分)(1)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它的温度就越高.()(2)热传递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转移的过程.()(3)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4)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可能会减少.()(5)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的缘故.()(6)固体、液体、气体相比较,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7)热水和冷水混合,热水降低的温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8)把一杯煤油倒掉一半,剩下的煤油的比热容将变为原来的一半.()21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3分,共9分)(1)冬天,天气很冷,为了使身体能够暖和一些,有的同学不停地跑、跳或跺脚,有的同学到太阳底下去晒太阳.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道理?(2)为什么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一天之内温差大?(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为我们服务,请举例说明.热传递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也请举例说明.22 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在质量为500 g的铝壶中盛有2 kg的水,把这壶水从15℃加热到100℃共需吸收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2)常用的温度计有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两种,在制作过程中需对煤油和水银的有关特性加以比较.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试计算:①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②体积相等的煤油和水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过程与方法(1题2分;2、3题每空1分;4题4分;共16分)1 如图15-13所示,玻璃板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当慢慢地向上提弹簧测力计时,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示数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1)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我们发现加热________用的时间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________一般是________的.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上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2)_______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3 图15-14是课本中的几个演示实验,指出它们各是演示什么现象的.(a)是演示________;(b)是演示________;(c)是演示________;(d)是演示________.4 如图15-15所示是常见的静脉滴注装置,为了解除冬季输液者的冰凉感觉,请你提出两种可行的方法.科学探究(每题5分,共15分)1 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图15-16甲容器中的水温约20℃,热奶约90℃,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并记录下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15-16乙.请你补充数据,提出问题并计算出结果.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 g和200 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表一m=100 g表二m=200 g(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探究.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李明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学校有一只大开水桶,冬天为了保温,在桶外裹上了一层棉被,尽管如此,早上灌的热开水,到了下午还是变得凉凉的一天早上,李明看见张迪用铝饭盒装开水,滚烫的饭盒只垫了薄薄的一层泡沫塑料就不烫手了,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被给开水桶保温呢?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张迪.李明认为,手觉得热,是因为手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隔着泡沫塑料拿热饭盒不烫手,说明泡沫塑料导热性能差.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包着开水桶,保温的效果按理说就会好些.张迪随手摸了一下热水桶上的棉被,暖乎乎的,热量通过棉被传出来了.张迪想,李明可能是对的,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可能会比棉被好.李明告诉张迪,如果用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便可以得出这两种材料保温性能好坏的结论.张迪说:“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水温变化呢,如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水温是否一样高?”“是的”李明强调,“还需注意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等等.”他们注意控制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决定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两种保温材料包好,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按照这个计划操作,李明和张迪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了注:表中t1为泡沫塑料包装时测得的温度,t2为棉被包装时测得的温度.通过阅读以上文章,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李明同学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两例.(3)李明同学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思维程序?十六章热和能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D 6.C 7.D 8.C 9.A 10.A11.扩散气体分子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2.分子间存在着引力13.分子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4.相同15.9∶216.J/kg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7.汽油机柴油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做功18.(1)核能(2)热传递做功(3)2.16×102419.热传递做功等效20.(1)×(2)√(3)×(4)√(5)√(6)×(7)×(8)√21.略22.(1)6.63×104 J (2)略过程与方法1.分子间有引力作用2.(1)水相同热量不同(2)单位1℃3.(a)液体的扩散实验(b)分子引力实验(c)做功使内能增加(d)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4.略科学探究1.略2.(1)不同(2)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越多(3)水(相同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4)水(相同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温度的比值相等3.略。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试题 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物体对外做了100 J 的功,同时吸收了30 J 的热量,那么物体内能________了________J.通常咱们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量度内能的改变.2.如下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活塞筒里放入一小团处置过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_,使棉花燃烧.假设将活塞缓慢压下去, 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3.沙漠地域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点,造成这种气候的要紧缘故是______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关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那时气温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突然,因为花的________加重了.4.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那个地址的“热”是指________;今天天气很热,那个地址的“热”是指_______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那个地址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那个地址的“热”是指________.(填“温度”“内能”“热量”或“热现象”)5.在完全隔热装置内,用同一热源给100 g 水和100 g 油别离加热,其温度转变随加热时刻转变的关系如下图.那么水每分钟吸热________J ,油每分钟吸热________J ,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t / C 。
t /min 0 4 8 12 1020 30油水6.气体容易被紧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_____;但气体也不能无穷制地紧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的缘故.7.用打气筒打气,在空气被快速紧缩的进程中,空气分子的运动________,空气的内能________,气筒底部筒壁内能________,其内能改变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8.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路.那么它们之间________(填“有”或“没有”)热传递,若是有热传递,热量是由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9.煮茶蛋时,蛋壳专门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可不能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10.如下图,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慢慢的放到恰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那么它的A.分子运动加速,内能增加B.分子运动加速,机械能增加C.运动加速,内能增加D.分子运动不变,机械能增加2.烧咸鱼时,通常将咸鱼在水里泡一段时刻,鱼就会变得淡一些,这是因为A.鱼发生了化学转变B.鱼被泡烂了C.鱼中的盐分子有一部份运动到水中使鱼变淡D.水太多了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下面的说明不正确的选项是A.打气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筒壁的内能增加B.打气时,活塞要紧缩气体做功,使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空气又将一部份热传给筒壁C.打气时,外界将热量传给筒壁D.打气时,能量守恒4.假设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A.必然降低B.必然不变C.可能不变D.必然升高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必然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必然升高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老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必然吸收了热量6.以下现象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礼花弹冲向天空B.打气时自行车轮胎变热C.电饭煲将饭煮熟D.酒精燃烧7.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铜块必然向铅块传热B.铅块不可能向铜块传热C.铜块可能会向铅块传热D.铅块和铜块之间必然有热传递8.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水在0 ℃时,它的A.分子的运动速度为零B.内能为零C.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为零,但内能为零D.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为零,内能也不为零9.两块滑腻、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路不能结合成一块的缘故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使劲B.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使劲过小D.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过小表现为斥力10.咱们通常吃的盐蛋,实际上是用鸭蛋腌制而来的.有的地址是将食盐和黄泥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状,裹在鸭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鸭蛋就变咸了.下面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蛋壳有裂痕的蛋才变咸B.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侵蚀,使壳变得十分薄C.此实例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D.此方式不能腌鸡蛋三、想一想(每题4分,共8分)1.你明白吗?使两个钢块牢固的成一个整体,工业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热焊”法,也确实是咱们通常看见的用电焊条将两个钢块焊在一路;另一种方式是“冷焊”法,确实是将两块钢表面处置的很滑腻,然后在外界(如爆炸)产生庞大的压力作用下,将两块钢牢牢的压在一路.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将两块钢牢牢连成一个整体,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2.有一个燃烧的煤炉子,其炉内温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高的多,给你一个小铁块,一个实验室用温度计,你能测出炉内的温度吗?写出你还需的器材,并写出实验进程.四、做一做(每题4分,共8分)1.一根冰棒,质量为100 g,过段时刻后,其温度由-20 ℃上升到-16 ℃,在此进程中,冰棒吸收的热量为800 J,那么该冰棒的比热容为多少?冰棒内能增加了多少?2.质量为1 kg的铁锅内装有3 kg的水,若是它们共吸收×105 J的热量,那么上升的温度是多少?〔铁的比热容为×103 J/(kg·℃)〕五、综合题(计算、实验、设计、探讨)(共17分)1.某校物理爱好小组,依照生活体会猜想:“保温瓶内水温下降快慢可能与保温瓶中水的质量多少有关”.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同窗们用8个热水瓶别离装了初温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测量,8个小时后再测水温,其实验结果如下表:编号 1 2 3 4 5 6 7 8水的质量(kg)98 98 98 98 98 98 98 98水的初温(℃)84 83 79 40 74水的末温(℃)(1)通过实验记录,发觉各保温瓶中下降的温度都不相同,但6号瓶中的温度下降的专门明显,请问发生这种情形的缘故可能是什么?你以为在选择器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2)若是不考虑6号瓶,通过数据分析,请问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与水的质量是不是有关系?如有关系,是什么关系?(4分)2.(8分)将装有热牛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装水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质量约为1 kg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质量约为0.5 kg.通过一段时刻,再测量容器中的水和奶瓶中的奶的温度均为40 ℃.假设牛奶放出的热量全数被水吸收,那么牛奶的比热容为多少?并在座标图中别离画出水和牛奶温度随时刻转变的大致图象.t / C。
九年级物理(下)第十六章热和能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热和能检测题参考答案1. D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比如:晶体凝固过程,虽然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综上可知C选项不符合题意。
2. D 解析: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是否运动都具有内能,所以A、B选项都是错误的;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在状态一定时,温度高、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就大,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 A 解析: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手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A选项符合题意;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是通过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B选项不符合题意;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选项不符合题意;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能量的转化过程,D选项不符合题意。
4. B 解析: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A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B选项符合题意。
水蒸气膨胀做功,但水蒸气的内能不变,C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温度不变,D选项不符合题意。
5. A 解析:发生热传递时,同一物体温度上升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因为物质的比热容和质量一定,故A选项正确。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B选项不正确。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选项不正确。
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此句话不正确,热量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D选项不正确。
6. A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升高或下降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用水取暖,水降温时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用热水取暖。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质量的液体,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而且水便宜,所以用水作为冷却剂。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检测附答案

热和能单元总结基础测试一、选择题(共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 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焚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2.以下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季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温暖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骄阳之下柏油路面被晒融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发射中冲天而起3.以下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凭证是()A.两块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会黏在一同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可以重圆4.学习了热学知识此后小亮发布了下边的见解.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汲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B.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高升C.扩散现象不单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还说了然分子之间有空隙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假如活塞与筒壁的摩擦惹起的5、如图 1,两名小孩的取暖方式是() A、两人都是经过做功取暖B、两人都是经过热传达取暖C、男孩经过做功取暖,女孩经过热传达取暖图 1D、女孩经过做功取暖,男孩经过热传达取暖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 , 在汲取相等的热量后 , 则()A. 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同样D.沙石的温度必定比水的温度高7. 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零件是水箱。
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图 2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汲取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 1 米2以上。
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 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高升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10 3 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汲取的热量为()A.2.1 ×104焦× 104焦× 106焦 D. 4. 2× 107焦8、如图 2 是当前倡议使用的新式建筑资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做成空心,能够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俭资源B、空心砖做成的房屋冬暖夏凉,能够保温C、空心砖能够减小噪声污染D、空心砖蒙受压力小,不适合用于高层建筑9.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达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A. 720 °B. 180 °C. 150 °D. 9 0°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赖飞轮的惯性来达成的冲程有()图 3 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11.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记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初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到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进机器转动的,与此刻的内燃机对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制造的技术要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由是()A. 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B.内燃机的功率大C.蒸气机工作过程不切合能的转变规律D. 蒸气机工作时水蒸气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能量卷 II(非选择题,共 67 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此题10 共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4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2.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意为“捧” ) 所包括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_(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第十三章热和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入睡.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4、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5、将10ml的水与10ml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6、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7、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8、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9、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方。
10、“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综合能力测考试题,有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地安全着陆。
(1)火箭发射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在飞船关闭发动机后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与在地面相比,其中最难完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测温度;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C.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3)如果将农作物种子携带到太空,然后再带回来进行种植实验。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2:小芳家有一只用来烧开水的电热水壶,铭牌上标着“220V,1000W”字样。
请你帮她设计一种方法,用来测量这只水壶烧水时的效率。
写出所用器材、测量步骤,导出计算公式。
试题3:下表是某锅炉厂生产的CWNG系列三种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表。
CWNG系列三种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假设三种锅炉的燃煤效率相同,且煤均可达到完全燃烧。
请根据上表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表格中的已知数据,请在表格中的四个()内填上合适的数据。
2.按表格中的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计算CWNG1.05-80/60-AII型锅炉每小时给住宅内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已知数据计算燃煤的热值为多少。
试题4:长期以来,实心粘土砖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材料。
由于粘土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少粘土砖使用率、倡导新型材料的要求。
如图10所示的空心水泥砖就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
请你从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分析,使用空心水泥砖比使用实心粘土砖有哪些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锯木材锯子发
D .钻木取火 .双手摩擦发热B .烧水时水温
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当你漫步在公园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所示,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图图2
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
.则在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属的比热容是多少?从下表可知此金属是什
图
图4
答案(9-6)热和能
一、选择题
1.C2.B 3.B4.C 5.C 6.A 7.C 8.C
二、填空题
9.做功熔化摩擦10.比热容无规则的运动增大1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 12.热值大对大气污
染小 13. 化学能电能14.大小小
大15.3.6×107J
三、实验题
t=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