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题的几种方法
句子衔接十法

句子衔接十法——陆波句子衔接题,是近几年高考的常用题型。
它着重检测考生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对题干内容、结构以及事理关系的较深层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仅就常见句子衔接方法略作分析,以启发同学们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一、意思要吻合例: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 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简析:句子衔接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
内容是指所选句子的意思和上下句的意思相吻合,要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形式是指所选句子在句式、语序、语气、陈述角度等方面与上下句连贯、协调。
此题重点从内容上去考虑。
A、D两项中“这些翻译作品”在上文找不到指代内容,前后不吻合,故应排除。
B项“一方面”位置不对,应放在“这些作品”之后,用语也不如C项准确,所以答案是C项。
二、阐释要准确例: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
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B.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D.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简析:此题用以衔接的应是对上文“各有所长”加以具体阐释的选项。
A、B两项分别阐释了二厂和三厂的长处和短处,不符合“各有所长”的内容;D项分别解释了三厂和二厂的短处,只有C项才突出“各有所长”的特点,所以答案应为C项。
三、角度要一致例:命运,其实是公平的。
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收获也最多。
中考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中考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语言衔接,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
语句的连贯是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在中考语文中出现。
要做好语言衔接题,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看主语是否一致例1、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眯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D. 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解析:一般情况下,在一句话中要保持主语不变,这样可以避免句意混乱现象的发生,会使句子更连贯。
例句就一句话,它的主语是“命运”,这个主语应贯穿语句始终。
A、B 主语是“强者”,C主语的“生活”,只有D主语才是“命运”。
二、看陈述对象是否相同一个文章连贯的语段往往紧扣一个中心内容,所以各句的陈述对象也要求保持一致。
例二、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道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以上选项只有C句的主语“沙暴”与语段前句的陈述对象相同,因此填入C句后可使语段连贯,中心集中。
1、是否保持话题一致例如;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语句衔接 知识讲解 如何做语句衔接题

此题着重考查选用结构相同的短语来描述同一对象和描述事物时正确分类的能力。句①中的“身材魁伟”、“两颊深陷”均是主谓结构,而备选答案中的“粗黑的眉毛”是偏正结构,因此,只能选用是主谓结构的“眉毛粗而黑”的这一短语,才能与上下文保持连贯。句②中“不论……”均是按类并列,所以应分析如何分类才恰当。实际上,b项分别是按地形类,草木类、水流类来分类的,因此,b的分类是正确的。由此可见,做连贯题时句式的结构和分类的标准问题也不容忽视。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办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2000年全国高考题)
2、语言的和谐
例题⑤每逢深秋时节,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远眺群山环抱,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5、语段内部的过渡
例题⑧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______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95年全国高考题)
高考句子衔接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句子衔接题的答题技巧关于语言连接的知识(一)话题要保持统一。
话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一个段落的段旨,几句话的主要意思或表述所围绕的对象。
在表达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时,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一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
几句话说明一个话题,或几段话表述一个中心,中间不要插入与这个话题或这个中心无关的话,否则意思跳跃或中断,造成话题转移,影响语言的连接。
(二)表达的角度要一致。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表述一个意思,阐明一个道理,描写一个对象,都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这些角度一般有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
一个复句或句群,表述的角度要前后一致,这样才能使语言连接。
(三)思路要鲜明且连续持续。
从表面上说,作者对句子顺序、段落顺序、内容先后的安排就是“思路”。
语言能够对客观存有作出能动的反映,但客观决定着主观。
客观事物之间都存有一定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等。
一般地说,不同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的顺序:记叙多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议论多以逻辑或事理为顺序,说明多以空间或程序为顺序。
(四)语言的衔接要紧密。
这是语言连接的重要要求,能够保证语意贯通,没有隔裂感。
为此,应注意一下几点:1、准确使用关联词。
在复句或句群中,关联词表示分句间或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在段落间也能起到很强的衔接的作用。
2、巧妙使用意思相关联的词语或句子。
所谓意思相关联的词语和句子,是指代词、序数词、表相关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义近义词语等。
3、适当使用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
(五)语言的节奏和音韵要和谐。
节奏和音韵安排合理,能够使读者在“优美的旋律”中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它在语言上的要求有很多方面。
如:词语的结构和排列、句子成分的结构和排列、句式的选择以及停顿的安排等。
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一)通读文字材料,细品语境。
大多题目都有语境,品味语境对确定解题思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句子的连贯与衔接1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一)句子的衔接1、“话题同一”类语句衔接。
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语句衔接题”常见的解答思路。
2、“句间关系吻合”类语句的衔接。
几个句子先说哪一个,有着一定合理的顺序。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等)。
3、“句间顺序合理”类语句的衔接。
句间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
4、“语境氛围协调”类语句的衔接。
选填这一类语句要充分考虑到原文语境,在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做到与原文的协调。
5、“词语照应、暗示”类语句的衔接。
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肢。
6、“短语类型一致”类语句的衔接。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短语、句子,我们可以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对称性,来选择所填的语句。
7、“句式关联”类语句的衔接。
从所处语句的地位和作用上看,不外乎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在语段的开头,选填的语句有概括、总结和提示作用;二是在语段的中间,多用来承上启下或过渡照应;三是在语段的末尾,用来总括或呼应。
8、“音韵和谐”类语句的衔接。
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的对称;二是上下文的押韵。
语句节奏和韵律的巧妙结合,常常能使语句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为流畅。
(二)句子的排序技巧一:抓顺序(1)以空间为序(2)以时间为序(3)以事情发展过程为序(4)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逻辑顺序)技巧二:抓关键词语、关键句1、关联词语: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等等2、指示代词:这,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她,其,其中,此,彼,等等3、暗示性词语:也,又,再,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过去,现在,例如,相反,其实,可见,首先,其次,等等4、重复出现的词语技巧三:注意前后一致1、句式一致2、主语一致。
言语理解与表达:三类语句连贯型题目解题攻略

言语理解与表达:三类语句连贯型题目解题攻略国家公事员考试中的语句连贯型题目包括语句填充类、语句排序类和推断下文类三种题型。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国家公事员考试愈来愈偏向于采用语句排序类题目。
虽都为语句连贯题型,但语句排序类题型更偏重考查语言的呼应与衔接,其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两种题型,对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讲解下语句连贯型题目的解题要点。
一、题型简介(一)语句填充它是已有一个不完整文段,要求选择一个适合的句子填入其中以使之完整。
【示例】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其中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房价,温总理对房产开发商提出警告:“我也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可是我以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理解或回应温总理的话。
点拨:语句填充型题目,横线处为需要填入的句子。
(二)语句排序它是要求对给出的句子按照语意进行正确组合。
【示例】①嵊县虽是山乡,民间音乐歌舞却颇兴盛。
②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
③秋后农闲,逢年过节,弦歌不辍,锣鼓不息,剡人咸以歌舞为乐。
④在剡县,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堡堡有庙宇,庙庙有舞榭。
⑤嵊县是浙东的一个山乡小县,因剡溪横贯县域,古称剡。
点拨:语句排序型题目。
以上五个句子顺序已被打乱,需要考生从头排列这些句子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
(三)推断下文它是给出一段文字,要求推测作者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内容。
【示例】茅奖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中国作家协会表示网络文学可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但必需已经出书。
消息一出,新浪、起点中文网等网站都跃跃欲试,毕竟若是自己网站推荐点拨:推断下文型题目。
横线处为作者将继续论述的内容。
二、解题要点(一)维持语意连贯的三个大体条件所谓语句连贯,就是指语句表达要前后勾连、衔接和呼应适当。
要维持语句通顺、语句连贯,必需具有三个大体条件:1.语段条件它是指必需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
一路的话题使语段中的句子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句子都围绕同一中心进行论述。
语言连贯题解题方法

5、关联词语一致
• 关联词语是句子与句子衔接的重要枢纽, 关联词语的恰当搭配,则是保证句子连贯 的重要条件。 • 仔细阅读文段,看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 选择或添加关联词语,注意关联词语的搭 配。
• 例6: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B ) •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 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表 明 。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A.②③⑤
答案A ②前后语意呼应的原则。
巩固练习
句式结构一致
1、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两 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 C.青黄着脸色 B.脸色青黄 D.现出青黄脸色
[解析]横线前后分句都是主谓结构,备选项A为偏正
结构,CD项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为主谓结构,与原 句相符。
2、句式结构一致
• “语句结构”,指句式结构和短语结构。 “语句结构一致”就是强调衔接句和 其前后语句结构和短语结构要一致或 相似。 • 句式相同,能够使语言气势增强,节 奏鲜明,连贯流利,读来顺口,听来 悦耳。
• 例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是(B ) • 天山连绵几千里, 处处有 丰饶的物产。 • 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 论森林、溪流, •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 论湖泊、溪流, • C、不论高山、森林,不论草原、湖泊,不 论深谷、溪流, • D、不论湖泊、深谷,不论草原、高山,不 论森林、溪流,
语言连贯题
解题方法
一、概念: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 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 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 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 衔接和呼应自然。
高考必知的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

高考必知的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达一个中心。
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要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括句、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
这个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可放在句尾。
第二,抓思路。
从总体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承、层进)、相属(总分、分总)的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理清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第三,抓暗示。
可根据题目所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暗示来进行分析和甄别。
依据划线前面的文字的暗示,可以确定第一空的句子,还可以依据划线后面的文字的暗示来确定前面一个空的句子。
也可根据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的暗示大致确定个别句子的位置。
比如,划线句子中间有句号,可以据此确定紧接句子可能是带有主语的句子,而后,找带主语的句子根据前后内容确定句子的排序。
第四,抓标志。
可根据所给句子的一些标志来确定关系紧密的句子。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1.关联词语的呼应。
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句和下句。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如“换句话说”,表示前后是等位关系,位在后;“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并列、相反或相对关系,位在后;“总之、总起来说、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表示对前面的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位在最后。
“所谓”表解释,位在后;“例如”表举例,位在后。
3.表示序数或主次轻重关系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句衔接题的几种方法一、句式一致:指在同一层次的表达中,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力求表达形式(修辞手法)和语言结构(短语类型)一致。
例1::(2004年天津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
(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①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②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
【分析】开头的“加快传播速度”与“增强时效性”都是动宾式,这样,接下来的几个句子的结构也该是动宾式,以保持前后句式的一致。
因此,①可改为“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②可改为“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二、对象一致:指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几个分句的叙述者必须互相兼顾,才能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即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叙述角度)要保持同一。
例2: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分析】答案D。
①句的着眼点是“山顶上”,后半句又以“宝塔”为陈述对象,前后不一致;②句的前后均以“宝塔”为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表述连贯。
③④句单从陈述对象上看,③句似乎更好,但若从语意的顺畅度或上下文的紧密与否上考虑,④句中的前半句的宾语作后半句的主语,紧扣“这些活”的话题,语意表达更为流畅。
三、意境一致:指作者通过形象描写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或悲或喜,或褒或贬,或欢快或低沉等等,在同一段文字里应该保持一致,做到情境相融。
例3: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___ ;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分析】答案D。
原句所写的是秋天薄阴的天气,但是所写的情感仍然是喜悦的,和谐的。
A、B与原句“薄阴”语意相反,可排除。
C虽然与“薄阴”相符,但是“压”给人一种压抑感,与原句的情感色彩不符,并且与“薄薄的”不相搭配,可排除。
四、韵律一致:指从音节和节奏上看,要前后和谐,即句式的对称和上下文的押韵。
例4: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答案D。
①②句的区别在于“俯瞰”是属上句还是属下句,而原文横线以后的句子均是“俯瞰”的宾语,选择②句即可形成都是整齐的四字句,音节和谐;④句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都处于句末,同一韵部的字相押,读来上口。
五、逻辑一致:指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等;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观察的角度高、低、俯、仰之分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
这些规律表现为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因果式、转折式等。
例5: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答案C。
可从表述的先后顺序方面考虑。
前两句中“不传达上级指示”这种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后面两句则有因果关系,正是因为“环保工作没人管”才最终导致了“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六、前后一致:指注意前后语句要注意照应和暗示。
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例6: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
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的运命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分析】答案B。
原文中“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的命运的程度”,在语意上有提示作用,①③两句属动物被人类玩于掌中;②④句则属于动物被人类主宰运命;另外,先说④后说②还可以体现出语意上递进。
七、主旨一致:指一个语段只能表达一个主旨,选项应能保持整个语段的主旨一致,以免出现文段的中心和重心不统一的情况。
例7: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要。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分析】答案C。
A、D以这些翻译作品开头,很突兀,原因是缺少过渡;B、C两项以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作为过渡句,与前文衔接就很紧密自然。
B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是病句,所以选C。
八、结构一致:指句子的逻辑结构(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语法结构(如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近指和远指)要前后一致。
例8:凡事过犹不及,___,或变成明哲保身,或变成圆滑世故,或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④成熟也是有度的【分析】答案为②④①③。
“凡事过犹不及”是总说,接下来举例,分说真理和成熟。
与“成熟”有关的句子有三个,且这三个句子排好后要与后面所说相关联。
九、语气一致:指一组句子或句群,由于几个分句都是为表达同一个中心,要尽量保持语气一致,才能使句子衔接。
例9: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
A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B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怀念的。
【分析】答案A。
从语气看,前面是反问句;从句式看,前面是假设句式。
因而,接句也应该是反问语气的假设句式。
练习1.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画家。
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在江南烟柳、塞外天风,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⑵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崇敬。
在文坛,。
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
①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④他已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 ,____ ,_____ ,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3、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⑴,正体现了文人们对粗犷和细腻相结合这一审美理想境界的追求。
⑵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
①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②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③近水如练,新荷满布,郁郁青青④近水如镜,兰舟轻漾,一湖幽静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仰对含羞瀑,我忽然激动起来,连下数日雨,水势很猛,雪瀑从断崖腾流而下,跌入弥漫着茫茫水气的深涧。
!我在对面的崖边站了片刻,襟前湿了一片。
这样狂放的气魄,哪里有一点含羞的影子呢?⑵.我回头看岳飞墓后面的栖霞岭,,,宝俶塔尖尖的塔顶直指云霄。
①真是浪沫激散,云奔雾涌③郁郁葱葱,绿满天涯②真是云奔雾涌,浪沫激散④绿满天涯,郁郁葱葱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⑵.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7.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我沿着楠溪江漫溯,滩林应季而绿,而草色却还黄着。
疏疏的细雨落下来,。
江身不开阔,,唐人以“桑叶隐林户,芦花映钓船”之句写江村小景。
这是我梦里的一幅画,。
①岸野和远远的青嶂被洇润着②洇润着岸野和远远的青嶂③碧水流动,曲折有致④流动的碧水曲折有致⑤在几处静静的水湾,看见凫着一些白鸭⑥一些白鸭凫在几处静静的水湾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②④⑤答案练习1、【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主要考虑照应和陈述对象的一致。
⑴句中因下文先说“江南烟柳、塞外天风”,后说“威尼斯、孟加拉风情”,为照应,应先“中国画”后“西画”,所以选①;⑵句上文以“巴金”为陈述对象,下文也应如此,所以选④。
练习2、【答案】D【解析】综合整段内容可以看出,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