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储气库库容参数的预测方法
库容预测方法概述

库容预测方法概述发布时间:2021-10-22T08:57:48.66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0期作者:周静静[导读]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重工业不断的扩大周静静(西京学院工程学院,西安 710000)摘要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重工业不断的扩大,导致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呈现全球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引发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其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其有随机性,危害性,极端性等特点。
在地质灾害中,我国的洪涝灾害的发生的频率尤为频繁。
这种不可控,非人为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成都也是难以可控的。
中国的洪涝主要是雨涝,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尤为频繁,其影响因素颇多,除了受到内陆气候的影响以外,还会受到每年来自太平洋的台风这种比较极端,随机,不可控的海洋气候的影响,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降雨强度更加加强,发生洪灾的机率也随着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洪涝灾害的防控措施是很有必要,本文是对前人对库容预测的方法包括DEM 法、断面法、格网法、等高线法等的一种总结概括。
关键词:静库容预测动库容预测 TANK模型一、研究背景自古代时期,水利工程就已经开始兴建与发展,秦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更有隋唐时期的京杭大运河,都给百姓带来了福祉,现代时期水利工程对我们的依然有着巨大的作用,20世纪水利工程带来了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是对地表水资源一种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手段[1-2]。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数量达 9.8 万座[3]。
虽然水库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但是我们人类也不可低估水库的给我们带来的隐患。
所以,我们不可小觑水库的安全问题,维持水库的安全,让水库继续发挥他具大的作用。
二、水库库容预测方法水库按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形成条件,通常分为山谷水库、平原水库和地下水库三种类型。
根据水库的类型,其计算方法分为静库容计算和动库容计算两种。
天然气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研究

天然气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研究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了现代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天然气的采集、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的准确预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钻井、开发等工作,提高天然气的采集效率和产量。
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的准确预测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地质勘探、物理测试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孔隙度是储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是评价储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渗透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储层岩石中流体通过的体积,其大小决定了天然气在储层中的流动速度;饱和度则是指储层中可用天然气的体积占储层孔隙总体积的比例,是决定储层产量的重要参数。
目前,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物理模型等多种手段。
统计学方法是应用概率统计等理论模型对储层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包括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而物理模型则是基于物理学原理建立的数学模型,包括均值模型、流体流动模型等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中,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地震勘探、岩心采集等手段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特性,但是这些数据需要经过准确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够得到有用的信息。
此外,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还受到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层压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高,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和分析也在不断深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器学习方法在储层物性参数预测中展示了出色的表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为储层物性参数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综述

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综述2010年01月28日11:05 来源:特种油气藏文章编号:1006-6535(2009)02-0009-05摘要:随着气井生产的不断进行,气藏动态储量的确定对开发方案的制订、开发设施的设计以及气藏价值的评估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在气藏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预测气藏动态储量的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修正,使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不断地接近于气田生产实际。
以气藏动态资料为基础对气藏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并针对物质平衡法、压力恢复试井法和典型曲线分析法3种确定气藏动态储量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和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分析得出了以流动物质平衡法为主,典型曲线分析法为辅助手段的一种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简易实用。
对整个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气井;动态储量;物质平衡法;预测方法;现状中图分类号:TE15文献标识码:A前言储量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气藏综合评价的重要成果,也是气藏开发的基础。
对于处在不同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气藏,所采用的储量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一个已经投入开发的气藏,人们关心的是气藏动态储量有多大,只有确定这个问题,才能够进行气藏开发动态、开采机理等分析,从而认识和了解气藏的开发状况,指导气藏开发。
目前对气藏动态储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物质平衡法;二是通过试井所得到的预测方法;三是通过实践所归纳总结的经验法以及其他预测方法。
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是用来对储层以往和未来动态进行估算的一种油藏工程基本方法,它以储层的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
气藏物质平衡理论从1936年Schilthuis提出以来,在气藏动态分析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1],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的气藏:①定容封闭性气藏物质平衡;②水驱气藏物质平衡;③凝析气藏物质平衡;④异常高压气藏物质平衡。
传统物质平衡法在计算气藏储量时无法考虑普遍存在的地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流动产生的影响,因而用它计算的指标往往过于乐观。
储层参数预测范文

储层参数预测范文储层参数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提供储集层的物性参数信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储层参数的预测通常基于采样数据、地质模型和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和算法,对未采样地区或未采样井点的储层参数进行预测。
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半径分布、孔隙结构、饱和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流体动力学行为。
因此,储层参数的准确预测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而言尤为关键。
目前,储层参数的预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采样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未采样地区的储层参数进行插值和外推。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克里金法、反演法、概率统计法等。
2.地质模型方法:借助地质建模软件,将储层参数与地质模型进行耦合,通过地质模型的空间插值和外推,实现对未知区域储层参数的预测。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地质模型的信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资料中包含了有关储层参数的相关信息,如地震波速度、电阻率、密度等。
通过建立地球物理模型和地质模型的关系,可以将地球物理资料转换为储层参数,并对未采样地区进行预测。
4.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储层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行为,进而得到储层参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复杂储层和流体动力学特征进行预测,但计算量较大,计算耗时长。
以上方法在储层参数预测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行数据耦合和结果整合。
总之,储层参数预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它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预测方法、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整合不同数据和模型的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储层参数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天然气地下储层预测与优化开发研究

天然气地下储层预测与优化开发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作为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能源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而对于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预测地下储层的情况和优化开发技术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就天然气地下储层预测与优化开发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天然气地下储层预测在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预测地下储层情况非常关键,这些地下储层主要从岩石组分、孔隙度、渗透率、孔隙连通性、地下水等多个方面来考量。
以下是常用的天然气地下储层预测方法:1.地质观测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并且结合地质历史数据对天然气储量及其可采储量进行评估。
2.地球物理探测法这种方法包括重力、磁力、地震、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相应土层的物理性质的检测,结合地质实际情况,对天然气储层进行预测。
3.数值模拟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顶部和底部的测量、物性参数及其相关数据,并结合地下储层特征和开发效果,从而对天然气储量进行预测。
以上三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天然气储层预测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针对合适的开发技术进行优化。
二、天然气优化开发在确定天然气地下储层情况之后,对于其开发过程中的优化则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天然气优化开发技术:1.增产注水技术在标准的矿山开采方法中,天然气开采技术的使用效率通常较低。
而增产注水技术则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开发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工或机械注水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油气存在的孔隙中的压力,从而使得油气在矿山中更加流动,也能更加高效的进行开采。
2.喷射钻机技术这是一种针对海底油气开采的新技术,通过喷射高压水流挤压岩层中油气,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生物甲烷技术这是利用生物质材料通过生物发酵过程产生的甲烷作为能源。
生物质材料包括林木、庄稼、农家畜余等等。
生物甲烷生产不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且其废弃物具有生态价值,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驴驹河储气库:开创复杂地质条件下储气库建设新模式

驴驹河储气库:开创复杂地质条件下储气库建设新模式创造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储气库分公司主 创 人:李才雄 赵 刚创 造 人:王思耀 赵爱国 白 刚 李红军 刘 跃 邓 刚[摘 要]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上、中、下游产业产供储销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复杂的地质条件让我国储气库建设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作为我国地下储气库研究和建设的先行者、排头兵,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深刻总结20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结合驴驹河储气库建设,通过开展库址筛选、指标设计、工程建设、运行优化、注气期协同采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攻关,形成了复杂断块气藏储气库建设特色技术,创建了储气库建设新标准、运行新功能、管理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复杂地质条件下新型储气库建设之路,成为中国石油新型储气库建设的成功典范,为国内储气库建设标准、业务发展、人力资源改革等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新型储气库建设;注气期协同采油一、前言1999年,我国第一座商业储气库——大港油田大张坨储气库投入全面建设,拉开了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发展的序幕,为我国后续储气库建设打造了样板、提供了借鉴。
通过20余年的发展,大港油田在京津冀核心区域建成地下储气库10余座,所形成的储气库群日最大调峰能力、累计注气量和采气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京津冀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以年均15%~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攀升,且国内地下储气库等储气设施工作气量远低于12%的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受地缘政治影响,风险更加难以把控,保障国家天然气能源安全迫在眉睫。
从2018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强力推动建立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天然气战略储备。
地下储气库作为稳定、绿色、安全、经济的储气设施,有着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天然气生产供应企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规划了东北、华北、中西部、西北、西南、中东部六个区域储气中心,制定了“达容一批、新建一批、评价一批”的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储气库扩容达产潜力,加快推进储气库建设。
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使用教程

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使用教程石油勘探是寻找和开发地下石油资源的过程,而天然气是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使用在石油勘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步骤,希望能为石油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数据,来评估勘探区域的潜在天然气储量。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分析:地质分析是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基础。
通过对岩石类型、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等进行详细分析,可以确定勘探区域是否存在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天然气储层。
2. 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是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性、密度、声波速度等物理属性,可以获取关于储层性质和构造特征的信息。
3. 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地下岩石中的含气和有机质含量,判断该区域是否有天然气储层的潜力。
同时,地球化学分析还可以用于确定天然气的成分和来源。
二、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步骤天然气储层预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历史资料收集:在开始天然气储层预测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勘探区域的历史勘探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钻井记录以及地球化学数据。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可以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分布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地质地球物理分析: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分析方法,对勘探区域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等进行详细分析。
这可以通过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等手段来实现。
3. 地球化学分析:在地质地球物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勘探区域是否有天然气储层的潜力。
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包括岩石有机质含量分析、生烃能力评价以及气源解析等。
4. 数据集成与模型构建:在完成各项分析后,需要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集成,构建出综合的储层模型。
非常规油气藏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非常规油气藏产能预测方法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传统的油气开采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许多传统的油气藏已经达到了产能极限,同时,新发现的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具有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预测非常规油气藏产能,需要研究非常规油气藏的特点和开采过程,并探索非常规油气藏产能预测的方法。
一、非常规油气藏的特点1、复杂性非常规油气藏是指那些无法使用传统钻井方式开采的油气藏。
相较于传统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具有更高的复杂性。
非常规油气藏的成因多种多样,因此储层地质条件和特征也各有不同。
开采非常规油气藏需要结合地质勘探、采油工程、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
2、难度大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通常使用直接钻探、水驱或天然流出等方式,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则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水力压裂、水平井钻探、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等。
这些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技能要求、资金成本都比传统开采要高得多。
3、成本高由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难度大,所需要的采油设备、技术、人员等都比传统油气开采要更加昂贵。
地质工作本身也非常复杂,开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此外,由于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因此具有更高的环境成本。
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过程1、勘探勘探非常规油气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等手段,获得非常规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和特征,以及储量估算数据。
这些数据是进行后续开采的基础。
2、钻探井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通常使用水平井或多井次水力压裂技术。
水平井代表了一种改进的钻井技术。
以前,石油公司在钻井时只钻垂直的井。
然而,如果在水平方向上钻几百米,会增加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3、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技术是开采非常规油气藏的主要技术。
该技术包括将大量的水和一些化学物质注入到岩层内部,以分裂岩壁,从而释放内部的石油或天然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储气库库容参数的预测方法
胥洪成;王皆明;屈平;冯裕才;邓彩凤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15(035)001
【摘要】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经过10余周期注采后工作气量仅为建库方案设计工作气量的一半,运行效率偏低.为此,利用气藏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采运行剖面模型,根据气藏开发、气藏建库及稳定注采运行过程中纵向上流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将地下储气库剖面分成4个区带(建库前纯气带、气驱水纯气带、气水过渡带及水淹带);按区带确定了影响建库有效孔隙体积的主控因素(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水侵和应力敏感)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进一步考虑束缚水和岩石形变的影响,并引入注气驱动相,根据注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容参数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综合评价了影响建库空间的主控因素,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使建库技术指标设计更趋合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群的建设当中.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胥洪成;王皆明;屈平;冯裕才;邓彩凤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吐鲁番采油厂;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低渗透岩性气藏局部建设储气库库容量的确定 [J], 余淑明;卢涛;刘志军;兰义飞;樊友宏
2.一种复核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库容量的方法 [J], 徐俊杰;刘翀;陶志刚;王建
3.中国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与实践 [J], 马新华;郑得文;申瑞臣;王春燕;罗金恒;孙军昌
4.超高压气藏改建储气库注采能力及库容评价——以川东北清溪储气库为例 [J], 张俊法;曾大乾;张广权;杨小松;糜利栋
5.异常高压弱水驱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库容量评价 [J], 宣涛;苏展;刘世界;蔡振华;段宝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