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职责工作原则

合集下载

急诊预检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
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 O(观察):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 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 A(估计):病人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占主要 地位,心脏病可能性最大。 • P(计划):内科诊室,优先就诊。(2级)
PQRST公式(描述疼痛病人主诉)
• Provokes(诱因):疼痛的诱因是什么?
怎样可以缓解?怎样加重? • Quality(性质):疼痛的性质? • Radiates(放射):疼痛的位置?有无放 射? • Severity(程度):相当于1~10哪个数 字? • Time(时间):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病情评估 (一)评估内容
• 1、一般情况评估:年龄、性别、活动能力、姿 •
• •
势、语言能力、行为、面部表情、呼吸、气味、 伤口评估等。 2、生命体征:气道、呼吸、循环、体温、有无 出血。 3、清醒程度:AVPU评分,评估双侧瞳孔变化, 包括对光反应、大小,是否相等。 4、皮肤情况:评估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瘀斑 等。
三、病情分级
• 一级: (急危症) • 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
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 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 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 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病例分析2
• 患者,女,55岁。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
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病人心 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 呼吸浅速。
患者,女,55岁。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 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病人心律快、脉律不整, 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 S(主诉):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 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 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1)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急诊病人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并正确分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2)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3)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察室或抢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4)对于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5)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疾病,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急诊6)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做妥善处理,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从事,以免延误病情7)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记录明确,对无家属陪同的病人应及时与其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

急诊分诊工作原则1)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接待病人和家属要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和蔼,热情接待,充分理解病人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急而不燥,从容分诊处理,协调好多方面工作,安排好病人就诊程序.2)急危重病人需要抢救者,应采取先救治后办理手续的原则。

分诊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并在医生来到之前,协同抢救室护士先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

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3)分诊时若病情复杂,涉及多专科,难以确定科别的,可按首诊负责原则,请最初就诊科室处理。

若为复合伤、多发伤,病情危重者可涉及病情最严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有困难时也可请上级值班人员协调.4)对于一般急诊,可在办理手续时同时通知专科医生前来诊治或引导病人到专科诊室等候诊治。

5)维持有序的就诊环境,安排病人就诊时,既要考虑到先后次序,又要注意刚擦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避免急诊患者因等候而延误救治。

6)对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吸毒、自杀或疑似他杀等涉及法律纠纷事件,应及时通知保卫科、交通警或公安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7) 遇到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教科、行政值班或相关领导,必要时组织调配人员协调抢救。

例如:突发事件和大批伤员、中毒病员、高干、英雄模范、知名人士、特殊伤患者(军人、公安人员因工负伤、市民见义勇为等)等均应及时汇报。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 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 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工作原则1. 引言急诊预检分诊是急诊科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分类,从而合理地安排急救资源,并保证急救工作的高效进行。

本文将介绍急诊预检分诊的职责和工作原则,帮助医务人员在急诊分诊工作中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判断。

2.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急诊预检分诊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项:2.1 患者接待和登记急诊预检分诊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接待和登记,包括核对基本信息、填写病历等工作。

医务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确保准确获取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描述。

2.2 病情评估和分类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临床表现,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类。

评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病情的危重程度、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是否存在严重并发症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急症、非急症和其他分类,为后续治疗和观察提供依据。

2.3 急救资源调配基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调配急救资源。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优先安排诊治和抢救措施;对于稳定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延迟治疗。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要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协调和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确保急诊工作的有序进行。

2.4 快速安排就诊急诊预检分诊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快速安排患者就诊。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类和急救资源调配情况,迅速安排和引导患者就诊。

同时,还需及时衔接其他相关科室,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观察。

2.5 咨询和教育急诊预检分诊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教育。

包括就医须知、病情解释、治疗方案等内容。

这对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 工作原则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原则是指在开展工作时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以下是常见的几项工作原则:3.1 医学准则原则急诊预检分诊需依据临床医学知识和诊断标准进行,遵循医学准则原则。

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水平,以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分类。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范本(2篇)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范本(2篇)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范本一、引言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旨在有效管理急诊部门的人流,提高就诊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将就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建立、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进行详细阐述。

二、制度建立1. 目标与原则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级原则: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诊,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就诊。

(2)公平原则:所有患者都有机会接受急诊服务,不得因个人因素或其他原因进行歧视。

(3)专业原则: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诊,确保患者能得到适当的医疗处理。

2. 制度团队建立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过程需要由相关部门组成制度团队进行协同努力。

制度团队成员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行政人员等,他们负责制定具体的制度方案并进行落实。

三、工作流程1. 病情判断在急诊就诊之前,医生和护士要根据患者所述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对患者进行简要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 分诊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分别是:紧急、急诊和非急诊。

其中,紧急患者需要立即处理,急诊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非急诊患者需要进行普通的排队等待。

3. 报到登记将分诊结果记录在患者就诊卡上,并让患者前往报到窗口进行登记,提供基本个人信息和医疗保险等相关信息。

4. 医生接诊医生根据分诊结果,按照优先级顺序接诊患者,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紧急患者,医生需要及时召集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5. 医疗服务根据医生的要求,护士协助医生进行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包括采集患者样本、执行治疗措施、监测病情等。

6. 转诊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急诊医生可能需要将患者转诊至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诊疗,确保患者得到更加全面和精细的医疗服务。

7. 结束就诊患者治疗结束后,应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治疗结果和后续注意事项,并进行处方开具和缴费等后续流程。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职责6篇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职责6篇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职责6篇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职责1急诊预检分诊制度1目的规范和加强急诊科预检分诊,保证患者安全。

2范围适用于对所有急诊就诊患者分诊的管理。

3要求在急诊大厅设立预检分诊台。

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应由急诊科内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经过培训合格后担任。

从事预检、分诊的护士应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护士应遵守医院劳动纪律,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佩戴胸牌上岗,做到首问负责,耐心解释,文明用语,微笑服务。

预检分诊护士应熟知我院《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技术目录》和《急诊就诊范围》(见附则1)。

对我院不能诊疗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并按《转诊、转科、转床制度》和《转院制度》执行。

对于不属于急诊就诊范围的患者,分诊护士应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引导患者到门诊就诊。

预检分诊护士应按照急诊分诊标准,将患者分为4级(见附则2)。

4级患者按挂号顺序于2小时内就诊,预检分诊护士应向患者说明预计等待时间;3级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发给急诊优先牌,引导患者至诊室,按照到达顺序于30分钟内就诊,1、2级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抢救治疗。

预检分诊护士应随时观察候诊区患者病情有无变化,出现变化时应根据当时病情重新分诊并紧急处理。

对于疑似传染病者,预检分诊护士应及时引导至感染科门诊就诊并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

预检分诊护士分诊准确率达90%。

分诊护士首次分诊不能确定患者分科、分级患者时,立即告知急诊科医生,由医生确定并进行二次分诊。

对虚弱老人、儿童、残障人应告知本人及家属有跌倒损伤、走失的风险,请多注意。

需要时可专人陪同,优先处置。

对有特殊语言需求的患者及时告知党群部,按《有特殊需求患者服务规程》执行,联系相关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

预检分诊护士应具备良好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诊室协调能力保证医护、护患之间沟通顺畅,并积极做好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在医疗服务的领域中,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它旨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急救流程,提供更加精准和快速的急救服务。

本文将对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定义、实施原则、运行流程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广这一制度。

一、定义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前,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和分级,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以便医疗资源能够优先满足病情较重、病情紧急的患者需求。

该制度旨在通过提前筛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急救效率,缓解急诊室的拥挤状况。

二、实施原则(1)科学客观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实施应基于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确保分诊结果准确无误。

(2)公平合理分诊机制应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依据国家制定的分诊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等待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先级的划分,确保患者的利益最大化。

(3)及时高效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宗旨是迅速响应患者需求,尽快提供医疗服务。

通过合理的资源调度和流程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使急救流程更加高效。

三、运行流程(1)挂号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先进行挂号登记。

在挂号登记时,患者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诉,以便后续分诊使用。

(2)初步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询问病情、观察病情表现、测量生命体征等。

通过初步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是否需要急诊预检分诊。

(3)分级分诊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医护人员将患者分为优先级别不同的几类,例如病情危重、病情较重、病情一般等。

分级分诊的结果决定了患者在接下来的急救流程中的优先顺序。

(4)医疗资源调度根据分诊结果,医护人员将合适的医疗资源调配到各个患者上,确保病情较重、病情紧急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5)等待治疗患者在等待治疗时,可在专门设置的等候区等待,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同时,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进行再次评估和调整分诊等级。

急诊分诊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

急诊分诊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

急诊分诊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掌握一定的急诊分诊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服从医护人员的安排,尽可能的节省时间,提高救治病人的效率,同时可以进一步帮助医护人员巩固急诊分诊的原则和程序,按照医院的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一、急诊分诊的原则一是尽快原则,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急诊部门尤为重要。

急诊预检的护士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

通常在医院中,只有急诊工作经验超过五年的护士才有机会担任急诊分诊的工作。

因为他们要具有丰富且专业的临床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病人的病情,准确的分诊到不同的部门,安排手术等一系列工作。

并且,他们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耐心的回答每一个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尽可能采用通俗的语言和亲切的行为给予答复,安抚病人的心情,紧张有序地进行分诊的处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安排患者进行就诊和治疗。

二是抢救生命优先原则。

急诊分诊的工作人员要对生命有着高度的敬畏之心。

当遇到急症、危症以及重病患者时,要提高专业的帮助和服务,按照先救治后办理手续的原则,保证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受到专业治疗和护理。

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则可以开放绿色通道。

预检的护士和工作人员要及时地通知医生和相应的科室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

在医生到达之前,同时要做好救护工作,比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联合就诊抢救部门保证病人的生命特征完好。

三是首诊负责原则。

病人的病情可能比较复杂,需要涉及到不同的科室和部门。

在医院中多是落实首诊负责制,当预检护士遇到难以决定具体科室的情况,可以按照首诊负责制的原则,请最初就诊的科室进行相关事宜的处理。

如果一些病例信息需要其他科室的参与,可以组织开展急诊会议,一起制定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四是重症优先和优先照顾原则。

预检护士要维护好急症室的秩序,安排病人就诊的时候,要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同时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预判,按照轻重缓急等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由于等候时间过长而延误就诊最佳时间的医疗事故发生。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工作原则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工作原则在医院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助。

为了保障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关于职责分工和工作原则的探讨。

一、分诊人员的职责分工急诊预检分诊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分诊员等,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职责分工,以确保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

1. 医生的职责医生是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核心角色。

他们需要对病人进行初步的评估,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紧急处理。

医生还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协作,为病人提供及时的诊疗建议。

2. 护士的职责护士是急诊预检分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负责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主诉、病史等,以便后续跟进治疗。

护士还需要进行简单的初步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压等,以提供给医生参考。

3. 分诊员的职责分诊员是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桥梁。

他们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情,将病人分配到不同的医疗团队,以便更好地安排就诊顺序。

分诊员还需要与医生和护士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

二、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原则在进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时,需要遵循一些工作原则,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1. 优先级原则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历,将病人进行不同级别的分诊。

将病情危重的病人优先送往急救室,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

而在非危重病人中,则根据症状和就诊需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安排就诊顺序。

2. 公平原则在进行急诊预检分诊时,要保证公平原则的贯彻。

不论病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都应该按照病情来决定就诊顺序和资源分配。

3. 协作原则急诊预检分诊需要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协作。

医生、护士、分诊员等各个岗位之间需要及时地沟通和配合,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

4. 监督反馈原则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以提高分诊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急诊预检分诊是医院急诊科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准确的职责分工和按照工作原则进行的分诊能够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助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预检分诊职责
1)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急诊病人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并正确分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2)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3)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察室或抢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4)对于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疾病,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急诊6)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做妥善处理,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从事,以免延误病情
7)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记录明确,对无家属陪同的病人应及时与其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

急诊分诊工作原则
1)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接待病人和家属要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和蔼,热情接待,充分理解病人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急而不燥,从容分诊处理,协调好多方面工作,安排好病人就诊程序。

2)急危重病人需要抢救者,应采取先救治后办理手续的原则。

分诊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并在医生来到之前,协同抢救室护士先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

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

3)分诊时若病情复杂,涉及多专科,难以确定科别的,可按首诊负责原则,请最初就诊科室处理。

若为复合伤、多发伤,病情危重者可涉及病情最严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有困难时也可请上级值班人员协调。

4)对于一般急诊,可在办理手续时同时通知专科医生前来诊治或引导病人到专科诊室等候诊治。

5)维持有序的就诊环境,安排病人就诊时,既要考虑到先后次序,又要注意刚擦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避免急诊患者因等候而延误救治。

6) 对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吸毒、自杀或疑似他杀等涉及法律纠纷事件,应及时通知保卫科、交通警或公安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7) 遇到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教科、行政值班或相关领导,必要时组织调配人员协调抢救。

例如:突发事件和大批伤员、中
毒病员、高干、英雄模范、知名人士、特殊伤患者(军人、公安人员因工负伤、市民见义勇为等)等均应及时汇报。

8) 急诊病人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需要收治入院、急诊手术、留院观察或转院时,应协调与对方科室、医院联系、作好准备。

危重急诊病人需等病情稳定后方可转运,并安排工作人员配送,做好有关病情处理的口头及书面交接工作。

9) 做好急诊病人信息登记及资料收集、保管工作。

10) 掌握急诊就诊范围,做好分诊工作,对老年、婴幼儿、残疾者可酌情照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