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健康的白术种子,进行浸种 催芽。
采用苗床或盆栽进行种苗繁育。
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 促进种苗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01
02
03
04
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 松。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 量添加化肥。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排水或灌 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防治, 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白术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医药领域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 利水等功效,被广泛应用 于中医临床治疗,如脾胃 虚弱、腹胀腹泻等病症。
保健品领域
白术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如调节免疫、抗疲劳等 ,可开发成保健品或功能 性食品。
日化产品
白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 氧化、美白等功效,可应 用于化妆品、护肤品等领 域。
整地
深耕土地,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为白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 土壤环境。
选种与播种
选种
选择优质的白术种子,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所结的种子。
播种
适期播种,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施肥与浇水
施肥
根据白术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
07
白术的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白术的深加工技术
01
02
03
烘干技术
采用红外线、热风或微波 等手段对白术进行烘干, 可有效保留白术的药效成 分,提高产品质量。
炮制技术
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如 蒸、炒、炙、煅等,可改 变白术的药性,增强药效 。
提取技术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白 术中的有效成分,如挥发 油、多糖等,实现产品的 高值化利用。

白术栽培种植技术

白术栽培种植技术

白术栽培种植技术生产管理培育“术栽”于春季插种培育“术栽”,翌年春季再用“术栽”种植,秋季收获块茎入药。

选种与种子处理选种于7月初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叶大秆矮、分枝少、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作种株。

于现蕾时,选留顶部生长良好、成熟一致的饱满花蕾5-6个,其余的一律摘除。

在11月上中旬,当植株基部叶片萎黄,管状花全开裂现出冠毛时,移至室外晒干。

取出种子,再复晒扬净中指贮藏备用。

种子处理播前,选择新鲜、有光泽、饱满的种子,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12h后捞出,用麻袋装好臵于25℃-30℃室内,每天早晚用30℃-40℃温水冲淋一次,约经4d-5d,种子开始萌动时即可取出播种。

播种培育“术栽”播前准备选择偏沙性壤土,耕耙30cm,每667㎡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左右。

整平后准备播种。

播种春季地温12℃以上为播种适期。

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沟条播,沟新距25cm-27cm,播幅10cm,沟深5cm,铲平沟底。

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播后覆盖3cm厚的细肥土,畦面盖草保温保湿。

每667㎡用种量6kg-8kg,培育1×667㎡面积“术栽”,可栽种(8-10)×667㎡面积的大田。

前期管理播后7d-10d出苗,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进行中耕锄草一次,结合锄草进行间苗。

苗高7cm 时,按株距3cm-5cm定苗。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7月末至8月初,地下根状茎膨大期,进行追肥,每667㎡施入15kg尿素、10kg磷酸二铵。

遇干旱季节早晚浇水;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此外,除留种植株外,抽出花苔要及时剪除,使养分集中于“术栽”生长发育。

术栽的收获与贮藏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茎叶黄枯时,选晴天挖起地下根状茎,抖去泥土,除去茎叶和须根,并剪去尾须,剔除有病虫危害和破损的根状茎作“术栽”摊放通风阴凉处1d-2d,待“术栽”表皮水分干后,选通风阴凉干燥处,用干河沙层积贮藏。

层积要求,底层铺5cm厚的清洁河沙,上铺一层术栽;厚10cm左右,再盖一层细砂,堆中心插入一把麦秸以利通气散热。

白术种植技术课件资料

白术种植技术课件资料

白术种植技术【白术概述】白术别名:于术、生晒术、冬术、浙术、种术等。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经干燥人药。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水肿、泄泻、表虚自汗等症。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浙江磐安等县,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佳,故有浙术之称。

江苏、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亦有大量栽培。

【植物形态】白术多年生草本。

株高30~60cm。

根茎肥厚,略呈拳状,有不规则瘤状突起,亦有中央稍细长如哑铃状,根茎主轴延伸如马蹄状,长约5~8cm,直径约2~5cm,外皮灰褐色。

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表面有不明显的纵浅槽。

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叶柄,茎上部叶由叶片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片3深裂或不分裂,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偏斜形,边缘有刺状齿;网状脉,叶脉显著隆起。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总苞钟状,苞片膜质,总苞基部有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花多数,着生于平坦的花托上,均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向外反卷或展开;雄蕊5枚,聚药;雌蕊1枚,子房下位,表面密被绒毛,上端生有一轮羽状冠毛,花柱细长,超出花药之外。

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果皮黄白色,长8mm,直径约2.5mm,顶端有脱落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中央有一褐色凸起状的花柱残基。

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物学特性】白术喜凉爽温和气候,较耐寒,在北京以南地区能自然越冬。

怕高温高湿。

植株生长在30℃以下时,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气温达30℃以上,生长抑制。

地下根茎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

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15~30℃。

白术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3~4倍,才能萌动发芽。

水分太少或太多,均不利于发芽。

隔年种子一般不再发芽。

千粒重25~37.5g。

发芽率大约70%。

白术对土壤及水分要求均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最佳。

百合栽培技术最新PPT课件

百合栽培技术最新PPT课件
?7.干百合研末,每日2次以温开水服6克,治 耳聋或耳痛。
13
?8.百合7个浸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 碗,去渣冲入一个生鸡蛋黄,早晚各服半 碗,治病后神经症,坐卧不安或妇女癔病。
?9.百合还可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肠道出血、 大便秘结。百合做外用药,亦可收到预期 疗效。
?10.如取野百合同食盐捣泥,敷患处,治疮 肿不穿,甚良。
?百合的药用
?
百合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较
高的药用价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
被中医引用,历代《本草》中有详尽的记
述。
? 中医认为: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补中益气之功能,能治肺痨久咳、咳唾痰
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
症。
?
10
? 常用的百合药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 香米粥、百合党参猪肺汤、百合鸡子汤、 百合煨肉等;
? 临床常用的方剂有:百合知母汤、百 合地黄汤、百合滑不散、百合干粉、新 鲜百合汁等。百合虽是滋补佳品和名食, 但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 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 均忌用。
11
?2、药用价值
?【药用方法】 ?1.百合、旋复花各等份,焙干研为
细末,加蜜水日服 3次,治肺病咯 血、咳嗽痰血、干咳咽痛。 ?2.百合、粳米各 50克,去尖杏仁10 克,白糖适量,共煮粥食,治肺燥 咳嗽,干咳无痰。
18
?唐代每当清明时节,山西、江苏、陕西等地 的“东山百合”传统小吃迷住了多少食客, 当地权贵还将其作为高级礼品进奉朝廷。苏 州百合产区至今还流传着这首歌谣:“百合 花开喇叭形,结成果实白莹莹,瓣瓣包成莲 花身,滋补身体营养品。”严冬季节黄州菜 市场上最吸引买主目光的是果实肥厚、色雅 形秀、养分尤丰的百合。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供药用,别名于术、浙术、生晒术等。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主产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河北、福建等20多个省份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

根茎肥厚粗大,略呈拳状,灰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

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齿;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形大;总苞片7-8层,基部为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总苞所包围;花多数着生在平坦的花托上,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左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

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高坡、通风凉爽既能灌慨的砂壤士,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作底肥(没有农家肥多施化肥),磷肥70公斤(二铵25),氮肥30公斤;也可直接施三元素复合肥40-60公斤(氮、磷、钾)。

深翻20厘米,耙平整细,作成1-1.2米宽的畦,整地时结合土壤消毒,忌连作。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1)育苗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水中增加多菌灵以防病害),捞出稍晾,条播或撒播都可。

播种前,先在畦上喷水,待水下渗表上稍干后,按行距15厘米,开沟播种,沟深4-6厘米,播幅7-9厘米,沟底要平,播后覆土挡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8千克左右,温度适宜,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

南方冬季移栽前,北方春季移栽。

(2)移栽选术栽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为佳。

剪去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术栽排人沟内,芽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

种植白术的方法

种植白术的方法

种植白术的方法选地整地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或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的地亦可。

翻土9~12cm,不宜过深,整平,除去粗石子,做75cm宽畦备用。

播种与繁殖4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撒播每亩用种子5~7.5kg。

播种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与砂土混合播入田间干旱地区宜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

条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开3~4.5cm浅沟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种后覆土3cm,稍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一般浇2~3次水可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拔草间苗,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

苗高4.5~6cm时,可按株距6~9cm定苗。

苗期追肥1~2次,以有机粪尿为好,用量不宜过多;干旱时适当浇水或在行间铺草防旱。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挖取白术种栽,去除茎叶和须根注意勿伤主根和根状茎表皮,阴干1~2天,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贮存。

先铺3cm厚的砂,再铺一层术栽厚9~12cm,然后再铺一层砂、一层术栽。

堆至30cm左右高时,在堆放的中央插几束草以利通风,上面盖层干湿适中的砂或土。

冬季严寒时,应盖草保温。

术栽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需检查一次,发现病栽应及时挑出,以免引起腐烂。

如果术栽萌动,要进行翻动,以防芽的生长。

栽植翌年3月底~4月上旬开始栽植。

要注意挑选生长健壮、根群发达、顶端芽头饱满、表皮柔嫩、顶端细长、尾部圆大的种栽做繁殖材料;而术栽畸形,顶部茎杆木质化,主根粗长,侧根稀少者栽后生长不良。

栽植按行株距24×12cm或18×12cm下栽,深度6~9cm 以埋着术栽,上有3cm土为度,密度每亩10000~12000株,种栽量每亩50kg左右。

中耕除草要勤除草,浅松土,原则上做到田无杂草,土不板结。

雨后露水未干时不能除草,否则容易感染病害。

合理施肥在白术栽培中,药农总结有“施足基肥,早施草肥,重施追肥”的生产经验。

一般基肥每亩需施入有机肥500~1000kg,过磷酸钙25~35kg;5月上旬苗基本出齐时,施稀薄人粪尿1次,每亩500kg;结果前后是白术整个生育期吸肥力最强,生长发育最快,地下根状茎膨大最迅速的时期,一般在盛花期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复合磷肥30kg。

白术栽培技术

白术栽培技术

白术的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有时极短, 表面有浅槽。

白术的花为复伞形花序,花小呈黄绿色, 花瓣5。

白术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边缘有浅锯齿。
白术的生长习性
温度
白术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耐寒,怕高温多湿。
光照
白术需要充足的光照,在 庇荫环境下生长不良。
土壤
白术适宜在土层深厚、排 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 壤土中生长。
白术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白术的生物学特性 • 白术的栽培技术 • 白术的病虫害防治 • 白术的采收和贮藏 • 白术栽培的前景和挑战 • 参考文献
01
概述
白术的基本信息
植物分类
白术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木兰纲、菊目、菊科,是一
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范围
白术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安 徽、湖北、四川、湖南、广东
《白术的栽培与加 工》
《中药材白术的栽 培与加工》
《白术的生物学特 性及栽培技术》
期刊类参考文献
01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3期
02
《中药材科技》2017年第6期
《中药材种植研究》2019年第4期
03
网络类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生态价值
白术在保持水土、维护生 态平衡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
白术的分布和应用
分布范围
白术在亚洲、欧洲、非洲及南美洲均有分布,以亚洲栽培面积最大。
主要用途
白术主要用于药用、食用和观赏等方面。
02
白术的生物学特性
白术的形态特征

《白芷栽培技术》课件

《白芷栽培技术》课件

专家建议与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建议1:选择优良品种
内容: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能 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是白
芷栽培成功的关键。
建议2:合理密植
内容:根据土壤肥力和灌溉条 件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白芷的
产量和质量。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白芷栽培技术》ppt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白芷简介 • 白芷的栽培技术 • 白芷的采收与加工 • 白芷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 • 白芷栽培技术问答
PART 01
白芷简介
白芷的形态特征

白芷的根为圆锥形,表 面灰棕色,有明显的横
PART 03
白芷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春播白芷在当年10月下旬,秋播白 芷在次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 白芷地上茎叶枯黄时,选晴天露水干 后,挖取根部,及时收获。
采收时间若推迟到冬季,随着温度降 低,白芷根部的有效成分含量会降低 。
采收方法
选晴天露水干后,用锄头或铲子将白 芷植株周围的土壤挖开,露出整个根 部。
好的土壤。
问题2
白芷栽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答案2
白芷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分株 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技术难点解答
难点1
如何提高白芷的产量?
难点2
如何防治白芷的病虫害?
解答1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及时除草和防治 病虫害可以有效提高白芷的产量。
解答2
定期检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可以有效防治白芷的病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种植技术
1
2
3
4
目录
1
生物学特征
2
栽培技术
3
病虫害及防治
4
采收与加工
5
一、白术生物学特性
6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大,略呈骨状,有不规则分枝。 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具不明显纵槽。
7
生长环境:
a、凉爽稍干燥气候,较耐寒,怕高温高湿 ,也怕旱、忌涝。
b、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疏 松、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白术的幼苗能 耐短期霜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浇灌病穴及周围植株。
29
地老虎
30
术籽虫
31
蚜虫
32
地老虎
防治方法:90%敌百虫800倍液加入少量糖、醋,将切碎 的菜叶或鲜嫩青草放入药液中浸湿拌匀30分钟于傍晚顺 垄撒施于白术行间,让幼虫晚上出来活动觅食时中毒而 死,可达到全田诱杀的效果。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以选用50% 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3
白绢病
24
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 发病规律:土壤和术栽带菌是该病初次发生侵染病原 的主要来源,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发病期以菌 丝蔓延或菌核随水流传播进行再次侵染。4月下旬开始 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
27
根腐病
28
根腐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厚壁孢子在土壤中或依附 于病残体组织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5~6 月为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高温、高湿以及 植株生长不良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地下有害生物(如 蛴螬、线虫等)的为害,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 侵染,会加重发病。
15
•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挖取种栽,剪去茎叶和
须根,注意勿伤主芽和根茎表皮,阴干1-2天后干河 砂贮存。方法是在室内干燥阴凉处,先在地上平铺一 层3厘米厚细砂,上放术栽厚12-15厘米,再铺一层砂 和一层术栽,堆高不超过35厘米,四周用砖码好,上 盖7厘米厚的砂或泥土即可。堆中央插几束稻草,以 利通风散热。
根茎,抖掉泥土,除去茎杆。 加工:将鲜白术根茎放入柴囱灶囱斗中囱。
用没有芳香等气味的杂木作燃料。
36
注意事项: (1)白术挖出后须及时加工。切勿堆积或曝晒,以
免发热、生芽和出油。 (2)囱白术时,不要用松树、樟树等有树脂和挥发
油的木料作燃料。 (3)囱白术时,严格控制火力,如火力不均,忽强
忽弱,甚至断火,就会使白术外焦里生,中间发泡, 皮肉脱离。
33
术籽虫
防治方法:可在白术出花期用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2000倍液喷治,也可在成虫产卵前喷50%敌敌畏 3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3~4次。
蚜虫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油6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 4~5天喷1次,叶背、叶面均匀喷药。
34
四、采收与加工
35
采收与加工 采收:白术在立冬前后采收。采收时,挖出
c、白术忌连作,否则容易发病。
8
白术的应用
a、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 倦怠乏力,泄泻。 b、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 肿。 C、用于表虚自汗。
9
二、栽培技术
10
(一)选种育苗: ⑴ 选种
辨别种子真假,白术新种子偏红有绒毛,表 面光泽断面清晰,中间芽胚有一粉色状线。
11
(2)育苗浸种:
播种前先在25℃-30℃温水中浸一昼夜,这样 可提前2-3天出苗。
16
(5)栽 植
• 种植时间:12月下旬~翌年1月栽种为宜。 • 选苗标准:无病、表皮光滑、根群发达及 顶端细长等。 • 栽培密度:按株行距20cm×25cm开穴栽种。穴深7cm左
右,两个芽头向上。 • 施入基肥:亩施入复合肥或腐熟的饼肥50kg,过磷酸钙
30kg,土杂肥400-500kg。
17
( 6)田间管理
常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病 害: 铁叶病 立枯病
锈病
白绢病 根腐病
虫 害: 术籽虫 、蚜虫 、地老虎等害虫
19
铁叶病
20
铁叶病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 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 栽上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源。种子带菌可作远距 离传播。雨水淋溅对病菌的传播起主导作用。发生需 要较高的湿度,在10-27C温度范围内均可引起为害。 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开始发病。
25
锈病
26
锈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双孢锈菌 发病规律:此病菌白术是中间寄主,其冬孢子的形成 及越冬场所不详。常年于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为发 病盛期,7月以后减轻,夏季忽晴忽雨,是白术锈病 迅速发展、蔓延的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 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烧毁残株病叶,发病初期喷50% 多菌灵500-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21
立枯病
22
立枯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
发病规律:初侵染源来自于土壤中越冬的菌核或菌丝体。 该病在白术幼苗出土后即开始发生(3月下旬~4月上旬), 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以后逐渐减轻,早 春低温、阴雨高湿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在土质粘重、 排水不良、土表板结的地块发病较重。栽培、贮藏过程 中发热失水,影响了白术的活力,使抗病性减弱,也是 加重发病的原因之一。
12
( 3)选地与整地 宜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土层深厚、座
南朝北、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的山地为好。
13
(4)繁殖方法(用种子育苗移栽) 白术种子在15℃以上时开始发芽,25-30℃为
发芽适温。放入25-30℃温水浸24小时后取出播 种。
播种期宜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条播或撒播。
14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拔草和间去病弱苗,苗期 追肥1-2次,以施稀人粪水最好,用量不宜过多, 每亩施粪水500-800千克,干时浇水或在行间铺草 防旱。
追肥:产区有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蕾肥的 经验。 排灌:白术喜燥,特别是前期湿度大会发病,田 间积水易死苗,要注意挖沟、雨后排水。8月下旬 根茎膨大明显,需要一定的水分,如久旱需适当 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以免影响产量。 摘蕾:为了使养分集中供应根茎增长,摘除一些 花蕾,留5~6个花雷/株。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虫害及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