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NS配置
EdgeRouterX配置f3322-DDNS实现远程域名访问

EdgeRouterX配置f3322-DDNS实现远程域名访问2021-1-4
EdgeRouter X v1.10.11
Jam
EdgeMax - 如何通过Web界面配置3322 DDNS
ER-X版本:EdgeRouter X v1.10.11
1.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Web界面配置3322 DDNS。
前提是已经注册了f3322域名。
2.目的
最终目的是通过域名访问到该路由器。
3.操作步骤
1)根据配置向导设置,这台路由已经能上网了。
2).进入EdgeOS界面,依次点击Config
Tree->service->dns->dynamic->interface->+Add;
在interface填入对应的WAN口名称,并点击Apply生效。
备注:本测试环境WAN口为eth0,用户需根据实际WAN口对应调整(ADSL接入的WAN口应为PPPOE对应接口)。
3).生效之后会有alert(忽略),依次点击eth0->service 点击+Add 作业;service填入custom-pubyun,点击Apply 生效;
4).点击custom-pubyun分别配置3322相关参数,点击Preview进行配置应用和保存。
5)如图提示3322 ddns 配置生效成功;
6).进入CLI界面查看3322 ddns配置相关设定
7).在CLI界面下查看3322 ddns是否正确更新
8).可选配置:在FireWall中配置相应规则允许外部访问EdgeOS的80/443端口
9)测试:
网页访问:
至此实现了f3322 DDNS远程访问。
DVR端口映射与DDNS配置指南

DVR 英特网访问配置指南目录 1 概述 .............................................................................................................................................. 2 2 端口映射配置............................................................................................................................... 3 2.1 手动端口映射 ................................................................................................................... 3 2.2 自动端口映射 ................................................................................................................... 7 2.2.1 UPNP 映射 .............................................................................................................. 7 2.2.2 DMZ 映射 ................................................................................................................ 9 3 DDNS 配置...................................................................................................................................... 9 3.1 dvrser DDNS 配置 ............................................................................................................ 9 3.2 CN99 DDNS 配置 ...................................................................................................... 12 3.3 no-ip DDNS 配置 ..................................................................................................... 13 3.4 dyndns DDNS 配置 .................................................................................................. 14 4 端口映射验证 ..................................................................................................................... 18 5 常见问题与解答.......................................................................................................................... 1911 概述为了远程访问安装于局域网内部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 ,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 DVR 进行端口映射和 DDNS 设置。
海康域名配置

海康域名解析EasyDDNS,一键设置外网访问硬盘录像机网络实时监控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大家对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而以往的花生壳绑定,静态IP地址,要不不稳定,要么太贵,而且设置麻烦。
现在海康出了自己的DDNS域名解析,大家就可以方便的进行网络监控了。
大家可以通过IE,客户端或者设备本地来配置EasyDDNS,可以通过IE,4200客户端或者手机客户端来远程监控。
一设置方法如下:DVR等具有本地控制界面的设备支持设备本地配置。
将设备接上显示器或者监视器,进主菜单→系统配置→网络配置,选择DDNS。
1. 启用DDNS,将变为√。
2. 选择DDNS类型为“EasyDDNS”。
3. 服务器地址中输入EasyDDNS服务器的地址()。
4. 设备域名中设置自定义域名,可以使用字母,数字或连字符(-)命名,首字符必须是英文字母。
5. 点击【应用】完成设置,设备将自动注册到EasyDDNS服务器。
注意:1)设备没有连接到Internet上时,无法注册;2)注册域名是通过EasyDDNS服务器访问设备时的唯一标识,不能和其他设备重复。
按以上步骤配置好,设备注册到EasyDDNS服务器,在IE上可以直接通过“/自定义域名”来访问设备。
如图设置为“test12345”,则IE上直接输入“/test12345”即可直接访问该设备。
用客户端或者IE设置类似。
二访问方法1 IE访问: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直接输入/自定义域名,例如配置了设备域名为test12345,则直接输入/test12345,即可直接链接到设备登录界面。
2 4200客户端访问:运行iVMS-4200客户端软件,【控制面板】→【设备管理】,点击添加设备。
注意:4200需要v1.02.00.10或以上版本。
如图选项说明注册模式选择,选择私有域名注册模式别名添加的设备别名,可自定义,用于4200客户端中定义设备DNS地址输入EasyDDNS服务器地址协议类型选择“EasyDDNS”端口号设备端口号,默认为8000设备标识输入设备的自定义域名(在设备DDNS参数配置的域名,详见第2章节设备配置)用户名设备的用户名密码设备的密码(为保证访问安全,请修改设备默认密码)多播组地址D类IP地址,采用多播方式访问需要与设备多播地址匹配。
大华DDNS配置

DDNS 快速指导手册●设备需要接入互联网,请先确认设备互联网连接是否正常,目前网络环境要求设备是接在一级路由器目录开启域名访问 (4)默认域名访问 (4)自定义域名访问 (5)DDNS网站注册和管理 (7)手机客户端 (9)设备启动完毕后,请等待1-3分钟,在网络灯状态为常绿的情况下,在PC的浏览器内输入设备的IP 地址(默认IP地址为:192.168.1.108),登录后,在“设置”菜单内选择“网络设置”的”DDNS”,在对应的DDNS设置内进行修改。
DDNS 1.开启域名访问服务器类型请选择Dahua DDNS,并使能DDNS服务,选择dahuaDDNS前的√,并“确定”保存。
默认域名访问设备的默认域名为:设备的MAC地址例如,当前设备的MAC地址为:90:02:A9:01:08:84,在浏览器内输入的域名即可访问设备,若设备接在一级路由器下面,则需要登录路由器查看设备所映射的端口,通过域名地址加端口号的方式来访问设备。
设备的在设备启动完毕后,在PC端的浏览器内输入设备的IP地址,登录后,在“设置”菜单内选择“网络设置”的”DDNS”,在对应的DDNS设置内进行修改。
DDNS 2.自定义域名访问服务器类型:Dahua DDNS服务器:(这部分不可设置)模式:自动、手动(默认为自动模式,即根据设备的MAC地址访问,自定义域名需要将模式调整为手动)域名:默认为设备的MAC地址,这里可以修改为自己的需要注册的域名点击“测试”验证待注册的域名是否已经被占用,如被占用将会提示,请重新更换域名,直到提示成功。
如域名没被占用,提示成功后,用此域名即可访问设备,若设备接在一级路由器下面,则需要登录路由器查看设备所映射的端口,通过域名地址加端口号的方式来访问设备。
用户名:当用户存在多个设备想进行集中管理和查看时,请填写有效的用户名(要求为有效的邮箱地址),之后请登录进行注册,如已经在网站上注册则填写已经注册的用户名。
搭建简单的DDNS服务器.

搭建简单的 DDNS 服务器版本:2文档:Yunlin Fang日期:7 Nov, 2009Blog :MSN :GTalk :环境OS: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update 4Network:192.168.122.0/24前言在 baidu 上搜 DDNS ,很多地方把 DDNS 解释为 DHCP + DNS,其实这是牵强附会。
DDNS 是 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的简称。
DHCP 分配 IP 的时候更新DNS 服务器域名解析记录,这就是 DDNS 所做的事情,而是否更新客户端的hostname 显示倒是其次。
操作这是 DNS 服务器的环境:[root@server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NETWORKING_IPV6=noHOSTNAME=[root@server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RTL-8139/8139C/8139C+ DEVICE=eth0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122.254NETMASK=255.255.255.0HWADDR=54:52:00:4F:D5:68ONBOOT=yes[root@server ~]# ifconfig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54:52:00:4F:D5:68inet addr:192.168.122.254 Bcast:192.168.122.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5652:ff:fe4f:d568/64 Scope:Link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28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TX packets:23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RX bytes:24404 (23.8 KiB TX bytes:31850 (31.1 KiBInterrupt:10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RX packets:18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TX packets:18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collisions:0 txqueuelen:0RX bytes:14680 (14.3 KiB TX bytes:14680 (14.3 KiB[root@server ~]#安装配置 DNS 服务器[root@server ~]# cd /misc/cd/Server[root@server Server]# rpm -ivh bind-9.3.6-4.P1.el5.i386.rpm bind-chroot-9.3.6-4.P1.el5.i386.rpm caching-nameserver-9.3.6-4.P1.el5.i386.rpmwarning: bind-9.3.6-4.P1.el5.i386.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37017186 Preparing... ########################################### [100%]1:bind ########################################### [ 33%]2:bind-chroot ########################################### [ 67%]3:caching-nameserver ########################################### [100%][root@server Server]# cd /var/named/chroot/etc/[root@server etc]# lslocaltime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rfc1912.zones rndc.key [root@server etc]# mv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conf[root@server etc]# mv named.rfc1912.zones named.zones[root@server etc]# ln -s /var/named/chroot/etc/named.conf /etc/named.conf [root@server etc]# ln -s /var/named/chroot/etc/named.zones /etc/named.zones [root@server etc]#这是我的 named.conf 和 named.zones 配置named.conf[root@server etc]# cat named.confacl { 192.168.122.0/24; };options {listen-on port 53 { 127.0.0.1; ; };listen-on-v6 port 53 { ::1; };directory "/var/named";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allow-query { localhost; ; };allow-query-cache { localhost; ; }; };logging {channel default_debug {file "data/named.run";severity dynamic;};};view {match-clients { localhost; ; }; match-destinations { localhost; }; recursion yes;include "/etc/named.zones";};[root@server etc]#named.zones[root@server etc]# cat named.zoneszone "." IN {type hint;file "named.ca";};zone "localdomain"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domain.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ip6.arpa" IN { type master;file "named.ip6.local";allow-update { none; };};zone "255.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broadcast";allow-update { none; };};zone "0.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zero";allow-update { none; };};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zone";allow-update { localhost; };};zone "122.168.192.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122.168.192.in-addr.arpa.rzone";allow-update { localhost; };};[root@server etc]#对 named.zones 的一些解释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zone";allow-update { localhost; };};zone "122.168.192.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122.168.192.in-addr.arpa.rzone";allow-update { localhost; };};这里 allow-update 允许 DHCP 服务器从本地 IP 来更新 DNS 的解析记录。
RouterOS配置记录(三):DDNS

把上面的你修改好的script 贴到 OnEvent 那个 来自:ROS DDNS update script 修改一下 ednsuser / ednspass / ednshost 就可以使用了。 简单来说这个script 就是利用ROS的 /tool fetch 来访问一个网页:
/dyndns/update?system=dyndns&hostname=xxx&myip=xxx 这个方法也是3322官方提供的,3322的server 就可以从这个http请求中得到你的真实IP 地址了。 然后就是来到ROS的 System –> Scheduler ,点击加号按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if ($status!=false) do={ :global ednslastip [:resolve $ednshost] :if ([ :typeof $ednslastip ] = nil ) do={ :global ednslastip "0" } :global ednsiph [ /ip address get [/ip address find interface=$ednsinterface ] address ] :global ednsip [:pick $ednsiph 0 [:find $ednsiph "/"]] :global ednsstr "&hostname=$ednshost&myip=$ednsip" :if ($ednslastip != $ednsip) do={ /tool fetch url="$members$ednsstr" mode=http user=$ednsuser password=$ednspass dstpath=$ednshost :delay 4 :global result [/file get $ednshost contents] :log info ($ednshost . " " .$result) /file remove $ednshost ; } }
外网是ADSL 拨号接入固定的公网IP地址

HiPER 811 V10.3版本。
在很多时候,外网是ADSL 拨号接入,地址不固定,而我们又需要一个固定的公网IP地址,比如连接VPN,比如内网有服务器需要映射供外网访问,比如要远程管理设备。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DDNS(动态域名)绑定在相应的WAN口上来替代随时会变的外网IP地址。
下面就是DDNS的配置步骤。
步骤:一、路由器WebUI -> 高级配置 -> DDNS的配置页面。
如图1所示。
DDNS配置页面参数如图2所示。
图1图2注释1:选择动态域名绑定的接口。
注释2:要配置动态域名首先需要注申请动态域名,这是一个申请的链接,注释3里选择的DDNS服务商不一样,链接的地址不一样。
注释3:选择动态域名服务商,艾泰路由器支持,还支持的DDNS。
注释4:这个框里填写我们申请的主机名。
二、申请DDNS。
这里我们讲解一下的DDNS申请。
(1)在步骤一里选择服务商。
(2)点注释2里的链接,登录艾泰会员。
鉴于DDNS申请信息的私密性,建议用自己的会员账号登录申请。
登录页面如图3所示。
图3(3)会员登录以后会出现页面如图4所示。
图4(4)点击我的动态域名,点击注册新主机名出现页面,如图5所示。
图5(5)注册保存以后,页面跳转到DDNS信息页面,在这个页面可以查看申请到的DDNS信息。
如图6所示。
图6三、将申请的信息配置到步骤一的页面,配置如图7所示。
图7四、配置完保存以后,页面会跳到DDNS状态信息页面,点击更新状态,操作栏里的更新状态,更新状态栏里会显示更新成功的状态。
如图8所示。
图8更新成功以后,我们就可以正常使用这个动态域名了。
海康网络摄像机HKDDNS配置

海康网络摄像机HKDDNS配置一、设置摄像机IP地址海康威视的网络摄像机(以下简称IPC)出厂的IP地址为192.0.0.64。
需要将IPC的IP地址设置为和电脑在同一网段。
1.SADP软件下载链接:/Cn/download_more.asp?cid=140011#Menu=Child Menu0进入下载界面,选择设备网络搜索软件(SADP)_V2.1.0.2 软件进行下载。
2.完整安装SADP软件,确保电脑与设备连接在同一个路由器/交换机下面。
或者,可使用交叉网线将IPC和电脑直连。
3.双击软件图标“设备网络搜索”打开SADP软件。
按下图中进行IP地址的修改。
注意:IPC的IP地址需要和电脑设置为在同一个网段,否则无法访问到设备。
IP地址分为四段,同一个网段指的是IP地址前三段一样,最后一段不一样。
例:192.168.1.64和192.168.1.110即属于同一网段的IP地址。
二、摄像机外网访问设置1.IPC局域网参数配置.修改IP地址后打开IE浏览器,输入设备的IP地址进入网络摄像机的界面,配置——高级配置——网络,即可出现如下界面,按照图示步骤填写相应参数。
2.路由器端口映射注意:端口映射前,建议将UPnP的功能进行关闭.路由器上需映射80、554、8000、8200四个端口。
80为HTTP端口,554为RTSP 取流端口,8000为服务器端口,8200是在8000端口的基础上加200。
例:如果8000端口改为8001了,则需再映射8201端口。
注:8201=8001+2003.配置自定义域名三、设备外网访问方式方式1:IE浏览器(建议使用标准的IE浏览器)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直接输入/自定义域名例如:配置了设备域名为test12345,则直接输入/test12345,即可直接访问设备登录界面方式2:电脑客户端软件(iVMS-4200软件)iVMS-4200客户端软件下载地址:/share/link?shareid=464258&uk=70662920#备注:iVMS-4000客户端软件主要用于2011年9月之前的设备,针对新的78S(N)H系列的设备不建议使用此版本的客户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DNS配置实例(DHCP+DNS=DDNS)在网络管理中,维护DNS服务器是一项很基本的工作。
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繁的去修改DNS区域数据文件,那也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因此,动态DNS就应运而生。
动态DNS(DDNS)需要DNS和DHCP来协同工作。
Linux下也可以实现DDNS,不过DNS需要Bind8以上的版本,DHCP需要3.0以上的版本。
实现DDNS:Bind版本是bind-9.2.1-16,DHCP版本是dhcp-3.0pl1-23。
1. DDNS试验拓扑2. 安装DNS和DHCP软件包挂载系统盘,进入RPM包目录,使用rpm –ivh来安装bind包和dhcp包。
其中caching-nameserver包是用来安装name.ca、name.local等区域文件的,如果不安装此包,那么就要手写或者从别的地方down这些文件了。
3. 配置DNS服务① 编辑DNS服务主配置文件named.conf,默认在/etc/目录下。
vi /etc/named.confoptions {directory "/var/named";};zone "." IN {type hint;file "named.ca";};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dns";allow-update { none; };};zone "1.168.192.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rev";allow-update { none; };};include "/etc/rndc.key";② 建立区域数据文件因为安装了caching-nameserver这个包,所以像named.ca、named.local和localhost.zone 这三个区域数据文件都有了。
现在来创建域的正向和反向区域数据文件。
vi /var/named/.dns$TTL 86400$ORIGIN .@ IN SOA . . (20081103 ; serial120 ; refresh14400 ; retry3600000 ; expiry86400 ) ; minimumIN NS .dns IN A 192.168.1.251www IN A 192.168.1.250vi /var/named/.rev$TTL 86400@ IN SOA . . (20081103 ; Serial 120 ; Refresh 14400 ; Retry3600000 ; Expire86400 ) ; Minimum IN NS .251 IN PTR .250 IN PTR [url][/url].chown d /var/named/.*③ 测试DNS服务使用service named start命令启动DNS服务。
在防火墙中将UDP和TCP的53端口开放。
然后使用service iptables restart命令重启防火墙。
Windows PC测试:在Windows PC上将DNS指向192.168.1.251。
在Windows PC上使用nslookup命令来解析DNS服务器中的域名。
Linux PC测试:在Linux PC上将DNS指向192.168.1.251。
在Linux PC上使用host命令和nslookup命令来解析DNS服务器中的域名。
4. 配置DHCP服务① 编辑DHCP服务主配置文件dhcpd.conf,默认在/etc/目录下。
vi /etc/dhcpd.confddns-update-style interim;ignore client-updates;default-lease-time 604800;max-lease-time 864000;option domain-name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251;option time-offset -18000;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range 192.168.1.100 192.168.1.200;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255;option routers 192.168.1.1;}② 测试DHCP+DNS服务使用service dhcpd start命令启动DHCP服务。
Windows PC测试:在Windows PC上设置动态获取IP和DNS。
在Windows PC上使用nslookup命令来解析DNS服务器中的域名。
Linux PC测试:在Linux PC上使用动态获取IP和DNS。
使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启网卡。
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Linux PC获取到的IP地址。
使用cat /etc/resolv.conf查看Linux PC获取到的DNS地址。
在Linux PC上使用host命令和nslookup命令来解析DNS服务器中的域名。
5. 配置安全的DDNS① 创建密钥在DDNS服务器中以root身份进行:使用dnssec–keygen –a HMAC-MD5 –b 128 –n USER bobddns命令来生成密钥。
dnssec-keygen:用来生成更新密钥。
-a HMAC-MD5:采用HMAC-MD5加密算法。
-b 128:生成的密钥长度为128位。
-n USER bobddns:密钥的用户名为bobddns。
密钥生成后,会在当前目录下自动生成两个密钥文件Kbobddns.+157+xxx.key和Kbobddns.+157+xxx.private。
查看两个密钥文件的内容:cat Kbobddns.+157+50923.keycat Kbobddns.+157+50923.private两个密钥文件中的128位密钥是一致的。
需记住这一串密钥字符串,后面将会用到。
② 添加密钥信息到DNS主配置文件中vi /etc/named.conf添加:key bobddns {algorithm hmac-md5;secret J+mC6Q29xiOtNEBySR4O1g==;};algorithm:指明生成密钥的算法。
secret:指明密钥串。
将区域中的allow-update { none; }中的“none”改成“key bobddns”;将1.168.192.in-addr.arpa区域中的allow-update { none; }中的“none”也改成“key bobddns”。
将“none”改成“key bobddns”的意思是指明采用“key bobddns”作为密钥的用户可以动态更新“”区域。
③ 添加密钥信息到DHCP主配置文件中vi /etc/dhcpd.conf添加:key bobddns {algorithm hmac-md5;secret J+mC6Q29xiOtNEBySR4O1g==;}zone . {primary 192.168.1.251;key bobddns;}zone 1.168.192.in-addr.arpa. {primary 192.168.1.251;key bobddns;}注意:域名后面的“.”千万不能少了,还有在每个“}”后面都没有“;”,这两点和named 是不一样的,请注意。
④ 重启DHCP和DNS服务service dhcpd restartservice named restart⑤ 测试DDNSWindows PC测试:使用hostname命令查看主机名。
使用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命令重新向DHCP服务器获取IP。
使用nslookup命令测试。
使用ls 命令,发现PC1已经被添加到了这个域中了。
然后使用能解析到自己的IP地址了。
Linux PC测试:使用hostname命令查看主机名。
当客户端是linux时,需要在linux客户端编辑一个文件/etc/dhclient.confDNS才能更新,不信你可以看看/var/lib/dhcp/的文件的内容,客户端分配的IP没有Hostname的记录。
在Linux PC上的/etc目录下新建一个DHCP客户端文件,文件名为dhclient.conf。
vi /etc/dhclient.conf加入:send fqdn.fqdn "Linux";send fqdn.encoded on;send fqdn.server-update off;使用dhclient命令立即启动DHCP客户端。
dhclient –r释放IPdhclient获取IP用Linux DHCP客户端测试在Linux DHCP客户端进行测试时,需要执行dhcpcd守护进程。
如果要进行动态更新,还需要加上-h参数。
执行的命令格式如下:#dhcpcd -h MyLinux其中-h后面跟的是本机的主机名,用来通过DHCP服务注册到DDNS服务器的区域文件中,是进行动态更新必不可少的。
使用nslookup命令测试。
使用能解析到自己的IP地址了,使用 也能解析到Windows PC的IP地址了。
DDNS服务器测试:在重启完DHCP和DNS服务后,如果正常,会在/var/named/目录下生成两个.jnl二进制格式区域文件。
这两个文件是当前正在工作的区域文件的运行时文件,所有动态更新的记录首先会反应到这两个文件中,然后经过大约15分钟的时间才会将更新内容添加到区域数据文件中。
在本文的例子中,区域数据文件就是“.dns”和“.rev”。
查看更新后的区域数据文件,系统会将手写的区域数据文件格式更改成它自己的格式。
说明:以上区域文件的书写格式与更新前相比变化较大,说明该文件已经被更新过了。
Windows PC和Linux PC的主机记录已经在区域数据文件中自动添加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