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上册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上课实录】——《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美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剪刀、刻刀、红纸、白纸、废本子、胶棒、课前剪好的动物外形(二)教学课题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七年级上册第5课)(三)教材简析这节课集欣赏、工艺制作于一体,表现内容丰富,工艺制作韵味十足,具有特色。
通过本节课的工艺制作,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技法,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让优秀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既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剪纸的基本常识,并能运用适当的剪刻技法装饰纹样完成一个吉祥窗花的剪制;2、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兴趣,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表现手法及其基本装饰纹样的组织;2、通过学生制作与感受,提升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会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剪纸半成品进行直观演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看书质疑、分析讨论、操作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示范作品学生:剪刀、刻刀、红纸、白纸、废本子、胶棒、课前剪好的动物外形(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视频展示过年的喜庆活动,并提问:(多媒体及视频)春节期间,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进行哪些活动表现喜庆的气氛?2、导入剪纸,板书课题二、介绍剪纸的基本常识:1、剪纸的特点:剪纸主要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镂空图案艺术形象,画面美丽而喜气。
(学生说,教师板书重点字)2、剪纸的流派:(屏幕出示南北方剪纸,学生对比其风格特点)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丽(师补充并板书)3、剪纸的形式:(屏幕出示各种形式、师生共赏并得出多样的形式)窗花、门笺、墙画、炕围花、顶棚团花、灯花、喜花、刺绣用的花等。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民间美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喜庆吉祥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对喜庆吉祥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喜庆吉祥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欣赏。
3. 喜庆吉祥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民间美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喜庆吉祥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并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包括年画、剪纸、泥塑等,以便进行展示和分析。
2. 准备创作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欣赏。
2. 新课导入: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和作用。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喜庆吉祥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如造型、色彩、构图等。
4. 创作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欣赏,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创作实践。
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
5. 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喜庆吉祥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国各地的民间美术,探索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共两课时)【创新教案】

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仍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选择了“民间剪纸”和“中国结”为学习内容。
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剪纸艺术、绳结文化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和中国结等绳结艺术作品,分析、体会创作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传统设计中现代观念的渗透理解,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侧重点是创新思维设计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民间剪纸 1课时
学习活动二:中国结 1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民间剪纸
第2课时
课题:中国结。
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本单元包括两个专题:一、剪纸二、中国结。
这一单元集欣赏、工艺制作于一体,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与中国结的基本技法。
通过欣赏与制作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爱,让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学生在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剪纸和中国结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技法,知道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且因其形、意而名扬天下,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形式类型。
(年画、风筝、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几类典型的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1.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族和装扮呢?谁能说一说呢?(引出剪纸);2.①剪纸的定义( 教具)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
主要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画面美丽而喜庆 , 俗称“剪画”或“窗花”在民间,剪纸通常带有祈福祝愿的意思,如年年有余等②剪纸的工具及材料③剪纸的表现手法(寓意法、谐音法)课内探究1:《三多图》中刻画了哪三种植物?象征着哪三多?包含了什么样的祝福?石榴(多子)“子”同“籽”音佛手(多福)“福”近“佛”音寿桃(多寿)④剪纸形式: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和染色剪纸⑤剪纸的流派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
湘版七年级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简史和基础知识了解其艺术特点。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一些剪纸作品探讨出剪纸的寓意方法,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学会用各种工具剪出各种纸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剪纸的表现技法及基本装饰纹样的学习。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制作。
课前准备工作: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彩纸数张、塑料垫板、棒棒胶、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导入思考:我国有哪些传统民间美术?年画、剪纸、春联、花灯、服装缝制、风筝、刺绣、灯笼、印染、编织、雕塑、中国结等。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和剪纸有关的基础知识。
(板书课题:民间剪纸)二、学习新课1、剪纸概述:剪纸主要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多种手段创造镂空图案的艺术。
俗称“剪画”或“窗花”。
三、剪纸的工具及材料剪刀、小刀、蜡盘、纸张、铅笔、胶水等剪纸的流派(通过对比稍作细致讲解)北方剪纸: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剪纸: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剪纸的形式窗花、门笺、炕围花、灯花等。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教师板书)四、剪纸的表现手法谐音手法“莲”同“连”“鱼”同“余”年年有余寓意手法蟠桃、仙翁寓意:长寿猜一猜这些形象有什么样的谐音寓意?蝙蝠——福鹿——禄喜鹊——喜荷——合或盒莲、鱼——连年有余双钱——双全猜一猜:下面几幅剪纸作品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呢?1.喜上眉梢2.鱼跃龙门3.花好月圆思考·练习辨认《三多图》中刻画了哪三种植物?象征着哪三多?包含了什么样的祝福?五、剪纸的表现技法:利用多媒体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重点讲解,剪纸的表现技法(阴刻法、阳刻法)1.阳刻:红线白底2.阴刻:白线红底3.阴阳刻结合六、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利用多媒体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讲解装饰手法(月牙纹、水滴纹、柳叶纹、锯齿纹、圆点纹等)找一找:下面的剪纸中,运用了哪几种纹饰?比一比:对比两组的作品,寻找美与不美的原因1.杂乱无章2.组织有序七、制作剪纸(重点)剪纸的基本步骤剪纸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绘形第二步:用剪刀减去大的面积第三步:细致刻画最后:展开动动手:先画出动物剪影,也就是外轮廓, 对称型的剪纸可先对折。
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1

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结的来源和类型,掌握结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增强沟通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学生普遍在小学都没接触过美术,没有基础,有待加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结编织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结的来源及在生活中的装饰意义,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加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导入1.出示联通标志,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选用结作为联通的公司标识是由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
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
2.多媒体展示结装饰的生活物品,如扇子、手机、筷子、车饰等,还有身上穿的民族服饰上的结饰,如盘扣、腰带等,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气息,是我们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情结。
活动2【活动】来源及意义1.师生互动,用最快的速度打一个结。
2.观察比较师生打出的不同结形,有活结、死结、蝴蝶结等不同结形,哪一种更美观,哪一种更实用。
3.结在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
远古先祖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以绳德厚”;有文字之后,“结”与“吉”同音,它承载着我们对亲友真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3【讲授】平结的编结法1.平结是一种古老、实用的结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稳安定之意,用途广,常用来做手链、项链、门窗等物品。
2.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
1)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 2)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一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3)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
4)右绳绕在主绳上,并压住主绳; 5)左绳与右绳相交,从后面绕过主绳,再从主绳与右绳形成的圈中穿出; 6)拉紧,继续下一轮编结。
湘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间:2012年11月5日总第10-11课时二、剪纸的表现手法。
激发创作热情。
1、多媒体出示剪纸图片2、出示问题(剪纸艺术的寓意、内容)3、归纳提炼。
1、学生欣赏。
2、回答问题。
3、展示、点评、补充。
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5三、纹样学习。
合作、训练。
1、讲解纹样。
2、选择适当的形状来装饰喜鹊。
3、归纳提炼。
1、倾听理解学习。
2、交流合作完成。
3、展示、点评、补充。
让学生明确不同纹样的灵活运用,追求美感。
8四、剪纸制作方法。
交流。
1、出示剪纸三步骤展示图(画、刻、剪)。
2、视频讲解剪法与刻法。
1、倾听理解学习。
2、观察思考学习。
学会剪纸的制作方法。
4五、学生创作。
分工、合作。
1、出示活动要求。
2、巡回指导。
1、明确任务。
2、动手合作。
体验剪纸艺术。
20六、展示评价。
合作、交流。
1、提出展示形式(上讲台)。
2、投票评价,提出要求。
1、上讲台展示作品。
2、投票、点评。
激励并反馈。
5七、作业。
根据课本插图设计魅力中国结(鼓励原创)。
让学生自由飞翔。
1教学反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既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又学会了简单的剪纸的方法,效果超出了预想。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创作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吉祥元素;2. 学习并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 提升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吉祥元素;2. 学习并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或实物样本、绘画工具、纸张、颜料等;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样本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喜庆吉祥元素,如福字、鞭炮、灯笼等。
2. 提问学生对这些元素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吉祥元素,如福字、鞭炮、灯笼、舞龙舞狮等,解释其象征意义和作用。
2. 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如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等。
三、示范与指导(15分钟)1. 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解读其构图、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要素。
2.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基本技法,如素描、线条勾勒、色彩填充等,创作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作品。
四、学生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选择一个喜庆吉祥的元素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工具、颜料等进行创作,注意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简要介绍创作的灵感和想法。
2. 学生间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作品。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2.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拓展对喜庆吉祥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题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内容
剪纸、中国结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
时
2时
执教人
赵成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与技能
掌握剪纸艺术、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剪纸的表现手法及基本装饰纹样的学习。
教学难点
中国结作品的制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范作、材料及工具(剪刀、小刀、蜡光纸、固体胶、草稿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展示过年的喜庆活动。
2、提问:春节期间人们是进行哪些活动表现喜庆吉祥的气氛?
、观看视频。
2、独立思考问题。
3、倾听。
体验民间艺术,导入剪纸题。
2
二、剪纸的表现手法。
激发创作热情。
、多媒体出示剪纸图片
2、出示问题(剪纸艺术的寓意、内容)
3、归纳提炼。
、学生欣赏。
2、回答问题。
3、展示、点评、补充。
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三、纹样学习。
合作、训练。
、讲解纹样。
2、选择适当的形状来装饰喜鹊。
3、归纳提炼。
、倾听理解学习。
2、交流合作完成。
3、展示、点评、补充。
让学生明确不同纹样的灵活运用,追求美感。
8
四、剪纸制作方法。
交流。
、出示剪纸三步骤展示图(画、刻、剪)。
2、视频讲解剪法与刻法。
、倾听理解学习。
2、观察思考学习。
学会剪纸的制作方法。
4
五、学生创作。
分工、合作。
、出示活动要求。
2、巡回指导。
、明确任务。
2、动手合作。
体验剪纸艺术。
20
六、展示评价。
合作、交流。
、提出展示形式(上讲台)。
2、投票评价,提出要求。
、上讲台展示作品。
2、投票、点评。
激励并反馈。
七、作业。
根据本插图设计魅力中国结(鼓励原创)。
让学生自由飞翔。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既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又学会了简单的剪纸的方法,效果超出了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