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读法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二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件

Na2SO4 + Cu(OH)2 ↓
(溶液)
(固体)
Fe + CuSO4
(固体) (溶液)
Cu + FeSO4
(固体) (溶液)
(不注↓)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3: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在配平KClO3
→ MnO2
加热
KCl +O2时,能否将
“O2”改成“O3”?为什么?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 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你有哪些方 法可以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反 应?
①用文字表示: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用符号表示: H2 + O2 点燃 H2O ③微观图表示: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示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 反应?
④用化学式和数字表示: 2H2+O2 点燃 2H2O
P + O2
P2O5
(2)配:将短线两边的原子数目配平
4P + 5O2
2P2O5
如何配?
(3)标: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4P + 5O2 点燃 2P2O5 何时标?怎样标?
(4)等: 将短横线改写成“
”
4P +5O2 点燃 2P2O5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 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不能, 违背了客观事实
注意:
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面添化学计量数,不 改动化学式及其右下角的数字。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4:配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KMnO4
1 K2MnO4 + 1 MnO2 + 1 O2↑ 。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概念:用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观粒子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之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磷的燃烧为例)4P + 5O2=== 2P2O5124 160 284(1)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注:“+”读作“和、与、跟”;“===”(2)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4.特殊符号: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注明生成物是气体,用“↓”注明生成物是沉淀。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标注“↑”。
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无需注明“↓”。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1)必须以___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必须遵循____________即(配平),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标→查(1)写: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____________,中间用短线相连。
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在其间用“+”相连。
(2)配:做到质量守恒,即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配平即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并将短线改成等号。
(3)注:注明反应发生所需的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就能发生的反应可不必注明)(4)标:标明生成物的____________,气体用“↑”,沉淀用“↓”。
【课件】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H2O2 _______ 2H2 O + O2
写出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经常用碳来冶炼金属,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 冶炼得到铜和二氧化碳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即相同
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反应2AgNO3 推测X是( B )
2Ag + 2X + O2。
A.N2O
B.NO2
C.N2O5
D.NO
4.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
O原子个数:
2
CO2 1
2
符合客观事实
该化学方程式氧原子数目不相等
H2 + O2
H原子个数: 2
O原子个数:
2
原子总个数:
4
点燃
H2O 2
1
3
如何使得两边各元素原子各自相等
配平: 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写等号 2H2 H原子个数: 24
= + O2
点燃
→ 2H2O
24
× H2O2?
+ O2 =点燃
CO 2
(1)宏观: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微观: 表明微粒个数比
(化学式前的数字之比) (3)质量: 表明物质的质量比
(化学式前数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小结读法: C
+ O2 =点燃
CO 2
(1)宏观: 碳 和 氧气 点燃 生成 水 (2)微观: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练习: 2H2
点燃 + O2 = 2H2O
点燃 H2+Cl2 = 2HCl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4化学方程式

C2H2 + O2——CO2 + H2O FeS2+ O2——Fe2O3+ SO2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想一想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 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 成物的质量.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设、方、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 磷多少克?
解:设可生成X五氧×化二磷
设不规范,不带单位
P ×+ O 2
P 2O 5
未配平
31
142
1×5.5 31 142
15.5 X =X
已知量要带单位
X=
142×15.5 31
= ×71
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KClO3 ==M加=n=热O=2= KCl + O2
通电
H2O ===== H2 + O
点燃
4Fe +3 O2 ==== 2Fe2O3
点燃
Mg + O2 ==== Mg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下面整理了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供大家参考。
初中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
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以2H2O==(通电)2H2↑+O2↑为例:(1)物质读法上式读作“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2)粒子读法上式读作“在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粒子的变化,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
(3)数量读法上式读作“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
初中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归类记忆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成为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化学方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用语的学习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可联系实验现象记忆。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产生气体,可真够“呛”。
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
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1、化学方程式的两点涵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反应条件
⑵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 例:C +O2=CO2
⑴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⑵ ∵12:16×2:12+16×2
∴每12份碳跟32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4份二氧化碳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是12:32:44
2、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 CO2为例)
⑴ 质的方面 —— 碳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 量的方面 —— 每12份质量的碳与每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点燃 点燃。
【精选】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第四课时《化学方程式》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第四课时《化学方程式》重要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4.4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意义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意义: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意义:(宏观)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质量比关系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3)微观意义: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以2H 2+O 2=====点燃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 ∶32 ∶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 ∶1 ∶2。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
2.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条件,四要瞄准放暗箭。
(1)写:在短线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在有关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将短线改为“===”。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标注生成物状态。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
“↓”: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需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
(5)查:一查反映客观事实的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且是否正确。
一、常用的简单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找反应前后个数最多的原子,根据其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再由已有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使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从而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加热分解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二、万能配平法:设“1”法设“1”法的基本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6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归纳与总结
考点一、化学方程式定义
【例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NaCl + H2O + CO2
H2CO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看作MnO4
高锰酸根和锰酸根写法是一样的。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书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3、标
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条件:点燃、加热△、通电、催化剂、高温 生成物的状态:气体后标“↑”、固体后标“↓”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练3-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H2SO3+2H2 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有沉淀
S↓+3H2O的理解,
B.反应物是H2SO3和H2,生成物是S和H2O 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每1份质量的H2SO3和2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1份 质量的S和3份质量的H2O
2 2 电解水 H2O = H2 + O2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书写 1、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书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 左边写反应物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如: KClO3---KCl+O2
注意
书写化学式时,必须要考虑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书写
2H2 + O2
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学
习化学的分化点,不少学生由于没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
知识,而落下化学学科。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是学习化
学方程式的首步,掌握了这些,对于后面进一步的学习会打
下良好的基础。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
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 " 质 " 和 " 量" 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质" 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 ,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 量" 的含义: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
的质量比。
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
体积比;从微观看,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点燃
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2H 2O的意义:
43236
(一) " 质 " 的含义:经点燃 ,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二) " 量 " 的含义:
⑴、从宏观看 ,每 4 份质量的氢气跟 32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⑵、从微观看 ,氢气 ,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因此 ,这个化学
方程式还表示了每 2 个氢分子跟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了 2
个水分子 .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根据化学议方程式的意义,那么每个方程式都可以有三
种读法 ,如以方程式:
通电
2H2O=2H2↑+O2↑为例说明.
36432
(一 )“质”的读法
读作 " 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 )、微观读法
读作 " 在通电条件下 ,每 2 个水分子分解生成 2 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
(三 )“量”读法
读作 " 通电时 ,36 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32 份质量的氧气 "
量的读法关键是列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然
后把这种量的关系读出来。
而不管哪一种读法,如果把“ +”号读作“加”、把“ =”读作“等于” ,都是错误的。
高温
如:把方程式CO2 + C === 2CO 读作
“二氧化碳加碳在高温下等于一氧化碳”都是错误的。
练习:
1、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
原子。
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与图示相符的是
A . 2HI + Cl 2= 2HCl + I 2
B. NH4HCO 3△H2O + NH
高温
C. CO2 + C === 2CO
反应后D. 2HCl + CuO反应前
= CuCl 2 + H 2O
2、对于化学方程式C+O2CO 2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
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
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化学方程式2H 2O2H2↑ +O2↑提供的信息有: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 1)在的条件下生成和;
( 2 )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个氢分子和个氧分子;
( 3)每份质量的 H O 完全分解生成了份质
2
量的 H2和份质量的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