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区取水

合集下载

雷区取水教案

雷区取水教案

雷区取水活动方案项目名称:雷区取水项目背景:“同志们请注意,我们现在的战场上条件很艰苦,要比上甘岭还要艰苦,没有水,缺水怎么办,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大家看到了嘛,绳子围成的圈里有水,但是里面布满是地雷,我们不能碰到圈里任何地方,只要地雷一响,敌机马上会飞过来轰炸我们。

而且我们只有30分钟,时间一过,大家都有危险。

我们的工具只有这两个绳。

”项目规则:1.雷区直径5-6米,水在正中间,我们只有两根15米长的辅绳可以使用,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

2.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允许接触雷区地面,包括头发。

用来取水的绳子也不可以接触雷区地面。

3.处于雷区中间的水瓶不能倒,否则会引爆地雷,使取水失败。

4.任何取水的方法只能够使用一次,若1队成功另一队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如果失败下一队可以使用。

5.为了保证水源充足,在30分钟之内必须成功的把水取出来3次以上。

分享点:1.细节决定成败。

任何事情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合起来的,想追求完美其实就是追求做好更多的细节,这就是同行之间区别也能特别大的原因。

2.同一件事物其实是可以从很多角度来思考的,托尔思泰说过: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发现,而是缺少发现后的思考。

当你能从别人不曾想到的角度来分析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一定比别人更多。

3.不要害怕失败,事情可不可为只有做过以后才知道,一种失败的方法很可能给你带来2个成功的方法。

加快犯错误的速度,是快速走向成功的捷径4.通过雷区取水这个拓展项目也使各个小组的成员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战略团队,大家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拓展项目中寻找合作的黄金点,不断形成一种默契,这种关系由原来松散的个体磨合成为一个能够冲破任何防线的组合体,团队的每个成员在项目进展中都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了面对困难却能坚忍不拔进行到底的决心,更可贵的是锻炼了每个团员的胆识,也克服了有时只凭感觉行事的思维定式。

没有不可能,超越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

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没有竞争力。

项目规则

项目规则

1、项目名称:穿越电网各位,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下身份的转换,你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名学员,而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爆破队的一名战士,我们用尽所有资源,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炸掉敌人的弹药库,不幸的是,被敌人发现了,敌军派出比我军队多10倍的军力前往追赶,所以大家必须迅速撤退,可是在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敌人设置了一张高压电网,这张电网的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我们只能成功穿越电网才可以得以生还,在穿越的过程中任何人的身体任何部位,包括头发,衣服,鞋带等不得触碰电网,一旦触碰立即牺牲。

敌军将在20分钟之后到达此处。

所有没有穿越的也将视为牺牲。

目标:所有队员全部安全通过电网。

时间:可根据人员对少来制定,一般为20分钟。

规则:1、项目开始,后任何人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电网,一旦触网立即牺牲。

牺牲者站到一边不允许有任何帮助行为。

2、每个洞只能使用一次,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3、每次只准过一人,电网的上下左右(用手势指明位置)均不能通过。

4、不允许直接穿跳过去(教练要加动作说明)。

5、女性需要被抬起通过时尽量保持面部向上。

6、教练将记录一共牺牲的人数,每牺牲一人团队罚做3个俯卧撑,牺牲两人,团队罚做6个俯卧撑,依次累加(处罚的数量也可适当调整)。

教练注意事项:1、在项目开始前将学员把钥匙,手机,帽子,发卡等容易掉逻辑尖锐物品取下和坐垫学员手册圆珠笔等统一标准摆放在一起。

2、让学员把胸牌取下交到教练手里,在项目操作中用胸牌标记已经用过的网洞。

3、注意观察学员的操作,及时制止窜跳的行为。

4、教练要在队员过的时候做好保护工作。

5、控制项目操作进程,做好激励工作,在穿越电网时,发现有人触网,教练先不制止,等穿越者通过后,教练再宣布谁触网。

2、项目名称:信任背摔接下来要做的项目是信任背摔。

何为信任背摔?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面前有一面1.65米的背摔台,接下来大家要做的事,所有的人将从台子上面摔下来。

不要担心,你的伙伴在下面接着你。

雷区取水感悟

雷区取水感悟

雷区取水感悟
雷区取水项目:户外拓展类训练项目之一,可达到增加团体团结能力、配合能力、默契程度等多方面的效果。

项目概况
名称:雷区取水组成:组件、任务书材质:2a喷绘,高性能尼龙绳,0.8登
山辅助绳
操作流程
场景描述:
各位伙伴大家好!首先需要大家做一个身份的转换,我们现在是一群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目前全军严重缺水。

现在已发现水源,但水源四周布满了地雷,敌机将在20分钟后对水源进行轰炸,我们必须在20分钟内将水取出。

这次任务的目的是为我军今后深入敌区取水获取更多成功经验,因此,这次任务不是以取水量的多少来评判任务完成的优劣,而是将实现多少种取水方法作为完成任务优劣的标准。

目标:在20分钟内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水取出。

操作使用规范:
1、水源是一口井,代表水源的水盆不可移动(代表水源的瓶子只能上下移动,不可以平移)。

2、可以利用的资源:一根粗绳,一根细绳,一个取水桶。

3、把水收入取水桶少许,然后安全拿出雷区即算成功取水一次,同样的方法只能用一次,雷同的将被视为无效。

4、绳索、取水桶和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接触雷区以内的地面,一旦接触,即宣布牺牲,不允许再参加此项目。

器材:矿泉水瓶(8个)、眼罩(1个);结实的绳索一根(足够长且光滑)、手套(若干双)、秒表(1个)、哨子(1个)。

体验式拓展项目:雷区取水

体验式拓展项目:雷区取水

雷区取水项目名称:雷区取水适宜人群:成人团队项目类别:器材类项目、集体项目项目器材:1、编带;2、粉笔;3、一次性纸杯(装大半杯谁);4、秒表;5、口哨;6、整理箱一个(存放队员的物品)。

项目场地:平整的草坪、坝子、训练场等人数要求:每小组最少人数12人活动时间:60分钟。

项目目标: 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规定数量的水杯。

培训目标:1、培养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势。

,给学员练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树立成本观念,培养善于吸取经验教学、少走弯路的能力。

3、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协作的能力和技巧。

4、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

5、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

6、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用于奉献的精神。

项目布置:1、项目布置:根据人员的多少决定集合队形(可以是横排、纵队、面对面横排、口字型、U字型等),开始介绍项目:2018年一个平凡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名字叫做杜国富,也是在哪个时候,我们知道了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云南省的很多大山还有存在雷场,为了保障当地人民的生活,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依然战斗在哪里,只不过平时不为我们所知,直到排雷英雄战士杜国富的出现,我们才知道平静生活的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的付出。

我们不能去现场体会雷场的惊心动魄,但是我们可以用别样的方式体验排雷的艰辛。

接下来即将进行的挑战:雷区取水。

先说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规定数量的水杯。

2、项目规则:(1)大家看在你们前面(用手指着项目执行的场地)有一个半径2.5米的圆圈,圆心处有装水的水杯若干,你们需要完成的就是讲水杯从圆圈里取出。

(2)每个队需要在20分钟的时间内取出六杯水。

20分钟内取出100分,超出时间,一杯水扣5分。

(3)在整个项目中你们唯一能够利用的只有教练提供的编带,不能借助其他物品。

(4)水杯里面的水是含有辐射的物质,在取水的过程中水不能洒落,如果洒落则视为取水失败,该水杯由教练组放回圆心处,需要从新开始。

雷区取水作文700字左右

雷区取水作文700字左右

雷区取水作文700字左右
听说那片雷区里,有棵树顽强地活着。

谁都不敢靠近,就怕踩
到地雷,但那棵树就在那儿,孤零零的,跟雷区较着劲。

听说树下有个小水潭,水特别清。

你想啊,雷区里能有水,多
不容易啊!那水潭就像是个小秘密,藏在雷区的心脏地带。

晚上,你仔细听,能听见那水潭在“唱歌”。

不是真的唱歌,
就是那种潺潺的声音,像是在跟那棵树聊天。

你说奇不奇怪,两个
生命就这么在雷区里,互相陪伴着。

风一吹过,那树就摇摇叶子,好像在跟水潭说,“你看,我又
熬过了一天。

”水潭呢,就泛起一圈圈涟漪,好像在说,“我也是,我们一起加油!”。

不过啊,这雷区里的生命也不总是那么平静。

有时候,会有人
不小心闯进来,他们可能是迷路了,也可能是来探险的。

但不管是谁,看到那片树和水潭,都会惊叹不已。

“这怎么可能?”他们会说,“在这片雷区里,居然还有生命
存在!”。

是啊,生命就是这么神奇。

即使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也能找到生存的希望。

那片雷区里的树和水潭,就是最好的证明。

拓展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项目
NO.8 时速极限60秒
项目介绍:下达开始的口令后才可以采取行动。所有队员不能进入绳圈内,不能接触除数字外的区域。拍数字必须按数字的顺序进行,不能漏拍或同拍。项目过程中,不能有队员讲话或发出其他声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项目目的:群体决策的方法及意义,启发战略管理眼光。大胆尝试,勇于100%全力的付出。挑战未知领域,培养创新意识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资源的优化配置认识统一指挥的意义与重要作用体会对于团队的领导技巧运用、与角色的合理分配,避免“熟练工”对团队造成的负面影响.团队学习保证新的创意。
· 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果敢的执行力
· 借助外势、建立突破自我、挑战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
NO.5 孤岛求生
项目介绍:将所有队员分成三组,安置于三个已规定的岛上(珍珠岛、瞎子岛、哑巴岛)各组队员扮演各自岛上的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完成任务。
项目目的:
· 团队结构与沟通协作
· 团队的动态管理
48,破冰游戏-优点与缺点
49,破冰游戏-红黄牌
50,破冰游戏-串名字游戏
第六页:
51,破冰游戏-大树与松鼠
52,破冰游戏-分组游戏
53,破冰游戏-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
54,猜猜我是谁
55,天龙八部
56,创新力游戏-高空飞蛋
57,创新力游戏-铁定
58,创新力游戏-找变化
59,创新力游戏-举胖子
60,创新力游戏-巧扮女郎
· 建立换位思考的意识
· 通过身体接触、实现情感的沟通信任与责任
NO.4 断桥
项目介绍:参训队员爬越 9米高的断桥立柱,站立于断桥桥面之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移步至桥面一侧边缘,以后脚的蹬力,使身体向前跃出,跨过断桥落于桥面另一测,平稳走到终点。

野外拓展项目:雷区取水

野外拓展项目:雷区取水

三一文库()/文秘知识/拓展项目
野外拓展项目:雷区取水
项目名称:雷区取水
项目方式:团队项目
活动方式:本项目为分组项目,10-15人
时间:20分钟
器材:1条边界绳、两条队员用的绳、两个矿泉水瓶(其中1个有水,1个没有)
应用:
(1)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
(2)资源优化配置;
(3)团队的合作精神。

1 培训目的
你是否知道你现存的资源,你是否有资源优势,你是否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最大效用;同时培养队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活动步骤
1 拓展教练:“同志们请注意,我们现在的战场上条件很艰苦,要比上甘岭还要艰苦,没有水,缺水怎么办,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大家看到了嘛,绳子围成的圈里有水,但是里面布满是地雷,我们不能碰到圈里任何地方,只要地雷1响,敌机马上会飞过来轰炸我们。

而且我们只有20分钟,时间1过,大家都有危险。

我们的工具只有这两个绳。


2 宣布项目开始。

3 让队员航向更多的办法取水。

3 教练点评
1 队员的创新能力。

2 有效资源的优化配置。

3 队员之间的协助,合作,团结。

4 注意事项
1 讲清规则。

拉练小游戏10个

拉练小游戏10个

一、指压板跳绳:比赛方法:5名队员依次在指压板上跳绳,每人连续跳10个,全部完成即为最终成绩,限时一分钟,三次挑战机会。

二、一圈到底:比赛方法:所有学员手拉手站成一排,每团队10人参加挑战,绳圈穿过所有人的身体到达最后一名同事身体即为成功。

在活动过程中,不能以语言为沟通工具,只能依靠肢体语言和眼神进行沟通,相互拉着的手不能放开,也不能用手指去勾绳圈,限时2分钟。

三、中流砥柱:比赛方法:每组得到13根钉子,允许1根钉子与地面接触,在其他钉子不接触地面和外力的情况下将其余12枚钉子全部放在这一根钉子上,维持以上状态5秒,项目即为通过,挑战限时5分钟。

四、智穿A4纸:比赛方法:学员从一张A4纸中钻过去,不得将纸撕成两半,成功穿过一人,即为挑战成功,每团3张纸,A4纸用完尚未完成视为挑战失败,限时5分钟。

五、一体穿衣:比赛方法:每个团队10人参加,一件衣服,每个人必须完成以下动作,穿衣、脱衣,10人全部完成此项动作即为挑战成功,三次挑战机会,每次挑战限时30秒。

六、雷区取水:比赛方法:团队所有人站在规定的直线外,身体任何部位不允许触碰到直线内的地面,团队协作拿取1.8米外的6瓶水,除手部外,其他部位不允许触碰水瓶,三次挑战机会,身体触碰地面或其他部位触碰水瓶挑战失败,每次挑战时长2分钟.七、独木难支比赛方法:每团10个人参加,抽取一个数字,数字为几,则十个人就有几个脚站在地上,保持10秒钟,,三次挑战机会八、心心相印:比赛方法:每团12人参加,两两进行。

要求2人背夹一圆球,步调一致向前走且双手不能碰球,采用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三次挑战机会,过程中球掉、手碰球均视为挑战失败,每次挑战时长3分钟。

九、快速运水:比赛方法:每位学员获得纸杯一个;各组以纵队形式排列,间隔1米左右,让排头学员将杯子衔在口中,然后注水至不会溢出为止,每组学员依次将杯中的水往下传递,不能用手辅助,传递时杯子必须衔在口中,将水运往终点的水杯中,达到规定水位线即为挑战成功,三次挑战机会,每次限时3分钟十、毛毛虫:比赛方法:团队成员排成一列,蹲下,后面的成员抓住前面成员的脚脖,从起点出发,到终点掉头回起点,两次挑战机会,松开手或站起视为挑战失败,每次挑战限时3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区取水
目的: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

时间:90分钟
要求: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维护训练场纪律、严禁嬉笑打闹
3、注意安全事项
道具:两条绳子、一个杯子、一个水桶
各位伙伴!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体验一个新的拓展项目,名称叫“雷区取水”。

“各位伙伴请注意,现在我们是一支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小分队,在这次战役中我们面临的困难都非常的严峻,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的险恶,被大批的敌人围困在一座大山上,经过几天的激战,虽然我们击退了部分敌军,但是我们的食物已经用尽。

没有水,没有食物,那么经过几天的侦查来报,在我们的山下有一处水源,同时接到上级的命令,我们的任务是到水源处取水,当我们到达水源处时发现,狡猾的敌人在水井的旁边布满了地雷和化学物,也将意味着我们在取水中我们的道具都不能碰到里面的任何地方,一旦触碰必将视为我们的道具被化学物感染,不能再次使用。

同时也将暴露我们的目标。

据情报的所
知,我们只有40分钟,而在40分钟内,每隔5分钟敌侦察机将在这片水源进行巡逻,40分钟过后将会对这片水源进行轰炸。

伙伴们,我们的处境非常的危险,我们的时间也非常的紧急。

大家要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水源,我们能使用的道具只有两条绳子,一个杯子,经上级的指示,由于多天的激战,战士的体力消耗过大,在取水的过程中每次只允许一名同志进行取水,每人只能取一次水,当敌军巡逻机巡逻时,所有人必须全身铺地,暂停一切行动,在巡逻机离开过后方可进行取水,在下一次取水时用的方法不能与上一次相同,在整个取水过程中不允许大声喧哗,只许小声交流,触碰雷区的同志将视为阵亡,暂停任务行动。

每阵亡一名同志,全体同志将承担责任一次(一次5个俯卧撑,两次10个,以此类推)规则大家是否清楚(清楚!)
2、宣布项目开始。

项目开始时的音乐播放
整场播放:中士战争原版音乐、每5分钟播放:轰炸机飞行、歼击轰炸机飞行、飞机敌机发动机声音、最后播放:战争枪声、大炮战争声音
三、小组分享
四、培训点评
1、队员之间的合作与团结。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与奋斗的过程。

那么在
这个项目中我们要是以个人的能力能不能把它完成,OK,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能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支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团队,在此我问问大家,我们开始接触项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把水取出来,最终我们能做到了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完善的计划,统一了思想。

所以怎么样?OK,有了一个团结的集体,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有句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很有道理,俗话说“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集体”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好比翅膀。

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

2、责任
有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

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那么在刚才的取水过程中,取水同志的责任就是将水取出来,保护者的责任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保护好取水同志,那么这两者的作用以及责任都是相辅相成,都是共同的付出,共同的得到回报。

那么从个人以及社会的角度上讲,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任务。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

责任有个人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

个人的责任指一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成年人)所必需去履行的职责。

集体的责任指一个集体必须去承担的一种职责。

责任的追究一般
以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为准。

3、感恩
人的一生中,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

在刚才的项目体验中,我们的队友为了取出水源来帮助更多的人而牺牲自己,这就是付出,这就是奉献。

所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存感激和感恩,感恩帮助我们的人,感恩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付出的人。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

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

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