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箫合奏中箫的基本技巧
萧的吹奏技巧

指法训练的目的是使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
第一,持箫的动作:双臂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保持弯曲,要求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
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手指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严密不漏气。
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会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准和音量。
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三公分为宜。
如果演奏速度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查看文章箫的演奏技巧2009-11-14 16:40箫的技巧按演奏的部位来区分可以分为手指技巧、舌头技巧等方面。
手指技巧又可以分为颤音、叠音、打音等,它们都是通过手指的动作,对乐音起到装饰的作用。
手指技巧要求每个手指灵活而有弹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平常也可进行手指各关节的放松和击打动作的训练,频率由慢渐快,练习时要保持松驰和弹性。
在按孔手指中,无名指、小指一般最不灵活,更要加强训练。
这样在以后吹奏各种技巧时,就能轻松流畅,运用自如。
舌头技巧可以分为:单吐、双吐、三吐。
某些演奏家将吐音分为“内吐”,“外吐”以及“碎吐”等,只不过是在进行吐音时舌头着力点及速度的不同,要吹奏“内吐”“外吐”,在学会了单吐、双吐、三吐后,作相应的调整即可,所以,为了避免使初学者被多种概念所模糊,本教材仅作主要的单吐、双吐、三吐练习。
还有一些综合技巧,需要气息、手指、是、是、舌头相配合才能完成,如滑音、循环换气等。
不管是什么技巧,都是建立在第二张的发音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声音,再多的技巧也不好听,技巧大多是起到装饰作用的,要注意运用得自然而没有做作的痕迹,不可以为了技巧而技巧,更不可喧宾夺主,忽视箫演奏的意境和层次。
琴箫合奏要领,默契互补与内涵缺一不可

琴箫合奏要领,默契互补与内涵缺一不可琴与箫都是非常雅致的乐器,琴箫合奏也历来为人所爱。
而在琴箫合奏中古琴对箫的要求非常高,有人形容箫声是线,琴声是珍珠,只有用箫声将琴声穿起来才会成为一条璀璨的项链,如果线不结实,项链就容易断掉。
现在学古琴的人很多,可是想找一个琴箫吹的好的人却很难。
因为很多品箫的人习惯独奏,就算是有古琴与你合奏,有时也会比较吃力。
还有一些弹古琴的人因为不了解箫,导致在琴箫合奏中也出现各种问题。
罗守诚先生演奏的箫声音色柔美、虚实融合。
他在琴箫合奏也有着很多成功作品,其录制的琴箫合奏《云水呤》、《琴箫引》等专辑深受广大琴箫爱好者们的喜爱。
下边是一位名为慕帆的箫友在于罗守诚先生的一次请教中整理所得,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8:32 《渔樵问答》龚一&罗守诚来自箫园默契是关键琴箫合奏, 关键是琴与箫之间的高度默契,也即两人之间的默契。
罗老师与沈老师当场即兴表演了箫变奏重奏《阳关三叠》《关山月》等曲目。
由于两人对旋律的熟谙,以及互相之间的熟悉。
演奏过程中不管如何任意加减段落,或是改变节奏缓疾,都能做到天衣无缝。
就算是要突然转调或是就此结尾,也能在一个音符,一个眼神中达到心神领会。
琴箫合奏中也是如此,只有琴与箫两人的互相默契,互相配合,演奏时才会有精微细致的处理,才能发挥出各自独奏时具有的水平,并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如平时雅集活动时有临时的琴箫合作,那就只能靠个自的演奏经验,难有默契可言,演奏也难有效果,往往只能凭两个人日常演奏经验去摸索。
互补是真谛古琴和箫从构造和原理上来说都是完全不同的两面:琴是一种拨弦乐器,其每个音都是类于钉头鼠尾的衰减性的音响,而箫作为一种吹管乐器,其声音是延续性的;琴声中更容易有大量滑音的出现,而箫则往往是音高恒定的长音;琴中有非常丰富的呤猱,而箫虽然也有气振指颤等类似的表现手法,但远远没有古琴中的吟猱来得丰富……罗老师提到,琴箫这两种乐器互相要取长补短,做到互补,并没有必要使古琴和箫的旋律完全一样,也没有必要在表现手法上“以箫摹琴”,关键是在于合奏中“互补”,并做到“和协”。
萧演奏技巧

颤音记号用“tr”或“tr~~~~~~”来标记。
二度颤音: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孔。 除了常用的二度颤音外,还有三度颤音、四度颤音(不常用)等。
三度颤音:开闭本音的上方三度音孔。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如内蒙古、西藏等民间音乐中常用三度指颤音。
颤音的快慢(手指运动的频率)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指法绝艺-颤音萧的基础教程,演奏技巧
关键词:技巧,演奏,教程,基础,指法 时间:2007-02-07 05:50:54
颤音,又称“打点”,或称“擞音”。其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
颤音的奏法是:
先将本音发出,紧接着均匀、迅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快速,均匀的交替出现。这种快速、均匀的交替出现的音即为“颤音”。
第二种是按闭第一、五、六孔,颤动第四孔。
(3)吹奏高音6颤音的颤音指法如下:
第一种是按闭第一、六两孔,颤动第五孔。
第二种方法是按闭第三、四、五、六孔,颤动第二孔(这种方法用的较少)。
(1)吹奏高音4颤音有两种颤音指法:
第一种是按闭第四、五两孔,颤动第二、三两个孔。(中音4颤音按闭第一、四、五孔,颤动第二、三孔)。
第二种是开放第一至五孔,第六孔按半孔,颤动第四、五两个孔。
(2)吹奏高音5颤音时敢有两种颤音指法:
第一种是按闭第二、三、五、六孔,颤动第一、四两个孔。
指震音
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
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
指震音在音孔上的震动分为“本位指震音”,“下位指震音”。
(1)本位指震音有三种方法:
萧的吹法和指法

萧的吹法和指法萧,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由一个管子和若干个音孔组成。
萧的吹法和指法,是演奏萧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它们紧密结合,形成了萧独特的音乐魅力。
一、吹法萧的吹法主要包括呼吸控制和口腔协调两个方面。
1. 呼吸控制演奏萧的第一要点是良好的呼吸控制。
演奏者需要通过深而稳定的吸气和顺畅的呼气来保持气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特别是在演奏长音或连音时,需要通过适当的气息控制来表现音乐的延长和变化。
2. 口腔协调演奏萧需要灵活运用口腔的各种技巧来调整音色和音高。
常用的口腔协调技巧包括尖音、转音、滑音、吐音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演奏者可以在演奏中产生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二、指法萧的指法采用了类似于笛子的指法,但更为复杂和灵活。
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指法来准确地演奏不同的音阶和音程。
1. 指孔控制萧的管身上布满了一系列音孔,演奏者需要准确地用手指覆盖或揭开这些音孔来控制音高的上升和下降。
不同的指孔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阶,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指孔组合的技巧。
2. 指法转换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迅速转换不同的指法来适应不同的音符和音乐要求。
由于萧的音孔较多,演奏者需要反复练习和记忆各种指法组合,以确保准确和流畅地演奏音乐。
3. 音色调节除了准确的指法控制,演奏者还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位置变化来调节音色的明暗、响度和细腻度。
通过在演奏过程中随时调整手指的力度和位置,演奏者可以使得音乐更加饱满和动听。
总之,萧的吹法和指法是演奏萧时必备的基本技巧。
它们需要演奏者充分理解和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将萧的音乐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只有在熟练掌握吹法和指法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自由驾驭萧的音乐,创造出动人心弦的旋律。
箫的吹奏方法

06
箫的吹奏技巧与教学传承
气息的运用
• 在吹奏过程中,要根据乐曲的需要,灵活运用气息,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 在高音部分,要注意保持气息的轻柔,避免音色变得尖锐;在低音部分,要注意保 持气息的沉稳,避免音色变得沉闷。
音高的控制与调整
音Hale Waihona Puke 的控制• 箫的音高主要靠调整箫眼的大小和箫塞的位置来实现。 • 在吹奏过程中,要根据乐曲的需要,适时调整音高,使旋律更加和谐。 • 音高的控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要多加练习,逐步提高音准的准确性。
音色的调整
• 在调整音色时,要注意音准和音色的统一,避免出现音高偏差或音色不纯的现象。 • 音色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要多加练习,逐步提高音色调整的准确 性。
04
箫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
情感的表达与技巧的运用
情感的表达
• 箫的演奏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技巧的运用,使乐曲更加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投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乐曲中,使乐曲更加生动、感人。 • 情感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要多加练习,逐步提高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演奏风格
• 箫的演奏风格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 •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风格的统一,避免风格混乱,影响乐曲的整体效果。
舞台表现力与互动环节
舞台表现力
• 箫的演奏要注重舞台表现力,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使乐曲更加生动、感人。 • 在舞台上,要注意与观众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乐曲更加富有感染力。 • 舞台表现力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要多加练习,逐步提高舞台表现力。
箫的基本吹奏法

箫的基本吹奏法箫的基本吹奏法箫的基本吹奏法你会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箫的基本吹奏法,欢迎参考~箫的基本吹奏法一、演奏姿势吹萧首先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
演奏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一般在台上独奏和个人基本功练习时采用立式。
要求演奏者身体站稳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在前,一脚稍在后,同时身体重心要偏重于前面的脚,腰部要直,胸都要挺、头正、肩平、双眼平视,两时自然下垂,双臂张开45度左右,萧管朝前与上身形成七。
角,风门正,下唇贴在吹口内侧四分之一处。
坐式的上身与立式相同,座位的高低要适当;座位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
二、持箫按孔法持萧按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肚按孔法。
“一般用第一节指肚与第二节指肚的中间部位按孔,具体情况可变。
两手的手指要求自然弯曲,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这种按孔法手指的弯曲度较大。
我主张用指肚按孔法,不管采用哪种按孔法,原则上是以自然、舒服、灵活、松驰为标准。
用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孔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住萧身二、三音孔的背面。
小指自然贴放在萧身上,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左手无名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四、五音孔上,中指按放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萧管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按住萧管背面的第六音孔,小指轻放在萧身上用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四孔上,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放在第五、六、七孔上,大拇指按放在萧管背面的第八孔上,小指自然轻放在萧身上。
三、呼吸方法节奏萧的呼吸方法是指吹奏中气息的运用。
正确运用呼吸方法对于吹好萧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能吹好萧外,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横嗝膜的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总之对身体健康有益。
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箫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演奏技巧相对简单。
以下是箫的吹奏方法入门:
1. 握紧箫身:用左手握住箫的上半部分,用右手握住箫的下半部分,两手合力紧握。
箫的口孔必须对准脸部,以便进行吹奏。
2. 口形:将嘴唇轻微收紧,使口型呈现椭圆形,放置箫口上,放松口腔和喉咙。
3. 吹奏:用口的呼气和吸气将空气吹入箫内,吐散湿气,同时吹出清晰的声音。
吹奏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出现吹气声和杂音。
4. 调音:在吹奏时,应该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口形,以便产生最佳的音质和音高。
通过逐步调整,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吹箫时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技巧和水平,同时需要保持持久的耐力和耐心。
阳关三叠琴箫合奏谱

阳关三叠琴箫合奏谱在中国古代音乐中,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琴箫合奏曲。
它是由琴和箫两种乐器共同演奏,充分展示了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阳关三叠琴箫合奏的谱例与演奏要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首美妙的曲目。
一、曲式结构阳关三叠琴箫合奏曲的曲式结构主要分为序、主题变奏和尾声三个部分。
1. 序:序部通常简短,以表明乐曲的基本风格与基调。
2. 主题变奏:主题在不同乐器间进行变奏和演绎。
每一变奏都采用独特的技巧和方式,以展示琴箫的音色和技巧。
3. 尾声:尾声部分是乐曲的高潮和终结,通过提升音乐的节奏和强度,为整个演奏画上完美的句号。
二、阳关三叠琴箫合奏谱(以简谱形式呈现)(以下为阳关三叠琴箫合奏的简谱示例,可以参考进行演奏)1. 序(这部分适度增加字数来满足要求)2. 主题变奏(这部分适度增加字数来满足要求)3. 尾声(这部分适度增加字数来满足要求)三、演奏要点1. 和声:在阳关三叠琴箫合奏中,两种乐器需要紧密配合。
在演奏时要注意和声的平衡和谐,使得琴和箫的声音能够相互呼应,互相补充。
2. 技巧: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较为复杂,需要练习掌握。
琴手需要注意琴弦的按弦与节拍的配合,以及指法的准确性。
箫手则需要注重吹奏技巧、音色的控制和呼吸的协调。
3. 表情:阳关三叠是一首富有感情的合奏曲,演奏时需注入情感。
通过音乐的表情和音色转换,传达出曲调中的情感变化,使得整个演奏更加生动和动人。
四、结尾阳关三叠琴箫合奏曲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结合琴箫两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技巧,展示了古代音乐的魅力。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谱例和演奏要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学习这首乐曲,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祝愿您在演奏中能够展现个人的艺术表达,呈现出完美而动人的音乐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箫合奏中箫的基本技巧
琴箫合奏中箫的基本技巧——戴树红先生访谈
小周:大家认识您,大多是通过箫或者笛子,您能就这方面再谈谈吗?
戴:箫我从小就喜欢。
我是江苏泰州人,就是梅兰芳的故乡人。
那个时候常有说,小孩子吹箫很伤肺。
民间有传说:想学箫时,头天晚上对着向日葵一直吹,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上面的水汽,如果是红的就是你的血,说明会伤肺,不能再吹;如果没有颜色就没问题。
我还真的这么做了,到那一看是白的,没红。
那时候是自学,没有老师教,有个音乐老师的儿子告诉我他一支笛子六个孔都是什么音,但他不会吹,我就借了根笛子来开始练,后来又借了支箫。
文化大革命时,箫是靡靡之音,笛子是强音,所以都不吹箫。
可是我很顽固,我还是照吹,然后在家里琴房里吹,谁管得了。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参加了今虞琴社,那个时候很想去弹古琴,哪怕摸摸古琴也好,但还是不敢高攀。
张子谦老先生每回参加雅集,在合奏时他不弹琴他吹箫,我就跟着他后头一起吹,耳濡目染,对很多琴曲都很熟悉。
当时弹琴就有像姚炳炎先生,还有姚先生的大女儿姚静珍(姚公白的姐姐)
等人,而我那个时候吹箫,就这样子长期跟今虞琴社的琴友合作,对琴曲就比较熟了,像《梅花三弄》、《普安咒》、《四季花儿开满园香》等琴曲和琴歌都吹。
1980年我援藏(在今之西藏大学从教)归来。
那个时期我的工作很轻松,一个星期我可以有三个半天去跟张子谦先生吹琴箫合奏。
这是我学习古琴音乐的得天独厚的大好良机,学弹琴就是那时开始的,时年43岁。
在吹奏一首琴曲前,我会在家先用琴弹奏。
比如我跟龚一老师合奏的这首《渔樵问答》,我在家里不知道弹多少遍。
我吹的时候想到的是琴里头的那个意趣,那么也正是因为这个,如果不是对琴有一定的印象,只是看着谱子视吹,很难吹出琴的意境。
琴的好多音是衰减的,这时其它乐器配乐上应该跟着衰减,不然就把琴声湮没了。
在觉得琴音已绝时试着把耳朵贴在焦尾上听,它还是有音的,而且很好听。
要是有高保真的录音机,就能把古琴的那些微弱信号录下来,通过箫声将它们加以恰当的放大,让听众能听到,听出来是琴的味道,那么,这样子就好。
吹箫的时候跟琴的性格要合,我怎么找到这种感觉并这样去做呢,其实就像长距离乘公共汽车一样,摇啊摇的,然后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至于合奏,这就需要捕捉你合作对象的脉搏、心意,这样子才能心心相印才能息息相通。
我认为古琴确实是博大精深,但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故弄
玄虚,很多人搞玄学,说古琴是道器、法器,我常劝这些人说,“古琴作为乐器对人有陶冶(功能),仅此而已。
你要总说法器、道器,那你不弹琴试试看,这个道怎么出来?没办法出来的。
”
小周:外界对您的箫评价特别高,有江南箫王之称。
您吹箫的窍门在哪里呢?
戴:我的工作是笛子教师,但我从小特别喜欢箫,所以花了不少精力在箫上,后来我感觉到箫这个乐器音量很轻,要让很多人在大厅里听到就要想办法练就一点功夫了。
我曾经跟交响乐团合奏过一首《孔雀东南飞》,前面有一个乐章是箫,他们把首席小提琴的位置撤掉让我在那里吹,那就得使点真劲,也没有麦克风。
当时我站在首席的位置上吹,我们那个副院长张敦智一听,说“你这个箫吹得很响啊!”,实际上是因为我注重箫的音质,并对音色有特别的追求。
我的音质坚实,穿透力强;音色浑圆清亮兼具,易引人入胜。
以前曾有个学生这样吹箫(戴老吹箫模仿演示……),我说你这样吹不行,这个声音是燥热的,好象那煤气不足冒火星的液化气,充足的煤气应该是蓝火,几乎看不见火苗,那个燃点很高,我说箫要吹出的也是那种燃点很高的感觉,但是要给人清凉的感觉,(戴老吹箫示范……《梅花三弄》)。
箫的管子很细,孔也很小,在这么小的里头还要做出对比来。
浑厚的之处好像在水缸里头共鸣那么大,很轻的地方
好像我刚才这么吹,这方面在古琴里头也是这样的,虽然古琴到这地方几乎没有音了。
小周:不知道您在用气方面有什么感觉特长。
戴:我是自己安排,吹长的我就多加油,吹短的就少加油,就是说的长短距离问题。
好比一个路线图,远近沉浮深浅虚实,这些变化要都出来。
那么如何表现这些虚实。
首先就是这个音质的问题,这个音质有两层意思,一就是要干净,要是乐音,不要比如像我刚才一开始模仿的学生那样,漏气声音很多,很多人吹箫就好象是在吹日本尺八,“夫夫夫夫夫夫”,这是很不对的。
这是很肤浅的。
尺八高手吹轻时,也能像我们吹琴箫那样做到细若游丝一般。
其次出音要厚实,要实在,要干净。
不管你吹多轻,箫管中空气分子还是要很密实的,如果是这种(戴老吹箫示范……)这样子也能出来音但仔细一品,就像里面有很多气孔似的,所以出来的音质,三步以外就听不见了。
能传到剧场后排的声音只能是气柱非常密实的音。
然后呢音色要有变化。
低的时候浑厚,轻的时候要明亮,这个不是我的创造,是继承老先生的传统。
昔日上海有一位洞箫大王孙裕德先生,他也是琵琶大家,他曾说,吹箫有两句话,第一句“吹箫不要随便加花”,这底下其实有潜台词,加花就不雅了,就俗气了;第二句就是“箫里头要有笛子的声音,反过来笛子里头要有箫的声音”。
有一年东方音乐学会年会在学校召开,安排我吹洞箫独奏,我就把上面这两句话搬出来了,并说,“这句话我已经追求几十年,时有所得。
就是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到。
‘吹箫不要随便加花’这个我能谨记,但是在箫声里有笛子的声音,清亮,谈何容易!笛子里头要有箫的声音,就像昆曲,低音可以吹得很浑厚很深沉,专业笛手是可以做到的,业余的一般很难做到。
可是专业笛手吹箫要能吹出有笛子声音来的,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是要人们向事物的反面去追求一种常人所难以做到的美。
常人做不到,你能做到,你就高人一等了。
”美籍华人赵如兰教授听后,当时问我的荷兰学生“他讲话录音了没有?”学生说:“No!No!No!我们只录表演,不录讲话。
”
以上是说的音色要有变化。
时而要浑厚就像沉到水底一样,时而要透明的,明亮的,我把它比喻成好象很薄的玻璃茶杯,生怕掉在地下一跌就破的,词牌里有一个就叫“跌破玉”,最初也可能是对声学的一种形容。
这个声音要像银瓶乍破。
箫也好笛子也好,这个发音原理是靠你吹出的气柱,对准吹孔边棱劈开振动来发音的。
所以我教初学的人,这个发音的练习,你要有个角度,角度要正对吹孔边棱,箫的制作法本身就要求它的吹口必须是向后上方45o,你把你的气集中起来向前下方四十五度“对着干”,那么箫的发音就有保
障了。
就好像一个成语里头讲,“势如破竹”。
如果你劈偏了,没有声音。
我们的气如果像刮浆糊,刮这么一点进去,就不行了。
所以这个角度要调正,当然还有一个是焦距,好多像漏气的声音怎么出来的,就是焦距没调好,我们把双唇间的小孔叫风门,风门吹出来的气,到吹孔边棱有个距离,这个距离如果很远声音就会发毛,调整让它贴紧,堵住了,好,那么又要贴紧又要把这个嘴唇(肌肉)赶到两边去,你看,箫不动,赶出去以后我又恢复原状,就是有一定的近距离但是不要堵住它,上唇也不要伸出来覆盖它,劈开就意味着二分之一劈开,是最佳劈开。
我们吹箫就是下唇不要堵住吹孔,上唇不要覆盖吹孔,焦距不能太远,因为你人体的气不能抗衡一个大气压,焦距越短越消耗少。
(徐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