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创新举措
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创新

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创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之,师德师风不良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败坏教育行业的声誉。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师德师风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些教师存在敬业精神不足、功利心过重、对待学生不公平等问题。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1、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师入职前的师德教育培训,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养体系,使准教师们在入职前就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同时,持续开展在职教师的师德培训,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将教师的师德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通过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
3、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网络,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
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不当行为。
4、落实激励表彰机制对于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
同时,在待遇、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让教师感受到良好师德师风带来的实惠和荣誉。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创新举措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师德教育课程,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学习。
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教师的师德状况,为精准开展师德教育提供依据。
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9.2鼓励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支持教师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
9.3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学习平台、在线课程等,丰富师德师风教育手段,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具体措施
2.1加强师德教育
(1)定期组织师德教育培训,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师德教育。
(2)开展师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
2.2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
(1)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师德考核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级的重要依据。
3.4建立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四、师德教育内容
4.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使教师深刻理解并践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
4.2教师职业伦理教育。强化教师职业伦理意识,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确保教师在面对职业道德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目标和原则
1.1坚持以德立教,强化师德意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1.2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成长。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1.3坚持依法治教,规范教师行为。强化法制观念,使教师做到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十四、加强师德师风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创新方法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创新方法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师德师风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品德高尚,言传身教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然而,如何创新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则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在岗位上发挥作用的基础。
因此,教育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其中,持续的专业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组织各类专业培训班和交流会议,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摩教学、讲座报告等方式,拓宽教师的思维视野,增强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
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学校管理者可以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讨论和决策过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可以设立相关奖励机制,激励教师提出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学习社区。
三、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能够促使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
该考核机制应该具备公正、透明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包括教学成果、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等多个维度。
只有建立了权威的考核机制,才能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
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力度针对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之处,学校可以加强相应的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向教师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工作方法,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师德观念。
同时,也可以邀请优秀教师做经验分享,通过教师自身的身临其境、分享实践的方式,使教师们更好地认识到师德师风对于学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素养。
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创新经验分享

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创新经验分享近年来,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创新的举措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分享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创新经验,希望为其他学校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和指导。
I.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师德教育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
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包括组织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开展教师伦理道德规范专题研讨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师德的重要性,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II. 建立多元化的师德评价体系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价体系包括师德师风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
这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促使他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师德建设。
III. 建设师德师风议课制度学校推行师德师风议课制度,每周定期开展教师议课活动。
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心得,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
这种以“同行评课”为核心的制度,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与沟通,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师德水平。
IV. 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学校注重打造良好的师德氛围,通过组织丰富的教师文化活动、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榜样。
V. 强化师德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建立了科学、严格的师德建设监督和管理机制。
通过规范的考核制度和举报投诉渠道,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在师德方面的表现,对于师德失范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VI. 推行师德师风先进典型评选学校每年评选出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对于他们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这种做法不仅激励了教师们争当先进,更提升了整体教师队伍的师德意识。
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为其他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师德师风创新教育实践案例

师德师风创新教育实践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纷纷开展了各种师德师风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下面将介绍一则具体案例。
某小学的王老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创新教育贯穿在日常教学中。
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王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教育实践措施。
首先,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他经常带领学生们到校园中进行各种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世界的奇妙之处。
例如,一次春天的实践活动中,王老师带领学生们到校园里欣赏花卉的盛开,引导学生们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和花蕊的构造。
随后,他鼓励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花朵会各不相同,如何种植不同种类的花朵等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其次,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他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例如制作手工艺品、进行科学实验等。
其中一次寒假活动中,王老师要求学生们制作一项可以反射太阳光的装置。
学生们决定制作一个太阳能炉,但由于对材料和原理不了解,他们陷入困惑。
王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们多角度思考和调研。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制作出了一个高效的太阳能炉,并在展示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他常常通过分享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科学实验,引发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探索。
例如,他曾经引导学生们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行为,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给蚂蚁两个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食物,在蚂蚁非常行动智能的情况下,它们会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们对创新和选择的思考,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得出了有趣的结论。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创新总结案例分享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创新总结案例分享导语: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几种教师师德师风工作的创新经验,以期引起人们对于教师师德师风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应时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王老师是一位工作多年的高中教师,她注重自身修养,不仅勤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而且待人友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事业。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宋老师在教学中主动与学生建立联系,倡导师生沟通与交流。
她经常组织家长会、班级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张老师深知学生们热衷于网络与科技,她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课堂活动,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四、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应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长。
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教师,他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他经常组织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类活动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激发他们充分发展。
五、加强师德教育与培训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意识和专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师德教育与培训。
高校教师陈老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并且,她也将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六、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校合作是教师师德师风工作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学校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措施

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措施
概述
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优化教师工作风格、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几种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1. 建立师德师风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促使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 开展师德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宣传和教育,培养教师明辨是非、遵守规范的意识。
3.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互助、共享经验的交流平台,推动师德建设的共同参与和互动。
优化教师工作风格
1. 推行科学教育管理,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进行优质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2. 加强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建立有效的教师协作机制,鼓励教师间相互协作、相互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分享。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1. 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对法律法规的
遵守意识,推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
2. 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论文撰写,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领
域积极贡献,提升教育事业的学术水平。
3.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相应的荣誉和待遇,激发
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
业水平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得到广大教育界
的重视和实施。
(字数:287)。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总结的创新亮点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总结的创新亮点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核心素养的体现,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与论述教师师德师风工作中的创新亮点。
1. 重视自身专业发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在师德师风工作中,重视自身专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亮点。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师德师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创新亮点。
教师应该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与问题,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 弘扬职业精神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责任感与职业操守。
在师德师风工作中,弘扬职业精神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亮点。
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投入工作,追求卓越,做到精益求精,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和同事。
4. 建设和谐校园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建设和谐校园是师德师风工作中的一个创新亮点。
教师们可以通过班级、学校及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传递正能量,提高校园文化。
同时,建立诚信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推动学生成长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中的一个创新亮点是推动学生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全面发展。
6. 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在师德师风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创新亮点。
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主题教育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和时代观,塑造他们健康积极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师风创新举措
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创新举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这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旺。
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模范的师爱形象、高超的知识水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万源之本。
有鉴于此,近年来,我校根据《2017年师德建年活动评估方案》、《师德建设评估细则》的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及时反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有力地促进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
1.对于师德建设工作,我校领导予以高度重视,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校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班子集体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师德考评标准与奖惩办法》,并把师德作为《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3.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其它主任级领导和各组组长为成员。
整体部署师德建设工作,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工作制度》、《“六条禁令”和“七不准”》等,要求教师用《规范》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争当遵规守纪的模范、重树自己的良好形象。
3.学校利用师德学习时间,学习了吴大观同志、韩国祥同志们的先进事迹,每位教师都深受感染。
观看之后,学校组织了讨论,谈感想,写体会。
教师们都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先后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活动的自觉性。
2.坚持“以德立校”,积极开展“我与和平同荣辱,我为和平增光辉”、“树师表形象,做高尚园丁”的师德工程,每年都评选出学校师德标兵。
在教师中实施了“五师”教育工程,对全校教师从师表、师德、师道、师风、师能等方面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1)树师表——要求教师在师表上做到:端庄、高雅、得体、大方。
(2)育师德——要求教师在师德上做到:爱生、敬业、民主、平等。
(3)立师道——要求教师在师道上做到:勤奋、善诱、务实、严谨。
(4)正师风——要求教师在师风上做到: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5)练师能——要求教师在师能上做到:勤练内功,强化师德素质。
“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学校形成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良好氛围。
教师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他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
要求大家弘扬“敬业、奉献、钻研、协作、创新”的五种精神,自觉树立“爱校、爱生、爱教”的行业新风,努力塑造学生爱戴、家长依赖、社会赞赏的教师形象。
校长崔凤华的《师魂有爱、育人无悔》、副校长赵雅智的《奋斗不止,耕耘不辍》、模范班主任姚嘉萍的《只有信任,才能换来学生的真诚》、骨干教师马玉华的《面对金钱不动心,自觉塑造教师魂》,幼儿教师王晓玲的《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等许许多多代表和平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屡屡被登载在各级报刊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3.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有效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我校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下发《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家长意见反馈表》,让家长从“各科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和“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两个方面来反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信息,并把获得的信息进行认真地梳理,及时反馈给相应教师和部门,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
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长创造深入学校课堂教学,近距离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状况,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良好师德的养成。
4.实行以老带新,打造师德师风建设四个梯队。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师德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校一直不间断地实施师德典型教师梯队建设:构筑起以“省级师德工作先进教师”为第一梯队;;以“地级师德工作先进教师”第二梯队;以“市级德育工作模范教师”第三梯队,以“校级十佳班主任”为第四梯队的四个师德典型教师梯队。
目前,全校教师在师德评价考核中满意率在98%以上。
5.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学校师德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定期举办师德培训和班主任师德经验交流汇报会。
会上,校领导、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以当今先进的学生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现身说法,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传授先进、科学、成功的管理理论、实例、经验,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以现代化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等来武装教师们的头脑。
同时,鼓励、支持班主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校情、班情、生情的班集体民主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蹲下身子看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了竞争机制,体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空间”的教育思想。
努力创建班有特色、生有特长的优秀班集体。
四、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效益
1.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出台实施了比较详细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分别从德、能、勤、绩四大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思想行为及规范执行情况的管理与检查。
同时,先后实行教师家访登记制度、签到请假制度、调换课登记制度、教案作业月检制度、值日值宿记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还制定并张贴上墙了学校各级行政管理者、各处室科组、各专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使全校上至校长下到工勤人员的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坚决抑制和杜绝了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做好纠风治乱工作。
大力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规范了教师的思想行为。
坚决治理“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的现象;坚决杜绝教师私自有偿补课的情况;坚决查处打骂体罚学生的行为。
对有失师德的教师一经接到举报,一定认真核实处理,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和尊严。
每位教师还和学校及校长签订了禁止、杜绝“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的责任状。
五、发挥党群职能,强化师德监督
1.加强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党对共青团、群团组织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积极吸纳进步教工靠近党团组织,保持党团员的先进性。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维权作用。
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教职工权利、利益的代言人,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通过以上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展,我校的整体师德、师风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期经常有个别教师不顾学校的三令五申,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而现在整个校园呈现出了一派和谐、好学、上进的氛围。
我校通过长期的师德师风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学校涌现出了以昌丽、高艳春、马玉华、邹玉玲为代表的一大批省、地、市师德工作先进个人,学校多次获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又十分荣幸地被市教育局推荐为“省级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上级教育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全校教职工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和问题。
所以,今后的工作依然十分繁重和艰巨。
我们要继续在规范中追求和谐,在创新中追求质量,为把我校打造成“文明的校园、和谐的校园”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