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常用研究方法--马骏德
中学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中学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中学物理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建模法和计算法等。
以下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法是中学物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现象,并获取数据进行分析。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先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然后,通过操作仪器设备,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测量。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实验法能够直接获取数据,有助于验证理论和定律,并且可以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现象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观察法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实验来研究的现象,如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或一些微观现象等。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但由于观察的主观性较强,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对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比较法是通过对不同物体、现象或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获得一些结论和规律。
这种方法常用于验证和对比不同理论或公式的适用性,以及研究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物理规律和因果关系,但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比较对象和合理的比较方法,以确保比较结果的准确性。
建模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
建模法常用于研究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物理现象,如电磁场、流体力学等。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公式和方程,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
建模法需要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推导和计算,要求具备较高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
计算法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计算法常用于求解一些复杂问题的数值解或近似解,以及预测和模拟物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通过运用数值计算软件和仿真工具,可以进行大规模计算和模拟实验,得出与实验结果相似的结论。
计算法适用于研究那些实验条件较难控制、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或者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建模法和计算法。
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一、理想模型法实际中的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在用物理的规律对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研究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有实体模型:质点、点电荷、轻杆、轻绳、轻弹簧、理想变压器、(3-3)液片、理想气体、(3-4)弹簧振子,单摆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采用模型方法对研究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
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
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二、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电阻定律);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焦耳定律);研究安培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3、理想实验法(又称想象立异法,思想实验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归纳综合、抽象、推理得出纪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但得出的纪律却又不能用实验间接验证,是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科学实践中的某些难题,以原有的实践知识(如原理、定理、定律等)作为思想实验的"材料",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设想作为理想实验的方针,并在想象中给出这些实验"材料"产生"相互作用"所需求的条件,然后,依照严格的逻辑思维操作方法去"处理"这些思想实验的"材料",从而得出一系列反映客观物资纪律的新原理,新定律,使科学难题得到解决,推动科学的发展。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让其懂得一些物理现象,理解一些物理原理,掌握一些物理规律,更重要的应该教给学生研究物理的方法,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谈一谈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它一些物理量不变,探索这一物理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的关系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运用得特别多,学生也容易掌握。
如: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先控制压力(使其大小不变)这一物理量,而后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物理量时不可或很难直接加以
描述,而采用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形象来替代的方法。
如:在研究光线时,学生都知道光线是直的,有方向的,但要把光线直观地表示出来却很困难,所以我们用与之有共同特性的带有箭头的直线来替代它。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在研究一些抽象的物理量时,采用常见的与之有共性的形象表示要研究的抽象物理量的方法。
如:在研究电
后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4. 做了三次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 几乎都用到了归纳法
在被测量的物理量很小,
测量工具无法直接测量 累 时,通常采用将微小的量 积 法 积累成较大的量,再计算
出平均值的方法也称叠
1. 测一张纸的厚度 2. 测一枚邮票或一颗大头针的质量 3.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明 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 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 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用人 为的方法控制某些量,使 其保持不变,然后改变某 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 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 变量法”
以一种清楚直观的模型
或简单明了的方法代替
间的关系 10.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11. 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
空气流动快慢和关系
1. 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 在电路中, 若干个电阻, 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
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3. 曹冲称象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 4.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
加法
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
图 象
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在坐
法 际系中表示出来
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数
图 据,加工整理为图表,从 表 而总结出规律 法
1. 熔化、凝固和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导体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1.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2. 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3. 小灯泡的电功率与两端电压及电流的关系 4. 水沸腾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 5.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归纳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场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二、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液体浮力大小的因素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电流热效应大小的因素三、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静电势的数值研究

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静电势的数值研究江俊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用叠加原理和数值积分法,分别对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的静电势进行数值研究.绘制了电势的空间分布图及其等势线图.关键词:均匀带电圆盘;带电导体薄圆盘;静电势;数值研究中图分类号:O 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11)03-0031-03收稿日期:2011-04-06作者简介:江俊勤,男,广东揭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系教授.电势是静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不论是在电磁场的教学还是对电磁场的研究,常常需要了解给定电荷系统的电势分布.均匀带电薄圆盘(环)的电势分布问题,由于计算较为简单,而成为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1-5].虽然这类问题可用数理方程的标准方法[1]求解(解泊松方程),但更多的研究者采用另一种方法[2-5]:直接使用点电荷的电势计算公式和叠加原理求解.这是因为后者的原理简单易懂,物理图象更加清晰.在以往各文献中,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最终目标都是推算出电势的复杂表达式:或写成以勒让德多项式为基的级数[1],或写成其他形式的级数[3-5].本文用点电荷的电势计算公式和叠加原理,对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的静电势进行研究,但目标不再是推算出电势的复杂表示式,而是应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和精确的数值研究,并直观和全面地绘制出电势的空间分布图及其等值线图.图1 带电细圆盘与坐标系1 均匀带电薄圆盘的电势的空间分布半径为a的均匀带电薄圆盘,所带电荷为Q,以圆心O为坐标原点,z轴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如图1所示.由于具有轴对称性,故只需考虑xoz平面内的观测点P(x,0,z)的电势.面源ds的位矢为珒ρ=ρcosφ珒i+ρsinφ珗j,观测点P的位矢为珗r=x珒i+z珗k.观测点P到面源ds的位矢为珝R=珗r-珒ρ=(x-ρcosφ)珒i-ρsin珗j+z珗k,所以R2=ρ2+x2+z2-2ρxcosφ.(1)第31卷 第3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Vol.31 No.32011年6月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n.2011面源ds的电荷量为dq=Qπa2ρdρdφ,由叠加原理,得观测点P(x,0,z)的电势为U(x,z)=14πε0∫dqR=Q4π2ε0a2∫2π0(∫a0ρx2+z2+ρ2-2xρcos槡φdρ)dφ.(2)(2)式是一个复杂的积分,不能用初等函数表示,可以用级数表示或进行数值积分.本文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为了方便,取Q/(4π2ε0a)=1,以a作为x和z的长度单位.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使用绘图软件,选定显示范围为-4≤x/a≤4、-4≤z/a≤4和0≤U(x,z)≤2π,则场强量值随x和z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相对应的等值线如图3所示.图2 均匀带电圆盘电势随x和z变化的情况(当y=0时)图3 均匀带电圆盘的电势等值线(当y=0时)2 均匀带电薄宽圆环的电势的空间分布考虑一个薄而宽的圆环,内半径为b,外半径为a,则面源ds的电荷为dq=Qπa2-b2ρdρdφ.(3)观测点P(x,0,z)的电势为U(x,z)=14πε0∫dqR=Q4π2ε0a·aa2-b2∫2π0∫abρx2+z2+ρ2-2xρcos槡φdρdφ.(4)取b=2a/3,则(4)式的数值积分结果如图4和5所示.图4 均匀带圆环电势随x和z变化的情况(当y=0时)图5 均匀带圆环电势等值线(当y=0时)·23·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3 讨论本文用点电荷的电势计算公式和叠加原理,对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的静电势进行了数值研究.不花大力气去推导冗长的电势表示式,而是直接由定义式(2)进行数值积分处理,并绘制出电势的空间分布图及其等值线图.事实上,从以往各文献[1-5]所推导出来的复杂的表达式中根本无法直接看出电势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方法所得结果精确可靠、形象美观,所用物理原理简单易懂,物理图象清晰.这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非物理专业(或物理专业低年极)普通物理学的教学中,是很有意义的.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于其他一些带电体系的电场、线圈的磁场等问题都有可能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参考文献:[1]吴崇试.均匀带电薄圆盘的电势问题[J].大学物理,2000,19(11):1-4.[2]张之翔.圆环电荷的电势的几种算法及讨论[J].大学物理,2006,25(8):7-10.[3]程昌林,王慧,李业凤.均匀带电薄圆盘的电势及等势面[J].物理与工程,2002,12(5):6-7,20.[4]李清玉,李永铸,单嵛琼.均匀带电薄圆盘上的电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2(6):39-40.[5]厉爱皊,姜黎霞.均匀带电圆盘电位的空间分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559-561.A Numerical Studyfor 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of UniformlyCharged Disc and Wide RingJIANG Jun-qin(Department of Physic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Guangdong,510303,P.R.China)Abstract: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of uniformly charged disc and uniformly charged wide ring wasnumerically studied.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diagrams of 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and its isogram areplotted.Key words:uniformly charged disc;uniformly charged wide ring;electrostatic potential;numerical study·33·2011年第3期 江俊勤:均匀带电薄圆盘和薄宽圆环静电势的数值研究 。
表解初中物理教材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表解初中物理教材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到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
涉及到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分类法,隔离法,假设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
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
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无法细致的分类。
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
注意:等效法与转换法很相似,有什么区别呢?
请观察:
转换法: 电功、电功率、电流大小----灯泡亮度;
磁场----小磁针偏转
等效替代法: 分力----合力
小石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
平面镜里成的虚像玻璃后面的未点燃的蜡烛重合
“等效替代法”中相互替代的两个量种类相同,大小相等,而“转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物理教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传授

浅议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传授广州马骏骅【摘要】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物理教学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通过一些实例阐述了物理教学中传授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指出,基础物理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学阶段物理包括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建立,以及基本物理原理和理论的论证与阐述。
即使是表面看似简单的道理、概念和规律,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逻辑性和研究方法。
因此,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物理不只是理性的、量化的公式和定律,它负载着方法,蕴含着价值。
基础物理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中贯彻科学研究方法的传授,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养成科研习惯。
近年来中考命题也加大了对物理研究方法的考查,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一些中学物理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规律,从而形成规律性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益。
一、通过观察和实验传授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的目的是正确使用温度计,并不要求学生从中发现或验证什么规律,通常不拿其当做一回事,但液体温度计却体现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理:平衡原理—温度计与被测液体达到热平衡。
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变时,示数既被测物体温度。
转化原理—把被测液体温度转化为温度计的高度。
是看不见向看得见的转化,微观无规则运动向着宏观有规则运动的转化。
放大原理—温度计内径做的细小,以便观察的现象明显,能体现出温度的细小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中常用研究方法
观察法:
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科学观察,它和一般的看不同,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观察法是初中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例: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水的沸腾……
模型法:
建立模型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和形态用物理模型,用物理模型可以使抽象的假说理论加以形象化,便于想象和思考研究问题。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过程。
实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磁现象是用到磁感线模型;力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研究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用挂图及手摇发电机模型;研究内燃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用挂图及汽油机柴油模型……
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实例: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例:在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关系时引入合力的概念也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在电路分析中可以把不易分析的复杂电路简化成为较为简单的等效电路;研究串联并联电路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
控制变量法:
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之,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实例: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那些因素有关时;在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研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研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的变化的关系;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采用此法……
比较法:
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实例: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
类比法: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不同事物在属性、数学形式及其他量描述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可以来用类比推理。
实例: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内能与机械能;原子结构与太阳系;水波与电磁波;通信与鸽子传递信件;功率概念与速度概念的形成……
理想实验:
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或“思想上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实验,但它同所说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前者是可以将设计通过物理过程而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
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想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理想实验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理想实验只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反,由理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然由观察实验的结果来检验。
实例:研究真空是否能够传声;牛顿第一定律……
总之,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学科,各种方法合理利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列举的一些物理方法,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