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共55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共34张PPT) (1)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共34张PPT) (1)

吏 部 (官吏的 任命与考 核)
户 部 (户籍、 土地、赋 税)
礼 部 (礼仪、 科举)
兵 部 (军政)
刑 部 (刑狱)
工 部 (工程建 设)
1、唐代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特 点分析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1、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2、相权一分为三.(集体宰相制)有 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盐 铁
户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归入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设问:汉到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过程来 看,相权与皇权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设计三 创设情境
唐太宗时,假设 国家要治理沙尘, 这项工程的实施涉 及众多机构,按照 制度规定,其运作 程序应该是怎样的 呢?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 第3课。本课在第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 阶段,在中央行政体制、选官制度、监察 与谏议等方面不断成熟,既反映了大一统 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 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 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突显了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书省→ 皇帝→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基础巩固 1、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侦破 国宝文物失窃案,起草了一份诏令,接下 来你应该怎样做? B A 交尚书省执行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刑部审理 D 交礼部调查 2、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 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 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 该是 A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中书门 下

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

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
周亚夫 (?—前143),西汉名 将,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大 将周勃之子; 少时喜读兵书,智谋过 人。汉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 大举侵犯,他以河内郡守任将军, 驻军细柳(今陕西咸阳市西南), 治军谨严,训练有素,汉文帝至细 柳劳军,亦须服从营中规定,被誉 为真将军。汉景帝时爆发吴楚七国 之乱,他率军讨伐,断敌粮道,3个 月平定叛军。在历史上,周亚夫以 治军严谨、统军破敌而享有盛名。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导入
杯酒释兵权图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 的斗争曾长期延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该图显示 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即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郭子仪 (697—781),华州郑县(今陕 西华县)人,唐代大将;以武举积功,官至 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等。安史之乱,他以朔 方节度使率兵与李光弼合军击败史思明,并 与李率师五万至灵武,拥立肃宗,拜为兵部 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关内河东副元 帅;后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升中书 令,封汾阳郡王。唐德宗嗣位,尊为“尚 父”。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 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 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而籓国自析。自此以来,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 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 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
• A、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毫无地位
B • B、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 意颁发圣旨,处理军国大事 • C、丞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
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 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哪一朝代中央 政制的特色( ) A.汉代的三公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宋代的三司制 D.明代的内阁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由 图片中“内阁”及吏、户、礼、兵、刑、工等六 部可以判断是明朝的内阁制。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 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 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 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 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此非他故,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 矣。”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课堂 设问
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 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但是宰相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废
除,所以,清朝不会实行这种制度。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汉高祖刘邦
安威大 得加风 猛海起大 士内兮风 兮兮云歌 守归飞 四故扬 方乡, !,
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怎样?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授课课件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授课课件
17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6分钟)
问题探究
展示小组
展示地点 改正或点评小组

1组

2组
7组
隋唐
3组

4组

5组
8组
趋势特点
6组
展示要求:
1、组长检查组员审题情况 0.5分钟; 2、对学1分钟后,小组内再共同交流 3、每个小组要讨论并整理好答案(1分钟) 18
朝代 秦
制度
影响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 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选官制度
(共19个空) (共14个空)
三、监察与谏议
(共22个空)
8
看哪个小组以最快的 速度合作完成。
Which Group will finish it first ?
9
展示和修改(5分钟)
课前——结构化预习 展示小组 展示 订正小组
地点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1组
二、选官制度
交流 讨论 切磋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 专家、同仁!
莅临指导
1
你能谈 一谈左边 的历史人 物突出贡 献吗?
2
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长历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指导老师:陈维坚老师
授课老师:刘义琼
3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流程(五步曲): 问题的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研讨与集体交流 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A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唐朝 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 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由此可知BC表 述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选A.。

2015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共55张PPT)

2015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共55张PPT)

二、列代选官制度
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标准是什么?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 1、西周选官制度 西周 世卿世禄。 标准:血缘
2、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商鞅
有军功者,各以率(凭借)受上爵......宗 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 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一省制
内阁 军机处
元朝
明朝 清朝
发展
高峰 顶峰
行省制
设三司 再设行省制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有什么规律
• 皇权不断加强、 • 相权不断遭到压制, • 最终被废除的趋势!
请看图文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中国古代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 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
皇榜
会试的朱卷
金榜
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 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
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
宋代科举考试图
这本书名叫《四书备旨》,厚 约1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 印刷、装帧很是精美,合起来, 像今天的英文小字典。据首页 标注,此书印于1893年,印刷 商为“上海城内周月记机器印 书处”。小书收录四书的全部 内容和批注,足有20多万字。 密密麻麻,一页就排了900多 字!袖珍首页上留言:“幸勿 误带入场。”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 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1、 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 构分别是( )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公开课优质精品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公开课优质精品课件

【解析】据材料可知士子无论贫富,只 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自由报考, 这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选B项; 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 中央集权,但材料没涉及,排除A项; 材料所述规定降低了报考的出身标准, 但科举录取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所以做 官标准没有降低,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公平问题,“确保”的表 述也不对,排除D项。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解析】C对,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 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 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A 错,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 B 错,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 D 错,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 被削弱。
【 解析】 A 错,唐代这一做法加强了 君权,与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无关。 B 错,唐代这一做法发挥了大臣的议事 职能,与官僚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无关。 C 错,清朝时君主专制才达到顶峰。 D 对,唐代这一做法既加强了君权,又 发挥了大臣的议事职能,调整了君权与 相权的关系。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评价
·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 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西周到汉朝: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实行军功爵制度,汉武帝时期实行 [7] 察举 制 和征辟制,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 隋唐时期:实行 [8] 科举 制。 · 创立:[9] 隋文帝 时开始分科取士,[10] 隋炀帝 时设进士科。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秀上课课件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秀上课课件
18
请思考: 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起到
了怎样的作用?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与低效。
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维 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政策 失误。
19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 1、适应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 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 2适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通过 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了统治 基础的稳固。
• 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 明确
•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 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对后世 影响深远。
7
元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8
元朝中枢权利体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 原因:主要是元朝疆域辽阔、政务繁杂, 需要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
20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的行政、选官、监察
与谏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高度成熟的表现,有利于大一统 集权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 有效管理和统治的巩固。但也滋21
三公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4
隋唐时期的中 皇帝
央集权体制
决策
起 草

诏 令

封 审核
驳门
审 议

执行
负 责

执书Leabharlann 宰 相行吏户礼兵刑工
5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中枢 书密
度盐户 门 院
支铁部 下
计相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课件



退
推进新课
察举制: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享人才; 自 孝廉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主 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 学 习 人唯亲,荐举人和被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原因:军功爵制度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退
推进新课 3.科举制
北京国子监元代进士题名碑


退
推进新课


退
推进新课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户 礼 兵




退
推进新课
中书省:草拟诏书;
门下省:封驳审议诏书;
自 中书省:执行诏书;六部为中书省执行机构。 主 特点:分权 学 习 作用: 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问 为什么隋在统一后要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发展情 题 情 况?有什么积极影响? 境


退
推进新课
原因:隋统一以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 正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 发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日臻完善 主 ,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的选官制度;宋代 学 习 取士范围扩大;明清八股取士,逐步束缚思想。 积极作用: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
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退
推进新课 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能辨忠奸的神兽


退
推进新课
问 题 为何要设立监察制度?古代有哪些掌管监察的官员? 情 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探究:(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 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 之处?
①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 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历史影响: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着中国 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对后世影响。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都有积极作用。
D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牛刀小试
3.(2006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 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4.(2006重庆文综)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 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
情景模拟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 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 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 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 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 是怎样的呢?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A、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 揽 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中朝 尚书台 决策,与丞相制衡 取代三公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权力分配未定型
隋唐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中书省 山东省宁阳 第四中学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 军权(发兵权) 财政,长官“计相” 下设六部
户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
参知政事 (副相)
统 兵 权
三司使 计相
行政
军政
财政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 曰有雍,况三省乎”? 根据材料,指出元朝实行一省制的理由?说 明可能产生哪些弊端?
太 尉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2、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 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部
山东省 2015-7-27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1)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3、宋代中枢权力机构
A:中央——二府三司制:
皇帝
二府
B、地方机构: 路、州、县三级
三省
中 书 省 尚 书 省 六部 门 下 省
三司 三衙(殿前
司马军司步军 司)禁军
中书 门下
宰相
枢密 院
枢密使 调 兵 权
度 支
盐 铁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5.“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 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 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 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 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 衡以分削相权
——《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 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意见。尚书省交给六 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 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 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 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 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 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 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 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2)为什么说是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之
下的民主制?
A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又使三省相互牵制,相互监 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B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 C家事国事分离,中枢权力体系完善。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本课目标: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
• 1、此二句话分别形容谁? • 2、二者会不会产生矛盾?削弱相权也成为历代强化君权的必 然措施?秦朝之后的历代都采取了哪些削弱相权措施呢?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元代: 一省制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书门下
行政
财政
财政
枢密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归入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办事 效率,分割相权,加强 皇权。 相权再分割,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趋势下的 反复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1、西汉武帝时:
建立中朝 中朝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皇 帝
执行机构
外朝
侍 中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集权,再集权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 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朝代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C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 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 一项是 (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实行一省制的理由:
元疆域空前,政务繁多,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元朝:一省制
原因: 1、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 繁杂,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 务,改三省为一省。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地方 制度 监察 制度
君 权 相 权 选 官 制 度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两汉
隋唐 北宋
巩固
完善 加强
郡国并行—— 州郡县
州县—— 道州县三级 路州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一省制
内阁 军机处
元朝
明朝 清朝
发展
高峰 顶峰
行省制
设三司 再设行省制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有什么规律
• 皇权不断加强、 • 相权不断遭到压制, • 最终被废除的趋势!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 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