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

• A.积极: ①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
• B.消极:
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立,为以后诸侯诸侯割据 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
• C.后世:
影响到姓氏和地名的简称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公平会不 会出现你争我夺、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形成)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221 年)
夏、商、周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 年——1840年)
秦至清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
2.地位: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1.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西周政权。
周的同姓召公封国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请归纳周的分封 有哪几种类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颛顼后代封国
1.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目的: (2)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 异姓诸侯:功臣、先代贵族、姻亲、原有附属国等。
3.特点: 1)出现了公共权力 2)出现王位世袭制(传子)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 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 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 权力。
• B.消极:
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立,为以后诸侯诸侯割据 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
• C.后世:
影响到姓氏和地名的简称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公平会不 会出现你争我夺、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形成)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221 年)
夏、商、周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 年——1840年)
秦至清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
2.地位: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1.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西周政权。
周的同姓召公封国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请归纳周的分封 有哪几种类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颛顼后代封国
1.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目的: (2)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 异姓诸侯:功臣、先代贵族、姻亲、原有附属国等。
3.特点: 1)出现了公共权力 2)出现王位世袭制(传子)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 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 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 权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件(共30张PPT)

(即夏商西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 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 1、夏朝——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 建立的时间、人物: 前2070年、禹 • 政治制度: 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度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 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层层分封)。(显示出权利与义务 相统一的特点)
(4)核心: 分封土地
分封制 —— 封邦建国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奴隶
封邦建国:
材料四: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 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 公旦辅佐,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 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 对周公极为不满,只是纣子武庚有机可乘, 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 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 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 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7、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
A、世卿世禄制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
8、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3.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 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禅”始不能“禅”终
材料一:“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 启。”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 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 1、夏朝——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 建立的时间、人物: 前2070年、禹 • 政治制度: 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度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 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层层分封)。(显示出权利与义务 相统一的特点)
(4)核心: 分封土地
分封制 —— 封邦建国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奴隶
封邦建国:
材料四: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 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 公旦辅佐,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 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 对周公极为不满,只是纣子武庚有机可乘, 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 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 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 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7、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
A、世卿世禄制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
8、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3.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 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禅”始不能“禅”终
材料一:“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 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答案提示: 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 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本课小结
血缘纽带 政治表现
分封制
宗法制
维 护 工 具
礼乐制度
维 护 工 具
1、分封制的前提、目的、含义、内 容、 影响 2、宗法制的目的、特点、核心、内容、 作用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 • • • • • • • • •
嫡,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即正宗之意。 庶,旁支也,妾所生的儿子谓庶子、庶出。嫡为大宗,庶为小宗。 妻(正配) 嫡子 三哥(20岁)嫡长子 六哥(14岁)嫡次子 庶子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庶长子 四哥(19岁)庶三子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庶次子 五哥(15岁)庶四子
分封制
单元线索
中 国 古 代 的 政 治 制 度
早期的政治 制度
宗法制 确立 秦朝(内容、影响)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成熟 一省制 选官制度
皇权日益强化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监察、谏议制度 中央与地方 皇权和相权
加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 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精选教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共33张)PPT课件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
氏族公共墓地
7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
父系氏族
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为我国以后瓷器的出现打下基 础。 黑陶: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表面乌黑光亮,工 艺水平很高
良渚文化 玉器工艺水平高
8
1.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史。原始社会组 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 阶段。 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 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 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联盟。这时私 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 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类即 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形式的权力。
3.制度: 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世袭制
13
夏桀亡国
“鸣条之战”
夏桀是夏代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guǐ), 桀是商人给予其的谥(shì)号,意为“凶猛”。 据说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暴虐、荒淫的国君, 他统治期间,骄奢淫逸,生活腐化。有施氏将叫 妹喜的美女进献给他,他十分宠爱,为其大兴土 木,倾尽物力、财力去建造寝宫、瑶台。同时, 桀还穷兵黩武,弄得四方诸侯纷纷背叛。
时日曷丧
14
汤武革命
是商汤灭夏之战。夏朝末年,夏桀嗜酒好色,而 且频频出兵征伐,让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黄河中下 游的商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国力开始强盛。伊尹向汤 献计,建议汤不要向夏进贡,以激怒桀,于是桀以大 军攻伐商。汤采取战略迂回,与桀战于鸣条(今山西 省安邑县)之野。交战时夏军一触即溃,桀败逃,至 南巢(今安徽寿阳)而死。商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二个王朝——商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 命”。
氏族公共墓地
7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
父系氏族
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为我国以后瓷器的出现打下基 础。 黑陶: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表面乌黑光亮,工 艺水平很高
良渚文化 玉器工艺水平高
8
1.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史。原始社会组 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 阶段。 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 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 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联盟。这时私 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 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类即 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形式的权力。
3.制度: 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世袭制
13
夏桀亡国
“鸣条之战”
夏桀是夏代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guǐ), 桀是商人给予其的谥(shì)号,意为“凶猛”。 据说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暴虐、荒淫的国君, 他统治期间,骄奢淫逸,生活腐化。有施氏将叫 妹喜的美女进献给他,他十分宠爱,为其大兴土 木,倾尽物力、财力去建造寝宫、瑶台。同时, 桀还穷兵黩武,弄得四方诸侯纷纷背叛。
时日曷丧
14
汤武革命
是商汤灭夏之战。夏朝末年,夏桀嗜酒好色,而 且频频出兵征伐,让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黄河中下 游的商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国力开始强盛。伊尹向汤 献计,建议汤不要向夏进贡,以激怒桀,于是桀以大 军攻伐商。汤采取战略迂回,与桀战于鸣条(今山西 省安邑县)之野。交战时夏军一触即溃,桀败逃,至 南巢(今安徽寿阳)而死。商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二个王朝——商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 命”。
历史: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件(岳麓版必修一)

A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4.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c
• A.国主 .
B.领主 .
C.盟主 .
D.君主 .
• 5.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 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 A.宗法制 B.郡县制 . . •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 .
这是一块完整 的牛胛骨。 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正面刻辞四 背面2条 条,背面 条,共 160余字,字内填 余字, 余字 朱。刻辞所记内容 为商王武丁狩猎、 为商王武丁狩猎、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是研究商代社会历 史和天文气象的重 要资料。 要资料。
A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 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 的……”。这反映出贾母( ) 。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 •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侯 伯 子 男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周 代 分 封 制 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千亩 六军
三军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A 同姓亲族;封号和耕牛 B 姻亲;土地和耕牛 C 同姓亲族;土地和人口 D 殷商降族;人口和耕田
6、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绝对的 B.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 继承的关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雏形 秦朝形成 汉唐加强 宋元强化 明清顶峰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
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
西周建立者周武王
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 定者周公
1 分封制
(1). 定义(封邦建国)
同姓亲族
(2). 对象
功臣 姻亲 殷商降族
异姓封国
小 宗
大 宗
西 周 宗 法 制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 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 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 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 答:二儿子;嫡长子继承制。 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 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请回答: 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 诸侯必至?
西周分封制作用
a. 周人范围势力不断扩大; b. 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 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 效果得到加强; c.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宗法制
B 解决 1.目的: A巩固 2.核心: 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度 3.体系: 大宗和小宗(相对、双重) 4.特点: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隶属关系(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 5.作用:结合)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6.维护: 礼乐制度
6、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绝对的 B.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 继承的关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雏形 秦朝形成 汉唐加强 宋元强化 明清顶峰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
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
西周建立者周武王
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 定者周公
1 分封制
(1). 定义(封邦建国)
同姓亲族
(2). 对象
功臣 姻亲 殷商降族
异姓封国
小 宗
大 宗
西 周 宗 法 制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 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 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 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 答:二儿子;嫡长子继承制。 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 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请回答: 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 诸侯必至?
西周分封制作用
a. 周人范围势力不断扩大; b. 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 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 效果得到加强; c.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宗法制
B 解决 1.目的: A巩固 2.核心: 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度 3.体系: 大宗和小宗(相对、双重) 4.特点: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隶属关系(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 5.作用:结合)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6.维护: 礼乐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1课课件(ppt)

guĭ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 (陕西临潼出土) 晋侯苏编钟 (西周)
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课堂总结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 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 发挥了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 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西周末 年,这套制度就出了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再 研究有关内容。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பைடு நூலகம்
奴隶地位
5个奴隶 = 1匹马 + 1束丝
课堂设问 什么是内服、外服制度?商王为什么 要靠垄断神权来强化自己的权力?
参考答案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在商朝,由商王 直接统治的中心区域叫内服,内服以外的附属国 统治区域称外服,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主动 臣服或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 “内服”与“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 全相同的,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都是迫于武力 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 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所以 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 强控制附属国的能力。
垄断神权
卜 用 的 龟 甲 。 占 期 辞 时 卜 商 文 殷 骨 甲
夏、商两代政治制度如此,周代又如何呢?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
课堂设问 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 京遗址。
课堂设问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谁制定的?由哪几部 分组成?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 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 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 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 服制度而制定的。
宗法分封制
西 周 宗 法 制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 宗法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 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 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 少有些违背。 少有些违背。
12.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 武王追思先圣王,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曪封神农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 于是封功臣谋士,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于是封功臣谋士,而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 史记·周本纪》 摘自《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嫡长子继承制 度(宗法制度核心)。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土 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 权,地位最为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 而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成为大宗 小宗则是相对与大宗而言的。嫡长子的同母弟 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对于大宗而 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 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 关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南雄市第一中学历史组 刘慧敏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围绕 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 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 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 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 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导 言
相传大禹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从此我国就有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我国早期的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 响,形成夏、商、周三代政治格局。随着秦朝统 一的完成,宗法制、分封制又被中央集权制度所 取代。事实证明,一个旧制度的破坏和一个新制 度的确立,都需要经过许多的坎坷和曲折。那么 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意图是 、 A、分割诸侯的权利 、 C、保证国家兵员 、 5、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 A、功臣 、 B、殷降族 、 C、同姓亲族 D、殷商旧族 、 、 B、巩固原商朝地区 、 D、巩固西周统治 、
6、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诸侯 士 、周王 卿 诸侯---士 诸侯 B、周王---诸侯 卿、大夫 士 、周王 诸侯 诸侯---卿 大夫---士 C、周王---诸侯 士---大夫 、周王 诸侯 诸侯---士 大夫 D、周王---大夫 士---卿 、周王 大夫 大夫---士 卿
二、西周社会的政治制度 、
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京遗址。
课堂设问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谁制定的?由哪几部 分组成?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 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 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 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 服制度而制定的。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 殷商的降族,四是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三、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目的是: 广建诸侯,拱卫王室; 目的是: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进一步 扩大西周的统治; 扩大西周的统治;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减少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 诸侯承担各种义务, 抵抗,便于监督管理;④诸侯承担各种义务,有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利于加强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
起一整套土地、 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 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 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 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了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周礼
guĭ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 (陕西临潼出土) 晋侯苏编钟 (西周)
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课堂设问: 课堂设问: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
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牢固的血缘关系 浓厚的专制色彩 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教学总结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 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 发挥了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 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西周末 年,这套制度就出了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再 研究有关内容。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 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重点 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 分封制、宗法制。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公共权力
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1、主要政治制度: 、主要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 2、弥漫神权色彩 、 3、商王还依靠神权 来强化王权
11、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 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 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 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须对周 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 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 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 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 为一。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 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 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 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 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二、西周社会的政治制度 、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分封宗法制
课堂设问 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西 周都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西周的诸侯国与 商王朝的附属国有何不同?分封制的作用如何 分封制的作用如何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 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 以拱卫周王室。 受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功臣、姻亲、 先代贵族(殷商降族、古方国)等。 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 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课堂设问 什么是礼乐制度?它是由谁制定的?起 了什么作用?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 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 等。 由周公制定。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 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 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 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 、 、 D、东周 、
2、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 A、礼乐制度 B、宗法制度 、 、 C、分封制度 D、内服与外服制度 、 、 3、商王强化王权的主要手段是 、 A、垄断神权 B、战争征服 、 、 C、加强血缘联系 D、礼乐制度 、 、
7、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 、 A、世卿世禄制 、 C、礼乐制度 、 B、大宗 、 D、嫡长子继承制 、
8、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 、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 、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既有家庭等级关系,
9、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 10、周朝礼乐制度的本质意义是 、 A、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 B、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 C、是一种等级制度 、 D、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
作用:通过分封, 作用: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 扩大;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扩大;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 加强; 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 周王——诸侯 诸侯——卿、大夫 了“周王 诸侯 卿 大夫——士” 士 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 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 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 西周又实行了分封 宗法制相结合 分封与 相结合的制 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 度。
西 周 宗 法 制
课堂设问
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确定的继承 方法是什么方法?什么是大宗、小宗 ?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宗法制起了什么作用?
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 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所谓宗法制, 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所谓宗法制,指 的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 制度。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 制度。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 代逐渐完备。 代逐渐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