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题库侯立民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题库 (侯立民)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题库一、备注依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二、单选题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应为(B )A.GB50601-2011B.GB50601-2010C.DB50601-2011D.DB60601-20102、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设立组织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其中护栏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A )(GB50601-2010 5.1.1.3 )A.小于3mB.大于3mC.小于4mD.大于4m3、引下线的安装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的有关规定,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B )根。
(GB50601-2010 5.1.1.1 )A.1B.2C.3D.44、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C )(GB50601-2010 5.1.1.6 )A.小于0.1mB.小于0.2mC.大于0.1mD.大于0.2m5、固定接闪导线的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A )N的垂直拉力(GB50601-2010 6.1.2.4 )A.49B.50C.51D.526、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C )kN/m 2 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
(GB50601-2010 6.1.1.4 )A.0.5B.0.6C.0.7D.0.87、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B )处的直接连接。
(GB50601-2010 7.1.1.2 )A.1B.2C.3D.48、网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的周边宜每隔(B )m 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
(GB50601-2010 7.2.3 )A.4B.5C.6D.79、电子系统模拟线路工作频率小于(B )kHz 时,可在选择与接地系统最接近的位置设置接地基准点后,再按星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设计要求施工。
建筑防雷考试题答案.doc

成都市片区防雷中心考试试卷2014年11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某加油站泵房应划为 二 类防雷建筑物,汽油金属罐罐壁厚度应不小于 4 毫米。
2、GB50057-2010规范适用于 新建建筑物(改、扩建)的防雷设计 。
3、雷电的危害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三种类型。
4、在发生雷击时,雷电流流经接地体散入大地,将在周围土壤中产生压降,使附近地面上不同点之间出现(电位差)。
如果人站在这块具有不均匀电位分布的地面上,则在人的两只脚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电压),这个(电压)就叫跨步电压。
5、如下图:雷击参数定义中,T 1是指(波头时间),T 2是指(半值时间),I 是指(峰值电流)。
6、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为两种:(电击)和(电伤)。
7、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四电极法)。
也可填等距法或温纳(Wenner)法8、一般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出来的数值都是(工频)接地电阻。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雷电是雷雨云之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 √ )2、如果我们在两根电极之间加很高的电压,并把它们慢慢地靠近,当两根电极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在它们之间就会出现电火花,这就是所谓“火花放电”现象。
( √ )3、雷暴日定义为:在一天内只要测站听到雷声则为一个雷暴日。
( √ )4、雷击的选择性与地质构造有关,即与土壤的电阻率有关;与闪电的类型有关;与地形和地物条件有关;与建筑物结构及其附近环境有关。
( Х )5、雷电反击通常是指接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接地引线和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很高的电压U ,这电压再次对接闪器、接地引线和接地体放电的现象称为反击。
( Х )6、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的幅值I 为200kA, 二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的s幅值I为150kA, 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的幅值I为100kA。
(√)7、接地装置指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
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一期题库(带答案)

一、填空题(30分)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二类建筑物为;三类建筑物为。
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3、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m;二类建筑物为m;三类建筑物为m。
4、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但对本规范第2.0.4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Ω。
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m。
5、避雷网(带)应按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m或m的网格。
6、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组成。
7、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组成。
8、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为主。
9、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
10、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 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1、现批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43-2004,自起实施1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
本规范不适用于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3、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必须坚持、的原则。
当需要时,可在设计前对现场进行评估。
14、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15、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根据、、和、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6、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划分。
17、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
18、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的控制的建筑物,从到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19、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
2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的划分为四级。
21、等电位连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为了分析估计在防雷装置和做等到电位连接的装置中的电流分布,应将雷电流看成一个______________.23、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________________,并宜采取____________.24、第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相互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界面处做_______________.26、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到其他屏蔽构件上,宜每隔_______连接一次.27、铜或镀锌钢等到电位连接带的截面不应小于___________.28、一个信息系统的等到电位连接应采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9、当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开始引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必须采用____________.30、当线路有屏蔽时,通过SPD的雷电流可按确定雷电流的___________考虑.31、当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开关型SPD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____,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不宜大于____.32、闪电中可能出现三种雷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首次自短时雷击的幅值电流一类为______,二类____,三类_____.34、__________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二、选择题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 N>0.6次/a;B. N>0.3次/a;C. 0.012次/a≤N≤0.6次/a;D. 0.06次/a≤N≤0.3次/a。
防雷检测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防雷检测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雷电放电具有()的特点。
A. 电流大,电压高B. 电流小,电压高C. 电流大,电压低D. 电流小,电压低答案:A解析:雷电放电电流大、电压高,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2.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雷电类型?()A. 直击雷B. 感应雷C. 球形雷D. 平行雷答案:D解析:常见的雷电类型包括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没有平行雷这种类型。
3.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方法确定。
A. 滚球法B. 折线法C. 曲线法D. 直线法答案:A解析:接闪器的保护范围通常按滚球法确定。
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m。
A. 12B. 18C. 25D. 30答案:A解析: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5.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m。
A. 12B. 18C. 25D. 30答案:B解析: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6.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m。
A. 12B. 18C. 25D. 30答案:C解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7. 避雷带应()敷设。
A. 水平C. 倾斜D. 随意答案:A解析:避雷带通常水平敷设。
8. 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规定的值。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大于答案:D解析: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规定的值。
9. 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连接方式。
A. 焊接B. 压接C. 螺栓连接D. 绑扎答案:A解析:接地体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10.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
A. 减少电位差B. 增加电位差C. 改变电位D. 固定电位答案:A解析: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减少电位差,防止雷电反击。
11. 雷电活动最频繁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析:夏季气温高、水汽充足,雷电活动最为频繁。
12. 雷电流的幅值主要取决于()。
A. 雷云电荷量B. 雷暴日数C. 放电通道的电阻D. 以上都是答案:A解析:雷电流的幅值主要取决于雷云电荷量。
江苏防雷考试题库和答案

江苏防雷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选题1.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分类分为哪几类?A. 三类B. 四类C. 五类D. 六类答案:B2.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如何确定的?A. 仅考虑高度B. 仅考虑距离C. 同时考虑高度和距离D. 仅考虑角度答案:C3. 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制作避雷针?A. 铜B. 不锈钢C. 铝D. 木材答案:D4.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周期一般为多久?A. 每年一次B. 每两年一次C. 每三年一次D. 每五年一次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下建筑物需要设置防雷装置?A. 所有建筑物B. 高层建筑物C. 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D. 所有建筑物均不需要答案:C二、多选题1. 建筑物防雷措施包括哪些?A. 避雷针B. 避雷带C. 避雷网D. 接地装置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避雷针的保护范围?A. 避雷针的高度B. 避雷针的形状C. 避雷针的材料D. 周围环境答案:ABD3. 建筑物防雷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建筑物的高度B.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C.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D. 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部分?A. 避雷针B. 避雷带C. 引下线D. 接地装置答案:ABCD5.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内容包括哪些?A. 外观检查B. 接地电阻测试C.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D. 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所有建筑物都需要设置防雷装置。
(错误)2. 避雷针的高度越高,保护范围越大。
(正确)3. 避雷针的材料可以是任何导电材料。
(错误)4.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可以忽略。
(错误)5. 建筑物防雷设计只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重要性进行防雷分类;合理设置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装置;确保防雷装置与建筑物结构的合理连接;设置有效的接地装置;定期进行防雷装置的检测和维护。
技能认证防雷知识竞赛(习题卷14)

技能认证防雷知识竞赛(习题卷1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其高度超过( )时,利用滚球法,球体垂直下降时接触到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A)30mB)40mC)45mD)60m答案:C解析: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3.9条2.[单选题]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选择在建筑物底层中心部位并安置在序数较高的雷电防护区内,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__。
( )A)不会受到直接雷击B)没有雷电电磁干扰C)雷电电磁环境较好D)便于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撤离答案:C解析:3.[单选题]有一栋高15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10根引下线,当首次雷击直击雷击中该大楼时,大楼第14层和第8层单根引下线的雷电流强度分别为( )。
A)16.5kA15kAB)16.5kA10kAC)30kA15kAD)30kA10kA答案:C解析:GB 50057-2010 附录E4.[单选题]质量体系文件中的( )是规定实验室的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A)指南B)规范C)作业指导书D)程序文件答案:D解析:《防雷装置检测审核与验收》第三章3.2节(七)5.[单选题]某环形接地体周长为 200m,所在地土壤电阻率为 400Ω. m,则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系数为__。
( )A)5B)2.5C)1D)0.26.[单选题]电能表箱的符号表示为( )。
A)APB)ATC)AWD)AF答案:C解析:《建筑电气技术》表3-57.[单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与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在地中的间隔距离S e1应为( )。
A)Se1≥0.4(Ri+0.1hx)B)Se1≥0.1(Ri+hx)C)Se1≥0.4RiD)Se1≥4.24Ri答案:C解析: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2.1条第5款8.[单选题]向上负地闪是()o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B)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C)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答案:B解析:9.[单选题]埋设在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 )。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本次考试总分200分,考试成绩将按照百分制进行换算汇总,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总分90分)1、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称为() [单选题]A、内部防雷装置B、外部防雷装置C、防雷装置(正确答案)D、接地装置2、埋入土壤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是() [单选题]A、接地体(正确答案)B、引下线C、接地线D、防雷网3、以下不能作为引下线的材料,有() [单选题]A、铜B、铝合金C、冷镀锌扁钢(正确答案)D、不锈钢4、铜线做等电位连接带,最小截面积为() [单选题]A、6mm²B、16mm²C、25mm²D、50mm²(正确答案)5、接地电阻值,应() [单选题]A、10欧姆B、1欧姆C、符合图纸规定(正确答案)D、4欧姆6、建筑物外有人员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的伤害措施。
[单选题]A、3m(正确答案)B、5mC、1.5mD、2m7、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要求() [单选题]A、不应小于0.5m(正确答案)B、不应小于1mC、宜为1mD、宜为0.5m8、接地装置安装工序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自然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后进行接地施工B、人工垂直接地体后开挖水平接地体沟槽(正确答案)C、金属接地模块和水平接地体电气连接后,做隐蔽检查D、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覆土回填。
9、关于建筑物专设的引下线的数量符合要求的是() [单选题]A、按照设计图纸敷设,一般不应少于2根;(正确答案)B、间距控制在28m;C、明敷设的专用线就近敷设到接地体;D、引下线与墙体保温层的间距控制在0.2m。
10、引下线固定支架能够承受的垂直拉力是() [单选题]A、15NB、38NC、49N(正确答案)D、30N11、引下线两端应分别与()做可靠电气连接。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不属于防雷装置?()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绝缘子答案:D2. 避雷针的原理是利用()来引导雷电电流进入地面。
A. 电场B. 磁场C. 重力D. 空气答案:A3. 下列哪种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该更加完善?()A. 一般民用建筑B. 重要公共建筑C. 轻钢结构建筑 D. 简易建筑物答案:B4. 接地体埋设深度一般为()米。
A. 0.5~1B. 1~2C. 2~3D. 3~5答案:C5. 以下哪种场所的防雷要求最为严格?()A. 计算机房B. 仓库C. 体育场馆D. 农田答案:A6. 下列哪种设备的防雷措施最为重要?()A. 电视发射机B. 电风扇C. 计算机D. 照明灯具答案:A7. 避雷带的材料一般为()。
A. 铜B. 铁C. 铝D. 以上都对答案:D8.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发生雷击?()A. 晴天B. 雨天C. 雾天D. 雪天答案:B9. 下列哪种装置不是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避雷器答案:D10. 下列哪种场所的防雷措施应该更加重视?()A. 农村B. 城市C. 高山D. 平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防雷装置主要包括()。
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绝缘子E.避雷器答案:ABCE12. 下列哪些场所需要特别注意防雷?()A. 计算机房B. 仓库C. 体育场馆D. 农田E.高层建筑答案:ABCE13. 接地体的作用包括()。
A. 分散电荷B. 引导雷电电流C. 降低电压D.提高电阻 E. 保护建筑物答案:BCE14.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击的风险?()A. 安装避雷针B. 安装避雷带C. 接地体埋设深度增加 D. 采用避雷器 E. 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答案:ABCDE15. 下列哪些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该更加完善?()A. 一般民用建筑B. 重要公共建筑C. 轻钢结构建筑D. 简易建筑物E. 高层建筑答案: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避雷针越高,防雷效果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题库一、备注依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二、单选题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应为(B)A.GB50601-2011B.GB50601-2010C.DB50601-2011D.DB60601-20102、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设立组织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其中护栏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A)(GB50601-2010)A.小于3mB.大于3mC.小于4mD.大于4m3、引下线的安装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B)根。
(GB50601-2010)A.1B.2C.3D.44、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C)(GB50601-2010)A.小于0.1mB.小于0.2mC.大于0.1mD.大于0.2m5、固定接闪导线的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A)N的垂直拉力(GB50601-2010)A.49B.50C.51D.526、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C)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
(GB50601-2010)A.0.5B.0.6C.0.7D.0.87、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B)处的直接连接。
(GB50601-2010)A.1B.2C.3D.48、网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的周边宜每隔(B)m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
(GB50601-20107.2.3)A.4B.5C.6D.79、电子系统模拟线路工作频率小于(B)kHz时,可在选择与接地系统最接近的位置设置接地基准点后,再按星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设计要求施工。
(GB50601-20107.2.3)A.200B.300C.400D.50010、电磁屏蔽室与建筑物内墙之间宜预留(B)通道。
(GB50601-2010)A.安全B.维修C.绿色D.防护11、专用屏蔽室安装工序应安(D),并应检查屏蔽焊缝的严密和牢固。
(GB50601-2010)A.屏蔽门B.屏蔽窗C.屏蔽窗和滤波器D.屏蔽门、屏蔽窗和滤波器12、低压配电线路(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线缆不应单独穿于(A)管内。
(GB50601-2010)A.金属B.塑料C.铝合金D.不锈钢13、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电线(A)穿于同一金属管中。
(GB50601-2010)A.不应B.不宜C.宜D.应14、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C)V,且必须穿在金属管中。
(GB50601-2010)A.250B.500C.750D.100015、已安装固定的线槽(盒)、桥架或金属管应与建筑物内的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C)Ω。
(GB50601-20109.2.4)A.0.2D0.261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线色标应符合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A),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
(GB50601-2010)A.浅蓝色B.深绿色C深蓝色D浅绿色17、无明确的产品安装指南时,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m。
(A)(GB50601-2010)A.10,5B.5,10C.15.5D.5,1518、防雷工程(子分部工程)应由(C)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防雷主管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进行工程验收。
(GB50601-201011.1.3)A.总监理工程师B.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C.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D.总监理工程师且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19、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应按人工接地装置和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自然接地体各分为(A)个检验批。
(GB50601-201011.2.1)A.1B.2C.3D.420、等电位连接工程应按建筑物外大尺寸金属物等电位连接、金属管线等电位连接、各防雷区等电位连接和电子系统设备机房各分为(A)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和记录。
(GB50601-201011.2.4)A.1B.2C.3D.4三、多选题1、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AB)。
(GB50601-20103.2.3)A.土建施工的绑扎法B.螺丝扣的机械连接C.热加工连接D.焊接2、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下列方法包括(ABCD)(GB50601-2010A.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Ω·m的5cm厚的沥青层B.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Ω·m的15cm厚的砾石层。
C.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
D.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
3、可采取下列方法降低接地电阻(ABCDE)(GB50601-2010)A.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B.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C.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D.在永冻土地区和采用深孔(井)技术的降阻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第条~第条的规定。
E.采用多根导体外引,外引长度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第5.4.6条的规定。
4、防雷工程采用的(ABCD)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并应在确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后再在施工中应用。
(GB50601-2010A.主要设备B.材料C.成品D.半成品5、引下线的安装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分别不应大于(ABC)。
(GB50601-20105.1.1)A.12mB.18mC.25mD.30m6、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ABCDEFG)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
(GB50601-20106.1.1)A.建筑物栏杆B.旗杆C.吊车梁D.管道E.设备F.太阳能热水器G.门窗H.幕墙支架7、等电位连接可采取(ABC)。
(GB50601-20107.1.2)A.焊接B.螺钉C.螺栓连接D.绑扎8、电子系统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应根据电子系统的工作频率分别采用星形结构(型)或网形结构(型)(BD) (GB50601-20107.1.2)A.XB.SC.WD.M9、下面符合综合布线分项工程要求的有:(ABC)(GB50601-20109.1.1)A.低压配电线路(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线缆不应单独穿于金属管内。
B.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C.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750V,且必须穿在金属管中。
10、下列选项中关于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接闪的金属屋面的材料和规格正确的有:(ABCD)(GB50601-2010B.1.2)A.铅板厚度大于等于2mm;B.钢、钛、铜板厚度大于等于0.5mm;C.铝板厚度大于等于0.65mm;D.锌板大于等于0.7mm。
四、判断题1、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
(GB50601-2010(对)2、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
(GB50601-20104.1.2)(对)3、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0.2m。
(GB50601-2010)(错)4、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应采用暗敷保护,也可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等保护,并应在每一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置断接卡连接。
(GB50601-2010)(对)5、在建筑物入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1处的直接连接。
(GB50601-2010(错)6、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750V,且必须穿在金属管中。
(GB50601-2010(对)7、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两端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0m。
(GB50601-2010)(对)8、引下线不应敷设在下水管道内,并不宜敷设在排水槽沟内。
(GB50601-2010)(对)9、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的专用引下线,应先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支架,并应经检查确认后再敷设引下线。
(GB50601-20105.2.2)(对)10、明敷在建筑物上的接闪器应在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完成后再安装,并应与引下线电气连接。
(GB50601-20106.2.2)(对)五、简答题1、防雷工程中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应检测内容包括哪些?(GB50601-2010(1)供测量和等电位连接用的连接板(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3)检查在建筑物外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需要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4)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及与其有电气联系的金属管线与独立接闪器接地装置的安全距离。
(5)检查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接地线的规格、防腐、标识和防机械损伤等措施。
测试与同一接地网连接的各相邻设备连接线的电气贯通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
2、防雷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那些规定。
(GB50601-20101防雷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符合本规范第3.2.1和3.2.2条的要求,并应完整齐全。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应完整。
4工程的观感质量验收应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5防雷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可按本规范附录E执行。